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前沿,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新时期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设计主要关注点之一。在《中国发展新阶段与模式转型》这部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研究的专著中,作者紧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这一核心内容,以宏观的视角对“十二五”发展战略思路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全书观点明确、陈述剀切,对问题的论述严谨而具有锋芒,语言犀利而不失生动,行文通俗易懂。特别是关于新一届政府新政的解读和调整优化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思路及对策,既有宏观前瞻的战略层面架构,也有关注民生热点的微观对策,用诸多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追根溯源、直击问题的本质,宏观而不空泛,具体而不琐碎,拉近了普通人和经济学之间的距离,颇具可读性。
|
內容簡介: |
《中国发展新阶段与模式转型》一书立足于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深入研究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就、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并就中国在新发展阶段如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了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路及对策,指出必须通过发展模式创新来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
關於作者: |
王小广,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经济学博士,著名经济学家。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经济发展战略研究。2000年至2008年连续9年主持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国内宏观经济形势跟踪、预测与对策研究》。在宏观经济预测、房地产、汽车、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等五大领域研究成果颇丰。近两年提出两大创新观点:一是发现中国经济存在一种30年长期周期现象和10年中期周期的“38”定律(即中国经济逢3的年份上升逢8的年份调整)。二是提出通过发展模式调整来避免中国经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新思想。
在《经济日报》、《半月谈》、《瞭望》、《中国证券报》、《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宏观经济研究》等国内重要报刊发表文章两百多篇。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的研究成果《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研究》,获1998年度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及1998年度国家计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
目錄:
|
章 导论:成功与困境
一、中国经济:仅成功了一半
二、中国发展的五大困境
第二章 新发展阶段论与风险论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论
二、中国经济风险论
第三章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论
一、东亚模式比较
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
三、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
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总体思路
第四章 新政:驱动模式转型的战略
一、调整型增长:未来5—10年发展趋势
二、新政的三步棋
三、新政的总构架和三大转型战略
第五章 扩大消费战略
一、中国消费增长不足的前因后果
二、扩大消费的总体思路
三、哪些领域可能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战略
一、深刻反思旧式城镇化弊端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三、消除制约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障碍和体制障碍
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点
第七章 从“治规划”入手,治理城市病
一、被长期误诊的城市病
二、规划病之一:路网结构严重不合理
三、规划病之二:人口与住房布局不合理
四、规划病之三:对“公交优先”理解的重大误区
五、交通拥堵的治本对策
第八章 自主创新战略
一、新政中的自主创新
二、自主创新的根本取向
三、建立推动自主创新的两大长效机制
第九章 全面启动第二轮大改革
一、新一轮改革:从法制上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全面启动新一轮市场化改革
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四、加快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五、对资源品价格改革的具体建议
六、有效化解改革的阻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