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独龙族(精装)

書城自編碼: 363431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民族文化
作者: 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编纂委员会
國際書號(ISBN): 9787203111207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出版日期: 2019-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70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NT$ 500.0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323
《 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布朗族(精装) 》
+

NT$ 2142
《 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土族(精装) 》
+

NT$ 2205
《 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畲族(精装) 》
+

NT$ 1890
《 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德昂族(精装) 》
+

NT$ 1764
《 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拉祜族(精装) 》
+

NT$ 2268
《 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景颇族(精装) 》
編輯推薦:
山野民族独龙族的生活技巧和实用设计,大山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內容簡介:
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独龙族分卷,结合独龙族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居住背景,分别对独龙族的建筑、服饰、饮食、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礼俗等内容加以梳理,选出代表性的50个典型案例。编写团队从案例的材料、形态、结构、功能、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客观的考证、深入的分析和详细的解读,以图像的形式对案例进行解构分析,归纳整理出能够较为全面反映案例设计特征的图例与文字。
關於作者:
樊进,副教授,独龙族历史文化研究执笔人
目錄
独龙族 目录


一、独龙族传统民居建筑
1、独龙族木垒房
2、独龙族竹篾房
3、独龙族草房房顶结构
4、独龙族火塘
5、独龙族木梯
6、独龙族门窗结构
7、独龙族门闩

二、独龙族传统服装与首饰
8、独龙族独龙毯
9、独龙族麻布绑腿
10、独龙族护阴板
11、独龙族现代独龙毯服饰
12、独龙族药物首饰
13、合金腿饰
14、独龙族铜镯
15、独龙族串珠系香项链

三、独龙族传统餐饮及食材
16、独龙族烤白鱼
17、独龙族烤土豆
18、独龙族酥油茶
19、独龙族夏拉酒

四、独龙族传统日用杂具
20、独龙族斜刃刀
21、独龙族马口钳
22、独龙族木料刀具
23、独龙族独木矮凳
24、独龙族树杈高凳
25、独龙族轮胎皮畚箕
26、独龙族风箱
27、独龙族酥油桶
28、独龙族竹饭筒
29、独龙族竹口簧

五、独龙族传统农具与工具
30、独龙族手锄
31、独龙族舂碓
32、独龙族水磨
33、独龙族独龙砍刀
34、独龙族弓弩
35、独龙族捕鸟弓
36、独龙族捕鼠陷阱
37、独龙族抛网
38、独龙族夹网
39、独龙族投鱼叉
40、独龙族鱼篓
41、独龙族溜索
42、独龙族箭包
43、独龙族竹篾背箩
44、独龙族刻木与结绳记事

六、独龙族传统手工艺
45、独龙族独龙纹面
46、独龙族织布
47、独龙族手工编结

七、独龙族传统礼俗宗教行序及用具
48、独龙族剽牛祭天
49、独龙族丧葬
50、独龙族同心酒杯
內容試閱
前 言

独龙族是我国云南省西北边陲的高山民族,位于中缅边境的滇藏交界地带,繁衍生息在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之间的独龙江流域,是我国降水量最多,日照最少和无春旱的地区之一。其地势北高南低,利于孟加拉湾暖湿气流的北上,形成了冬暖夏凉多夜雨的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在2900—4000毫米之间年空气湿度达90%以上,平均日照不足4小时,年均无霜期280天。两山并耸,间夹一江,两岸峭壁山高,深谷急流,连绵的两大山系并立怀抱,云低雾缭。处于较为典型的立体型的气候,温差较大,山顶常年积雪,河谷闷热潮湿。独龙江流域是独龙族的唯一的聚居区,少数独龙族散居于维西、福贡县;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据2010年人口普查,其人口约为7000人。独龙族史称“撬”“俅人”等,自称“独龙”,1953年始定名独龙族。独龙江流域每年12月至来年的6月初大雪封山,山险路远,过去交通极为不便,是独龙人完全处于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因而美丽幽远的独龙江流域被誉为我国最后一个世外桃源,神秘难寻,出入都不方便。这种状况从某种程度上使相对纯粹的独龙的文化得以保存的时间久一些,随着公路与隧道的贯通,这片宁静必将更多融入现代生活的色彩,独龙族原汁原味的文化痕迹更值得关注。本书选取了50例独龙族较有代表性的案例,从其传统服饰和首饰、传统民居建筑、传统餐饮和食材、传统日用杂具、传统农具和工具、传统手工艺、传统礼俗宗教行序及用具七个方面进行了设计学角度的分析,从其设计功能的诉求、材料的选择、工艺的应用、结构的完善、文化审美的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梳理。运用图像分析和文字阐释相结合的方式,力求直观形象的展现独龙族人民生活智慧和设计魅力。

独龙族传统服饰和首饰方面:独龙族是从原始社会走来的独龙人,还保存了某些原始的痕迹,较为典型的就是一直沿用到解放前的木制护阴板,简单耐久实用的遮羞木令人印象深刻;日常穿着方面,过去以细麻为主要材料,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随着与汉族的经济来往,逐渐过渡到以棉布为主的服装。其传统服饰较为简朴,独龙毯是其最有特色的服装。男子上身披麻布毯一幅,下身穿麻布短裤。女子上身披两床花纹麻毯,长至膝下,下身穿裤裙。所披麻毯皆无纽扣,徒竹针贯之或打结系束,披脱较为自由;由过去的独龙毯改制而成的独龙毯服装从材料和服装结构都发生了变化,穿着更为得体;独龙人经常上山劳作,麻布绑腿是其必备的腿部掩护,可以防蚂蟥、蚊虫等的叮咬,又使密林山间行走干净利落。
在首饰方面,独龙人较为简单,传统的金属首饰材料以银和铜为主,宝石类以珊瑚、琉璃、砗磲等较多。银质首饰大多已流失,较少保存。此部分选取了黄铜镯、合金腿饰、药物首饰、串珠系香项链。这两例金属首饰为铸造而成,多为从外地流通而来,但其特有的纹饰和较为别致的用法还是令人耳目一新;其利用天然物料来制作带有一定功效的首饰是很有特色的部分,使首饰本身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的意义。

独龙族传统民居建筑方面:此部分选取了木垒房、竹篾房、茅草覆盖的房顶结构、火塘、木梯、门窗结构、门闩8个案例,从整体到局部的分析阐释了独龙人的建筑成就。独龙族的建筑环境较为恶劣,多选择江边台地而建,或依山坡而筑。独龙族居住的房间大同小异,整体而言民居建筑样式分两大类,一类是独龙江上游的木垒房,另一类是独龙江下游的竹篾房。从孔当村往独龙江上游走木垒房逐渐增多,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采用去皮的圆柱木料相互卡接堆垒而成,另一类是用较厚的原木木板卡接围合而成。独龙民居房型呈长方形格局,房顶用茅草或斧劈薄板覆盖,室内整体铺木板或竹板,下部用原木承接,底部用木墩、石头垒接而成,其整体离地面有一定距离。这一距离整体是独龙江上游距离偏低,比如在雄小组当有的木垒房底部悬空在半米以内,越到下游距离逐渐加大,在钦郎当小组有的竹篾房悬空超出两米,这主要是考虑到上下游温度和湿度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变化。木垒房圆柱木料堆垒的房屋结实耐用,且越往北部门窗相对越小,尤其窗户,在雄当等地,有的窗户高度仅为一根木料的直径大小,在独龙江流域中游的龙中小组的窗口就要大得多,人可以从窗户出入;竹篾房的承重结构仍为木料,只不过其围合的墙面、铺设的地板多为整根的毛竹竹篾。独龙族的民居采用木榫卡合或竹藤捆绑来进行建筑房屋,很少用铁类的钉子。由此流域多雨潮湿,民居寿命一般在5到10年,屋顶茅草需要适时的修缮,木料的腐烂需要适时的更新。这一点得益于独龙族原始的轮耕的生产方式,为建筑材料提供了充足的木料和茅草,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链。此处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独龙人在建筑的木垒房的四面圆木或木板上面用明显的数字或符号进行了标识,这使得其房屋搬迁时可以快速重建,快速的搬迁和重建只需要一天的时间,房屋的木榫结构方式和清晰的木料次序标记使其搬迁效率惊人。这也是独龙人数代人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
独龙族是火的儿女,火塘是建筑室内的重要设施,通常视需求设一到两个火塘。火塘不仅为独龙人提供了烹饪的火源,还有驱寒除湿的效用,同时长时间的燃烧木料产生的烟火使房屋的木料上沾满厚厚的植物烟油,具有一定的防腐功效。中上游流域的火塘通常从地面垒土筑石或木板到屋内地板位置,土基夯实耐烧,火塘四周留有部分小的缝隙,利于将多余的尘土扫除屋外;下游的火塘,随地板的抬高而逐渐进行悬空处理,三面用木板排满围合起来,四角用圆木支撑,围合的内部同样夯土而成。火塘旁的座位分“阿能”和“撒亚”,“阿能”一般是老人或父亲的位置,其他人不得乱坐,“撒亚”则是客人和年轻人的位置。老人通常在火塘边或房屋某边设床或铺就寝。火塘上方通常挂有“海木机”,用来烘烤食物或湿柴的长方形架子,常用竹料编制成,一般会制成三层,也有天地人之说。最上层通常用来放置一些较为常用的杂物或食物。
木梯是独龙族建筑中主要的地面与房屋连接的结构,民居当中通常用一根木板砍出锯齿状的台阶,当作上下房屋的梯子,其长短宽窄视实际情况而变化。也有在通往较高处的粮仓、房屋等的木梯,其跨度一般超出两米,常直接在圆木上砍出台阶,有时用两三根一起并置而用,增强结构力量。当然,在下游的钦郎当也有超出三米的单根毛竹梯,直接在毛竹上砍出脚踏的台阶,通常两根并置一起使用,增加其安全性。独龙族民风淳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在民居的建筑当中有着较为明显的体现。很多民居的门是不上锁的,只是用门闩关住,防止牲畜进入,本书选取了一例能够在外面和里面都可以进行栓门的门闩,从屋外进行栓门,且不挂锁,这一设计,很是令人感动,从某种角度讲是一例具有本真的高贵色彩的设计。
在独龙族饮食方面,本书选取了烤白鱼、烤土豆、酥油茶和夏拉酒4个案例。独龙江地处垂直气候带,呈现多样性,适宜种植杂粮。常种植玉米、小麦、洋芋、青稞、小米等农作物,南部热带地区还种植水稻。高山上丛林密布,生长着丰富的野菜、野菌等野粮,同时山上的各类飞禽走兽也是必不可少的野味,野猪、松鼠、野鼠等等,现在禁猎之后,已很少食用了;在春夏时节,有成群的冷水鱼逆流而上,在独龙江中和众多山涧小溪里可以进行各式各样的捕鱼作业,常有不错的收获。此外,独龙族饲养的牛、猪、羊、鸡等。一般平时很少宰杀牛、羊、猪,比如牛每年在“祭天”时才会使用,猪基本也是每年宰杀一次。鸡相对来说较为常用。这些都是独龙族人的食物。饮食以杂粮为主,常用较为鲜嫩的玉米烤熟,再脱粒进行舂制,平时作为零食,上山时也可作为干粮。传统饮食以杂粮为主,以烤、煮、舂为主,炒菜相对较少,土豆是其最为常见的食材,常以烤和煮为主,加热时通常放到木炭灰里进行。烤白鱼是现在独龙族较为常见的食物,可以直接去肚洗净,再用竹签首尾贯穿,放到火上开烤,烤时香味四溢;食用时只需将其中间的主刺去除便可以吃;当然直接煮熟而食是更为常见的吃法。不管哪种吃法,一般不用放任何调料,只视需求佐以少许盐巴。独龙江的冷水鱼,鱼鳞极为细小,可视作无鳞鱼类,皮薄肉肥,味道鲜美,是独龙人七、八、九月主要的鱼类食物。酥油茶是独龙人最为常见的热饮,将茶砖、牛奶、糖、猪油等按比例调制好,煮开便可以装到茶桶里,进行分享,它可以有效增加人体能量,抵御严寒。这点与兄弟民族的酥油茶并没本质的区别。酒在独龙族被誉为“晚上的太阳”,夏辣酒就是独龙族常饮用的一种酒肉混焖而成的饮食。夏辣酒有鸡夏辣酒、鱼夏辣酒等几种,都是先将其用漆油爆炒至熟,再放入适当的腊酒,视饮用量而增减,再烧开即可饮用。一般一只鸡放0. 5至1公斤的腊酒。其中有混合了酒的热辣和肉的余香,十分有特色。还有一种是将鸡蛋用漆油炒熟再放入腊酒,叫“卡冷乔勾”。它与夏辣是独龙族妇女坐月子时必吃的滋补食品,同时可以祛除湿寒。对风湿患者而言具有减轻病痛的作用。

独龙族传统的日用杂具方面,这部分选取了斜刃刀、马口钳、木料刀具、独木矮凳、树杈高凳、轮胎皮畚箕、风箱、酥油桶、竹饭筒、竹口簧共10个案例。传统的独龙族人口居住在半山腰上,且相对分散,物资相对匮乏、运输不便,常节约难得的物质材料,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设计来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出于经常入山狩猎的考虑,携带的工具通常以简便轻巧为主,且往往具有多种用途。比如木柄的斜刃刀,其刀刃外设,刀柄与刀刃呈130度左右角度,人手拿握非常方便,可以方便用作多种用途:舒服的削竹箭、快速的为猎物开肠破肚和剥皮等多种作用,而且非常符合人体工学。马口钳的设计是综合了铁钳和木料阻挡的作用;木料刀锯较一般家用的刀锯要大得多,其通常是几个人一组进行将圆木锯开分解为所需木料的较为快速的方法,相比过去用刀斧的劈砍大大提高了效率和木料的利用率。利用原木进行整体设计是独龙族常用的手法,比如在原木上做减法,可以制成独木凳,可以做成树杈凳,可以掏成独木风箱的主体,可以做成木质舂碓等等;利用竹筒做成酥油桶、竹饭桶、竹口簧等;甚至将废旧的轮胎与竹条、铁丝合制成十分耐用的畚箕,在建筑工地上来用,也有的直接将废旧的轮胎去掉破损的部分,保留大部分腔体做成洗衣盆等等,橡胶的韧性和耐候性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发挥,用物尽其用来形容恰如其分。在相对实用的生活器具中,充分体现了其低成本、高效能的设计风格;娱乐方面,独龙族也有简洁的发声乐器,这就是竹口簧,现在较为少见,据长者回忆,他们年轻时在劳动间隙或打发时间时,常会用吹奏此类乐器来排解心中的所思所想。当然,此类竹口簧与其他兄弟民族的有着较为类似的形态。

独龙族传统农具与工具方面,选取了独龙族手锄、舂碓、水磨、独龙砍刀、弓弩、捕鸟弓、捕鼠陷阱、抛网、夹网、投鱼叉、鱼篓、溜索、箭包、竹篾背箩、刻木与结绳记事,共15个案例。独龙族传统上采用“刀耕火种”相对原始的生产耕作和渔猎的方式。因此,其有着较为原始的手锄,简陋一点的直接用较为结实的树杈的天然弯头来当锄头进行劳作,耐用些的,在树杈上套上铁打的锄尖,功效大为提高且耐用许多;在粮食加工方面,少量的加工通常用较为原始的舂碓进行捣制;量大一点的就可以用水磨来进行自动的加工。独龙人充分利用了高山的地势差和水资源及其丰富的特点,建立起一些可以全天候进行加工粮食的水磨坊,甚为方便。独龙族是高山民族,在山上行走和狩猎是日常之事,独龙砍刀、弓弩常常随身携带,遇到猎物可以迅速出击;若专门进山,通常要十天半月,几个人一起进行围猎,采用各类猎捕的手段进行设计陷阱,可以较为高效的达到目的。此类器具的设计最能彰显其在高山生活的智慧,触发机关的巧妙、陷阱的铺设、力量的传导等等,令人叫绝。依山傍水的独龙人在江上也彰显了其强大的设计能力。冰冷的江水很难进入持久的捕鱼,就发明了站在江边或岩石上进行捕鱼的夹网,巧用竹的柔韧、网的空间,再加上使用的技巧,堪称一绝;在靠近江边湍急的山涧中找到时刻翻滚的水潭,用竹竿将坠有石块的抛网抛入其中,再用石头固定在水边,这样加强的网坠和江边的固定使在急流中进行捕鱼得以实现;在鱼潮旺盛的季节,利用铁钉、竹竿、和拴在手上的鱼线来制作投鱼叉,投鱼叉的捕鱼范围比一般直接手持的鱼叉大得多;鱼季也可以将部分水流改道使有鱼群的水域水面骤降,部分泄水区域便可以用鱼篓进行捕鱼,只进不出,功效明显;独龙江是天堑,渡江展现了独龙人的勇气和智慧。一方面采用了长藤进行编织藤桥,另一方面采取竹索木溜进行渡江,其设索道的高低、溜索的技巧都十分重要。30、40年代,有了钢制的索道和滑轮后,溜索更是承担了大部分的人、物、畜的运输,做出了巨大贡献。狩猎时代,独龙江流域有不少的棕熊出没,捕猎的棕熊皮常做成各式的皮具,其中与弓弩配合的箭包就是常见的器物,常会采用木撑打底分并区,熊皮裁切,巧妙围合,再整体缝合,实用性高;在日常的食物采集时独龙人同其他高山民族一样,也是采用竹篾背篓。一般会视背负储存的物品而采用不同编织方式,背草料的可以疏空大眼,背重物的要密集结实,做挎包的更是精巧细腻,玲珑可爱,款式也多样。独龙族的刻木记事是其原始风俗的体现。独龙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是藏缅语系,很多事情用一些较为特殊的符号来表达特定的意思,包括婚丧嫁娶或节日礼俗等等,都可在木条上,用来记述重大的事件,用“结绳”“木刻”邀请远方的亲戚或朋友参加重要的活动。

独龙族传统手工艺方面,选取了独龙纹面、织布、手工编结三个案例。独龙族大部分器具都是手工艺的作品,在这里选取了其较为典型的部分。纹面是我国现存民族中唯一的留存,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直接作用到人体的一门绝学。在解放前,独龙族人在十三岁后都开始纹面。这里有着多种说法。一说为了躲避外族入侵时掠走本族年轻女性,具有一定的保护色彩;一说纹面的形状若蝴蝶,是为了人去世后的第二灵魂“阿细”在“阿细木立”(如同汉族的阴间)生产到年限后,变成蝴蝶飞向人间,是一种信仰的崇拜,有保佑护身的作用,有的在生孩子之前去纹了面;也有是认为是美丽才去纹的面。说法不一,笔者认为这些说法都有道理,值得进一步的研究。纹面是用非常锋利的野生棘刺在脸上刺纹。刺纹所用材料是松明子燃烧后的锅灰调制的灰水。通常刺纹者一手持沾有灰水的刺针,一手拿拍针棍,在脸上打花纹,几天后伤口愈合,灰水入皮层呈黑蓝色,永远擦洗不掉。纹面在北部多纹整脸,在南部有的只纹嘴部周边,情况稍有不同。解放后,这一习俗便停止了,没有再纹面。然而青年女子有的将此作为时尚美容的手段,用特殊的颜料在脸上画出此类纹饰,也算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延续。织布是独龙族女性必备的技能。她们织出的毯子,色彩绚烂,斑斓有序,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姑娘一般在十多岁时学会织布技艺。在此之前的砍麻、剥麻、晒麻都由男子承担。野生绩麻成丝捻线后,再浸水在进行拉紧晒干,接着与火灰混合在大锅里煮,洗净后成相对的白线,再用树枝、树叶等天然原料将其染色。独龙人用简单的腰机进行经纬线织作。纬线一般用白线麻线,经线用各色的麻线穿插,制作出条状的图案花纹,简洁大方,被誉为彩虹般的独龙毯。制作好的独龙毯可以做成衣服,可以做成挎包,也可以当作睡觉时的被子。这种织作费工费时,仅凭手工速度很慢,如今多用棉线或毛线来代替麻线,效率提高了不少。竹藤编织是高山民族的绝活,独龙族也不例外。独龙江两岸竹藤资源十分丰富,农闲时间砍竹扯藤,编织各类藤萝、竹篮、竹盒、簸箕、竹箱、小藤萝、小竹箩等等,多为自家使用。有的竹盒可以编织的密不透风,可以盛水,手艺了得。

独龙族传统礼俗宗教行序及用具方面,选取了剽牛祭天、独龙族丧葬、同心酒杯三个案
例。独龙族的新年称为“卡雀哇”,剽牛祭天则是每年“卡雀哇”最隆重的典礼,也是独龙族众多祭祀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独龙人崇尚万物有灵论,在这样的宇宙观下,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常举行祈祷祭祀活动,如祭天、祭地、保命、招魂、送魂等。这些活动展现了独龙人的精神寄托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剽牛祭天的牛通常是富裕人家无偿提供,“剽牛”仪式由“乌”主持。他是这天第一个喝酒并喝足人。牛被披独龙毯由“乌”牵着牛在其主人房舍绕三圈,祈祷主人家安康。随后将牛拴到广场中间的木桩上,众人围成圆圈,在“乌”的带领下,敲铓锣舞刀矛,跳牛锅桩舞。之后“乌”将牛刺死,剥皮分肉,凡参加仪式的人均可得一份。内脏和血则用大锅煮熟分吃。“乌”背牛的头盖骨围着“祭牛”跳舞,众人跟跳。大家欢聚一堂,尽情唱歌跳舞饮酒,期盼人畜兴旺,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心酒是竹制的双耳酒杯,是久别重逢的友人或新婚新人同甘共苦的一种写照,反映了独龙族人与人之间那种朴素真挚的情感。独龙族信仰万物有灵论,逢事必祭。上山打猎之前祭祀猎神“仁木达”;独龙族男人祭祀崖神“拉”,用“所拉乔”的仪式进行古老的保命延寿的洗礼独龙族女性一生中也要举行祭祀保命延寿的仪式“木索哇”,身体不好,经常患病的,要举行多次。
奔流不息的独龙江哺育了独龙人,两侧群山呵护着独龙人,这样的青山绿水造就和保留了诸多原生态的独龙文化。独龙人对自然物的崇拜,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从某种程度上保护了大自然,周围森林环境保护得很好,让人更好地融入大自然。独龙族固守的几千年的传统设计文化展现了迷人的智慧和独特的魅力,其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耕作方式具备的科学性环保性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同时也对我们现代生活提出反思课题,回归某些生活的本真。在传承保护、发掘与发扬民族文化上,我们是否考虑到某些保护恰恰是伤害?我们的“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的生态工程是否就适用于此地?倘若一直延续下去,延续数千年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只能被迫改变,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改变,那些由此而来的设计文化又将如何存在?又何存发展?因地制宜的帮扶,有人文关怀的改变和引导比起直接用现代文明生硬的嫁接或许要更有魅力的多,也是真正的保护和发展。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