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NT$
505.0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內容簡介: |
本书共分为五章,以产教融合发展的先锋城市宁波市为样本,从适配性和贡献率两个角度衡量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本书突出产教融合这一核心概念,利用科学理论和数理模型对问题进行分析,内容深入浅出,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书适合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政府机构相关从业人员阅读参考。
|
目錄:
|
前言第1章现状分析11宁波市高校发展现状分析111高等教育概况112高等教育存在的不足12宁波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现状分析121产业技术研究院概况122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能力123对接服务“246”产业集群能力124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存在的不足13宁波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现状131宁波市“246”产业集群概况132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概况133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不足14小结第2章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21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概念211区域高等教育内涵212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内涵213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2理论基础221人力资本理论222经济增长理论22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第3章宁波市高校学科、研究院与产业集群的适配性分析31相关文献综述32高校学科与“246”产业集群的适配性分析321学科覆盖度与产业的适配性322学科结构与产业的适配性323学科质量与产业的适配性33研究院与“246”产业集群的适配性分析34小结第4章高校学科与研究院对产业集群的贡献分析41文献综述411国内外研究现状412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413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414高等教育与地区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42高校学科对“246”产业集群的贡献率分析421贡献率测算模型422宁波市高校学科对“246”产业集群的贡献率43研究院贡献分析431提升产业科技实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432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引领产业科技发展方向433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44小结第5章政策建议51优化高校学科设置的政策建议511助力高校完善学科规划512加大高校扶持力度513鼓励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514建立学科动态调整机制515充分发挥在职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潜在动力52促进研究院进一步发展521加大高水平研究院的建设力度522加强研究院的生态建设523完善研究院运行机制53完善人才成长环境与企业营商环境531加强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532完善人才政策533加强资源要素保障534打造产业生态系统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言 产教融合源于“产教结合”,这一概念早可追溯到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到“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随着“时”与“势”的变化,“产教结合”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深化产业与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已成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深化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环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的决定。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这是次专门针对产教融合制定的推进政策,赋予产教融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精准就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的多项职能。 近年来,尽管宁波市的产教融合实现了突破式发展,取得了较多成效,但仍存在很多困难。首先,“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始终是宁波市产教融合推进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次,目前宁波市人才培养供给侧(高校)与产业需求侧(企业)在结构、质量以及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无法得到有效衔接。2018年,浙江省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2019年,《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宁波市被纳入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范围。宁波市通过调整优化中职学校、高校的学科专业布局,逐步推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资源向产业集群布局区域迁移,通过支持高校与产业集群重点布局的区县(市)共建产业(行业)特色学院,引导领军企业与中职学校、高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切实推进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这一系列措施对宁波市产教融合的作用与效果如何?当前,宁波市产教融合仍面临哪些困境?尤其是宁波市高校对产业发展的资源支持作用还有哪些不足?这是本书的研究目标,更是宁波市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的需要。 针对宁波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绿色石化、汽车制造2个的万亿级产业集群,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软件与信息服务4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关键基础件、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文体用品、节能环保6个国内领先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企业、研究院、高校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开展了多维度的访谈和问卷调查,通过分析当前宁波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了解其资源与人才需求,并对高校学科设置的现状及发展规划进行剖析,全面分析宁波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资源、人才需求与高校和研究院人才、资源供给的适配性,并以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结合宁波市关于实施“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的总体思路来构建宁波市产教融合发展战略,研究如何使政府的政策工具“不错位”“不缺位”“不越位”,在保障市场机能正常运作的同时,提供适当的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以利于产教深度融合的目标。 本书共分为五章。章描述并分析了宁波市高校、研究院及“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基本情况。第二章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和第四章利用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分析了宁波市高校学科设置、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状况与“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适配性以及宁波市高校学科设置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对“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贡献性,并结合已有学者理论研究成果分别对适配性强与适配性弱的产业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第五章从优化高校学科布局、加速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和政府统筹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适应宁波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提升策略和政策建议,从而构建加快培育“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宁波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宁波市产教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