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1.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稿克服前人常常把古代儒家的德治思想割裂成孤立的方面的做法,力图将其作为一个理论系统来考察,具有明显的理论创新。古代儒家德治思想不仅内容丰富,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而且在政治实践中具有相应的制度和体制支撑。2.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本稿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采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系统论的方法、中西对比、理论联系现实等多种研究方法。3.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书立足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批判继承并创造性地转化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以严肃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客观地厘定中国传统的治国方略,分析其特点,总结其经验教训,使其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内在构成要素,并为建构当代中国的治国方略提供思想要素和理论借鉴。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对“德”字的探源及对德治思想内涵的挖掘出发,辨析德治与人治、礼治的关系,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梳理古代儒家德治思想发展的脉络,分析、阐述其产生的原因和内容,包括古代儒家德治思想的人性前提、社会理想、基本原则、吏治主张等,从儒家内部对德治与法治的认识、儒家与法家的德法之争两个视角揭示中国古代社会中德治与法治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稿还对中国与西方治国方略的异同进行比较,客观分析中西治国方略的优势与缺陷;联系我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实践,分析当前治国方式对古代儒家德治思想的继承与超越,揭示古代儒家德治思想对当代中国治国实践及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
關於作者: |
杨文霞,哲学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等。
|
目錄:
|
目 录
绪 论
第一章 德治相关概念关系辨析及古代儒家德治思想发展的脉络
第一节 德治内涵及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第二节 古代儒家德治思想发展的脉络
第二章 古代儒家德治思想产生的基础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 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
第三节 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结构
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专制体制
第三章 古代儒家德治思想的人性前提和社会理想
第一节 古代儒家德治思想的人性前提
第二节 古代儒家德治思想的社会理想
第四章 古代儒家德治思想的基本原则和吏治主张
第一节 古代儒家德治思想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古代儒家德治思想的吏治主张
第五章 古代儒家视野中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第一节 古代儒家内部对德治与法治关系的认识
第二节 古代儒家与法家的德法之争
第六章 古代儒家德治思想的历史影响和现实启示
第一节 古代儒家德治思想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古代儒家德治思想的历史局限
第三节 古代儒家德治思想的现实启示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