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博物馆和科技馆首先是要满足公众的需求,没有需求或不能很好地满足公众需求的场馆,注定无法维持弦歌不断。在我国,前来博物馆、科技馆参观的公众一般被称为“观众”,观众研究是各类场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课题与业务领域。《博物馆体验再探讨》一书,正是对“观众”这一受众群体进行研究的典范之作。
本书的两位作者约翰·福克(John H.Falk)和林恩·德尔金(Lynn D.Dierking)皆为美国博物馆研究和科学教育的领军人物。两位作者提出“学习的情境模式”(Contextual Model of Learning),用这一模式建构了本书,并按时间线组织了书中的讨论。他们通过这一模式对观众体验进行统计,对博物馆参观这一链条上的前、中、后三个环节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并在*后一章对博物馆在21世纪的发展作出展望。作者专注于全过程、近距离透视和分析观众参观博物馆的行为,直接把镜头对准观众本身,力求建立一个完整的观众参观流程图。在这种思路下,观众参观的每一阶段都被条分缕析。
序
博物馆观众不是一个空空如也的器皿,坐等我们将智慧灌输其中。这个道理似乎显而易见,尤其当我今天写下这些话的时候,但我必须承认,直到我在《博物馆体验》(The Museum Experience)一书中领略到这个道理之前,在我职业生涯早期设计的众多博物馆项目中,我从未真正试着去了解观众的视角。1992年之前,我曾供职于两家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一家是艺术博物馆,另一家是人种学博物馆),其间我为包括普通观众、教师、学生等在内的不同受众开发展览和项目。我曾与富有才华的设计师、学者和策展人共事,同时我本身也曾做过策展人。对于我曾参与设计的博物馆体验的内容和质量,我都精益求精。
然而,我是否真正认真思考过——更不必说对此做调研——观众或潜在观众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想要了解些什么?对于那些影响观众体验(包括参观前和参观后的体验与喜好)的诸多个人、社会和文化背景我是否给予过考量?曾经的我,满怀激情,用心良苦,自认为我的认真态度、勤奋工作、项目研究和学科知识就是成功的关键要素。因此,《博物馆体验》这本书曾经让我感觉醍醐灌顶,对我1992年以后的博物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绝非个例。
《博物馆体验》首次出版距今已有20个年头,如今,作者约翰·福克(John H.Falk)和林恩·迪尔金(Lynn D. Dierking)以该书的灼见为基础,增补了足以反映出他们自身和其他人历年来研究成果的数据和信息,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此书的内容。在过去的20年里,博物馆界对于博物馆体验的本质、质量和影响之关注与日俱增。受《博物馆体验》的鼓舞,美国博物馆联盟随后陆续发表了《卓越与公平》(Excellence and Equity)(1992)以及一系列关于学习(包括终身学习和课外学习的力量)之本质的多学科研究等里程碑式研究报告,并出炉了众多个体项目评估报告,这促使许多博物馆重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