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作者的文字具有很强的代入感,将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等繁复的专业知识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于人前,行文深入浅出,富有情味,关于具体作家作品的解读具有一针见血、见微知著的效果,颇多令人醍醐灌顶之处,具有极高的可读性,有助于读者吸收并拓展文学新思维。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著名评论家谢有顺的文集,分为三辑:所思、所见、所读。作者有着敏锐的文学感受力,在书中以沉稳的魄力和精准的文字分享自己近年对于文学创作、文艺批评、作家学者、具体作品的所思、所感和所悟,勾勒出不同代际的作家和学者的特征,概括出精炼的文学关键词,从思想的高度切入文艺批评。
|
關於作者: |
谢有顺,1972年生于福建长汀。文学博士,一级作家。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等。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等。著有《成为小说家》《文学及其所创造的》等十几部专著。曾获冯牧文学奖等奖项。
|
目錄:
|
辑一 所思
是不确定的想象在重塑这个世界
作家是改变时间的人
为不理解、不确定而写作
批评应说出个体的真理
文学岭南的一些新质
关于“粤派批评” 的几点感想
“闽派批评” 的三个品质
作文后面藏着民族精神
中国电影的繁华与空洞
通俗与通雅同样重要
辑二 所见
孙绍振老师并不幽默的一面
李德南的沉默与发声
唐诗人的若有所悟
王蒙的天真与相信
贾平凹的内心是有悲哀的
张炜的宽阔和神秘
李敬泽的“我”
东西是真正的先锋作家
普玄所直面的另一些人物
朱山坡这代人的复杂记忆
李修文的爱和义
辑三 所读
读?青年作家? 谈短篇小说
重新想象人的生命世界
在确定与不确定性之间徘徊
青年及青年问题的归来
对现代生活的重新理解
英雄归来之后
写出可以信任的善和希望
对痛苦要深怀敬意
记忆的凭吊
身体是一个社会隐喻
让古物和山水重新发声
当文学与疾病相遇
好作家是去理解现实
写出一个有情义的世间
和往事从容交谈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