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NT$
179.0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NT$
500.0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NT$
305.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NT$
505.0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一、解读历史政治运作与权力之道,记录无数无情的谋略与无比的忍耐。 二、全部内容经得起推敲,是历史爱好者一书难求的名著。 三、全彩四色,精装,特种纸。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段极高浓度的历史,它里面包含了改革运动几乎所有的要素:权力争斗、是非激变、制度设计、忠奸面孔、世道人心,当然还有经验教训。到底是谁杀死了这场改革?王安石到底做错了什么?改革是个永恒的命题,王安石变法永远在警示着后人。 本书以白话讲史的形式,深度破解王安石变法的前因后果,全程揭露北宋权力厮杀的隐秘内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去伪存真,将北宋的风云变幻鲜活地呈现眼前。
|
關於作者: |
刘羽权 曾用笔名高天流云,沈阳人,从事宋史研究多年,其出版的历史著作《如果这是宋史》系列,是畅销十年的白话宋史口碑之作。
|
目錄:
|
目录 章 盛世真相 第二章 安石与君实 第三章 不加赋而国用足 第四章 变法开始 第五章 初的试探 第六章 青苗有法孰为殃 第七章 谁说的“三不足” 第八章 看清士大夫 第九章 窥豹一斑 第十章 《平戎策》 第十一章 君子的悲歌 第十二章 西线狂澜 第十三章 嘲弄圣像的小丑 第十四章 百年之胜 第十五章 宣德门疑案 第十六章 终成“拗相公” 第十七章 吕惠卿现形记 第十八章 分水岭 第十九章 王安石二次罢相 第二十章 行政力量 第二十一章 五路伐西夏 第二十二章 难忘此痛 第二十三章 乌台诗案和被谋杀的时代 第二十四章 西京耆英会 第二十五章 司马光砸缸 第二十六章 真有了朋党 第二十七章 牢记元丰榜 第二十八章 高滔滔之死 第二十九章 条人命 第三十章 扒皮章 第三十一章 百年强西线 第三十二章 同文馆之狱 第三十三章 吁,可惜哉! 第三十四章 二十年必出蔡京
|
內容試閱:
|
君子的悲歌 王安石在忙着找钱,王韶在准备战争。他们的政敌在做什么呢? 先说苏轼。宰相曾公亮被贬,他跑去了,指责前宰相大人胆小懦弱,不去管教王安石。曾公亮好脾气,叹了口气,说出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那句话:“上与安石为一人。”皇帝和王安石好得跟一个人似的,我有什么办法? 之后,范镇辞职了,临回乡前,苏轼来了。范镇一生都在与朝廷的大佬作对,立太子事与文彦博作对,濮议与韩琦作对,推行新法,他又与王安石不共戴天。这是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一生之中都在无时无刻地反对,不知他真正认同什么。更不知道,按照他的办法去做了,能成个什么样了。现代人管这种人叫“杠精”。 苏轼是来声援的,他说:“公虽退,而名益重矣!”您虽然退了,可名气越来越大了。 范镇一听,立马入戏,说:“君子言听计从,消患于未萌,使天下阴受其赐,无智名,无勇功;吾独不得为此,使天下受其害而吾享其名,吾何心哉!”天下受王安石的害,我却落个好名声,这种君子不当也罢。这觉悟高高的。 苏轼五次三番与当局的思想不一致,还公开搞团团伙伙,搞对抗,对变法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王安石就是再惜才,也得把苏轼打发了,不能再让他在京城散发不良言论了。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王安石忍无可忍,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再说吕诲。这位前言官领袖突然间病死了。回忆一下,他在王安石的新政还没有实际公开时,也就是连初的均输法还没有面世时,就和王安石势不两立了。那次著名的弹劾之后,他主动要求外放,决不和奸邪共处一堂。神宗满足了他,让他到邓州(今河南邓州)当知州。按说这地方、这职位都相当不错。既在长江以北,又没到西北狼窝,非常优待了。可是吕诲感到的不是这些,他越来越愤怒,尤其是看到王安石的新法一个接着一个、没完没了地铺开之后,他被生生地气病了。神宗知道他病了之后,特意下旨接他回京城调养,什么都不用干了,一心养 病吧。心病还需心药治,王安石的新法如火如荼,遍及天下,这种局面一天没有改变,吕诲的心情就一天没法好转。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年底左右,吕诲在京城病死。他的死,也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那就是司马光。司马光当时在永兴军,知道吕诲病危后,火速赶往京城,去见后一面。 当他赶到吕诲病床前,吕诲已经闭上了眼睛,呼吸仿佛都停止了。司马光放声大哭,恨自己就迟了这么一步。突然间吕诲强睁开眼睛,挣扎着要坐起来,他望着司马光的方向,不管看没看清,说出了后一句话:“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 可以想见司马光的心情,他之所以来,是因为吕诲一直是他的战友。往事历历在目,从立仁宗太子到英宗濮议再到王安石新政,两人的政见惊人的一致。可以说,一直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 现在的局面,可以说他和吕诲都是失败者,王安石胜利了。可直到死前,吕诲还这样重托他。这是信任,更是责任。他得怎样做,才对得起一个垂死者的后愿望呢? 司马光离开吕府后,表现得非常反常。天下的事还没有绝望,君实,你要努力啊!吕诲临死的呼喊言犹在耳,司马光的反应却是向皇帝写辞职信。他请求政府允许他从永兴军离开,到更远的洛阳去完成一生的夙愿——写书。写那套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从这时起,神宗允许了司马光彻底退出官场。他远远地停留在西京洛阳,冷冷地盯着王安石等新法集团的一举一动,静静地等待着翻身复辟的时机。这是个可怕的对手,他绝不是放弃,而是审时度势,明白这时的王安石已经不可撼动,那么就绝不再恋战。有时后退,是一种策略;有时忍耐,比当场斗出个死活更有力量。 司马光的事就此告一段落,王安石的敌人们在熙河开边前的处境也介绍到这里。后还要再啰唆一点。从神宗朝开始到北宋灭亡,又一个主导国运、改变整个宋朝命运的政界大佬登上了历史舞台。 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一个兴化仙游(今属福建)的年轻人考中了进士。他的名字叫蔡京,字元长,当时二十三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