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全球供应链视角下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创新发展研究

書城自編碼: 362157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金嘉晨
國際書號(ISBN): 9787543232358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6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06
《 上海自贸试验区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研究 》
+

NT$ 296
《 上海科技创新集聚区运营模式研究 》
+

NT$ 377
《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基本问题研究 》
+

NT$ 390
《 资源与生态约束下创新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丛书—经济) 》
+

NT$ 588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
+

NT$ 813
《 解读林彪 》
編輯推薦:
经过多年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上海国际海运枢纽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九年位居世界*;上海国际航空港吞吐量连续十多年稳居全球货运量前三。在新时代,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将继续发展创新,深度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在功能结构、服务能力、制度创新、区域合作上去的更大突破。
本书深度介绍新时代全球供应链格局变动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新影响,并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与意见。
內容簡介:
《全球供应链视角下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创新发展研究》是上海人民政府发展中心·博士后文库系列套书。本书共五章,分别从全球供应链与国际航运中心的互动关系、全球供应链格局变动对国际航运中心的影响、全球供应链贸易与中国港航业发展、全球供应链城市网络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以及上海航运中心在新时代如何创新发展基本思路五个方面,充分介绍了全球供应链情况下上海乃至中国港航业的发展历程,并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与意见。
關於作者:
金嘉晨,博士,上海海事大学讲师,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中心建设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2017级),上海生产力学会青年学者工作部部长。主要从事航运经济与政策、航运中心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咨询工作,主持及参与咨询课题50余项,国*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提交专报内参20余篇,获得国*级、省部级领导的重要批示,出版著作9本,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二、三等奖,中国生产力学会发展生产力杰出贡献奖、先进生产力论文奖。
目錄
绪言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创新发展的新视角
1 全球供应链与国际航运中心的互动关系
1.1全球供应链对世界贸易格局的影响
1.2全球供应链对港口发展模式的影响
1.3国际航运中心的代际划分标志
2 全球供应链格局变动对国际航运中心的影响
2.1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演化趋势
2.2国际贸易流的未来发展动向
2.3国际航运中心的潜在格局变化
3 全球供应链贸易与中国港航业发展
3.1全球供应链贸易发展及趋势
3.2国际港航业发展格局演变及趋势
3.3中国及长三角港航业发展及成效
4 全球供应链城市网络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4.1全球供应链城市网络体系及其特点
4.2上海在全球供应链城市网络体系中的地位作用
4.3上海提升全球供应链城市网络地位存在的问题
4.4上海提升全球供应链城市网络地位面临的形势
5 境外国际航运中心创新发展的国际对标及对上海的启示
5.1伦敦国际航运中心创新发展举措
5.2新加坡国际航运中心创新发展举措
5.3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创新发展举措
5.4境外国际航运中心创新举措对上海的启示
6 面向新时代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创新发展基本思路
6.1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
6.2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创新发展的战略定位
6.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创新发展的整体布局
6.4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部署。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推进,上海顺利实现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目标:国际海运枢纽港地位全球领先,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1年保持世界,港口连通度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亚太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初步建成,自2016年以来机场旅客吞吐量连续四年全球排名第四,浦东国际机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货运机场第三位。亚洲邮轮枢纽港建设稳步推进,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作为邮轮母港基地,自2016年以来连续四年保持亚洲、全球第四邮轮母港地位。航运服务功能不断健全,涵盖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海事法律、信息科技、航运咨询、教育培训等全门类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基本构建,航运服务集聚区各具特色,航运总部效应和虹吸效应逐步显现。航运制度创新示范效应突出,航运业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口岸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综合营商环境显著改善。从国际权威评价看,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显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世界排名已跃升至第三位,成为继新加坡、伦敦之后世界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林基泽也认为,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看,上海都已经成为的航运中心。
但应看到,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地缘政治角力、贸易保护主义等加重国际航运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国际环保要求提高、区域竞争格局加剧、自身资源约束趋紧等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形成巨大挑战。尤其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无论在航运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还是航运发展综合营商环境,都存在较大差距。从时代发展要求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要通过现代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同时,上海全球城市、“五个中心””、 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以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打造服务国家 “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倡议等新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的提出,要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加快“走出去”步伐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迎来新一轮战略发展期,必须进一步推进落实国家战略和地方决策部署,通过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加快构筑新时代发展战略优势,加快提升能级和核心竞争力,逐步实现由跟随、比肩国际向引领、超越世界的跨越转变。
从国际航运中心的历史变迁中,我们不难发现,国际航运作为国际贸易的实现载体,国际航运中心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的功能、特征、模式等演化,正是对应了世界贸易体系、贸易方式和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受到国际分工深化发展和世界生产方式变革的影响而进入全球供应链贸易的全新时代,即一国的贸易格局或类型是由其所处供应链的位置决定的。国际航运中心的世界格局由此也发生明显变化,新加坡、香港、上海、迪拜等一批新兴国际航运中心迅速崛起,成为推动世界航运发展变革的新生力量。当前,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世界经济进入弱复苏周期,主要经济体增长动力减弱,全球贸易摩擦升温,地缘政治风险加剧,金融环境收紧等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同时,以人工智能、数字化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新能源、新材料应用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聚力量,世界生产方式正在加快向模块外包、大规模定制转变,新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布局加速重构,全球贸易格局将发生深层次变化,对国际航运中心的内涵、功能、模式等提出新的要求。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创新发展必须放在全球供应链的时代背景下加以谋划,必须从全球供应链贸易的趋势动向出发,综合研判未来国际航运中心的格局演变和功能要求。
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全球供应链(global supply chain)一词早是由杰克· 赫舒拉发(Jack Hirshleifer,1956)提出,经过学者们不断丰富,形成了完整的定义。全球供应链是实现一系列分散在全球各地的相互关联的商业活动,包括采购原料和零件、处理并得到终产品、产品增值、对零售商和消费者的配送、在各个商业主体之间交换信息,其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扩大收益、提升全球竞争力。以全球供应链领域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进行数据挖掘,揭示全球供应链研究主题近20年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到,国外“全球供应链”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管理、模型、网络、产业、影响因素,以及国际贸易等方面,近几年的研究主题逐渐转向技术、绿色、碳排放、可持续性等方面;国内“全球供应链”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管理、协作、竞争、风险、国际贸易中心,以及“产业集群”等方面。
由此看出,首先,与全球供应链相关的国际贸易、产业发展、供应链管理等研究是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理查德··鲍德温 (Richard Baldwin,2011)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全球贸易的理解就无法脱离对供应链的解释,其核心是贸易—投资—服务的密切联系。 斯蒂芬森(Stephenson,2016)认为,在包括大多数制成品工业与服务业在内的生产领域,全球供应链模式都被证明是更有效率的。宋华、刘林燕和李文青(2011)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国际化程度与供应链管理实践水平不够高有关,在国际化初级阶段融入全球供应链并积极提高全球供应链管理水平,将会给企业的绩效带来提升和保障。同时,港口在全球供应链中发挥的物流枢纽和物流节点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汪兴兰(2006)认为,在全球供应链环境中的港口自身角色定位发生了转变,港口已从强调自己是一个中心,转变为更强调自己是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鲁滨逊(Robinson,2002)提出,在全球供应链环境下,港口的功能也在悄然变化,港口日益地深入到供应链和物流的再造之中,必须作为价值驱动链系统的一个要素,向货主及第三方服务供应商创造价值。其次,国内研究成果与过去中国处在制造业大国、世界工厂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孙瑞哲(2001)提出,纺织工业是传统也是时尚的产业,每一个发达国家都经历过早期纺织工业的兴盛,也经历了工业文明进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在全球化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把国内产业置于全球化的产业链上来考虑自身的发展。随着国内制造业转型发展、供应链地位逐步上升,国内学者有关全球供应链的研究逐步由点上的突破(针对某一特定行业的供应链研究)向面上的探索(全球供应链的普适性研究)转变。鲁桐(2000)提出了国际化蛛网模型,即企业国际化程度反映在企业的六个侧面:跨国经营方式、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组织结构、人事管理和跨国化指数,以此说明企业各方面因素的不同组合,对组建或融入不同全球供应链模式的影响。后,绿色、安全、协作是全球供应链研究的热点话题和未来的重点方向。 Samir K.Srivastava(2008),许钜秉(2008),Stephan Vachon,Robert D.Klassen(2008),Anna Nagurney, Fuminori Toyasaki(2005),Frank Schultmann(2006)等国外学者在对电子电器、通信、医疗等高附加值产业的研究中,响应发达国家压力集团的诉求,探索全球供应链与环境、资源使用的关系,提出建立回收系统等举措,由此引申出以研究环境无害化为主的全球供应链管理研究环境学派。Hoekman(2015)指出,全球供应链模式较之从前的贸易模式要更加复杂,它要求所有要素跨境的无障碍流动,包括货物(特别是中间品)、投资、信息、服务、人员等的流动,这要求各参与国家或地区必须加强协调,建立更紧密一致的运输、物流、互联网等网络。美国在2012年发布的《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中提出,美囯所要建立的是全球供应链系统,这个系统必须是“稳定、安全、高效、有弹性的”。
近年来,国际航运中心由于其在推动城市融入全球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实践探索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国外学者通常主张从港口的发展规律来理解国际航运中心。James Bird(1963)提出“港口发展的一般模型(Anyport model)”,认为海港是中心城市经济对外扩张、商品贸易跨海服务的平台与节点,是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体,海港发展依赖于中心城市经济扩张的能力。Hoyle(1989)等根据港口功能对于城市的影响,将西方国家的港口与城市在空间与功能的动态演进过程分为5个阶段,即港城的初形态、港城的扩展形态、现代工业化的港城、滨水区的衰退期、滨水区的重新开发期。随着国际航运重心的东移以及亚洲区域内国际航运枢纽的激烈竞争,“国际航运中心”的表述逐渐为学术界所接受,并受到中国内地、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研究学者的密切关注 。涉及的研究议题包括: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义、形态和特征(Lam &Zhansg,2011;Brett,2007;Benito,2003)、对经济的贡献(Merk,2013;Sheffi,2013)、驱动因素(Kasalis,2011;NIJDAM,2010)、演变机制(IANCA,2010)和支持政策(Lam,2013;David,2009)等。
以国际航运中心领域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可以看到,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沿海沿江主要港口城市将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着力点,促使“国际航运中心”的相关研究成果日渐丰富,研究侧重点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明显变化,由侧重港口硬件设施建设逐步向港口物流功能拓展和向现代航运服务业延伸。中国入世以前,国内学者重点关注国际航运中心的枢纽港及港口体系建设。任美锷(1998)提出,货物的集装箱化是当前海洋运输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集装箱吞吐量多少常为衡量一个港口是否为国际大港的重要标志。上海要成为一个国际航运中心,必须也成为一个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曹有挥(1999)认为,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已经经历了初始、扩散两个阶段,现正处于集中阶段的初期,今后10年该集装箱港口体系将迅速完成集中化过程,从而进入枢纽中心阶段。宋炳良(2000)指出,港口是连接海运和陆运的中介,其主要功能是完成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转换和船舶修造。从转运功能又派生出储存、贸易、制造和配送等第二类功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提供发展机遇,发挥国际航运中心的物流增值功能受到较大关注。张捷(2001)指出,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除了完善的港口设施、航道条件等硬件环境外,中心城市必须拥有优良的政策软环境,或整体实施自由港政策,或部分实施具有自由港性质的保税区与仓库政策。孙光圻(2005)提出,伴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的加速,港口面临着提供增值服务和拓展功能的新历史使命。港口作为国际运输的枢纽接口和国际经贸的支撑平台,其参与经济腹域的资源要素配置、综合物流配送的作用正在凸显 。骆梁远(2006)认为,港口已经发展成为第三代“综合物流中心”,港口功能从单纯的运输节点发展到了“综合物流服务”。港口物流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增值服务。尽管有不少学者已经注意到软实力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性,马硕(2007)指出,软实力的欠缺已经并将进一步对硬实力的发展产生制约,很有可能影响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的大战略,但以现代航运服务为核心的航运软实力在《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 国发(2009)19号文发布后上升为国际航运中心研究的重要议题。王列辉(2009)指出,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全球竞争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从以集装箱枢纽港硬件建设为重点的第二代模式,向完善与提高航运服务为主、软硬件建设并重的第二、第三代模式并举的方向转变。任声策(2010)提出,港口建设不等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各种与国际航运相关要素的集聚涵盖了整个城市的各种产业功能与管理功能,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离不开航运服务业。
由此可见,无论出于理论探索还是实践应用,结合全球供应链发展演化探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创新发展有其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