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NT$
500.0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NT$
500.0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NT$
254.0
《
舍不得星星:全2册
》
售價:NT$
356.0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1 本书汇集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博物馆“大家”的作品
2 由外国专家撰写的专题论集
3 作者用一手的史料和大量图片,图文并茂,精美无比
4 动人的故事在精美瓷盘中传递,美妙的交流就隐藏在丝织的各式图案中
|
內容簡介: |
本书汇集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博物馆“大家”的作品,融*考古发现及学术观点、珍贵文物图片、丰富史料文献为一炉,了解海外丝路研究动态,引领读者走进博物馆探寻丝绸之路背后的故事。本书希望能够联结学术研究与大众阅读的桥梁,带给读者丰富的丝路知识,也帮助读者朋友走近并亲近博物馆与文物,亲近文物承载灿烂文明、历史和深厚滋养。
本书从文化艺术角度入手,面向大众读者,邀请国内外丝路研究的专家学者执笔,围绕丝绸之路沿线发现的古代文物及文化遗存,结合中外历史文献、海陆丝绸之路古遗址的考古发掘新成果,从文明交流互鉴的角度解读丝路沿线的文物,全面展示丝绸之路文明的时空演进和文明交流图景,讲好丝路故事,展示立体中国。
|
關於作者: |
沈卫星,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高级编辑,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兼任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舆情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等职。编著有《沈卫星文化评论集》《受众视野下的文化多样性》《邓小平文艺思想研究论集》《重读张伯苓》等。获得过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目錄:
|
1. 在西班牙,揭开了欧洲早的中国瓷器之谜 9
亚力杭德拉? 古铁雷斯(英国杜伦大学考古学系研究员)
克里斯托弗? 杰拉德(英国杜伦大学考古学系教授)
2. 丝路商队见证经济文化的变迁 27
法伊顿? 肯扎夫 (塔吉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游览与群众部负责人)
3. 各民族文明之花在丝路上绽放 51
A.V. 西多夫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馆长)
4. 犍陀罗建筑和艺术是东西方交融的结晶 67
穆罕默德? 阿什拉夫? 汗(巴基斯坦真纳大学亚洲文明塔克西拉研究所教授)
萨迪德? 阿里夫(巴基斯坦真纳大学亚洲文明塔克西拉研究所研究员)
5. 全球复合体系下的龙泉窑 89
查普陆卡?M. 库沙姆巴(美国华盛顿美利坚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6. 海上丝路将中泰联结成同一文化空间 103
阿玛拉? 瑞苏查特 (泰国文化部艺术局高级顾问、泰国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成员)
7. 日本陶瓷中来自龙泉青瓷的深远影响 127
森达也 (日本冲绳县立艺术大学教授)
8. 从铜镜看中国与周边游牧民族的交流 143
阿依特古? 哈米特(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央国家博物馆考古中心主任)
9. 莲花图案:从中国、伊朗传到印度苏丹国 163
伊夫斯? 波特(法国艾克斯- 马赛大学教授)
10. 粟特语书写的丝绸之路美丽篇章 179
格尔鲁克? 拉克马托娃 (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家博物馆保护区首席专家)
11. 信众与修行:多元传统下的丝路佛教艺术 195
丹尼斯? 帕特里? 莱迪 (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馆亚洲艺术部主任、策展人)
12. 霍尔木兹岛所见中国瓷器及中伊贸易盛景 215
法赫里? 唐内希普? 帕尔瓦尔(伊朗德黑兰大学原考古系主任、教授)
13. 中国瓷器——以色列丝路考古研究的珍宝 227
阿萨夫? 戈尔德施密特(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以方院长)
14. 东西方世界曾在奎隆港跨洋相接——古印度商业中心的中国文物身影 243
P. J. 切利安(印度跨学科考古科学发展研究所所长)
15. 13—15 世纪伊斯兰地区对龙泉青瓷的仿制 253
奈杰尔? 武德 (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学院荣誉研究员、威斯敏斯特大学陶瓷专业荣誉教授)
16. 钦姆库尔干与萨约德卡拉古城里的丝路遗响 277
达夫拉特科亚? 多伍迪(塔吉克斯坦国家博物馆考古和钱币学系主任)
17. 奥斯曼帝国时期中国藏品藏着无尽的惊艳 293
舍伊达? 阿尔帕伊(土耳其总统府国家宫殿管理局艺术历史学家 )
吉来? 菲丹(土耳其安卡拉哈吉? 巴伊拉姆? 维利大学文学院翻译系教授)
作者简介 309
后记 315
|
內容試閱:
|
前 言
缘起与定位
本书的起意,是在2017 年5 月北京召开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那时首都正处在千秀并育、万物生发、绿意盎然的美好时节。
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有其特殊背景。自习近平主席分别于2013 年9月和2013 年10 月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简称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迅即得到世界特别是丝路沿线国家广泛响应。时间过去4 年了,未来如何推进,迫切需要有一个平台来共同检视,一起总结,多方献策。首届合作高峰论坛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29 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130 多个国家约1500 名各界的贵宾,虽远隔千山万水,却为着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而来。一时间,北京奏响了新丝路的宏大乐章。
那个时候,我正读到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家彼得? 弗兰克潘的新作——《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这是当代外国学者对“古丝绸之路”历史进行全新论述的代表作,他基于“丝绸之路正在复兴”的认识,自觉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傲慢,发现“丝绸之路”在连接东西方文明中曾起到关键作用,并特别强调中国的“一带一路”正在为丝路沿线国家的复兴做出巨大贡献。书中诸多史料和观点,为东西方读者客观认识“丝绸之路”以及“一带一路”理念提供了新视角和更为开放的思路。这便触动我开始关注世界各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动向。
观察历史,可以有不同角度;描绘历史,也需要不同画笔。对于古丝绸之路,同样应当有来自各个领域的声音,唯此,历史才会更加完备和信实。这时,一个念头像一粒种子开始萌芽——应当从弗兰克潘扩而大之,做一本有关古丝绸之路的文集,邀请有代表性的国外专业人士来撰写。那么,选择什么样的领域呢?我思考再三,就从文博界的考古发现和各国博物馆藏品解读来切入吧。毕竟,文物承载灿烂文明,博物馆是历史文化艺术宝库,于是灵光一现,决定编辑一本《外国文物里的丝绸之路》。当然,之所以做此决定,也还有其他几方面的因素促成,不妨在此亮明一下我的心迹。
一是从文物考古入手,能够在那些被历史雪藏的原初物品和珍贵线索中,让中外读者较为真切地看到中国的“一带一路”与古丝绸之路之间有着怎样的血脉延续和精神联结,从而打开审视、欣赏和思考的新窗口。毕竟“一带一路”本由历史深处走来,文博界能融通古今、承接中外,有世界共通的语言。
二是虽然“丝绸之路”的文物考古和博物馆藏品研究星星点点不少,但由多个国家出自多样作者之手的横向发声不多,如果做较为集中而全面的扫描,不失为一种新意。另外,考虑到考古发现和博物馆藏品也是大众为关注的兴趣点之一,容易走近大众读者。
三是讲好丝路故事需要引入更多国外专家学者业者发声。越是多元主体参与,越需要多样声音共鸣。在我国对古丝路已然说得很多的情况下,如何引入更多国外专家学者业者发声,向世人讲述中国和其他各国在古丝绸之路所做的贡献,这是丝绸之路乃至“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重要课题。如果将来出版外文版,用图书“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国际传播,有利于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及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彰显中华民族早在丝绸之路时期砥砺精进、拥抱世界的开放姿态,提升世界对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关注度,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提供智力支撑。我认为这是一项意在主动寻找增进对话、理解、互信的工作,也是让我下决心要做这样一本文集的重要因素。
2019 年7 月,我因公务出差到新疆的南疆地区,当我驱车行进在帕米尔高原,无论是红旗拉甫口岸中巴人货交通的喧腾,还是塔什库尔干瓦罕走廊的寂静,都仿佛正在诉说古丝路和新丝路接续的故事,这也对我编辑好这本文集注入了新的动力。
内容与呈现
考古是历史的显微镜,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古丝绸之路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自然信息、历史谜题和人文内涵,载有丰厚的物质性、社会性和文化性,是文博界一座挖掘不竭的富矿。
与国内对古丝绸之路热火朝天的研究相比,国外的文博界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特别是沿线国家对古丝绸之路正在进行怎样的文物考古发掘?有哪些方面的研究?取得哪些新的成果?博物馆里的藏品有否新的发现和展示?哪些专家学者在其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怎样向他们表达清楚本书的定位和写作要求?……当一进入实际工作状态,诸多问题便纷至沓来。
所幸的是,经过简单的观察、调研、了解后发现,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后,世界各国文博界对古丝路的考古有新发现,研究有新拓展,藏品有新开掘,许多方面都不断有新推进。因此,当我真正进入组稿阶段,便发现古丝绸之路在外国的文物考古领域已经变成学术研究的富矿了。
不知不觉间,约来的稿件,由案头上的零星几篇,到逐渐堆叠增厚,时时感觉来自各个国家的文章内容愈来愈丰满,信息也渐趋清晰和多样。我从外国专家笔下发现,在中国与丝路沿线各国家之间,虽然有荒漠与大川、草原与戈壁、山乡与泽国等万千阻隔,尽管充斥其间的不乏朔风啸叫、恶浪滔天、百兽怒号,但陆、海、草的丝绸之路,在车辏辚辚、帆影幢幢、驼铃声声中,将高原屋脊与大洋深处、巍峨城邦与星布村落之间联结成一片。其间,荣衰不断变换,新旧不断交替,支撑点不断移位,闭塞之地逐渐变成开放之城,动人的故事在精美瓷盘中传递,美妙的交流就隐藏在丝织的各式图案中。
经过在世界各国及丝路沿线国家广泛约稿后,终选定17 篇外国作者的稿件。它们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以色列、土耳其、巴基斯坦、伊朗、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泰国、印度等国家,作者中有各大学和文化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也有文博界业内的掌门人,他们均秉持权威的专家身份、开放的学术姿态,从各自的考古、文博等领域将发现和成果进行严谨呈现,观点阐发新颖,研究内容扎实,进行判断时尽量多用“可能”“或许”等词语,而不是妄下结论,
显示出应有的客观、求真、务实的探究作风。
文章中,以海洋、城市、陵墓、港口等为核心的田野考古是一项既枯燥又辛苦还要冒风险的工作,然而背后也有令人惊喜的收获,如英国杜伦大学考古学系的古铁雷斯和杰拉德两位教授,在对西班牙海域的考古发现进行研究后指出:“‘海上丝绸之路’终点可能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而非此前认为的晚至明代,这一重大发现将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向前推进了500 年。”这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还有像巴基斯坦真纳大学阿什拉夫和阿里夫、伊朗原德黑兰大学考古系主任唐内希普、印度喀拉拉邦跨学科考古科学发展研究所所长切利安等专家,他们取得学术突破性进展时的欢欣,也令我感同身受。
我们再来看看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学院荣誉研究员奈杰尔? 武德、美国美利坚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库沙姆巴、日本冲绳县立艺术大学教授森达也等几位撰稿的考古学者,他们在先进技术和仪器的应用方面堪称典范,不仅大大提升了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提出了有科学性和创见性的认识,其研究成果充分展示了当代高科技在考古发掘中的作用。
善于运用田野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为研究对象和佐证依据,并结合历史文献对古丝路在演进过程中的蛛丝马迹和规律性认识进行独到阐述,是这次组稿又一重要方面。代表专家有法国的艾克斯- 马赛大学教授波特、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戈尔德施密特、哈萨克斯坦的中央国家博物馆考古中心主任哈米特、塔吉克斯坦的国家博物馆考古和钱币学系主任多伍迪等。
还有来自俄罗斯莫斯科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馆长西多夫、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馆亚洲艺术部主任莱迪、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汗国家博物馆保护区首席专家拉克马托娃、土耳其安卡拉哈吉? 巴伊拉姆? 维利大学文学院翻译系教授吉来? 菲丹和土耳其总统府国家宫殿管理局艺术历史学家阿尔帕伊、塔吉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游览与群众部负责人肯扎夫、泰国文化部艺术局高级顾问瑞苏查特等专家,他们对自己国家博物馆里的丝路藏品颇为骄傲,以丝绸、陶瓷、金银器等为代表的手工业遗存为展示形式,深入浅出地向人们讲述了古丝路的深远历史背景和呈现的无穷魅力。
这些都再一次表明,近年来国外有关古丝路的重大考古发现接连不断,各国博物馆相关藏品也有更为深入的挖掘和更多的主题性展出,这些不仅大大物化了人们对发生在数千年前这条繁华贸易通道的认识,也深化了人们对古丝路上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农业、手工业、城市建设等的理解,原有的很多事件和细节由此变得更加形象、直观,物质文化的面貌愈加清晰。而更重要的是,它们弥补了史料记载的缺失,刷新了学界研究的高度,为进一步探索和揭示古丝路历史奥秘提供了新起点和新的可能性,也为人们真切感知其迷人魅力找到新的载体,更为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连接起物质和精神上的血脉。
为了寻求本文集的特色,我试图将其打造成一个 “大家”写给大众的项目,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这样,信息饱满,注重悦读,自然成了追求。从目前看,它具有轻学术性的特点,致力于通过外国考古挖掘和馆藏文物所呈现的史料文献和藏品图片,对散落四海的丝路历史碎片进行准确梳理、互相印证,寓枯燥的研究于平实的叙述中,帮助读者获得新颖而有史识、鲜活而有依据的丝路图景,进而从亲近丝路历史文化和灿烂文明中获得深厚滋养。为便于阅读,在约14 万字的文章中,配以300 多幅珍贵文物图片资料,使之图文并茂,有助于达到“悦读”体验。
意义和启示
文集虽然出自不同国家不同专家之手,但都显示出独特的学术意义,对今天不无启示。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总结和思考。
(1)发挥好文物考古和博物馆藏品“以古观今”的作用。文物是为后人追溯社会历史记忆提供的原始信实记录,经过专家不断发掘、探究和解读,形成历史书写,并作为一种特殊的档案形式,对今天形成观照。作为寻找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记忆丢失已久的有意义工程,中国和世界各国考古工作者,在古丝绸之路的广袤地域,努力通过自身和合作的方式,对丝路沿线古代遗址和器物进行精细而科学的发掘,在弥补史料不足的同时,迅速集聚起被岁月湮没的片段,从断线处接续,在光谱中增色,卓有成效,使古丝路的身姿穿越时空,渐为丰满,生命力愈来愈强,令人振奋。文物考古在探寻丝路印记的同时,也提供了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的基础、真实的观照。作为延展,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无疑是在书写古丝路的新篇章,我们期望“一带一路”建设带着古丝路的基因和精神一起前进,也希望文集在今后古丝路研究中成为有价值的参考。有理由相信,由文物考古揭示的丝绸之路,将召唤人们寻找更多精彩答案,揭开更加迷人的谜题。
(2)中国在古丝绸之路中的地位、功绩得到强化。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外国专家学者在他们的论述中,均强调了中国在古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价值,都不约而同对中国当年的伟大功绩给予热切赞赏,也让我们从中真切感受到中华民族早在丝绸之路时期就已显示出砥砺精进、拥抱世界的开放姿态,中国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世界,世界也因丝绸之路联系中国,充分彰显中国古人与世界互动的智慧和魄力。
丝绸之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同样也是世界的。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同样与世界各国相互学习、借鉴、交融和理解。共同发展之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经之路,21 世纪充满着变革与挑战,作为承载人类对共同发展的追求,“一带一路”在接千年宏愿、望世界未来中,形成了一个甘苦与共、命运相连的发展共同体。如何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合、成果大共享,用求同存异、相互尊重来走向成功,需要各国沿着古丝路的精神再出发。
(3)对当前逆全球化潮流的拷问。文集虽出自不同国家不同专家之手,但都共同指向世界繁荣文明需要开放、交流、包容这样一个事实。数千年前,丝绸之路贸易网络就已经存在,它将中国太平洋沿岸和非洲及欧洲的大西洋联系在了一起,使波斯湾和印度洋之间的货物流通成为可能,同样还有穿越亚洲之脊、连接城镇和绿洲的陆上通道。对此,弗兰克潘指出:“当习近平主席于2013 年宣布‘一带一路’的创想之时,他是在重新唤起人们对于那段很久之前就已经熟悉的繁荣回忆……今日纵横交错于亚洲,将中国与欧洲、里海、高加索山脉、波斯湾和东南亚各个角落连接在一起的新交通干线,追随的正是当年那些带着货物和信仰四处奔波的旅行者和圣贤者的足迹。”
反观今天,逆全球化的声音聒噪于耳,我们从中看到了一幅迥异于丝绸之路的图景:全球化脚步放缓,不确定性大大增强,“慢全球化”成为常态,多边主义与保护主义持续较量,全球化结构改变,“脱钩”加剧了经济隔绝,增长陷入低谷。因此,文集在帮助古丝路恢复其历史面貌的同时,也以它特有的方式唤醒世人的历史记忆——全球化的绚烂之花早在古丝绸之路就已绽放,中国与沿线各民族、各地区的信息交往、经济联系和文明交流得以推动,沿线各国间的社会兴替、民族聚散、人群融隔以文明的形式进行演进,由此,我们相信,世界一定会遵循其规律,在交流碰撞、多元共融、兼收并蓄、开放包容中绵延不绝地向前发展。
(4)文博资源应更加共享。长期以来,各国文博工作者在丝绸之路的历史资源开掘上,倾注了极大热情,一直扮演着默默的开荒者形象,正由于他们艰苦的努力,我们得以掀开丝路面纱,窥见越来越多的历史真容。这次文集要做的,就是想通过出版,使各国文博工作者及他们的工作进行一次新的亮相。
今天,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许多诸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应用,这使得世界各地偏居一隅、独处一地的文物考古和博物馆资源得以更广泛地开发利用,不仅资源共享,还要平台共享、技术共享,为丝路的文博事业插上科技翅膀。我相信,将来在此基础上的合作一定会更加紧密。
后,我想表达的是,丝绸之路的巨幅画卷,离不开各种笔画的绘就。如果说这本文集有什么意义的话,我认为它曾经用绵薄之力做过一掬饮、一抔土的缀补工作。如果能在打通历史渊源、交流丝路精神、共享文博研究上有所裨益的话,我将很欣慰。也希望这本由外国专家撰写的专题论集,不仅是一次外国文博界的横向呈现,也是中外文博界的一次遥契和对话吧。
沈卫星
2020 年4 月20 日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