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舍不得星星:全2册
》
售價:NT$
356.0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NT$
347.0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NT$
765.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NT$
454.0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NT$
505.0
|
編輯推薦: |
明晰思想方法,凸显计算思维。适切技术应用,优化课堂教学。
《关注思想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新课标视野下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与探索》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一线教师的视角阐述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从培养计算思维的角度出发梳理了信息科技学科的思想方法;从实践经验出发探讨了优化课堂教学的做法;从网络学习的视角提出了“二次学习”的概念,并阐释了具体做法和使用策略,有较强的启发性和借鉴意义。
|
內容簡介: |
《关注思想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新课标视野下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与探索》基于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一些做法。章基于实际教学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实践,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分析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意义;第二章提出了学科课程在计算思维教育的一个视角:学科思想方法,并梳理了信息科技学科的部分思想方法,明晰了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思想方法,凸显了计算思维在信息科技学科中的重要特征;第三章从教学实践经验出发,探讨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实践研究;第四章从《新课标》与网络在线学习的视角,提出了“二次学习”微视频的概念,并阐释了具体做法和使用策略等;第五章从“空中课堂”的设计与实践出发,并在教师应用和对学生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拓展“空中课堂”效能的课题研究计划,展望了数字化环境下的未来教学。
|
關於作者: |
周世杰,中共党员,河南郾城县人。2000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同年7月在上海市青浦区任教高中信息科技学科。现为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高中信息科技学科中心组成员,中学信息科技高级教师,青浦区信息科技学科带头人。
|
目錄:
|
第一章 基于一线教学的学科核心素养理解与实践
第一节 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目标的升级
第二节 信息意识: 数字化生存的必备品格
第三节 计算思维: 数字化生存的普适能力
第四节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助力信息社会终身学习
第五节 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时代的价值引导
第六节 探究性课堂: 培养核心素养的一种选择
第二章 明晰思想方法,凸显计算思维
第一节 计算思维与学科思想方法
第二节 信息科技学科思想方法概述与教学初探
第三节 学科思想方法之信息熵思想
第四节 学科思想方法之图灵机理论
第五节 学科思想方法之标准化思想
第六节 从计算思维的视角辨析算法中的递归与迭代
第三章 适切技术应用,优化课堂教学
第一节 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第二节 教学微视频创作思考与实践
第三节 教学微视频助力“新课堂”实践
第四节 基于技术应用的针对性差异化教学实践
第五节 上海市中学生网络学习现状调研与对策研究
第六节 基于数字化平台,引导学生在线自主学习
第四章 新课标视野下的二次学习微视频的设计与应用
第一节 二次学习微视频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第二节 二次学习微视频的设计流程与制作
第三节 二次学习微视频的类型与设计
第四节 二次学习微视频在落实新课标中的应用
第五节 二次学习微视频应用成效与推广
第六节 基于二次学习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
第五章 “空中课堂”在线教学的实践与教育展望
第一节 “空中课堂”在线视频课的设计思考
第二节 “空中课堂”在线视频课的教学设计案例
第三节 “空中课堂”学习认可度及效果调研与分析
第四节 “基于‘空中课堂’的‘线下教学-线上指导’混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课题设计
第五节 “互联网 ”背景下的未来教育展望
附录一 中小学生“空中课堂”学习认可度调查问卷
附录二 科创城市需要怎样的“计算机课”(节选)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序 一
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事业开始于1982年(当时称为计算机教育),起初是作为一门只在少数学校进行的探索实验性新学科。仿佛预见80年代后出生的人将会面临信息时代,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儿童计算机活动时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随后,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并迅速在许多省市开始了比较广泛的实验,从开始数量为5所,到1999年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展计算机教育的中小学达到58449所(占10%左右),每年接受课程的学生大约2920万人(占10%左右),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与许多国家相比,差距不小。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世界也在迎接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我国为了迎接信息社会的到来,在2000年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内全面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并且把学科设置为必修课,名称规定为“信息技术”(上海为“信息科技”),并且规定了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
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其课程建设经历了十分艰巨的过程。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信息技术(计算机)学科的任务、目标、内容等是什么,也不知道中小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能够学习多少,和如何学习才能够取得比较完美的结果。因此,有一批专家根据他们的经验并且参考其他国家的资料,制定了教学大纲这样一种相当刚性的代表国家意志的课程文件;后来经过一个阶段的实验,又鼓励各个地区和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探索实验。因此,通过采用国家颁布指导纲要的方式,各个地区和学校可以相当灵活地处理课程的内容和程度等。而我国在千禧年前后开始的课程改革中,按照必修课的要求,采用了课程标准的方式,来表达国家对于这门课程在如何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总要求,以及如何通过模块设置、目标与内容的分解、教材编写、教学与评价建议等来实现总目标的一系列规定与指导意见。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我国第一个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毕竟当时只有不到10%的初中学生受到过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他们也不是在信息技术应用非常广泛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只能算是信息社会的“移民”,所以2003年版高中课程标准有几个特点: 零起点和最新技术(人工智能)共存,能力方面比较强调实践与应用能力。新世纪以后,我国迅速进入信息社会,更多人关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而且开始关注信息社会的人们有没有一种以前社会所没有的独特的思维逻辑,特别是在大数据得到广泛认同以后: 如果有,该怎么培养?而现在的中小学学生已经是在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可以说他们是信息社会的“原住民”,应该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经过课程标准组专家们三年的研究,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体现在2018年1月正式颁布的新修订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当然,信息社会现在还处于初始阶段,即数字时代,可以预见的是其进一步发展的时代——智能时代;而到那个时代,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教育教学一定会发生变化。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认真践行新的课程标准,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思考与探索。
我和周世杰老师相识于2018年。当时,基于新课标的信息科技新教材编写组在深圳召开研讨会。在回程等飞机时,我和周老师在机场有过一次交流,他向我介绍了他的教学实践以及正在研究的课题。随后,又有了几次有关他或者其他人课题的共同研讨,我俩也就熟悉了。这次,有幸应邀为他的这本书写序,我十分高兴。从书中可以看出,周老师作为一位一线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是如何做到很好结合的,也可以看出课程标准是经历怎样的过程才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中去的。本书一开始,就反映了周老师在学习课程标准的时候不仅全面理解课程所强调的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的实质,而且能够抓住新课程标准与原来标准的关键差距——计算思维,并且能够根据他自己对信息科技学科的理解,提出计算思维教育的一个视角: 学科思想方法,也提供了一些实际的教学案例。其次,周老师梳理了信息科技学科的思想方法,并从一线教学实践经验出发,探讨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优化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其中包括从网络在线学习的视角,提出了“二次学习”微视频的概念;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更是教学不忘研究,从“空中课堂”的设计与实践出发,对于教师应用和学生学习进行了调研,提出数字化环境下对未来教学的一些展望。全书基于作者的教学实践和理性思考,立足“新课标”的落实,有一定的理论探讨。这本书既可作为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研究人员的实证素材,也可作为有志于从事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的大学生的学习参考书籍,同时对于从事基础教育信息科技教学的一线教师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在信息社会中刚刚出现并发展起来的崭新学科,我希望学科的一线教师能够像周老师那样,保持学习的动力、研究的热情,积极思考与研究,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并且总结、梳理更多的成果,为我国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是为序!
王吉庆
2020年12月
序 二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科技课程与教学也在不断发展。2018年1月,新修订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正式颁布。《新课标》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主线,在育人目标、学科本质与育人价值、课程结构、内容组织、学业质量标准、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考试评价等一系列环节均有实质性、突破性的构建和改进。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科技课程,对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信息科技课程的改革,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价值。
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发展,始终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社会的创新变革、学生培养需求的发展、学科课程要求的不断提高、学科教师面临的新挑战紧密相连。面对《新课标》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普通高中一线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必须要有深入思考、实践探索和理性的解答。周世杰老师撰写的这本书,就是一种思考与尝试。
该书基于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一些做法。书的第一章,周老师在学习的基础上,基于实际教学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实践,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分析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意义;第二章,提出了学科课程在计算思维教育的一个视角: 学科思想方法,并梳理了信息科技学科的部分思想方法,明晰了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思想方法,凸显了计算思维在信息科技学科中的重要特征;第三章,从教学实践经验出发,探讨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实践研究;第四章,从《新课标》与网络在线学习的视角,提出了“二次学习”微视频的概念,并阐释了具体做法和使用策略等;第五章,周老师作为疫情期间“空中课堂”的优秀教师之一,基于其专业教师的思考,从“空中课堂”的设计与实践出发,并在教师应用和对学生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拓展“空中课堂”效能的课题研究计划,展望了数字化环境下的未来教学。
教育家帕克?帕尔默(Parker J. Palmer)曾经说过,在我们生活的现代社会中,在高速的生活节奏和喧嚣中,心灵的力量很重要,教学无论如何都要发自内心世界。教育者有必要站对、站好内心世界这一起点,要不然,从此出发的教学行为必定谬之千里。周老师有着较高的才情,对教育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有很高的热情。我与周老师相识以来,看到他一直在信息科技教育领域潜心学习,辛勤耕耘,深入思考,积极探索,把平日里的教学思考、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教学思想、教学研究成果汇聚成册,以飨读者,这值得庆贺!
翻开散发着墨香的书稿,我看到了一位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孜孜以求的教师,看到了一位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用心书写的表达者。
希望周老师保持激情、继续努力,求实创新、不断超越,为信息科技学科建设和学科教育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余安敏
特级教师、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
2021年3月
序 三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把计算思维列为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在《新课标》中,计算思维被定义为:“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新课标》修订组成员熊璋和李锋在《信息时代?信息素养》中提出了计算思维教育的三个建议: 其一,掌握信息技术学科领域的思想方法;其二,将信息技术学科领域的思想方法与其他领域相结合,创新解决问题的新模式;其三,依据学科领域的思想方法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问题,并能实现这种解决问题能力的迁移。基于《新课标》的定义和专家的建议,周世杰老师在本书中提出了计算思维教育的一个视角: 学科思想方法。信息科技学科的核心思想方法有哪些?如何梳理?如何从学科思想方法的视角开展计算思维教育?周世杰老师在书中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实践案例。当然,很多教学实践的案例还在初步探索阶段,但这也恰恰是本书的价值所在,可以为后继研究提供参考和实证。周世杰老师是我主持的上海市第四批“双名工程”信息技术学科“攻关计划”基地成员,在近三年的活动中,周老师根据自己的实践和研究主题多次进行了微报告,如“‘二次学习’微视频的开发与应用”“疫情期间空中课堂的设计与思考”“学科思想方法: 计算思维教育的一个视角”等,在书中都有所体现。在这些活动和这本书所呈现的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周老师对信息科技教学的热爱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本书中周世杰老师基于《新课标》,从一线教师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既有对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认识与分析,也有大量的以信息技术的角度优化教学的实践案例,同时周老师作为疫情期间教学视频课的录制者之一,从自身实践、问卷调研、后续思考等角度提出了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的思考以及未来数字化环境下的教育展望。这些内容既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直接经验,也开阔了一线教师的视野,同时也可以作为专业研究人员今后开展研究的重要素材和案例。
谢忠新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2021年3月
第一章
基于一线教学的学科核心素养理解与实践
2018年1月,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标准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凝练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优化了教学内容,建立了学科大概念。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的质量关键在教师。作为一线教师,如何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并积极实践尤为重要。
第一节 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目标的升级
为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于2018年1月正式发布,新课标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凝练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优化了教学内容,建立了学科大概念,提出了学科质量要求。如何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标》理念,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 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
1985年,上海市出版了第一本计算机教材。在全国,1992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将一度以“计算机”命名的课程改为“信息技术”。同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自此,信息素养成为继“读、写、算”之外又一项重要的社会生存能力。
作为一门基础型课程,国家层面的课程标准共颁布过两次。一是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2004年,上海市教委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行)》);二是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从文件名称可以发现,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课标,并不是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而是“技术”学科,包括“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两个部分。针对这两版的“课标”,如果我们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信息素养”的提法未变,但内涵在变。
2000年及之前,我们可以称为“个人电脑普及阶段”,在中小学教育中,很多地区的课程名被称为“计算机”,强调的是“编程和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2003年颁布的课标把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作为课程建设的总目标。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 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2011年前后,随着“互联网时代”说法的兴起,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 信息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加工、信息表达、信息安全、社会责任、理解科技、掌握技能等。
2018年至今,很多人提出了“人工智能时代”的说法。所以信息技术新课标将“信息素养”表述为“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意识、信息社会责任”。这也就是《新课标》关于课程性质的具体描述: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这次课程标准修订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聚焦学科关键能力,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信息素养的内涵,以适应新时代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 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体现
《新课标》对于“信息素养”内涵的改变,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般被描述为“三个方面、六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如表1-1)。
表1-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整体框架
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
如果仔细观察18个要点中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信息意识、社会责任、问题解决、技术运用”等相应的内容描述,可以发现其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有相通之处。
理性思维: 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批判质疑: 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勇于探究: 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信息意识: 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 ”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社会责任: 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问题解决: 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技术运用: 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将以上几点内容和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对比:
信息意识: 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够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分析数据中所承载的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愿意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更大价值。
计算思维: 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的解决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指个体通过评估并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学生,能够认识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性,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用于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助力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信息社会责任: 指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人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
以上两者对比,我们发现,它们在很多地方相似。可以这样认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具体体现。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三、 核心素养体现了学科育人目标的升级
对于学科核心素养,在《新课标》中有这样的描述: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本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源于学科逻辑、学生发展逻辑与教学逻辑,是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升。
在这段描述中出现了一个词——“学科育人价值”,关于这个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譬喻。
学科育人目标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从教学的角度而言,是从“教书”到“育人”的逐渐深化的过程。
1952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发布《中学教育暂行规定》,可以看作学科育人目标的1.0版,强调的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就像我们常说的“剃头”,目的在于满足人们基本的教育需求,“头发长了,剃掉也就是了”。对教育而言,就是“有学上、有书读”的基本需求。
2001年,教育部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的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看作学科育人目标的2.0版。在“剃头”之外,人们有了更进一步如“理发”的需求。
2016年始,随着各个学科课程标准的逐次颁布,强调的是“学科核心素养”。可以看作学科育人目标的3.0版。“理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上升到了“美容美发”的需要。
以上虽然是个比喻,但很形象。
其实,谈到育人价值,绕不开“知识、技能、能力、素养”之间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崔允漷教授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对比分析(如图1-1)。
图1-1 知识、技能、能力与素养的关系
如果将人们学开车的过程进行解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交规是知识,移库是技能,人们在掌握二者后经过一定真实情境下的练习,可以通过路考,我们就认为一个人具有了一定的驾驶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想要拥有一定的驾驶素养,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纠错和反思,这样才可以达到成为一个具备驾驶素养的人,驾驶素养包括“安全驾驶、礼貌行车、尊重生命”,其中安全驾驶可以看作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能力,礼貌行车可以看作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必备品格,而尊重生命可以看作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价值观念。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一定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计算机操作技能,是形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但是只有“知识、技能、能力”,并不能天然地让学生形成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还需要经过师生之间教与学实践活动以及学生的应用反思,才有可能形成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当然,也可以将“知识、技能、能力”和相应的核心素养理解为“做事”与“做人”的区别(图1-1)。
总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赋予了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新的内涵。《新课标》的颁布是在国际数字化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本质思考后关于学科育人目标的阐释和体现。作为一线教师,需要在深入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人、信息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发展数据意识、计算思维,担负起信息社会应负的责任,成为合格的数字公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