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NT$
1214.0
|
編輯推薦: |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追寻主题常常表现为英雄在慢慢长路上寻找迷失的自我,那是一种理想的自我身份的回归。而在香格里拉的悠悠岁月之中,欲望、贪念、权力不再是人们心中的挂牵,我们不再有附加身份,只剩下纯粹的我们。 当悠闲安适的心灵已被资本主义的铁蹄踏得粉碎,这片贫穷战乱的土地已经失去了自己*宝贵的东西,不足以成为慰藉西方人心灵的圣土。于是,他们的眼睛越过中国大地,向东遥望,到达西藏,这个叫作蓝月谷的地方。 雪山的融水清澈透亮,生成水晶般的眸子,沾染了风日里的暖阳,故把皮肤晒得黝黑,浸润于山谷中的安静平和,会让人变得天真善良。洁白的雪山、清澈的河水、起伏的草原,那里有他善良、纯朴的朋友、白马和寺庙……身处喧嚣纷扰之中,香格里拉投射了许多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想象和向往。
|
內容簡介: |
《消失的地平线》是英国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经典作品。小说主要叙述了英国驻巴基斯坦的领事康维及助手马林森上尉、法国人布林克洛小姐、美国人伯纳德在一场有预谋的劫机事件发生后,来到了坐落在群山之中的秘境——香格里拉。在当地长老的带领下,他们四人一层层揭开了香格里拉的秘密——这里宛如一座世外桃源,没有繁杂的琐事和无谓的纷争,陪伴人们的是肖邦的失传之曲,窗外熠熠生辉的卡拉卡尔山,永不老去的少女还有那缓缓流动的时光。或许就是他们人生旅途中的一场幻境,亦或是最终的归宿。
|
關於作者: |
詹姆斯·希尔顿,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1900年出生于英国兰开夏郡,20岁出版小说处女作,33岁成为霍桑登文学奖获得者,42岁荣膺奥斯卡剧本奖。其代表作有《消失的地平线》及《万世师表》。《消失的地平线》后被改编为电影,风靡全世界。译者孙月辉,1977年出生,辽宁沈阳人,译有《人性的弱点》。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001
第??二??章018
第??三??章037
第??四??章051
第??五??章069
第??六??章086
第??七??章111
第??八??章131
第??九??章144
第??十??章160
第? 十一?章185
尾?声 205
|
內容試閱:
|
五月的第三周,巴斯库尔的形势愈加恶化。到了五月二十日,安排到白沙瓦撤离白人居民的空军运输机都已抵达。这些居民大约有八十人,大部分都安全地乘坐军用飞机越过了群山。几架不同型号的飞机也加入了运送行列,其中有一架飞机是钱德拉普尔大君借给空军使用的。上午十点钟,四名乘客登上了飞机 :东方传教团的诺贝达·布林克洛小姐,美国人亨利·伯纳德,领事休·康维和副领事查尔斯·马林森上尉。几个名字后来曾出现在印度和英国的报纸上。
康维当时三十七岁,在巴斯库尔待了两年。现在从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去看,他从事的工作就像是在赛马中下错了赌注。他生命的一个阶段在那时就结束了。原本几周之后,或是回到英国休假几个月之后,他就会被派驻到其他地方 — 东京或是德黑兰,马尼拉或是马斯喀特,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们永远不会知道未来会怎样。他从事领事服务已经十年,这十年已经足够检验出他的能力,也能让他估量出自己还有多少机会。他知道那些肥缺轮不到自己,但他对那些肥缺也没什么兴趣,这并非是那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庆幸。他更喜欢做一些非正式却很独特的工作,即使薪水不高。在别人眼中他所做的也不是什么好工作,他却觉得自己做得很好,那是多姿多彩而又相当愉快的十年。
他身材高大,皮肤是古铜的,棕色的头发剪得短短的,一双暗灰蓝色的眼睛。他不笑的时候看起来有些严肃而忧郁,可笑起来又显得那么孩子气(尽管这种情形并不多)。当他工作特别辛苦或者喝得太多的时候,左眼附近会有轻微的抽搐。撤退前的一天一夜,他一直忙着捆扎和销毁文件,因此当他爬进
机舱的时候,眼睛附近的抽搐特别明显。他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是仍非常高兴被安排坐上这位大君的豪华专机,而不是其他拥挤的军用运输机。当飞机升入高空之后,他尽量让自己在座椅上坐得舒服些。他是那种习惯了艰苦的人,因此把偶尔舒适的生活作为小小的补偿。他可以忍受去撒马尔罕的旅程艰辛,但是一想到从伦敦到巴黎的路上可以舒适而安逸地在飞机上度过,他又振奋了起来。
飞机飞行了一个多小时以后,马林森说他觉得飞行员没有按照直线飞行,接着就立即坐到了前排的座位上。马林森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有粉红色的脸颊,很聪明但却没受过良好的教育,这是公立学校的局限造成的,但是又有其优秀之处。他被派往巴斯库尔的主要原因是一次考试没有通过。在那里,
康维与他相处了六个月,开始有点喜欢他了。不过康维不想费力气在飞机上与他闲聊。他懒洋洋地睁开眼睛回答 :“飞行员应该清楚飞哪一条航线。”
半小时之后,疲倦和飞机马达的轰鸣让他昏昏欲睡,马林森又来打扰他。
“我说,康维,我以为应该是芬纳在驾驶飞机。”
“怎么,难道不是他吗?”
“那家伙刚才转过头来,我发誓他不是芬纳。”
“这很难说,隔着玻璃板。”
“我到哪都能认出芬纳那张脸。”
“好了,那么一定是别人了。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关系。”
“但是芬纳肯定地告诉我,他会驾驶这架飞机。”
“他们一定是改变了主意,让他驾驶另外一架飞机。”
“噢,那么这个是谁呢?”
“我亲爱的孩子,我怎么会知道呢?你该不会是以为我记得每一位空军上尉的脸吧?”
“可是我认得他们中的很多人,但却没有认出这个家伙。”
“那么他一定是少数你不认识的几个人之一了。”康维笑了笑,“我们很快就到白沙瓦了,你可以跟他认识一下,让他自己告诉你吧。”
“照这样的话,我们压根就到不了白沙瓦。这个人完全偏离了航线。而且我也毫不奇怪,飞得那么高,他也不知道飞到了哪里。”
康维倒不担心。他习惯了飞机旅行,把一切都看得理所当然。此外,他到了白沙瓦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急着去做,没有什么特别的人急着去见。因此,旅程究竟是四个小时还是六个小时,他完全都不关心。他没结婚,到达之后也不会有温柔的问候。他在那里倒是有些朋友,其中几个也许会带他到夜总
会喝点酒,这是一种很愉快的期待,但也并不足以令他特别渴望。
当回顾过去那令人欣慰却不十分令他满意的十年时光时,他也并没有叹息。变化无常,短暂的闲暇之后又变得很不安定,这就是他对自己过去那段时间好的总结,同样是对世界形势的总结。他想到了巴斯库尔、北京、澳门以及其他经常去的地方。遥远的地方就是牛津,战后他曾回到那里做过几年的指导教师,讲授东方历史,在洒满阳光的图书馆里查阅尘封的资料,推着自行车在大街上漫步。这情景很是吸引人,却不会让他激动 ;他依然有种感觉,那就是自己仍是过去的一部分。
一阵熟悉的倾斜提醒他飞机即将降落。他很想拿马林森坐立不安的样子开开玩笑,可是那个年轻人忽然站了起来,他的头撞到了舱顶上,把窄窄的过道另一边正在打瞌睡的美国人伯纳德吵醒了。“上帝,”马林森叫道,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窗外,“看下面!”
康维望了过去。可看到的景象并不是他预料的那样,当然,如果他曾预料过什么的话。他看到的不是整齐的、呈几何形状排列的兵营以及巨大的长方形的飞机库,眼前除了一片笼罩在茫茫浓雾之下被太阳烤成了红褐色的荒野之外,别无他物。尽管飞机急速下降,但仍然超出了正常飞行高度很多。连绵起伏的山脉若隐若现,距离云雾缭绕的山谷大约只有一英里。尽管康维此前从未在这个高度看到过,但这的确是典型的边境景象,这一切给他一种十分怪异的感觉,白沙瓦一定不在附近。“我认不出这是什么地方。”他说道。接着,他在马林森耳边悄悄地说道(因为他不想惊动别人): “看起来你是对的,这个人迷路了。”
飞机继续以惊人的速度下降,越下降空气就变得越热,下面的一片焦土就像突然开了膛的火炉。一座座山峰从地平线上隆起陡峭的身影,此刻飞机正飞过一条曲折的峡谷,谷底满是散乱的岩石和干枯的河床,看起来就像洒满了坚果壳的地板。
飞机在气流中剧烈地颠簸,就像坐在波涛中飘摇的小船一般让人难受极了。四名乘客不得不紧紧抓住座椅。“看来他要着陆了!”美国人声音嘶哑地喊道。
“他不能!”马林森反驳道,“如果他想着陆,那他就是疯了!飞机会坠毁的,然后……”
但是飞行员确实将飞机着陆了。他用相当不错的技术让飞机颠簸着逆风停在岩沟边的一小片空地上。然而之后发生的事情就更令人困惑和担忧了。
一大群留着胡子、戴着头巾的土著人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将飞机团团围住,除了飞行员不让任何人下飞机。那名飞行员爬下飞机之后与那些人激动地交谈着。这些清楚地表明,他并不是芬纳,也不是英国人,甚至连欧洲人都不是。此时,那些人从附近的油料堆里取来了几桶汽油,倒进了容量巨大的飞机油箱里。
四名被困在飞机里的乘客大声喊叫着,那些人只是咧嘴笑着,毫不理会地沉默着。当这四个人试图爬下飞机,哪怕只是做出微小的动作,都会引来二十支来福枪的恐吓。康维会一点点普什图语,便用这种语言指责那些土著人,但却没有什么作用。而不管听到哪种语言,那名飞行员的反应就是挑衅地向他挥舞手中的左轮手枪。正午的阳光照耀在机舱顶部,机舱内闷热得让人无法呼吸,再加上激烈的叫喊,里面的四个人几乎都晕了过去。但是他们却无能为力,因为在撤离时他们都不准携带武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