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欧文亚隆回忆录及叔本华的治疗 套装共2册

書城自編碼: 362179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灵疗愈
作者: [美]欧文·D. 亚隆[Irvin Yalom]
國際書號(ISBN): 9787X29224616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14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阿勒泰的春天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如见你
《 如见你 》

售價:NT$ 234.0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NT$ 305.0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6.0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286.0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NT$ 551.0
清洁
《 清洁 》

售價:NT$ 29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35
《 当尼采哭泣 》
+

NT$ 458
《 诊疗椅上的谎言 》
+

NT$ 822
《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心理治疗译丛) 》
+

NT$ 458
《 爱情刽子手: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10个故事 》
+

NT$ 398
《 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 》
+

NT$ 231
《 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 》
編輯推薦:
《叔本华的治疗》
欧文亚隆深受欢迎的长篇心理小说,豆瓣评分9分以上,被400多个书单收入。与叔本华进行的一场跨时空的“心理治疗”,当代故事与“没落贵族”叔本华历史经历呼应,平行时空遇见他。包含从未出版过纸质书的短篇小说《我要叫警察了》。

《成为我自己》
豆瓣2019年度图书。
你可能不会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一定会更好地成为自己。
欧文·亚隆回忆录简体中文版出版;
存在主义治疗代表人物欧文·亚隆用一生讲述如何成为自己。
內容簡介:
《叔本华的治疗》
这是一本深具影响力并被广泛传播的心理治疗小说。当罹患癌症,生命只剩一年的心理治疗师朱利亚斯,见到多年没联络的老病人菲利普时大吃一惊。23年前,菲利普有严重的成瘾症。而今,菲利普依然傲慢冷酷,全心推崇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朱利亚斯不喜欢菲利普,却答应督导他,条件是他必须先参与团体治疗。菲利普走进团体治疗室,宛若一颗特殊的石子,在团体里激荡出一阵阵涟漪,伴随着朱利亚斯走完人生*后的旅程……书中对团体治疗的完整再现令人震撼,又巧妙地与存在主义哲学家叔本华的一生际遇交织,娓娓道来,一虚一实,相互呼应。任何一个对哲学、心理治疗和生命意义的探求感兴趣的人,都将为这本引人入胜的书所吸引。
《成为我自己》
我一生都在探索、分析、重建我自己,
但现在才了解,在我内心深处有一泓我永远都处理不了的泪水……
──欧文?亚隆,88岁
当代知名存在主义心理学者欧文?亚隆回首自己的一生,固然有数不尽的甜美、荣耀、精彩,却也有难解的悔恨、遗憾、无助与恐惧。
这本宛如小说的回忆录见证了亚隆思想与作品诞生的过程,从私人的角度回顾了他一生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让我们看见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移民家庭的爱恨与梦想。他一贯的真挚坦诚,不管是对父母的遗憾、对妻子的爱恋、对亲友的思念、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尴尬的旅行经验,他都一一道来,令人动容。同时他也给予每一位读者启示,以让读者探索人生的意义,找到“成为我自己”的路径与真谛。
關於作者:
欧文·亚隆
当今世界上著名、著作流传广、有影响力的心理治疗大师之一,被评为美国至今健在的三位重要的心理治疗学家之一,是美国团体心理治疗的权威、精神医学大师、存在主义治疗三大代表人物之一。
他既是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荣誉退休教授,旧金山市一名精神科医生,同时也是一名享誉全球的畅销心理小说作者。他的许多著作不仅给心理治疗师带来启发,也深得普通读者的喜爱,在世界范围内成功发行。其作品多次荣获欧美小说和非小说类大奖,其中《当尼采哭泣》就曾荣获包括1992年“The Commonwealth Club”小说类金牌奖在内的多个奖项,被翻译成27种语言,出现在许多畅销书榜单上,销量超过200万册,并在2007年被拍成同名电影。
目錄
《叔本华的治疗》

叔本华的治疗
赞誉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章 1 人自打一出生,就摆脱不了死亡的命运,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对延长生命抱以的兴趣和妄念,就像明知道肥皂泡注定要破灭,瞬间化为乌有,却仍固执地用尽气力将它越吹越大。
第二章 22 实现渴望时的狂喜,正是它,才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与核心,是一切存在的目的。
第三章 28 生命是可悲的。我决定用一生来思考生命。
第四章 39 天赋好的人和天才就像两个神枪手。天赋好的枪手能打中别人打不中的目标,天才打中的目标,别人连看都看不到。
第五章 43 一生都幸福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多只能成就不畏艰难的一生。
第六章 51 在童年时期我们就已经打下深刻的或者肤浅的世界观的坚实基础。我们的世界观在以后的时间里会得到拓展和完善,但在本质上是不会改变的了。
第七章 54 如果我们从微小的细节去看生命,会觉得一切都是那么可笑。就像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水,里面挤满了原生动物,我们会嘲笑它们急于奔忙,彼此争斗。无论在这滴水里,还是在人类短暂的一生当中,这一可怕的活动都带有同样的喜剧色彩。
第八章 70 启示、预言、至高的尊荣与显赫……可以在幼童柔软的心里深深地烙上它的印记,几乎成了人们与生俱来的观念。
第九章 73 在无穷无尽的空间里有无数发光的球体,每一个球体周围都环绕着数十个更小的被照亮的球体,它们灼热的核心外面是冰冷的硬壳,一层发霉的薄膜覆于表面,孕育出了生命体和意识体……
第十章 87 童年是纯真幸福的时光,是人生的乐园,是失落的伊甸园,是我们终其一生都渴望回到的过去。
第十一章 90 的智慧就是把享受当下作为生命的目标,因为这才是真实的,其余的一切都是思想的游戏。反之,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的愚蠢,因为每个当下都如梦幻般稍纵即逝。
第十二章 107 国王带不走他的王冠和权柄,英雄们也带不走他们的武器。但他们的荣光不是来自外界,乃是发自自身。唯有他们能把自身的伟大一起带往另一个世界。
第十三章 113 当大多数人在生命的尽头回首往事时,才发现自己为了一些无谓的盼望而虚度了此生。他们会惊讶地发觉,那些被忽视的、不曾被好好享受便匆匆溜走的时光,恰恰就是他们的一生。
第十四章 132 一个拥有罕见才智的人被迫从事一份仅仅是有用的工作,就好比一个图案极其精美的贵重花瓶,却被用作厨房里的一口锅。
第十五章 139 值得注意和一提的是,人类除了具体的生活之外,还过着另一种抽象的生活……在这个冷静思考的层面,原本使之着迷并感动至深的东西,都变得冷酷、平淡、疏离:在这里,每个人都只是生活的旁观者和观察者。
第十六章 149 你无休止的吹毛求疵,你为这个愚蠢的世界以及人类的痛苦发出的哀叹,都使我夜不能寐、噩梦连连……
第十七章 158 苦难往往使生活中的小烦恼变得琐碎且不易被察觉;反之,如果没有经历苦难,即使再小的烦恼也会折磨得我们寝食难安。
第十八章 174 再也没有什么能惊动到他了。那将我们捆绑在这世上的千丝万缕的念想,曾使我们充满焦虑、渴望、愤怒和惊慌,拽着我们在苦海中彷徨,如今都已被斩断。他微笑着回头,冷眼观看这大千世界,就像看着一盘终局的棋子,胜负已定,曲终人散。
第十九章 193 野花回答我说:“傻瓜!你以为我开花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吗?我开花是为了我自己,而不是因为别人。我开花是因为我喜欢开花。我活着,我开花,这就是我的愉快和乐趣所在。”
第二十章 213 我们在青年时代感受到的喜悦之情和拥有生活的勇气,部分的原因是我们正在走着上坡的路,因而并没有看见死亡——因为死亡处在山的另一边山脚下。
第二十一章 218 那些避免与同类过往甚密的人才是幸福的。
第二十二章 232 权力与欲望的糟粕总是毫不犹豫地入侵我们的生活,它干涉政治家的谈判,扰乱学者的调查。它无时无刻不在摧毁人与人之间宝贵的关系,使原本高尚正直的人丧尽天良。
第二十三章 239 如果我能保守我的秘密,那秘密就是我的囚犯;若我不小心泄露了秘密,我便成了它的囚犯。唯有沉默之树才能结出平静的果实。
第二十四章 257 如果不想成为流氓手中的玩物和傻瓜嘲笑的对象,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保持清高,叫人难以接近。
第二十五章 260 30岁的时候,我就已经由衷地感觉厌烦了,因为不得不把那些与我完全不同的人看作同类。但凡年幼的小猫都爱玩纸团,以为这些纸团活蹦乱跳,与它们是同类。我与人类这种两足动物的关系也是如此。
第二十六章 267 确保他人心情愉快的办法,莫过于向他透露你近遇到的麻烦,或在他面前暴露自己的一些弱点。
第二十七章 285 我们应当限制自己的愿望,抑制自己的欲望,压抑自己的愤怒,并始终牢记这个事实:一个人一生中只能获得极少的值得拥有的东西……
第二十八章 291 所有的玫瑰都带刺,但带刺的未必都是玫瑰。
第二十九章 297 我的作品并不是为大众而写……我把我的作品献给那些有思想的人,这些人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少有的异类,他们有着和我相同的感受。
第三十章 314 可以把人生比之于一幅刺绣品:处于人生前半段的人看到的是刺绣品的正面,而到了人生后半部分的人,看到了刺绣品的背面。刺绣品的背面并不那么美丽,但给人以教益,因为它使人明白地看到刺绣品的总体针线。
第三十一章 319 即使没什么特别的缘由,我也总是忧心忡忡,明明毫无危险,却总是去寻找并发现各种危险;这种焦虑感导致我把极小的烦恼无限放大,使我很难与人交往。
第三十二章 326 阅读我的同类留下的不朽作品和思想是我人生的乐趣。如果没有书,我早就绝望了。
第三十三章 347 致欧洲的学者和哲学家们:既然你们把费希特这种空话连篇的人看作与伟大的思想家康德齐名,把黑格尔这种毫无价值、厚颜无耻的江湖骗子看作深刻的思想家,那么我的作品就不是为你们而写的。
第三十四章 352 从青春的角度看待生活,生活就是漫长无尽的将来;但从老年的角度观察,生活则是一段极其短暂的过去。犹如人们坐船离开海岸越远,岸上的物件就变得越少和越加难以辨别,我们以往的岁月,经历过的事情也遭遇同样的情形。
第三十五章 369 当一个像我这样的人一出生,对外界就只有一种渴望,那就是一生都尽可能地做自己,为自己的智力而活。
第三十六章 375 寒风预示着绵绵无期的霜冻即将到来,无望能拥有家、爱情、感动和快乐的每一天,都犹如生活在北极。
第三十七章 385 他继续走着,但心中已隐约地觉察到,他把他的房子,也就是他的整个人生都建在不堪一击的、虚假的根基上了。
第三十八章 389 我们必须以宽容对待人们的每一愚蠢、缺陷和恶行;时刻谨记我们眼前所见的就只是我们自己的愚蠢、缺陷和恶行。
第三十九章 405 好些人不能挣脱自己的枷锁,却能做他的朋友的解放者。
第四十章 411 当一个人的生命即将终结,即使他足够真诚并且有能力做到,也不会希望再活一次。
第四十一章 426 我可以忍受不久之后身体将消亡的想法,但是一想到将来有许多哲学教授慢慢地蚕食我的哲学,我就不寒而栗。
第四十二章 433 人类从我身上学到了一些永远不会忘记的东西。
参考文献
致谢 437
关于作者 441
后记 450

我要叫警察了
《成为我自己》

◆ 目录 ◆
第1章
同理心的诞生 1 凌晨3点,我从梦中哭着醒来。为了不惊醒玛丽莲,我悄悄地从床上溜下来,走到卫生间,擦干眼泪,然后像我50年来一直告诉患者的那样……
第2章
寻找人生导师 4 这个穿西装的男人告诉我父亲一些了不起的事情。“?学校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欧文,是一位出色的学生,将来能够为我们的社会做出杰出的贡献……
第3章
我想要她走 11 在之前的治疗中,萝丝回忆了她作为母亲和妻子的失职—她的多次不忠,她在许多年前为了另一个男人抛弃了家庭,几年之后她结束了这次婚外情又回来了……
第4章
绕回原地 17 因为,我在这个圈子中环行,当我越接近终点时,就越接近起点。这仿佛是途中较为平稳和舒心的一段。现在我被很多已沉睡多年的回忆触动了……
第5章
图书馆,从A到Z 28 图书馆成了我的第二个家,我每个星期六都在那里待几个小时。那些漫长的下午满足了我双重的目的:图书馆让我与我所渴望的更广阔的世界接触,一个历史、文化和思想的世界……
第6章
宗教战争 33 米里亚姆修女是一位漂亮、迷人,但是有点颓废的中年女性,穿着打扮丝毫不带任何职业印记。她坦率而直接,很快就谈到了她的问题,没有任何局促不安……
第7章
赌博的小伙子 48 我一直热爱赌博时的刺激感,现在我能做的就是尝试怂恿我的妻子和我打赌,在很傻的事情上打赌:她想要我在参加一个晚宴的时候系上领带……
第8章
愤怒简史 52 处理愤怒并不是我的强项。我的习惯性思维倾向是指出她的歪曲事实,但是出于几个原因我并没有说出口。首先,这是一次会谈的好开头—比上个星期好太多了……
第9章
红色的桌子 60 我的办公室是一个工作室,离我的房子不到50米远,但是两座建筑物被大量树木包围着,所以彼此看不见对方。我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办公室里……
第10章
遇见玛丽莲 70 我常常觉得我认识玛丽莲之前的岁月是黑白分明的:在她进入我的生活之后,才逐渐有了色彩。对于我们的次见面,我的记忆清晰得不可思议……
第11章
大学时代 76 我们努力去回忆,对我来说生命中紧张的岁月,这时候拉里开始讲起故事来,关于疯狂的联谊会,满是大群友好的男男女女的酒会……
第12章
与玛丽莲结婚 91 1954年,当我们结婚的时候,玛丽莲已经是一位坚定的法国崇拜者。她大三的时候在法国度过了一年,梦想着在欧洲度蜜月,而我,一个土里土气的小伙子……
第13章
我的位精神科患者 97 我讲了一个故事。我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描述了我与穆里尔(Muriel)的8次会面—她是一位年轻、苗条,有吸引力的女性……
第14章
实习期:神秘的黑木医生 101 我在纽约西奈山医院当实习医生的个月,被分配到产科,然后一名特别的医生,黑木医生(Dr. Blackwood),极其频繁地在医院广播里被人呼叫……
第15章
约翰·霍普金斯的岁月 108 我醒了。心脏狂跳不止。我从床上坐起来,摸我的脉搏—超过100了。那个该死的梦!我对这个梦太熟悉不过了—我梦到过它很多次……
第16章
被分配到天堂 131 1960年8月,在我结束约翰·霍普金斯的住院实习期一个月之后,我应征入伍。那些年已经在实行全民征兵,但是医科学生可以签订一个称为“?贝里方案?”的延期项目……
第17章
回到岸上 143 1964年,在斯坦福工作3年之后,我决定去参加为期8天的国家训练实验室(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y,NTL)短训班,地点在南加州箭头湖……
第18章
在伦敦的一年 167 1967年,我被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授予职业教学奖,让我可以在伦敦的塔维斯托克诊所待一年……
第19章
短暂而骚乱的会心
团体生活 178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早期,在加州和美国的其他地方,会心团体运动爆发了。哪里都是会心团体—其中一些与治疗团体如此相似……
第20章
旅居维也纳 184 住在维也纳市中心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因为那里是弗洛伊德曾经住过的地方。我一头扎进他的世界,走他曾经走过的路,拜访他去过的咖啡店……
第21章
日益亲近 192 我沉浸在那个昏暗的房间度过的时间里,推敲合适的词句。它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没有数据、没有事实、没有统计学、没有教学—只是让我的思绪流转……
第22章
牛津和司菲卡先生的
魔法硬币 199 在伊拉克利翁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寻找古老的希腊硬币,作为我们的儿子里德的高中毕业礼物。在家店里,我们被告知卖古董硬币给游客是非法的……
第23章
存在主义治疗 207 我开始在斯坦福大学旁听一些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本科生课程,其中大多数是由一位著名的教授达芬·弗勒斯达尔执教的,他是一名思维清晰的思想家和演讲者……
第24章
与罗洛·梅一起面对
死亡 220 我告诉自己,如果我要继续与临终患者一起工作,就必须重新接受治疗,这一次要找一个愿意陪我一起走进黑暗的人。我那时听说罗洛·梅……
第25章
死亡、自由、孤独和意义 230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死亡、自由、孤独和意义,在其中我分别描述了我的资料来源、临床观察,以及我所引用的哲学家和作家的作品……
第26章
住院患者团体和巴黎 237 带领了两年的住院患者团体之后,我决定休假(斯坦福大学的教职员每6年就享受6个月的全职休假,或者是12个月的半薪休假)……
第27章
印度之行 244 三位姐妹中漂亮的那个坐在我身边,醉人的肉桂和豆蔻的香气扑鼻而来。另外两个坐在我对面。我不时偷偷地瞥一眼我的同伴……
第28章
日本、中国、巴厘岛和《爱情刽子手》 257 1987年秋,我在东京的宾馆办理入住时,与我的日本东道主碰了面。他是一位说英语的心理学家,从纽约飞过来,担任我的翻译……
第29章
《当尼采哭泣》 273 我一直喜欢阅读尼采,很快就陶醉于他那强有力的语言,无法将自己的思绪从这个19世纪的哲学怪才身上挪开,他是一个如此才华横溢,但又如此孤独和绝望,如此需要帮助的人……
第30章
《诊疗椅上的谎言》 288 在我骑自行车和入睡前的安静时分,我尝试着构建情节和人物,很快我就有了一个新故事,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诊疗椅上的谎言》……
第31章
《妈妈及生命的意义》 295 在完成后一篇文章后,我做了一个难忘的梦,是关于我母亲的,我在另一本书《妈妈及生命的意义》中对此进行了描述……
第32章
快变成希腊人啦 307 在所有翻译我作品的国家里面,希腊是小的国家之一,但在我心里占据的面积却。1997年,阿格拉出版公司(Agra Publications)的老板史塔夫罗斯·帕索波洛斯(Stavros Petsopoulos)购买了我所有书籍的希腊文版权……
第33章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317 一直以来,我的书都是在脑海里慢慢发芽,没有一个突然降临的时刻。《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是的例外。当我离开文艺复兴畅销书展台的时候……
第34章
与叔本华一起的两年 325 在我看来,叔本华为心理治疗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正如我的小说《叔本华的治疗》里的人物菲利普(Philip)所说……
第35章
《直视骄阳》 331 在我写《直视骄阳》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姐姐琼去世了。琼比我大7岁,生性温柔,我深深地爱着她。成年以后,她住在东海岸……
第36章
后的作品 345 我得知斯宾诺莎被逐出犹太教会后,拒绝依附于任何宗教团体。取而代之的是,他以磨镜片为生,制作眼镜和望远镜,过着节俭、孤独的生活……
第37章
呀!短信治疗 354 三年前,当我次听说短信治疗(text therapy)—治疗师和来访者完全通过短信交流时,我再次惊呆了。通过短信治疗!呀……
第38章
我的团体生活 359 几十年来,我带领过许多治疗团体—精神科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癌症患者、丧偶者、酗酒者和已婚夫妇;医学生、精神科住院医生和执业治疗师—但是……
第39章
关于理想化 376 我提醒自己,我被理想化了,我们所有人都渴望一个智慧的、无所不知的白发老人。如果我被选中去填补这个空缺,那么我很乐意接受这个职位。总得有人去做这件事……
第40章
老年新手 390 当我看向观众席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事,我只看到几个灰白头发的,没有一个白发的。我不仅是老的,而且是老中之老……
致 谢 402
译后记 403
內容試閱
推荐序一
“成为我自己”,这也许是欧文·D.亚隆教授的后一本著作,他在本书中说:“一旦我完成了这本书,我确信再也没有什么书等待着我去写了。”我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为亚隆教授的收山之作作序,倍感责任重大,同时也万分荣幸。亚隆教授的很多著作都运用了小说的体裁来阐释一个又一个心理治疗的历程,将专业的理念和知识融入一个又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他不仅谈论患者的故事,同时他也谈论他自己的过去与当下。我是亚隆教授的忠实粉丝,他对我影响深远,恐怕要说的话太多,我尽可能将其浓缩在这篇序里,所以,我想从两个角度来谈,一是亚隆本人,二是亚隆对中国团体心理学的深远影响。同时,我也乐于与读者分享我去拜访亚隆教授的故事。
十年弹指一瞬间
2018年12月1日,我们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盛大的亚隆团体十周年庆典活动,与10年前一样,我有幸再一次与亚隆开启跨越时空的视频对话。不同的是,10年前亚隆75岁,我们谈的是团体治疗的培训和技术,而这次,亚隆85岁,我也已经退休,我们谈的是存在、死亡焦虑和责任。
十周年是一个发展的里程碑,一个团体治疗项目的培训在当时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因为谁也不知道,如何将培训过程展现出的教学模式既不让“鱼缸里的鱼”受伤害,又让观摩者受益,更不可思议的是,由两个操着别国语言的人来带领中国人的团体,这毫无疑问是一部从无到有的开拓史。十个春秋的更替,十载辛勤的努力,三千六百个日升日落,无数个台前幕后的同伴的共同努力造就了今天有初步成果的亚隆团体培训体系。
亚隆在十周年庆典上的寄语无疑是对十年培训的好褒奖,他说:“我想祝贺‘万生心语’(培训机构)十年来所做的工作,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训练团体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有大量的证据表明,比其他形式的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是更有效的疗法。通过培训大量的团体治疗师我们应该能够对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做更多的好事。所以我祝贺你们这10年,我希望未来的10年你们将会帮助团体心理治疗更好地传播,开花!祝贺你们所做的一切!”
亚隆在中国成了“网红”
提到亚隆团体培训项目的成功就必须提到孙立哲博士,他是万国集团的董事长,也是本书出版机构华章公司的董事长,和我也算是共同经历了苦难的至交。在他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美中国际心理学院”于2008年在美国成立,邢健博士任院长,其目的就是为引进国际先进的心理治疗体系,而早的项目就是亚隆团体心理治疗模式的连续培训。亚隆由于年事已高,不能亲自前来中国讲学,但他承诺一定会派他满意的学生来中国培训团体治疗师。由此,我们有缘接受莫林·莱什(Molyn Leszcz)和朱瑟琳·乔赛尔森(Ruthellen Josselson)两位教授的培训。从2008年5月开始,他们轮流到中国开展团体治疗师的培训,经过10年的努力、10年的推进、10年的陪伴,亚隆团体培训体系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地面学习到线上教学,从北京到遍及全国三十几个省市,参加受训的学员超过6000余人。这个培训项目对中国团体治疗专业起到了直接的推动性作用,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亚隆,喜欢上团体心理治疗模式,10年的耕耘,培养出了无数的亚隆团体治疗爱好者和亚隆著作的读者。去年,亚隆受邀在线与中国精神科医师对话,线上听众竟达19万之多,创造了心理学观众人数的记录,就像亚隆在本书中说的“他听到后表示了惊讶和怀疑”。估计亚隆至今都不敢相信自己在中国竟成了“网红”。
珍贵的“坦诚与透明”
在这本书的篇中,85岁高龄的亚隆告诉读者,他在十一二岁时曾叫一个女孩“麻子”,在被女孩的爸爸“教训”后,他学会了什么是“同理心”,即“从其他人的视角体验这个世界”,我们才会学到更多。亚隆用他一贯的坦诚和透明来展开他人生中印象深刻的40段故事,也是一条“成为我自己”的漫漫长路。我折服于亚隆的自我开放与接纳,他坦然面对“我与母亲的关系是我一辈子的伤痛”,“我一生都在探索、分析和重建我的过去,但现在我意识到我的内心充满了泪水和苦难,我可能永远也无法摆脱”。这让我们理解,早年生活中依恋的持久力是如何伴随人的一生的。同样的,这也让我们感到释怀,人生中很多不能如愿的期望终须我们谦卑的接受,并且继续前行。
治疗关系高于一切
那个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听着母亲的大声吼叫,颤颤巍巍承受着不该由他负责的后果的小男孩,终于等到了那个摸着亚隆的头发,让他感受到“深深的、遍及全身的宽慰”的曼彻斯特医生,是他影响了亚隆,让他有了早期的目标—“成为一名医生,将他给我的安慰传递给其他人”。亚隆认为,治疗关系高于一切,治疗关系的本质是人性化的、共情的、真诚的。治疗中的变革力量不是理性的洞察、不是解释、不是宣泄,相反,而是两个人之间深刻的真诚相遇,坚持不懈与患者在一起,无论是团体治疗还是个人治疗。亚隆常常倾向于积极主动、亲力亲为并且专注于此时此地。他曾在《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中谈到“治疗效果取决于治疗关系的强度、温暖、真实和共情”,这些忠告将有助于为精神痛苦的人保留一种人性和人道的治疗途径。既然治疗是人性化的,又是基于关系的,因此,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并非教条的理念,而是出于治疗师“和患者发生互动作用的能力和存在主义的因素”。记得他曾讲过,在参加亚美尼亚烹饪培训班时,烹饪老师将示范的菜递给助理去烘制,在放进烤箱前老师撒入了一把香料,看到这一刻,他才发现了这道菜的精髓。亚隆认为“治疗关系高于一切”就是那种有价值但没有说出来的“调料”。他鼓励治疗师在工作中发展出自己的风格,“成为我自己”。
接触真实的亚隆—赴美“家访”
亚隆的坦诚和对人类存在的悲悯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我梦想有朝一日可以坐在他的面前去感受他。他曾与妻子玛丽莲在1987年秋天来中国旅游过,这是他们一次来中国,不过那时还没有人熟悉他,也没有人请他在中国讲学。我从2001年开始在医院做抑郁患者的团体治疗,因为资源有限,我跑到台湾买了亚隆的著作回来自学,如获至宝。我忽然发现,在这个世界上竟然有这样一个团体治疗的专家已经为我们总结出这么多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于是,我请我的好朋友孙立哲开始引进亚隆的治疗方法和出版相关的心理学书籍,并且在之后以亚隆的名字命名成立了团体心理治疗模式的连续培训项目。除了在2008年通过网络与亚隆教授有过一次对话,我一直没有见过他本人。于是,2015年5月,立哲帮助我们联络亚隆,他爽快地接受并邀请我们到他家里做客,我们一行五人在6日上午一同来到位于旧金山帕洛阿尔托市的亚隆家中拜访。亚隆和妻子热情的带我们参观了他家的房间和摆设,包括他在书中提到的咨询工作室、书房、厅房等处,所有在书中描述的关于他家中的细节都出现在眼前。那天,他就告诉我们他正在写一本回忆录,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本书。亚隆平时爱开他的很酷的跑车,他载着我们一起到斯坦福大学教授餐厅吃午饭,饭后又赶回家中咨询室接待了一位咨客,这是他至今还在坚持每天要做的事。那天下午,我们还特别凑巧的赶上斯坦福大学性别研究中心为纪念玛丽莲(亚隆的妻子)创办这个中心40周年举办的活动。玛丽莲不仅是一位贤内助,更是一位卓越的女性研究专家,可谓是与亚隆比翼双飞,难怪亚隆常说玛丽莲是个“非凡的女人”,娶了玛丽莲是他一生的幸运。
传递亚隆的“涟漪”
“涟漪”,在本书中至少出现了两次。它指的是人们为了缓解死亡焦虑,不自觉地创造了有影响力的同心圆,可以影响其他人很多年甚至是几个世代。“涟漪”是把我们自己的一部分传递给别人,甚至是我们不认识的人,就像投掷到池塘里的鹅卵石引起的涟漪一直扩散出去,直到不为肉眼所见,但他们仍在纳米水平上继续着。亚隆感恩曾经的两位老师在自己身上产生了“涟漪”;他在他的学生、读者和患者身上产生了“涟漪”。同样在中国,亚隆的书籍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很多人伴随着亚隆的故事成长着;受亚隆指派来到中国培训团体治疗师的莫林和朱瑟琳,以及美中国际心理学院院长邢健博士,他们用10年的坚持和努力,向着培养1000名亚隆团体心理治疗模式的人际关系团体督导师、咨询师的方向努力;未来这些获得认证的督导师、咨询师们再通过他们的工作将“涟漪”扩散到遍布在全国各地的、数以万计的亚隆人际关系模式的受训者身上,通过团体心理这种形式影响众多需要帮助的人,终让更多的人受益。我投下一颗鹅卵石,使得从亚隆那里发出的“涟漪”继续传递,没有终点。这可能就是对亚隆先生好的回报。
后我怀着对团体心理治疗不减的热情,也向走在这条路上的同仁们致以深深的感激,庆祝我们10年的收获,也感恩我们的一路同行,用亚隆在《浮生一日》扉页上献给妻子的话作为结语:我们还会在一起很久,很久。

柏晓利 美中国际心理学院

推荐序二

感觉亚隆总是在他的人生中去碰这堵看不见、摸不着的无边无际的墙。那应该是与他作为犹太人所有的悲惨民族历史相关,在他个人身上则与他14岁时的经历相关。我在读着亚隆的这本回忆录时如是想……
那一年,亚隆14岁,正值青春叛逆期,与家里霸道的母亲处于互相看不顺眼的时期。恰恰在此时,亚隆正值壮年的父亲突发危险的心脏病,在亚隆的父亲疼得满地打滚,濒临死亡时,他那无助的母亲为了能够有控制感,用亚隆的话说,就是回到了原始的思维方式—如果发生了什么坏事,一定有谁做错了什么。那个人在那个时刻就成了处处与自己作对的儿子。因而,当天晚上,亚隆记得他的母亲不止一次地朝他大叫:“你—你杀了他!”
亚隆的母亲让亚隆感觉到:自己的任性、不敬、对家庭造成的动荡杀死了父亲。
我认为,因为这段经历,亚隆终其一生也没有原谅他的母亲。正如亚隆的分析师告诉他的:“多么可怕啊,这一切对你来说肯定很糟糕!”这一切,对一个正在象征层面弑父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多少年以后,老年的亚隆在他的回忆录中仍然能听见他母亲尖锐的嗓音:“你杀了他,你杀了他!”
尽管成为著名的心理治疗师的亚隆,在理智上知道母亲的性格来源于她的原生家庭:不识字,20岁时就背井离乡去美国讨生活,不但要不停地劳作支撑自己的家庭,供一对儿女读书成才,还要不断地接济困难的娘家。尽管如此,她从来就没有得到过自己母亲的承认。但是这样的对话从来就没有发生在亚隆母子之间真实的关系中,只发生在他晚年的梦里,“谢谢你,妈,谢谢你”也只发生在梦中(见亚隆的《妈妈及生命的意义》一书)。因而,心理治疗理想化的结局—父母与子女之间因为交流而修通创伤,并未发生。读完亚隆的这本回忆录,居然未看见他对自己母亲死亡这件大事的描述,我认为,亚隆至今对自己的母亲仍然心存芥蒂。
亚隆的幸运在于14岁时他的父亲没有死,那个急诊医生不但救活了他的父亲,也在精神上用他的共情和理解治愈了恐惧的亚隆,同时他也成了正处于青春迷茫期的亚隆一个认同的榜样—“成为一个医生,将他给我的安慰传递到其他人身上”。如此,我认为亚隆在生命的旅程中是个幸运的人,在他的回忆录中,我看到,他将这种幸运贯穿于他生命的始终。
亚隆自从“父亲事故”后,对母亲的怨恨,或者很早以前就对母亲的怨恨,或者也因为母亲自己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而对自己的儿子也有的怨恨,以及因认同那个在自己恐惧时安慰了自己的医生,这样的动力(矛盾情感)使亚隆在自己的专业和人生中充满了活力。谁说恨只是恨呢?
我很奇怪,在读亚隆这本回忆录时并没有多少像对他的其他书籍一样的触动。我这也不是次被邀请为他的书写推荐序,前两次分别是为《日益亲近》和《浮生一日》写序,那时,是心有戚戚的。
但这次,我读后没有感觉,要不要推掉这篇文章?可是出版社很早就和我预约的,现在在人家的书临出版之前推掉,这种事我又做不来,我只有认真地、精神分析式地想想或者感受一下,是什么东西隔离了我的感受,尽管亚隆老是说精神分析的坏话(他自己实际上做过两次并且长达数年的精神分析)。他第二次的分析是跟伟大的罗洛·梅做的,因而获益匪浅,也为他创立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奠定了基础。
因为在亚隆的传记里找不到对他母亲死亡的描述,这样的人生大事件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他的传记里,这样的疏漏让我对亚隆这样大的心理学家直到80多岁还未达成与自己母亲的和解,或者是还不能去提及母亲的死亡多少感到一些失望。但是,我又问,为什么他就一定要与母亲和解呢?不和解自然有自己的理由,尽管我也这样发出存在主义式的疑问。但,我还是心有不甘,直到我看到书架上由出版社寄给我的还未来得及读的另一本亚隆的书《妈妈及生命的意义》。
在这本书里,亚隆解了所有的我对他与母亲关系的疑惑。
“幽暗。或许我快要死了。妖魔鬼怪纠缠着我,心脏监视器、氧气筒、点滴、七缠八绕的塑料管,这全部都是死亡的象征。我闭上双眼,滑入黑暗……我挥舞双臂,拼命喊叫,声音大到人人都听得见:‘妈妈!妈妈!’我在被黑暗吞噬之前再度大喊:‘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亚隆继续写道:“我从枕头上爬起身来,想把梦境甩掉,即使在这时,这些字眼依旧哽在我的喉头:‘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
亚隆是多么的沮丧,他问自己:“难道我的一生都以这名可悲的妇人为主要听众?终我一生,我都想要逃离、躲开我的过去—犹太小村庄、统舱、犹太区、犹太教徒祈祷时披的大方巾,黑色的犹太长袍和杂货店。终我一身,我都在追求解放和成长。难道我既没有逃脱我的过去,亦未摆脱母亲?”
亚隆的这些梦出现在他的母亲去世10年之后,也出现在他时日不多的晚年,读到这里时,我无比触动,无论你如何了不起,那个内在的、母亲的小孩总是会出卖你,如果要探究的话,这些与母亲的纠结又意味着什么呢?
中国人说棍棒低下出孝子。亚隆说,受虐儿童常常很难摆脱病态家庭的阴影,而慈爱的父母教养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没有这方面的困难,好父母的天职就是让羽翼已丰的孩子顺利离家。
而受母亲(或任何行使照顾职能的成人)虐待的孩子内在总有一个声音:你不好,所以母亲不能爱你。而寻求母亲的认可就如同亚隆梦中喊出的:“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
回到精神分析所有描述母婴关系的理论上,母亲的原初情绪关注,母亲作为初客体的镜印功能型塑了婴儿的原初自体印象。我的一个在人生重要阶段都会出现危机的患者告诉我:我一直恐惧死亡,好像我直到现在,总在有意无意地寻求目光的关注。我的母亲是个孤儿,我从小感到的家庭气氛总是冷冷的,我的母亲身上像裹了个盔甲,我接受了心理治疗后与母亲交谈时,我发现她是不能碰一下她早年的创伤的。比如,当我提到我的舅舅,我母亲的弟弟,我说,他出生前父亲就去世了,他该有多可怜!我母亲会生气地说:可怜什么,他享受父亲的抚恤金,那是有多么的幸运!
这看起来像是阳性赋义,我内心感慨道,也许中国人正是用这样的人生态度来走出困境的。但是,比昂说:如果一个人不能去感受自己遭遇的苦难,痛就不是痛了,但,这不过是运用了一些原始的防御,这种苦难会专递给下一代。科胡特说环境需要让人能感受自己是个人……
人对于终有一死是有焦虑的,但是,如果好好地活过,是可以像亚隆一样从容赴死的。而这种纠缠我的患者数十年的死亡恐惧不是因为我们必死无疑的现实,而是缺乏早年养育者温馨的目光关注,对孩子来说,母性目光的温馨关注就是生命的暖流,反之则是死亡般的寂静。环境应该能提供人去感受自己的可能,不光是爱,还包括恨。温尼科特说:人只有能感受恨时,才是完整的,才能真正成为人。
在亚隆的回忆录中,他不是完美的,却是完整的人。他对死亡充满恐惧,但不影响他在人生中勇往直前,这本写于生命晚年的回忆录因为他自展缺陷而显现出他人生的优雅,我也因此懂得了他为何总是很幸运,他因为怨恨过而整合了他的爱和恨,并因此内化了一个对生命充满深情的整合的客体,因而在他的人生中总是与对生命的深情相遇。
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我想到了多年前一个美国同行对我说的话:“勤劳勇敢的中国人该是去面对自己情感的时候了,哪怕体验一下痛呢?”

童俊 武汉市心理医院 2019年2月18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