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想象欧洲丛书(7册)欧洲史
》
售價:NT$
1880.0
《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
售價:NT$
149.0
《
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教育文集版)
》
售價:NT$
230.0
《
数据驱动法律
》
售價:NT$
390.0
《
对话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馆长
》
售價:NT$
995.0
《
揭秘立体翻翻书--我们的国宝
》
售價:NT$
490.0
《
清代贡院史
》
售價:NT$
800.0
《
光焰摇曳——变革与守望的梁启超
》
售價:NT$
440.0
|
內容簡介: |
本书研究中国的阅读和诠释理论,但由于阅读与书写密不可分,因此,本书又是一部对书写创作的研究。本书除了系统探索中国的阅读诠释理论之外,也重点关注一种在现代西方理论进入中国以前中国人即已发现,并在数千年中不断探索的文化现象。根据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诠释理论,这一现象可被称之为“开放性诠释”。当然,古代中国人并没有对这一现象赋予现代的概念性范畴。本书将其核心定义为“诠释的开放性”,对其进行系统的的思考,并试图找出有助于建立跨文化的阅读诠释理论与诗学的概念性见解。
本书探讨阅读与创作的纯理论问题,涉及这些基本要素,如作者,读者,文本,语境,意义,表意,再现,和诠释等,并重新审视这些中心问题﹕什么构成了阅读与诠释的开放性?开放性在特定作品中是怎样显示的?自觉使用语言和书写技巧可以在什么程度上产生开放性?开放诗学对创造语言艺术具有什么意义?虽然本书的直接目标是在研究的数据中发现开放元素和开放的机制,建立中国传统的诠释学,但更大的目标是要寻找理性构思阅读书写的新方法,建立可与西方现代理论对话的跨文化诠释学与开放诗学
|
關於作者: |
顾明栋,字泽木,号三无学人,芝加哥大学文学博士,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美国达拉斯得州大学比较文学教授,美国《诺顿理论与批评选》特别顾问。著有英文专著3部,英文编著3部。中文专著《汉学主义》(商务印书馆,2015)、《原创的焦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等。
|
目錄:
|
序
导论 开放性诠释――一个跨文化现象
篇 阅读和开放性的概念探究
章 知性思想中的阅读理论
第二章 美学思想中的诠释开放观念
第二篇 周易诠释学
第三章 《周易》与开放式再现
第四章 《周易》“明象”:现代读写理论的古代洞见
第三篇 《诗经》诠释学
第五章 《诗经》与开放诗学
第六章 《诗经》诠释:盲点与洞见
第四篇 文学诠释学
第七章 中国诗的开放诗学
第八章 语言的开放性与诗的无意识
结论 走向自觉的读写开放诗学
征引书目
索引
后记
|
內容試閱:
|
中国传统上并不缺少关于读写的概念性探究,但其卓见则散见于不同话语,迄今未能融人一个清晰界定的体系之中。无论是在汉语还是其他语言中,在知性思想和批评实践中进行关于中国读写理论的系统研究已为时甚晚,本研究试图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认为中国传统已经构成了一套隐性的读写理论,其卓见不仅早于西方同类思想几百年,而且预示了当代诠释开放性和开放诗学的思想。此外,本研究试图建构一个中国诠释理论体系,从比较的视角进行反思,撷取理论洞见以便为文本批评和创意写作建构一种跨文化诗学。
但是,笔者的初动机仅仅是想要摈弃诠释学的惰性,找到新的阅读策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扩展,笔者越来越清楚地了解到开放性诠释是批评、诠释学和文学理论等诸多问题在当代话语中交叉的结点。在过去的50多年中,现代批评和文学理论界发生了根本而深远的变化。这些变化类似于自然科学中的范式转换,似乎聚焦于一个核心问题:即文本的状况。尽管其变化多端,令人眼花缭乱,现代诠释学思想的核心关注点之一就是开放性诠释的问题:一个文本是否是一个统一、和谐的封闭空间,至多只是允许精细入微和条理分明的各种阐释力量达成的一种平衡?还是由不同观点、声音、价值、态度和意识形态充斥其中、并容许相异和矛盾性阐释的一个开放性空间?作为这一认识的结果,诸如“作者”、“读者”、“文本”、“语境”、“意义”、“意图”、“意指”、“符号”等理论问题便自然而然地成为我所思考的范畴。
由于在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和亚洲知性思想的书籍过程中获得了真知灼见,本研究也经历了另一次调整。在论中国思想的系列书籍中,郝大伟(David Hall)、安乐哲(Roger Ames)和其他研究亚洲知性思想的学者已经开辟了一条比较和对话的蹊径,成功地在中国/亚洲与西方思想之间进行了有意义的对话。他们令人鼓舞的成功坚定了我长期以来抱有的信念,即,尽管中国诠释思想有自己的特征,但其对文本无尽意义的关注却与西方诠释思想中的类似关注相融合,具有跨文化意义。由于这一信念,本研究再次转向,即把中国读写理论与西方诠释学理论相关联,在更大的后现代理论的语境中进行一种比较研究。笔者确信,如果想要在中西诠释思想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开放性诠释肯定是可行之途。中西思想可以跨越这座桥梁进行双向流通,开始真正有意义的对话。作为这一认识的结果,我对中国读写传统的研究便成为一项跨文化探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