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地震灾害情景构建,是基于地震风险源探测、场地效应和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估等,设定北京地区可能产生灾害的不同地震事件或者体现地震危险性概概率分析的结果,评估地震灾害损失和地震影响,构建市、区、街道、重点单体建筑四个不同维度、不同层级和不同精度的灾害情景,并给出此地震灾害情景下的地震应急处置、应急能力评估、应急能力提升准备等方面的科学依据和建议。
本书论述了开展地震灾害情景构建的背景和意义,明确了地震灾害情景构建的主要建设内容。介绍了基础数据、房屋数据、场地钻孔数据收集的内容和原则,并完成了北京的地下三维结构建模的工作。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全市基于公里网格的群体震害预测方法研究及系统建设和以朝阳区建外街道和十八里店为示范应用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并开展了以超高层建筑、代表性体育场馆、典型钢结构的有限元模拟的抗震性能初步评估,构建出市、区、街道、重点单体建筑四个不同维度的灾害情景。
北京地震灾害情景构建,以“韧性”为目标导向,旨在推动北京超大城市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建立风险可评估、措施可操作、结果可考核工作体系。地震灾害情景构建的目标就是将项目成果产品化,终形成服务于专业、政府和社会的产品。
|
關於作者: |
罗桂纯,博士,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北京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震灾风险防治中心副主任。担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永久会员、中国地震学会永久会员、强震动观测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城乡韧性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地震局科技委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场地地震反应、大震巨灾情景构建、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及其在震害防御和地震应急工作中的应用。主持和参加各类基金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1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多项。荣获2017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018年北京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