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中级车工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按照岗位培训需要编写的。全书分两篇,入门篇包括:数控车床基础知识、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基础、数控车床的操作四部分;进阶篇包括:轴类零件的车削、套类零件的车削和复杂零件的车削三个项目。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和机械加工专业数控车床加工实训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培训机构的培训用书。
为便于教学,本书配套有PPT、视频等教学资源,凡选用本书作为授课教材的教师,均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http://www.cmpedu.com)免费下载。咨询电话:01088379375。
|
目錄:
|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二维码索引
入门篇:基础与应用
基础知识一数控车床基础知识2
1数控车床的组成2
2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4
3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和进给运动4
4数控车床的加工范围与其他装置7
5数控车床的主要功能和特点10
6数控车床的分类12
7数控车床的布局16
8常用数控系统简介18
基础知识二数控车削加工工艺20
1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概述20
2数控加工工艺文件21
3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制订27
4数控车床常用刀具与切削用量的选择33
5典型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45
基础知识三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
基础50
1数控车床编程基础知识50
2数控车床的坐标系 52
3数控车床的编程规则55
4常用术语与指令代码57
5数控加工程序的格式与组成62
6数控加工中的数学计算64
7刀具补偿功能67
8数控机床的误差补偿70
基础知识四数控车床的操作72
1安全文明生产73
2认识数控系统控制面板按钮及其功能75
3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80
4数控车床的润滑保养84进阶篇:技能与实例
项目一轴类零件的车削89
任务一外圆、端面、台阶的编程与加工90
任务二圆锥面的编程与加工94
任务三圆弧的编程与加工98
任务四车槽与车断的编程与加工101
任务五螺纹的编程与加工103
任务六内、外圆粗车循环加工110
任务七径向(端面)粗车循环加工113
任务八多重复合(封闭复合)循环
加工116
任务九外形轮廓综合加工实例118
任务十加工质量分析124
项目二套类零件的车削129
任务一直孔的编程与加工129
任务二台阶孔的编程与加工133
任务三平底孔和内沟槽的编程与加工135
任务四平面直槽的编程与加工136
任务五内锥孔的编程与加工139
任务六内螺纹的编程与加工142
任务七套类零件综合加工实例145
任务八加工质量分析149
项目三复杂零件的车削153
任务一复杂零件的车削加工编程153
任务二应用子程序的加工170
任务三应用宏程序的加工176
附录车工职业标准中对中级车工
(数控车床)的工作要求183
参考文献185
|
內容試閱:
|
十年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本着对技能型人才理论与操作技术进行指导的需要,我们组织编写了《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编程操作》一书,出版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收到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参考这些反馈意见,此次修订在内容上做了些调整,删除了部分实用性不强的内容,增补了新的内容,体现了以下特点。
1以能力为本位,准确定位目标
从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来组织教学,将原先单一的知识目标分解为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同时给出了学习方式与评价方法,注重自主、合作学习和沟通合作等素质和能力培养以及个性化教学,让教与学目标层次明确。
2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组织教材内容
将数控车削加工的职业能力分解为各个专项能力,以若干个工作任务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统一,符合职业技能递进式的培养模式。同时以典型零件为载体,依技能考核点设计 完整图样、检测评价,丰富工艺内容及实用性,有机嵌入职业、行业或企业标准,体现行业发展。
3引入加工视频二维码
充分利用互联网 技术,全面引入二维码,可扫描观看视频和加工程序,体验实战加工场面,从而提高零件加工编程能力,以掌握更多零件的编程方法。
4安排拓展训练,进一步强化对理论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按照岗位需求、课程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有目的地安排了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拓展内容,以解决实践问题为纽带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以及与情感态度的有机整合。
本次修订力求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语言简练,技术难度适当,更利于读者使用。
本书由王兵任主编,廖胜、何炬、涂乘刚任副主编,毛江华、蔡伍军参编。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和错漏之处,还望广大读者指正。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