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从国内外高铁安全事故梳理分析入手,剖析影响高铁安全各项因素,比较高铁与普铁对安全治理需求差异,梳理比较普铁、道路、航空和水路运输的安全法律法规,借鉴日本、德国、法国等高铁、普铁安全立法经验。在此基础上确立高铁安全立法内容,并对高铁建设质量、专用设备质量、线路、运营安全及监督管理、应急救援和反恐等进行系统研究,提出立法建议。*后提出高铁安全治理应该强化社会公共责任,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走共建共治共享的法治化路径。
|
關於作者: |
亐道远,1977年4月生,男,彝族,云南祥云人,法学博士。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文法学院副院长、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法学会教育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电子商务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交通法学研究会秘书长,国家铁路局法律类专家,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特邀监督员,河北省法官权益保障委员会特邀委员,石家庄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兼职律师。研究领域:高铁走出去的法律保障问题、高速铁路安全立法问题、铁路投融资改革法律问题。在《河北法学》《人民论坛》《河北学刊》等核心期刊发表《社会资本投资铁路适格主体》《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风险防范》等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有《知识产权管理教程》(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年版)。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高铁走出去的法律保障问题研究”(15BFX195)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十余项,课题成果、建议多次被有关部门采用。
|
目錄:
|
导论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高速铁路安全
章 概述
节 研究的实践背景
一 国外高速铁路安全立法实践现状
二 国内高速铁路安全立法实践现状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背景
一 高速铁路人员安全
二 高速铁路车站安全
三 高速铁路列车安全
四 高速铁路环境安全
五 高速铁路安全管理
六 高速铁路技术防范安全
七 高速铁路安全文化
八 高速铁路应急救援
九 高速铁路安全反恐
十 国外铁路安全法律制度
十一 专门针对高速铁路安全的法律问题
十二 高速铁路安全理论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高速铁路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 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的主要差异研究
三 高速铁路安全立法梳理及比较分析
四 国外高速铁路安全立法的比较分析
五 高速铁路安全立法的主要内容
六 高速铁路安全的社会公共责任
七 高速铁路安全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路径
八 高速铁路安全的文化建设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
一 总结了高速铁路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 厘清了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的主要差异
三 提出了高速铁路安全的社会公共责任
四 提出了高速铁路安全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路径
五 提出了治理高速铁路安全的积淀是安全文化建设
第五节 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高速铁路安全典型事故梳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节 国外高速铁路安全典型事故分析
一 德国艾雪德列车脱轨事故
二 欧洲之星脱轨事故
三 日本新干线脱轨事故
四 日本尼崎JR城际列车脱轨事故
五 2011年韩国高铁脱轨事故
六 西班牙列车脱轨事故
七 “11·14”法国高铁出轨事件
八 德国945号ICE高铁列车脱轨事故
九 美国新高铁首航脱轨事故
十 德国高铁恐怖袭击未遂事件
第二节 国内高速铁路安全典型事故分析
一 哈尔滨到北京D26次动车组抛锚事件
二 D59次动车撞人事故
三 “4·28”胶济铁路重大交通事故
四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
五 高铁遭飞乌撞裂玻璃
六 济南工厂爆炸逼停高铁事故
七 南京南站动车卡人事件
八 沪昆高速铁路贵州段工程质量问题
……
第三章 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的区别
第四章 高速铁路安全立法梳理及比较分析
第五章 国外高速铁路安全立法比较
第六章 高速铁路安全立法的主要内容
第七章 高速铁路安全治理责任:强化社会公共责任
第八章 高速铁路安全治理路径:共建共治共享的法治化路径
第九章 高速铁路安全治理的积淀:安全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