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经纬度丛书·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
》
售價:NT$
440.0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NT$
560.0
《
跨代伴侣治疗
》
售價:NT$
440.0
《
精华类化妆品配方与制备手册
》
售價:NT$
990.0
《
经纬度丛书:出祁山:诸葛亮北伐得与失
》
售價:NT$
440.0
《
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
》
售價:NT$
440.0
《
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经典入门(第3版)
》
售價:NT$
650.0
《
无冕之王:齐桓公与齐国崛起
》
售價:NT$
290.0
|
編輯推薦: |
【职业感悟】职场高手、行业专家分享职场见闻
【生动案例】身临其境,多维体验律师行业生态
|
內容簡介: |
本书作者从内视与外观的视角,向读者分享其对律师的体验与观察。什么是律师,怎样成为律师,如何做好律师,如何最终超越律师,作者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通过具体的案例与深入的思考,为读者展现从律师的准备到超越律师的全过程。
|
關於作者: |
薛海滨,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律师,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实务导师,理学学士、中英法学硕士、注册工程师、英国执业律师。现负责中伦律师事务所海外办公室,同时担任海克斯康集团大中华区法务总监,全权负责集团的知识产权管理、合规与日常法务工作。
职业经历:“正规”职业经历包括警察、检察官、物证检验工程师、律师、企业总法务顾问、大学实务导师;“副业”包括与朋友经营私人侦探所、歌厅、餐厅、零售。
社会兼职:曾担任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英国移民事务委员会(JCWI)董事、中英贸易协会金融委员会委员、伦敦市政府中国事务专家顾问。具有在中国和英国从事法律工作的多年经验,专门从事跨境并购、公开上市、国际投资及公司融资方面的法律服务。曾为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及中英其他大中型企业、政府机构提供法律服务。除商业及公司法以外,同时熟悉相关商业移民法业务,并成功协助多家中国个人及企业到英国设立企业或扩展业务。
孙静,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科学企业家学员,北京大学以及美国西北大学研究生学历,法国巴黎商学院ESGCI在读博士,九三学社青工委委员,九三学社金融专委会委员,具有超过12年的金融投资以及房地产开发领域经验,丰富的证券投资管理经验、资本运作能力以及广泛的社会资源。
|
目錄:
|
导?读 / 001
篇 准备篇 / 005
章 开?篇 / 007
一、什么是律师 / 007
二、为什么要做律师 / 007
三、谁适合做律师 / 010
四、如何成为律师 / 013
五、到哪做律师 / 013
第二章 律师的准备阶段:学习与考试阶段 / 019
一、学习阶段 / 019
二、实习阶段 / 024
第三章 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 / 028
一、成为一名合格律师的法律要求 / 028
二、成为一名合格律师的素质要求 / 028
三、成为一名能找到稳定工作律师的基本要求 / 029
四、成为一名优秀律师的基本要求 / 030
五、成为一名合伙人律师的基本要求 / 030
六、律师职业操守的重要性 / 031
第二篇 职业方向的选择 / 035
章 工作的内部与外部环境考量 / 037
一、工作的内部环境 / 037
二、工作的外部环境 / 039
第二章 到律师事务所做专业律师 / 045
一、中国律所 / 045
二、国际律师事务所 / 050
三、其他类型律师事务所 / 057
第三章 到企业做企业内部法务 / 062
一、到上市公司做法务 / 063
二、到国企做法务 / 063
三、到非上市民营企业做法务 / 064
四、到政府或者其他机构从事法务工作 / 066
第三篇 做好本职工作 / 069
章 律师事务所的工作内容、要点与要求 / 071
一、律师的职业操守 / 071
二、
在综合性大型律师事务所、国际律师事务所工作的
特点 / 071
三、在专业律师事务所工作的特点 / 095
四、在小型律师事务所工作的特点 / 096
第二章 企业法务的工作内容、要点与要求 / 097
一、企业治理与合规业务 / 097
二、企业运营与商务业务 / 103
三、企业兼并重组业务 / 105
四、企业争议解决业务 / 107
第四篇 发展与超越 / 111
章 经营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 113
一、律师事务所运营制度的历史沿革 / 113
二、各种律师事务所运营制度的特点 / 115
三、主体模式受限的中国律师事务所之运营 / 117
第二章 律师事务所的设立与运营实务 / 121
一、设立 / 121
二、运营 / 122
第三章 进入资本市场、融入科技主体 / 130
一、律师事务所、资本市场及律师事务所上市 / 130
二、律师事务所的多模式经营与法律科技 / 136
三、自我升华与自我取代 / 139
附录 随想分享 / 141
|
內容試閱:
|
总?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成立于2010年4月,至今已有10年。律师学院在10年时间里累计培养了10届法律硕士(律师方向)研究生238人,面授培训执业律师2万余人次。
在10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律师教育应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其重要特征是实践性、复合性。据此,我们认为出版一套教授法学院学生和青年律师方法论及执业技能的实务教材是十分必要的。早前,律师学院为此曾出版了14本基础实务系列丛书及13本授课实录系列丛书。在此基础上,根据律师学院的教学规划,我们进一步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律师操典丛书》。之所以借用军事术语“操典”的概念,实际上体现了本丛书对律师实务操作演练中的要领和原则的典范性追求。
本丛书由在律师学院担任校外实务导师,并在律师学院长期从事教学及授课的专家、学者和律师学院若干名教师撰写,他们大多是全国各大律所的知名律师、重点企业的法务负责人、权威专家等。本丛书既涉及法律检索、刑事证据审查、谈判等律师执业的基础技能,又涵盖公司律师、房地产、证券、知识产权、仲裁、行政诉讼等专业领域的实务知识与办案技能,十分适合法学院学生及青年律师阅读和学习。当然,根据社会经济与律师行业的发展及律师学院日后的教学实践与需要,本丛书会继续拓展律师执业基础技能和专业实务技能分册。
本丛书旨在帮助法学院学生了解律师执业、实务工作,储备实务知识与技能,助其度过从校园走向律师执业及实务工作的各个阶段,满足其系统、深入学习各执业及实务领域的方法论和实务技能的需要。
本丛书的写作风格力求鲜活易读、生动实用,不拘泥于传统教材的固定体例,而由不同作者根据各自执业领域或工作岗位的特点撰写,既有以章节形式对行业、专业领域的探讨,亦有以专题、案例等形式对思维方法与办案技能的分析。虽然写作形式不一,但写作内容均以实务知识与技能分享为目标,并不过多展开理论研究与学术论述。
2020年正值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成立1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律师操典丛书》谨作为律师学院教研、教学成果,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律师学院献礼。
我们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对本丛书给予批评指正,希望“律师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能得到全国法学院校、律师学院以及广大律师、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丰富和推进法律实务人才的教育与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院长
刘瑞起
写作与出版花絮
作者原计划用笔名出版,但在出版之前,按套书各分册统一性的要求和出版社的建议,改为本名。但两名作者相识多年,并一直以老猫和小猫相称,改为原名后从作者的介绍到作者寄语均要修改,且两名作者均不知应如何称呼对方,故尽管选用原名出版,但书中已经使用的老猫与小猫就不再修改了。
因为本名的使用,作者还是决定对书中中国律所介绍部分的内容重新进行修改,都是圈内人,用本名对友情所或同行说三道四,不论“客观”与否,总觉得不太仗义,或说不出口。无奈活在人间,只能按世俗规矩行事,这也是作者永远不敢相信任何一个人能有勇气全面客观地写出自传的原因。毕竟当一名还想如故活在人世的作者,想写隔壁老王时,必须要考虑老王会怎么想、怎么反应;不熟悉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别人不相信,因为缺少了解;太熟悉的人之间相互写的时候,必然要相互考虑;写自己的时候,更是如此。作者也是无奈,还要在律师圈混,不然张律师看了不开心,王律师看了来找麻烦,写本书岂不是给自己添堵。本来想让圈外的小猫来承担责任,但是又不忍心。
以上也让作者想起曾办理的各类刑事案件的经历与反思。在一起刑事案件中,了解案情的人是当事人,但因为当事人是构成案件本身关键的一环,身处其中,其每一句话,说或不说,要怎么说,都会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自身利益,或牢底坐穿或回家过年,所有当事人有100个理由不说或瞎说。或许是出于人性考虑,很多西方法律中规定,当事人无配合执法机关协助调查的义务。还记得当年在办理重大敏感案件的过程中,常常会有记者或其他类似的八卦朋友问询相关案情,作为执法办案人员,除了当事人以外,应该是为了解案情的人员,但纪律要求,不能向任何第三方披露案情;隔壁八卦的朋友问不出案情,却敢和记者讲某某案件是他朋友办理的,记者为了刊登花边新闻也就敢信、敢写;广大无聊寻求消遣的读者也就真信。所以被相信的事实也就慢慢地成为被接受的事实,终也就在社会中成为众人皆知的“事实”。
本书的特点本来就是作者在职业生涯中随性的观察与思考,所以全书几乎没有任何地方引经据典。除了对有关律师事务所的描述部分,为了客观并有依据,作者参考了相关事务所的网站内容,其他部分均为作者经验与记忆的总结,难免带有主观色彩,故本书内容,如有偏见,绝非主观故意,有得罪之处,还希望同行在拍砖头时能秉承律师般的理性与专业水准。谢谢!
小猫寄语
转眼跟老猫也认识六七年了,还记得当初刚认识老猫的时候,老猫开玩笑说他的人生已经看过很多风景,玩过很多毛线球,很期待把他的人生经验和经历跟我分享,也乐于看小猫如何把毛线球玩出新的花样,更乐于教导我如何把毛线球玩得更好。他就是这样的一个良师益友,从不吝啬对别人施与帮助和付出。
这些年,跟老猫每次见面时谈的话题很多,政治、哲学、经济、法律、税务、公司管理、人性、生活经验、人生观、价值观等,无话不谈。每一次的谈话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老猫为人直爽,个性直接,从来不会说些花里胡哨的空话、大话、假话。跟我一起讨论问题总是一语中的、一针见血,从来不客气。所以通过跟老猫的交往,我受益很多。希望读者在读完本书后也可以跟我一样受益,本书的风格比较犀利、严谨、相对客观,我们尽量不带个人感情地陈述我们看到的现实以及分享我们的个人经验,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书能够对读者有开卷有益的效果。读者能够在合上书之后,在人生的某一个时刻,突然意识到,本书讲的某一个观点,某一个内容对他的人生有正面的启迪和一定的裨益。
跟老猫一起写这本书的过程,使我意识到著书立说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作为一个作者,其实无论写什么书,核心都是在传达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我跟老猫都希望读者能够在阅读我们的书之后,在知道律师行业的艰辛和荣耀之后,在看清楚现实之后,依然能够热爱自己选择的职业,并且能够尊重律师这个行业。如果终选择去做一个律师,也能够心向正道,尊重法律,尊重良知,遵守职业道德。毕竟,人很多时候选择不了自己人生会遭遇到的人和事,但是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心态和行为,尽量以豁达而平静的态度去面对逆境和顺境。不欺人,也不被人欺。
老猫寄语
律师是人类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法治社会环境中不可缺失的一环,在人类社会的初期没有律师,当然在人类社会终结时也完全可能没有律师。那么对于生活在当下正在考虑成为律师、正在从事律师职业或正在考虑离开律师队伍的群体,应如何相对客观而全面地理解广义的律师行业,不同法域间律师行业的特点以及律师行业可能的未来走向?本书试图通过对律师行业的观察、描述与思考和读者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要理解作为法治社会环境中一环的律师行业,首先应理解其所赖以生存的法治社会。所谓的法治社会有着不同的定义与解释,但其核心内容无非是以规矩公开并强制平等执行为特征的有组织社会。这一特征在多数法域体现为立法公开、执法公平公开,而在执法公平公开过程中律师则发挥着为民护法的作用。在全球范围内,因国家和法域之间的相对独立原则,且因地缘政治冲突,无法达成具有共识的规矩,或即便表面上达成共识,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各自坚持自身的利益,故至今仍谈不上全球层面上的法治。因而,所谓的“国际法”只能靠各国间的协议、妥协或战争解决,故至今无实质意义上的“国际律师”能按照所谓的“国际规则”据理力争为国护法。
鉴于以上事实,本书中提及的律师是指按照不同法域相关规定获得律师资格的律师,或放弃律师职业选择加入企业或政府等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职业人员。因为涉及国家与法域之多,无从全面覆盖,为了方便本书中不同法域之间的比较,本书主要以中国代表大陆法系,英国代表普通法系。
不论是大陆法系还是普通法系,当下对律师行业尚存的共识均是:为了保证法治与公平,律师应该是一名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特别授权才可以在社会中提供有偿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但在不同法域要成为可以提供有偿法律服务的律师,都需要经历哪些培训,通过什么样的考核,才能获得授权?在获得授权后要持续执业,还有什么样的持续执业要求,能获得什么样的回报,其未来又会如何,过五关斩六将才终能拿到的律师资格真的值得吗?
如果从事某一职业完全是发自内心对其的渴望与热爱,不挣钱、不休息也愿意去做,且能从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那么这类工作应该被定义为事业,而不是职业。本书中更会侧重那些将律师作为职业或工作的读者,即从事律师职业是为了谋生、挣钱或将律师作为实现人生终目标之跳板的读者。成功的律师作为一名高级专业人才,从收入方面应该不会超过靠他人资本挣钱或赔钱的基金经理或投行交易员,但收入也绝不会低于任何靠个人技能挣钱的其他专业人员(明星代言除外)。2020年英国《律师杂志》公布的全球的律师事务所之一DLA Piper的首席合伙人年收入为340万英镑,中国律师事务所主要合伙人的收入也都是以千万为单位。除了相对的高收入,律师还常常出现在各类大型交易、跨境收购、高规格上市、社会影响重大的争议案件背后。那么在这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公共形象之后,如果还有所谓的公平,是否也隐藏着不被众人所知的艰辛与无奈。一名成功律师的背后,其日常工作的内容与现实如何?那些被称为“钱多人傻快来”而出事被处罚的律师,又是如何没能保护好自己的?本书希望能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与故事展现给读者律师的真实工作状态以及工作中可能会经常面临的情形。
既然现代意义上的律师产生于法治社会的需要,其初始目的是保证司法公平。那么当下严格的律师准入标准、高额的执业保险费用、传统的按工作小时收费、只顾输入不管输出的收费模式、日益高涨的律师费用,伴随着高强度和日常超时的律师工作模式,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社会迅速变革的时代,传统的高收费、高门槛的律师服务模式真的还能继续保护司法公平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能取代律师或某类律师服务吗?未来的专业律师服务如果还存在,会剩下哪部分核心要素?具有什么样专业素质的律师不会被未来科技与迅速变革的社会环境淘汰?随着区块链合约与物联网的普及,也许很快传统意义上的商务合同律师服务就会消失,那么法律服务的未来趋势会是什么?今天传统模式的律师培训、授权还能适应未来的需要吗?有些法域已经开始考虑对传统律师的授权模式进行改革,对律师的监管越来越倾向原则性监管,提升律师本身自律的要求,同时也在扩大监管范围,将法律技术、法律管理、法律知识库运营均纳入监管范围。不论是在哪个行业,任何对未来的建议都真的有意义吗?还是说终一切都要靠自己,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断的进取与选择,在过程中增长阅历,在阅历中丰富人生?本书愿与读者共同探讨以上提到的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