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旧中国的茫茫黑夜,总有人向往光明;即便他们身陷污浊,亦不曾失其赤子之心。《少年飘泊者》作者蒋光慈为左翼文学的大将,虽然生命十分短暂,但他却以笔为武器,深切地鞭挞了黑暗,赞美了光明。小说中,父母被地主逼迫而亡,一个无依无靠的少年,当过乞丐,干过小偷,当过学徒,干过茶房,当过工人,进过监狱,*后在先进思想的引导下参加了革命,英勇牺牲。小说诉说了穷人的走投无路,痛斥了虚伪的川馆先生、或无情或狠毒的商人,热情地赞美了工人与革命者。
这本小说曾深深地鼓舞了黑暗中的穷苦大众,成为风云一时的进步读物,即便受到当局者的反对,仍无法阻止其在大众中的流行。
革命之光,正是这黑夜的黎明之光。
★具体人物的命运被纳入历史事件之中,展现了中国革命道路上的普通人物情感。书中于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十分细致;于战争的惨烈场面描写,十分形象;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俏皮有趣;于人物之间的真情流露,大胆而真挚,喜怒哀乐流于笔端,读来时而令人沉默,时而令人垂泪。
★一段从未远去的民族历史,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阅读的文学经典,值得每一代中国人珍藏的民族记忆。
|
內容簡介: |
书稿为现代著名作家蒋光慈的中篇小说。此小说以一个孤苦无依的少年汪中写给维嘉的信为主体。在信中,他诉说了父母遭受地主的逼迫而死,自己四处流浪,在川馆先生、杂货铺、洋货店等处的悲惨遭遇,后投身工人运动、参与革命而得到精神上的升华,间接地揭示了军阀、奸商等的阴险,弘扬了工人们反抗黑暗、不畏牺牲的精神。后末附以维嘉的补充而揭示少年的悲壮结局。
此小说曾于1926年出版,得到了青年读者的欢迎,同时也得到进步文艺界的好评。
|
關於作者: |
蒋光慈(1901—1931),原名蒋光赤,安徽霍邱(今金寨县白塔畈镇白大村河北组白大小街)人。 1921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从事文学活动,曾任上海大学教授。1927年与阿英、孟超等人组织“太阳社”,编辑《太阳月刊》《时代文艺》《新流》《拓荒者》等文学杂志,宣传革命文学。著有诗集《新梦》《哀中国》,小说《少年飘泊者》《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