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286.0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NT$
551.0
《
清洁
》
售價:NT$
296.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NT$
352.0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NT$
245.0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編輯推薦: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海南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资助
|
內容簡介: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预言: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而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对资源的需求量大增,城市和区域间对资源的争夺不断加剧,强化自身资源集聚能力成为各城市和区域面临的紧迫挑战。现实中,单个城市同周围城市紧密联系,因此单个城市资源集聚能力并不是自身关联。本书在总结、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1995—2014年20年间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机理进行研究,并探讨其提升路径。
|
關於作者: |
郭庆宾,山东日照人,经济学博士,海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校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等基金项目10余项,在《地理学报》《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动态》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分别以排名第一和第二获湖北省发展研究奖一等奖、湖北省委优秀调研成果奖一等奖各一项,一篇研究报告获湖北省委领导肯定性批示以及被湖北省扶贫办应用采纳。
|
目錄:
|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城市群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和发展核心
112资源集聚能力成为衡量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113长江中游城市群上升为*家级城市群迎来历史发展契机
114城市群发展路径和建设模式亟待规律挖掘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现实意义
13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131研究目标
132研究内容
133研究创新
1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研究方法
142技术路线
2国内外研究进展
21城市群研究
22资源集聚能力研究
221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
222资源集聚能力定义与内涵
223资源集聚能力形成过程与机制
224资源集聚能力主体研究
225资源集聚能力对象研究
226资源集聚能力测度方法研究
227资源集聚效应研究
228资源集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229资源集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3国内外研究评价
24本章小结
3长江中游城市群概况
31区位与范围
32资源环境概况
321地形地貌
322气候
323河流湖泊
324生物资源
325生态环境
33社会经济发展
331人口与城镇化发展
332经济发展
333综合交通
334教育科技
335历史文化
336区域协作
34存在的问题
4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1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413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熵值法
422AHP法
423组合赋权
43本章小结
5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的时序演化
51研究方法
511资源集聚能力得分计算
512标准差与变异系数
513数据来源与处理
52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综合集聚能力的时序演化
521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综合集聚能力的整体演化
522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综合集聚能力的群(圈)际差异
演化
523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综合集聚能力的城际差异演化
53长江中游城市群各类资源集聚能力的时序演化
531人口资源集聚能力演化
532土地资源集聚能力演化
533经济资源集聚能力演化
534金融资源集聚能力演化
535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演化
536公共设施资源集聚能力演化
537文化资源集聚能力演化
538生态环境资源集聚能力演化
539政策资源集聚能力演化
5310对外开放资源集聚能力演化
54本章小结
6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空间格局演变
61研究方法
611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
612城市基尼指数
613首位度
614资源集聚能力重心模型
615数据来源与处理
62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综合集聚能力空间格局演变
621城市群内资源综合集聚能力的空间分异格局演变
622城市群内资源综合集聚能力的首位分布特征演变
623城市群资源集聚重心跃迁
624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全国资源集聚格局中的位置
63长江中游城市群各类资源集聚能力格局的空间演变
631人口资源集聚能力空间演变
632土地资源集聚能力空间演变
633经济资源集聚能力空间演变
634金融资源集聚能力空间演变
635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空间演变
636公共设施资源集聚能力空间演变
637文化资源集聚能力空间演变
638生态环境资源集聚能力空间演变
639政策资源集聚能力空间演变
6310对外开放资源集聚能力空间演变
64本章小结
7全国主要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对比研究
71研究方法
711位序—规模模型
712核密度分析
713空间自相关分析
714数据来源与处理
72全国主要城市群概况
73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差异对比分析
731资源集聚能力的群际差异对比
732资源集聚能力的城际差异对比
74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等级规模结构特征对比分析
75城市群资源集聚空间格局对比分析
751资源综合集聚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
752各类资源集聚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
76本章小结
8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演化机理
81研究方法
811地理探测器
81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813资源集聚能力影响因素指标
82基于地理探测器的资源集聚能力影响机制分析
821全国层面资源集聚能力影响机制的地理探测分析
822长江中游城市群层面资源集聚能力演化机制的地理探测
分析
83基于多元逐步回归的资源集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831全国层面资源集聚能力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832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演化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84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演化机理分析
841资源集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842资源集聚能力的演化影响机理
85本章小结
9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提升路径
91“汇聚”:培育资源集聚强大引力
911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壮大城市群经济实力
912发挥城市群科教优势,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
913提升设施支撑保障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914加快城市群绿色发展,提升城市群生态环境魅力
92“流通”:打通资源集聚快速通道
921加强“门户枢纽”对外交通建设,打造资源进出快速
通道
922优化提升城市群综合交通网络,加快资源流动和集聚
速度
923构筑现代化城市群信息网络,提高资源集聚效率和
效益
93“准入”:破除资源集聚门槛障碍
931加强城市群统一大市场建设,培育资源流动集聚平台
932大力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
集聚
933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创新,破解资源要素流动障碍
94“组织”:优化资源集聚利用配置
941推动多中心、网络化协调发展,提升中心城市集聚带动
能力
942加快产业协同发展、错位有序竞争,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
配置
943加强城市群资源整合与消化吸收,实现资源集聚效益
最大化
参考文献
索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