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NT$
265.0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NT$
1265.0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306.0
《
瘦肝
》
售價:NT$
454.0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NT$
254.0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NT$
704.0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NT$
454.0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NT$
152.0
|
編輯推薦: |
2020年为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轮建设的收官之年。尽管因为正式启动时间晚,且大学的办学尤其是内涵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长效的事业,但考虑到国家以及社会各方对“双一流”的高度关注与热切期待,故而特将本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报告聚焦于该方面的相关议题。
|
內容簡介: |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9)——聚焦高校 “双一流”建设》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公开信息进行了数据挖掘、收集和整理,从而形成“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信息库,根据团队的专长分别选择了如下专题展开研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规划方案分析;第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资源投入;第三,“双一流”建设与本科教学;第四,“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教师国际化;第五,“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上述五个专题内容其实牵涉面极广,为便于分析,我们在每个专题中或适当将关注对象聚焦,或选择了其中某个角度。因此,报告所呈现的内容并非是全景性的,而是带有局部性观察取向。
|
關於作者: |
阎光才 1966年生,教育学博士,山东荣成人。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所长。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和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院校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期以来,带领所在团队始终坚持现实问题的学理探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开展大量基于证据的研究。
曹妍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关注的领域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与支出、人才流动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毕业生流动等。
李梅,香港大学比较教育博士,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2011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比较与国际高等教育、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管理。在Higher Education,《教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
目錄:
|
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成效与问题
一、 “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规划方案评析
二、 “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资源投入
三、 “双一流”建设与本科教学
四、 “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教师国际化
五、 “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
专题一 “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规划方案分析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视角
三、 研究发现
四、 结论与讨论
专题二 “双一流”建设高校经费的收入与支出分析
一、 “双一流”建设高校经费的收入来源分析
二、 “双一流”建设高校经费的支出结构分析
三、 双一流政策初步分析
四、 总结与政策建议
专题三 “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晋升文本中的教学评价研究
一、 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二、 数据来源
三、 研究发现
四、 政策建议
专题四 “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国际化政策与发展特征分析
一、 “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海归教师引进政策与发展特征
二、 “双一流”建设高校海外人才引进计划项目及其实施状况
三、 “双一流”建设高校外籍教师的政策与发展特征
四、 主要结论与建议
专题五 “双一流”建设高校专利转化的现状、瓶颈及对策
一、 高校专利转化的理论框架
二、 高校专利转化的现状
三、 高校专利转化的瓶颈
四、 促进高校专利转化的行动建议
|
內容試閱:
|
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成效与问题教师也应该修炼领导力
领导力常常被误解为“领导应该具备的能力”,它实际上应该是任何一个成熟的人都应该具备的基础能力。在某种意义上,领导力可以被定义为“在自己负责的领域内整合各种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通俗地说,领导力就是影响力,任何一个人都应该追求影响力。
因此,哪怕你只是一个普通老师,也应该修炼自己的领导力。
(一)
我们可以想象一位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他早晨醒来,准时去上班,按时去上语文课,负责处理学生之间的纠纷并召开班会,负责本班家校之间的事宜……
然而,数学老师可能很糟糕,经常不负责任。对这个班主任来说,“这与我有什么关系”,数学成绩不好,“怪我咯”?
不得不跟的晚自习,那就玩会儿手机吧。
一天结束了,学生回家或回宿舍了,老师也下班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多少人就是这么过来的。
我们可以想象另一位同样处境的班主任,他早上可能更早去学校,也可能晚一些去学校(这不重要),但无论他什么时候到校,教室里的学生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因为他了解并研究过学生的作息规律,协助他们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尤其是一些碎片化的时间。
数学老师很糟糕,他不会坐视不理,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这是他的班级,他要为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负责。所以,他会积极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例如跟数学老师沟通,协助数学老师处理一些班级事务,鼓励学生更好地与数学老师配合并投入更多时间……直到向学校反映数学课的情况,请求学校干涉或换人。
他会积极地利用晚自习做一些事情,包括阅读,而不会无所事事地玩手机,因为他在乎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如果他确实需要使用手机,或累了一天了,要借晚自习放松一下,他也会获得学生的理解。
一天结束了,学生回家或回宿舍了。他会抽一些时间去宿舍看看学生(当然不是每天),更会抽一些时间与家长沟通,了解部分学生在家的情况,并就某些学生的进步向家长道贺。而且,他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全部生活,甚至包括卫生状况等。
(二)
这两个教师有什么区别?
前一位教师,是一位称职的员工,他按照既定的要求完成了工作。下班了,学生与自己再无任何关系。
后一位教师,是一位拥有领导力的教师,他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是这间教室名副其实的“船长”。他拥有明确的愿景,坚定的信念,成熟的问题解决技术,能够为班级和学生树立目标,并坚定不移地实现它。
在学校里,自然以前一种人居多。因为多数人只是被动地接受任务,完成工作,是一所学校里的“执行者”,因此很容易产生“路径依赖”,而很少在一定范围内“成为主体”和“做出决策”,而这正是领导者的特征。从精神层面讲,这部分人也较少对职业产生认同,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如果你是教师,你愿意成为前一种人,还是后一种人?
多数人往往选择成为前一种人,这种现象,就是“逃避自由”。即我们总是本能地逃避责任,恐惧成为主体,而更渴望成为“巨婴”。因为成为一间教室的领导,往往意味着挑战、挫败,意味着大量的精力投入,意味着要不断地磨砺自己的能力,而这一过程,并不轻松。毕竟,前一种只消“度过时间”,后一种则要“完成任务”。
回到“领导力”这个概念。将领导力当成“领导应该具备的能力”,是官本位时代的产物。在今天这个时代,校长只是一个职业,跟门卫并无本质差别。所有人都拥有不同程度的权力,当然包括门卫和普通教师。
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成为“领导者”,而不是“执行者”。因为无论在学校,还是在任何其他组织,运用领导力担起自己肩上的责任甚至使命,都不是简单的“奉献”,或者有些平庸之辈以为的“损失”,而是一种自由,是向整个世界宣示自己的力量。这确实更有效率地服务了学校或组织,但更重要的是,在成为领导者的过程中,自我经历了锤炼而得以成长,这难道不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2020年为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轮建设的收官之年。尽管因为正式启动时间晚,且大学的办学尤其是内涵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长效的事业,但考虑到国家以及社会各方对“双一流”的高度关注与热切期待,故而我们特将本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报告聚焦于该方面的相关议题。考虑到“双一流”建设展开的基本面,该报告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公开信息进行了数据挖掘、收集和整理,从而形成“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信息库,根据团队的专长分别选择了如下专题展开研究。,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规划方案评析;第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投入经费情况分析;第三,本科教学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地位评析;第四,“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的国际化现状;第五,“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分析。上述五个专题内容其实牵涉面极广,为便于分析,我们在每个专题中或适当将关注对象聚焦,或选择了其中某个角度。因此,报告所呈现的内容并非是全景性的,而是带有局部性观察取向。
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规划方案评析
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5所高校的“建设方案”予以解读并发现,各校在规划设计上,努力体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方案》)的精神,突出了如下方面的建设目标:一是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围绕该目标提出了众多如完善人才选拔机制,改革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探索通识教育体系,强化科教融合培养特色等等举措;二是推动学科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如重视学科交叉与学科群的建设,创建高端国际交流平台,打造学科优势与特色,在推进学科的前沿发展同时,以融合创新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凸显高校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水平与智力价值。
就各校规划的总体设计而言,目标远大,对标国际一流,视野开阔,有前瞻性,实施路线与路径大开大合,因此就文本本身而言,体现了一种改革创新的精神。但是,从务实操作的角度而言,可能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如何处理好既有学科布局与新的学科建设方案之间的衔接问题。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的确反映了当今以及未来学科发展的国际趋势,但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立足点在于组织层面的结构调整与革新。国际经验表明,学科组织的变革是极为复杂的难题,在破与立之间,如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既伤了传统的筋骨,而又难以形成气象一新的新格局。因此,对于大规模的组织调整,建议不妨采取审慎地试点推进策略。
第二,突出优势和特色学科与人才培养全方位学科支撑的关系问题。为推动既有优势学科的建设,各校在资源配置上采取了扶强扶特的策略,但是,本科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与综合素质养成,又是建立在多学科共同支撑的通识教育基础之上。因此,在追求部分甚至个别学科一流过程中,不能漠视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学科相对齐备与完整,这是培养基础扎实的复合型人才的基础与根本。
第三,基础研究迈向前沿与强化应用转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双一流”建设高校实现世界一流的根本目标,在于基础研究领域的前沿突破与大面积丰收,而应用与转化正是建立在理论原创研究水平与实力的基础之上。现实之中,一些学校的方案实施过程不乏一些过于突出应用而忽视基础原创的取向,这种取向实际上是把资源投入到并非自己所长(产业界更具有优势)的领域,而且极可能不利于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后,就总体而言,目前大多高校的方案虽然突出了目标导向,但对实现目标过程中的难点尤其是瓶颈问题缺乏深入研究与务实思考,有必要在制度安排与推进措施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上做更为细微与周密的设计。
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资源投入
“双一流”建设的成效的关键环节在于如何通过有效地获取与配置资源,实现一流人才培养与一流科学研究的双重目标。考虑到经费在机构内部分配与成效评价的复杂性,本报告在此仅仅对面上数据做粗线条的分析。研究发现,方案启动后,各建设高校经费投入有较大增长,除了中央财政的专项拨款之外,大多数高校的事业收入尤其是其中的科研收入有大幅提高,部分高校的捐赠收入也有所增加,经费渠道较以往有所拓展与多元化。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内部,经费投入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格局。少数高校获得更多中央财政投入,延续甚至进一步拉大了原“985”工程建设高校相互之间不平衡的格局。因为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地方在配套经费投入上给予较为有力的支持,因而,相对于中西部的同类型高校,高校经费相对更为充裕。理工类型的高校,由于拥有服务于产业科技的优势,科研经费收入相对高于其他类型高校。
对于目前的经费投入格局,可能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双一流”建设作为国家战略,依赖中央财政投入在目前具有合理性,但就长远而言,国家重点支持的目标还在于提升与激活高校自我造血生血能力,目前大多高校经费中的政府财政投入比例过高,表明自主发展的活力与潜力存在不足。
第二,即使纳入“双一流”重点建设行列,中西部尤其西部高校受制于地方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水平与实力的提升空间依旧有限。换言之,优质高等教育发展潜力与资源分布的区域不均衡还会长期存在,需要中央财政在建设投入方面有所倾斜。
第三,在目前国内经济放缓,尤其世界经济发展前景不确定性的背景中,越是重点建设高校越需要立足长远,在资源的挖潜与高效配置上下功夫。争创一流,经费投入很重要,但如何高效配置,才是“双一流”建设的大智慧。
三、“双一流”建设与本科教学
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个似乎悖论性的话题,即究竟学校或学科实力的体现是科研还是教学尤其是本科教学水平。其实,该悖论本身可能就是一个伪问题。因为既有的经验事实证明,没有高水平的科研肯定无法成为研究型大学,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层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也就缺乏基础。同样,只有好的科研而无人才培养担当,大学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理由。因此,一个真实的问题可能在于:在现实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考核评价取向下,教师是否能够和愿意兼顾教学与科研。“能够”反映了在精力有限的前提下,是否可以满足制度对两方面的高要求;“愿意”则表现为制度是否给予个体无论教学还是科研付出以公平的认可。因此,如果说在现实中存在对本科教学的漠视现象,问题的症结不在教师,而在于制度导向以及客观资源环境。
本报告通过选择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术晋升政策文本分析发现:现实的制度设计中依旧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现象,无论科研还是教学考察都更注重量化指标。正因为教学工作量指标相对更容易实现,科研指标由于被视为更具有区分度而得以凸显。于是,为满足科研要求,在时间与精力总体投入恒定的前提下,教师势必降低了对本科教学的主观倾向性投入。而中外大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师群体中,既要科研出色,又能高质量完成大量本科教学任务,这是小概率事件。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要真正能够切合实际地达到一流本科的目的,务实的措施如下:
,完善教师分类管理与分类评价制度,各有所长,各有分工,才能实现总体上的人力资源优化;
第二,教学科研系列教师的考核,在质在精而不在数量,科研重原创,教学工作量要求适中,重课程效果而不是课程门次多少;
第三,实现上述目标的客观要求,必定要求更多的人力以及其他资源投入,特别是生师比的降低与科研教学服务人员的增加。
四、“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教师国际化
衡量大学一流水准的一个核心维度是师资队伍水平,而国际高水平人才的质与量又是其中的关键性指标。本报告发现,所有“双一流”建设高校都在充分利用国家引才政策之外,又制定了针对海外人才的引才与聘用政策,并根据聘任方式与岗位的差异,提供了较为优厚的经济待遇、工作条件以及其他生活保障性的政策,并附之以不同的晋升渠道和考核要求。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高校每年新聘人才具有海外学位与博士后工作经历者比例近半,理工学科领域比例更高;国家“青年千人”引才计划成效显著,“青千”学术表现突出,正成为各校年轻学术骨干甚至领军人才;高校所在地政府推出的各种人才计划与政策优惠,也为高校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创造了条件。
在外籍教师的聘任方面,利用国家与地方相关政策如“外专计划”、人才签证制度等,众多高校也在吸纳外籍优秀人才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无论是外专千人还是外籍教师常规聘任的数量,“双一流”建设高校都占比例,所聘人才主要来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深度国际化。但是,与世界一流大学师资国际化水平相比较,无论在现有规模、水平以及政策推进力度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海外高水平人才的吸引不仅取决于高校所能提供的经济待遇和工作条件,高校所在区域发展环境与水平也是影响其吸引力的重要变量。由此,不难发现,即使同为“双一流”建设高校,东部少数高校无论在青年千人还是优秀外籍教师聘任上,都占据优势,区域之间与学校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平衡。
第二,因为存在高校内部按学科优劣势匹配资源的机制,不同学科在吸引海外人才的能力上也存在差异性,由此,进一步强化了高校内部学科发展实力的差序格局,如此有可能会不利于学科之间高水平与深度融合,也不利于本科人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第三,与海外一流名校相比,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外籍优秀人才吸纳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外籍教师在教师总体中的比例依旧过小,且大多聘用期限较短。这也意味着我国一流高校,目前尚不具备海纳全球精英人才的实力、条件与能力。如何从国家、地方与高校三个层面有序地梳理和调整政策,为海外优秀人才开放更大的空间,这是一个牵涉面极广的复杂性与综合性议题。
后,有必要特别强调的是,尽管近些年来海外卓越人才的引进初见成效而还难及理想预期,但在近年来尤其当下疫情所引起的中国与美国乃至其他国家关系的不确定性,意味着我们的海外引才计划可能面临更大的困境。我国无论是原创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领域水平提升,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实现,都无法离开一个开放、友善的国际环境所给予的支持。在国际世界中,无论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关系是被动还是主动的疏离,都会为一流大学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技术与资源交流带来重创。这已经不是高等教育领域内部的议题,而是国家层面涉及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总体应对,需要非同寻常的战略思维、智识和韬略。
五、“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驱动下,高校应用与技术开发领域也有明显的进展,“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学科建设高校(包括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表现更为突出。如在2016年度,仅占全国5.4%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专利转让占全国高校的比例为45%,少数传统工科性知名高校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等,表现更为突出。这些专利转让领域主要包括测量/测试、电通讯技术、计算/推算/计数、医学/兽医学/卫生学、有机化学等领域,为企业与高校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但就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整体水平而言,与国外知名高校相比,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如下:
,我国目前无论是对高校、学科还是教师个体的绩效评价分类机制不完备不合理,存在重发表与专利申请轻成果转化的倾向,影响了高校与教师根据社会各相关产业发展面临的前沿技术突破需求来开展研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尤其对传统工科性院校而言,目前针对不同主体的学术评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科技成果转化甚至具有抑制作用。
第二,高校与产业界间的协同合作即产研交融尚未成气候,对产业界关键性技术所需要的理论突破缺乏敏感意识,高校与企业、教师之间的投入和产出成果收益分配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如何鼓励教师参与产业界所需要更有前景、潜在收益大,但转化周期较长、见效慢、资金投入多的创新性研发项目,还有待开展进一步的可行性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之策。
第三,任何重大科研成果的转化,不仅需要产业界的参与,在高校内部也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密切配合,目前这种基于技术转化的平台建设与机制建构还非常薄弱,尤其在成果认可、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机制并没有理顺。
第四,越是前沿性、关键性的理论与技术突破,越需要企业来投入巨量资金,在所有工业化发达国家,真正的技术需求与创新主体是企业而不是大学。如果企业没有形成一种创新文化和基于长远利益的行动自觉,高校也难有所作为。因此,如何真正形成一个政府、产业与大学三方相互联动的体制机制,这是一个长期存在而目前依旧亟待从宏观层面解决的难题。
以上,仅仅是本年度报告个专题内容提纲挈领式的归纳,针对上述问题原因分析以及具体对策与建议,在各专题报告都有更为详尽的呈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