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NT$
398.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NT$
203.0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NT$
611.0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NT$
500.0
編輯推薦:
每一项真正的突破性创新都无前例可循,但这些创新往往遵循一些共同的关键要素。本书的重点就是通过例举和归纳来总结创新的这些要素。
——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
人之可贵在于能够创造性地思考。本书介绍了一系列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练习,教我们如何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这些创造性思维技能。
——樊登,樊登读书创始人
本书以科学创新为主题,同时有许多能应用到其他领域的创新思维和方法。对于任何想要摆脱习惯思维和培养创新思维的人来说,都十分值得一读。
——《出版人周刊》
本书通过经典案例和相关练习,向读者展示了良好的隐喻和观察是怎样改变思路的,以及如何用正确的提问、类比和群体智慧来解决具体问题。
——《自然》
本书作者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更具创新性的思考者。我们其实只要一点点诀窍加上大量的练习,就能激发出更具创造力的自我潜能。
——哈维?法恩伯格,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主席
我们能教人创新吗?本书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本书严谨地阐述了促进创新的要素,并展示了能够激励科学家、教师、学生和任何有好奇心的人成为更成功的创新者的例子。
——戈登?吉,俄亥俄州立大学校长
內容簡介:
一本讲述如何跳出传统认知框架并提升创新性思维的作品。作者认为历史的积累带给我们的各种经验知识使得我们建立起固有的认知框架,形成了思维定势,从而限制了科学的进步与创新。比起笼统地叙述“如何创新”,本书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科学史上取得重大创新发现的经典案例。通过他们打破认知偏见从而有了惊人科学发现的经历,引出了“泥潭之猪”(PIG In MuD)的创新方法,帮助读者锻炼创新性思维。
關於作者:
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得克萨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2012年当选为美国流行病学会主席,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航空航天局等顾问。
她长期致力启迪科研人员的创新思维模式,被誉为美国具有卓越的创新思维专家之一,近年来推出了多本有关创新能力培养与创新思维的畅销书。
目錄 :
第1 章 勿读此书
部分 纵观全局:理解并克服创新的障碍
第2 章 一切取决于你怎么看
第3 章 战胜认知框架
第4 章 怎么想就怎么说
第5 章 征服隐喻
第6 章 查明问题!
第7 章 做一个更敏锐的观察者
第8 章 你的偏见程度?
第9 章 克服偏见
第10 章 大脑和创造力:灵感之位
第11 章 大脑和创造力:前位优势
第二部分 驱动创新:提出并回答科学问题
第12 章 科学的乐趣
第13 章 要问正确的问题
第14 章 婚姻与火柴盒的相似之处?
第15 章 翻转!
第16 章 一名男子走进酒吧
第17 章 群体智慧的力量
第18 章 从群体中获得收益
第19 章 孵化
第20 章 验证你的想法
第21 章 合适的想法
第22 章 科学的僵化
第23 章 克服科学的僵化
第24 章 创新孵化器
內容試閱 :
不妨让我们先想象一幅画面:温暖的午后,你独自坐在苹果树下,一颗熟透的苹果刚好掉落下来并砸在了你的头上。你可能会懊恼地想:“苹果居然砸到我的头上,好疼啊!”但苹果掉到牛顿的头上,却是完全不同的结果,他想到了万有引力定律!于是,你得出结论:“牛顿真是个天才!”
是的,牛顿的确是个天才,但是天才是否可以被培养出来呢?牛顿所拥有的“创造力”究竟是一种天生的特质,还是一种可以被训练出来的能力呢?这似乎就是《走出思维泥潭》这本书试图讨论并解决的问题。
创新,即有目的的创造力,被广泛认为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它构筑了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的基石。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今天的人类似乎已经拥有了可以掌控世间万物的能力,并总结出各种经验、范式,形成知识,在已经建立起的、牢不可摧的既定认知框架中享受安逸的生活。科学也是如此。有关科学的认知框架,同样有着一系列紧密相连的预期(范式),这些认知框架能够帮助科学家们快速完成科研任务,更好地了解自然,并能轻松地解释严谨并可复制的实验,从而更高效地探寻整个世界的运行之道。
然而,人类需要不断进步,科学家亦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产生的步,并且也许是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承认人类思维的局限性。既定的认知框架甚至无法解决或解释一些司空见惯的科学问题,它将我们的思维框定在“黑匣子”之中,形成可怕的思维定势(认知偏见),使得创造力受到限制,甚至致使人类文明停滞不前。
跳出去!跳出“可怕的”认知框架,还科学一个更大的奇迹!给人类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是的,是时候来查收本书带给你的“创新工具箱”了。
“泥潭之猪”(PIG In MuD)——这个拥有特别名字的“创新工具箱”将引导你逐步找到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而你需要做的,仅仅只是按照书中指导来一步步地训练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步,在兴趣、观察和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正确的问题并将它表述(Phrase,P)出来;第二步,识别(Identify,I)认知框架,并且找到可替代的认知框架;第三步,产生(Generate,G)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第四步,需要借助冥想,进行孵化(Incubate,I);第五步,将你的创意融合(Meld,M)到常规科学的过程中;第六步,传播(Disseminate,D)你的创新发现。
那么,抓到这只“泥潭之猪”,是否就意味着已经掌握持续创新的方法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创新思维技能还必须能够与日常的科学思维过程结合起来方能奏效,你仍然需要按照本书每一章给出的方法,不断进行思维训练——毕竟,科学是一片充满了谨慎与创造的奇幻森林,这片森林曾经并且正在铸就令人印象深刻的繁荣与辉煌,唯有深入这片森林方能一探究竟。法国生理学家克劳德?伯纳德(Claude Bernard)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和才华,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华的发挥。因此,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性才华,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而良好的方法则会提升这种才华。”回到当下,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正面临挑战,在科技突飞猛进的背后面临着一些“卡脖子”问题。当今的中国正处在由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关键时期,我们取得了“天宫”、中微子振荡、“墨子号”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但也在世界科技的角逐中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我国科技创新仍然面临许多“卡脖子”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尚显不足,重大创新成果相对偏少,我国科技体制亟需不断改革和完善。科学兴则国家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差距,把创新理念深植到社会文化中,真正释放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巨大潜力。
在创新主导未来的新时代,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成功更会眷顾那些破译了创新“黑匣子”的勇于创造的人。我们要敢于搬开阻碍创新发展的绊脚石,大胆破除基础科学创造力不足的矛盾,拨开那片挡住科技创新人才创造性思维的乌云。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培养出一大批不仅掌握现代科学方法并且能够突破惯性思维、具有强大创造力的科学家人才。这才是中国科学的希望和未来,更是我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因此,所有破题的根本,都回避不了且必须解决创新的源头问题——创造力的训练与培养,我们必须改变思维模式,也必须超越自己思维的舒适区,不断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而这些,正是本书所能带给我们的启迪。
翻译本书也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中国科学院的老同事赵军博士畅聊科学文化时,聊到了这本书,我们一致决定将这本书翻译出来介绍给更多的读者。经过简短沟通,由赵军博士负责翻译,黄正和陈以昀两位博士参与协助,由我负责全书译后的审校。翻译这本书也前后经历了数年时间,书中涉及诸多学科领域专业术语和科学史内容,我要特别感谢承担具体翻译任务的三位青年才俊,尤其是赵军博士,他为翻译本书付出了大量时间,在翻译过程中精益求精。客观地说,没有这些努力,本书的翻译很难达到现在的质量和水平。
毫不夸张地说,无论你是科学创新工作者还是教育战线的一员,甚至你只是想提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你只要花上一些时间来认真阅读这本书,相信都会有所收获。同时,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各类学校学生提升自己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本参考书,从而为中国创新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你突然出现了一些症状:眼窝开始疼痛起来,体温急剧上升,并且感到昏昏欲睡,甚至压根都无法从床上抬起身来。也许其他身患此病的人别无选择,只能咬牙坚持着去上班,但这对你来说简直是无法想象的英雄之举。几天或者一周后,你可能会好起来,但也可能成为那些不幸者中的一员—这种疾病以惊人的速度和力量把你击倒。由于毛细血管的破裂,你的脸、胸部和腹部开始出现小的紫色斑点,然后你会开始呕血、咯血。当你的体液开始涌入肺部时,窒息感就会逐渐加剧。在几小时或几天内,你就会丧失所有的希望。
这就是大流感。2009 年,整个世界都屏住了呼吸,因为在1918年曾夺走5000 万到1 亿人生命的流感病毒再次暴发了——当年的那次流感曾波及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大批年轻人正值青春年华就被夺走了生命,以至于不得不动用挖土机来加快挖掘新的坟墓。想象一下,1918 年这场疫病所造成的影响,如果放到现在的话,就相当于令22 亿人患病并有2.2 亿人死亡——死亡人数相当于美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
到了2009 年春天,我们依旧无法阻止一场流感的蔓延。流感病毒首先攻克了墨西哥的韦拉克鲁斯州,感染了当地60% 城镇的居民。紧接着,随着美国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首批病患的出现,流感开始席卷美国。为了防止流感病毒的进一步蔓延,欧盟曾采取了出人意料的措施,告诫民众取消所有前往墨西哥和美国的非紧急出行,但为时已晚。以色列、新西兰和西班牙在第二天就出现了流感病例。
在一个半世纪前,两位极具创新精神的天才——罗伯特?科赫(Rober Koch)和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发现了某些疾病是由单一“细菌”引发的,从而引发了科学界的一场革命。巴斯德发明了狂犬病疫苗,这为人类战胜传染病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武器。从那时起,当诸如H1N1 这样的病毒性流行病出现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方式就是开发针对性疫苗去控制它。然而,即使人们在2005 年已经获得了1918 年流感病毒的基因组序列,新疫苗的研制流程(降低病毒活性后置于鸡胚细胞中培养)和我们的父辈乃至祖父辈们所处的时代相比,仍然毫无进展。
由于缺乏有效的疫苗,2009 年暴发的H1N1 流感在全球整整肆虐了39 周。幸运的是,这场流感带来的后果比之前预想的要轻很多。尽管有200 个国家和地区受到了影响,死亡人数却不到12000 人。然而,下次我们还会这么幸运吗?
要使世界免受下一次流感暴发带来的灾难,我们必须创新。想象一下,我们也许可以在一天内完成一个新病毒的基因组测序,在一个星期内重组减毒病毒基因组,在一个月内培养数十亿的克隆。科学界正孜孜以求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但是在下一次大流感暴发前,我们能准备就绪吗?
创新,其定义是有目的的创造力,被广泛地认为是科学进步的动力。创新构筑了人类福祉和繁荣的基石。自1900 年以来,普通美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奇迹般地延长了30 年:在1900 年,美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是47 岁,而到了2011 年,大多数美国人的寿命竟然超过了77 岁。这就是创新的奇迹。这种奇迹不但极大地延长了人类的生命,还催生出了诸如互联网、手机、人工耳蜗植入、空间站、DNA 测序、激光手术等新兴技术。
既然20 世纪已经取得这么多科研成就,那我们可以坐享其成了吗?实际上,各种新的危险迫在眉睫,并且新危险无法用老办法来解决。人们越来越担心,我们所面临的各种对于人类健康和成功的威胁,要大于我们能创造性解决它们的能力。
科学至今尚无法解决许多现代危机:经过长达40 年、投资总额高达1050 亿美元的“抗癌战争”,成年人的癌症死亡率仅仅是略有降低;在美国,尽管阿尔茨海默症每年都会吞噬530 万人的大脑神经并因此产生1720 亿美元的花销,但至今仍然没有针对这一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患有肥胖症,由此引发的残疾和糖尿病已经影响了高达16% 的成年人;地球脆弱的生态系统正在饱受缺水和全球变暖的双重折磨。在你的孩子未来所生活的世界里,糖尿病的肆虐会缩短美国人的平均寿命吗?在照顾众多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负担下,经济将会崩溃吗?缺乏饮用水和全球变暖将引发争夺食物和水的世界大战吗?如果我们不创新,所有这些潜在危机会不会成为现实呢?
2010 年8 月,《新闻周刊》(Newsweek)报道称,美国正面临着创造力危机。在过去的20 年里,美国儿童思维的原创性一直在减退。尽管他们的智商(IQ)测试成绩在逐年提升,但是关于其创造力的标准化测试成绩却在持续下降。
同时,科学研究似乎也陷入了停顿。《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和《国家评论》(National Review)的评论指出,创新正在放缓。泰勒?考恩(Tyler Cowen)在其2010 年的畅销书《大萧条》(The Great Stagnation)中虽然肯定了信息技术的进步,却对很多其他科技领域的创新停滞而感到忧心忡忡。大卫? 布鲁克斯(David Brooks)在《创新停滞正在减缓美国的进步》(Innovation Stagnation Is Slowing U.S. Progress)一文中,描述了一个从1970 年穿越到2011 年的女性,完全没有看到她所期待的“火星空间殖民地、飞行汽车、超快核动力飞机和人工器官”等景象的发生。布鲁克斯笔下的时间穿行者希望体验到的是一个1900 年出生在马车时代的人能在其有生之年看到人类在月球上行走的那种发展速度,但她失望了。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两个蓝丝带委员会在2007 年和2010 年披露了这样一个事实:美国科研单位在科学创新和竞争力关键要素,即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创造性生态系统方面的资金投入,均出现严重不足。因为次报告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第二次报告又加大了篇幅,文章《重回暴风前夕》(Rising Above the Gathering Storm Revisited)敲响了美国正在失去其在国际科学界主导地位的警钟。《科学》(Science)杂志也证实了这种担忧:其2010 年刊登的一篇文章表明,1995 年欧盟的科研成果已经超过美国,2008 年亚太地区也超过了美国。针对这一现状,《重回暴风前夕》一文提出了有助于政府加强美国科学创新的措施,包括为美国研究型大学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以及加强中学科学教育。
本书将提出另一种方法,即利用并放大个人内在的能力来进行发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