新書推薦: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4.0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內容簡介: |
“现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就是泛指20世纪以来在我国产生的广义上的比较文学研究而言。本书既有关于比较文学的个案研究,又有整体述评;既有对比较文学热点问题的质疑与回应,又有方法论问题的批评与建构。本书的研究,既涉及清末民初以来我国比较文学萌蘖期的早期经典之作,又以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比较文学在我国的迅猛发展时期为主要考察对象,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比较文学的发生、发展及所存在的问题做一整体的观察与省思,以有利于未来我国比较文学走向更好的前途。
|
關於作者: |
纪建勋,1977 年生,比较文学硕士,哲学博士。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同时兼任上海师范大学国际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召集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2017 年度上海市浦江学者,兼任期刊《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常务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原理与方法,已完成课题有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晚明中西上帝观研究”等。出版专著一部,已在《学术月刊》《中国比较文学》《史林》《世界历史》《世界宗教研究》《汉语基督教学术论评》《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等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或转摘。
|
目錄:
|
绪论
关于现代中国比较文学
“三代学人”与“三个阶段”的整体观
关于年度报告、双年度报告与英文报告
上篇 重心发散与多元竞艳格局下的中国比较文学
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比较文学
刻在“石碑”上的学科发展史
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任重道远的复兴之路
第二章 中国比较文学复兴四十年学科方法论整体观
“影响研究的神话化”与“平行研究的妖魔化”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关系新论
迈向全球比较文学的第三阶段
第三章 王国维与中国比较文学
从王国维的学术进路看比较文学的“阐发研究”
王国维与中国比较文学方法论建构
第四章 廓清横亘于“中国学派”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证伪”还是“伪证”?小心规避“中心主义”陷阱
先做史学家,还是先做理论家?
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国际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从20世纪90年代外国文学研究的两个专题谈起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透过争议见历史
外国文学研究方向与方法探讨:永远在路上的拷问与挑战
迈向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这样的时代已经到来并应该更进一步吗?
下篇 近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发展与新动向(2013-2018)
第六章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年度报告(2013)
学术活动:凸显愈益国际化的发展态势
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与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
国别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文学人类学:多民族国家的比较文学疆界与研究范式
比较诗学:世界性与民族性
汉学与华文文学:走向国际的中国人文研究
翻译研究: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
跨学科研究:以宗教与文学为线索
第七章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年度报告(2014)
学术活动:凸显国际化的学术对话优势
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与比较文学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多民族国家的比较文学疆界与研究范式
比较诗学
国际中国人文研究
比较文学视阈下的翻译研究
跨学科研究
第八章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双年度报告(2015-2016)
学术活动
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与比较文学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多民族国家的比较文学疆界与研究范式
比较诗学
国际中国人文研究
翻译研究
跨学科研究
第九章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双年度报告(2017-2018)
四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学术活动与专著出版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比较诗学
文学人类学与世界少数族裔文学研究
国际汉学与华文文学研究
翻译研究
跨学科研究
双年度比较文学的发展趋向
附录 The Thirty-Year Renaissance of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后记
|
內容試閱:
|
序言 迈向国际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中国比较文学
刘耘华
众所周知,“比较文学”是指专门以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乃至跨学科的视野来探讨不同文学与文化之间各种关系的一门学科。以此来考量,则其在我国的流播实具广狭二义:广义者其来久矣,故徐志啸先生撰《中国比较文学简史》,从先秦开始;狭义者指近代以来被纳入现代知识生产系统(特别是大学)并具有现代“学科意识”的一门学科,在我国,这种意义上的学科似乎到20世纪30年代才算真正形成。不过话又说回来,进入了“正史”的比较文学未必比“前史”阶段高明:姑且不论魏晋隋唐以来佛学东传所激发、肇造的诸多思想大师,即使就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少数思想先驱严复、梁启超、王国维等人而言,其所臻达的学术境界及其相应具有的国际视野,今日学界依然罕见其匹。譬如,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症结的慧心独识及其破解之道,梁启超在20世纪初考察欧美诸国之后留下的“心影”忧思,王国维的“学无中西”论、“中西相互发明”论、“学术互为盛衰”论以及对于“兼通世界学术”的倡导,等等,仍然是很难超越的思想高峰。实际上,在我国学者所书写的各种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中,具有醒豁“比较意识”的王国维向来就是被浓墨重彩的一部分。
纪建勋君近把他的新著《现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电子版发给我,读过之后,发现此书不仅再度对王国维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探讨,而且更把《红楼梦评论》初发表的1904年作为“现代中国比较文学”的发端。再读之后,感到其中有些深意和独见。
首先,建勋君对王国维借《红楼梦评论》开创的“阐发研究”予以新的理论定位,即认定它既是20世纪70年代台湾学者古添洪、陈慧桦等所标举倡导的“中国学派”之由来与基础,同时更是链接、会通乃至超越“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的不二门径。
其次,建勋君认为,借助“阐发研究”,一方面“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的对立能够得以消解(任何研究都是“阐发”,通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