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售價:NT$
280.0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售價:NT$
490.0
《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售價:NT$
190.0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NT$
199.0
《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
》
售價:NT$
340.0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
編輯推薦: |
我过去是小学教师……。现在回想起教书时的情况还很高兴。
徐老同志(徐特立):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 ,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小学教员)怎样在工作中学习呢?要向学生学,……还要向老百姓学习,跟他们谈话,把他们的话总结起来,作为你们的经验。
要尊敬老师。……老师讲对一半就不错了,都讲对了还要你们学生干什么?很多学识问题,是要老师、学生共同研究的啊!
—— 毛 泽 东
|
內容簡介: |
教师是**初的职业愿望和一生关注的职业,无论是作为小学教员、校长,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青年时期曾在多所学校就读,参加革命后又有不同领域的老师,其间与老师们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学习交流和生活交往,他本人在不同时期也有做老师的经历,可以说,“教师情愫”贯串了*的一生。
本书通过对一些尘封的档案卷宗和历史文献的呈现,以蘸满真挚情感的细腻笔触,由点到面地展现了*浓郁且鲜为人知的教师情结、师生情谊和教育情怀。
|
關於作者: |
韩延明 山东肥城人。高等教育学博士、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高校评估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临沂大学校长、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一级巡视员等职,第十一、十二届山东省人大代表。曾获改革开放以来全国30名“从事高教工作逾30年高教研究有重要贡献学者”和“山东社会科学名家”等称号。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3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CSSCI百余篇),荣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20余项。
|
目錄:
|
引言? 历史的沉淀与沉淀的历史?…?001
章? 教师:一生向往的职业?…?009
一、“我适合于教书”… 009
“只剩下一个 Teacher”/“教育系我职业”/“图强根本,莫要于教育”/“我可 愿做的工作:一教书,一新闻记者”/“教书就是为人民服务”/“当名教书先生也是 不容易的呢!”/“老九不能走!”
二、“大学教授”的故事 … 014
“我想去当大学教授”/ 同斯大林商聘大学教授 / 与“厦大教授”失之交臂 /“不要怕教授”/ 在大学讲课 /“大学教育应当改造”
三、感念“小学教员”… 020
小学“革命教员”/“现在回想起教书时的情况还很高兴”/“小学教员的任务和功劳是很大的” /“我是当小学教员的”/ 两次“解决”的批示 / 牵动千万知青的复信
四、关注教育与教学改革 … 024
20 世纪30年代之要求 / 20 世纪40年代之要求 / 20世纪50年代之要求 / 20世
纪60年代之要求 / 20 世纪70年代之要求
五、赴孔子故里“朝圣”… 028
次阙里之旅 / 第二次曲阜之行 / 学习孔夫子 /“孔夫子就是这样教学的”/“孔子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嘛!”/ 对孔子思想要批判地继承
第二章? 尊师:终生践行的美德?…?034
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 035
六十寿辰的贺信 / 七十华诞的寿糕 / 情深意切的送瓶 / 固执己见的配车 /“您是主席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二、“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039
韶山冲设宴谢塾师 / 携手同行见真情 / 深切怀念杨恩师 / 尽心孝敬袁师母 /“养起来,让他做翻译工作”
三、以德报怨敬张干 … 044
险遭开除 /“记大过”不计前嫌 /“生活困难情形,极为系念”/“优待我们,可谓极矣”/ 人间重晚晴 / 调女回湘侍养老人 /“此生此世,不知如何报答!”
四、“廷争面折”不了情 …048
中国后一位大儒 / 亦师亦友,坦诚相见 /“我们也统统吃素食,因为今天是统一战线嘛!”/ 政协会的轩然大波 / 怀仁堂“廷争面折”/ 留任政协委员 /“可惜未请周扬、梁漱溟”/ 钩玄决疑,百年尽瘁
五、“一字师”和“半字师”…054
加上“新”字了 /“浪”改“水”/“酎”改“酹”/“哭”改“咒”/“腊”改
“蜡”
六、“还债十年”的特殊师友…058
不是师生,胜似师生 /“还债”+“利息”/《柳文指要》诞生记 (上)/《柳文指要》诞生记(下)/“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文革”中的“特保”/“切不可打倒刘少奇”/ 以身酬义谋统一
第三章? 和他的学前老师?…?066
一、母亲文素勤 … 066
养育深恩,春晖朝霭 / 石三伢子 /“病母在庐,倚望为劳”/“一掬慈容何处 寻?”/ 世界上有三种人 /“妈妈常常教育我”/“我们是劳动人民的儿子”
二、八舅文正莹 … 073
寄居唐家圫 / 小小陪读郎 /《家范箴言》/“八舅对我的教育和帮助好大啰!”/“八舅父仙逝,至深痛惜”/“他对我是有大恩的!”
三、父亲毛顺生 … 078
父亲的发家 / 父亲的家教 / 百天痛失双亲 / 严父慈母的“雕琢”/“不孝敬父母,天理难容!”/ 毛家一门忠烈
四、九哥王季范 … 083
季范之风范 / 引领幼年 / 帮助少年 / 支持青年 / 国是建言 / “没有他,就没有我”/“京城兄弟”/“九哥千古!敬挽”
第四章? 和他的私塾老师?…?091
一、邹春培:“润之将来必成大器”… 092
南岸私塾的老夫子 /“省先生”不省心 / 游泳事件 / 离校出走 /“学问已非吾辈所能及矣!”/“邹先生是个好人!他是个严师啊!”/“荫泽子孙”
二、毛宇居:“毛君泽东,年少英雄”… 097
韶山一枝笔 / 吟咏《井赞》/ 点读《左传》/“我爱看的是中国旧小说”/ 手抄密藏《祭母文》/ 火中救出《讲堂录》/ 机智保护毛家祖坟 / 泽沛苍生,东来紫气 / 一进中南海 / 二进中南海 / 三进中南海 /“把我大哥接来”
三、李漱清:“硬就硬,莫激烈;软就软,莫投降”… 106
民主思想的启蒙老师 / 一本叫作《盛世危言》的书 /“我也开始有了一定的政治觉悟”/“对于农业,我懂得一点”/ 冒险掩护 / 先生追随学生 /“尊翁健存, 可为庆贺”/ 烈属荣府 / 中南海赴宴 / 观剧、赏月、爬山、乘机 /“这一辈子值当, 总算看到了主席的世界”
四、毛麓钟:“润之天资聪颖,英才早发”…116
从乌龟井到东茅塘 /“这个秀才是我小时候的塾师哩!”/ 立大志,做大事 /《纲鉴易知录》/ 屈子当年赋楚骚 / 细读《诗经》与“领袖诗人”/ 学字要临帖 /“二伯不愧是韶山的秀才,教书育人很有办法哩!”/“我读了六年孔夫子的书”/ 给自己定下三条原则
第五章? 和他的高小老师?…?126
一、堂长李元甫:“今天我们取了一个建国才!”…126
学堂与堂长 /“土包子”跨入洋学堂 / 外乡人迷上藏书楼 /“子任”与“康梁”/ 千里马不忘伯乐情 / 李公元甫纪念碑
二、班主任谭咏春:“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133
睡觉 / 治病 / 传观 / 交友 / 报恩 / 解忧
三、历史老师贺南纲:热心的教育家 …140
湘西隐仙 / 讲解《饮冰室文集》/ 赠送《了凡纲鉴》/ 导读《校邠庐抗议》/ 诠释《曾文公家书》/“没有他们,我进不了东山小学堂,也到不了长沙”
四、洋先生萧克琳:“他教音乐和英文”… 144
洋学堂的假洋鬼子 /“我喜欢听他谈日本的事情”/“打点精神做个大英豪”/ 打开天窗看世界 / 往事并非如烟 / 与东山学校陈列馆
第六章? 和他的中学老师?…?150
一、杨柄谦:民主革命思想的向导 … 151
学堂与监督 / 推荐与录取 / 修身+国事 /“《民立报》,那是一份民族革命的报纸”/ 次发表政见 / 反清之“剪辫行动”/ 辛亥风云“秀才兵”/ 革命军中“报纸迷”/ 退伍不忘“老上司”/ 半年列兵益一生 / 两位新军战友情
二、符定一:中学时代的老师和校长 … 163
众里寻他千百度 / 复试“头名状元”/ 指导“文章魁首”/ 办理退学自修 / 师生北京重逢 /“延安三个月,胜读十年书啊!”/“先武攻天津卫,后文取北平城”/ 新中国首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 题书《联绵字典》/ 一生有三大贡献
三、柳潜:培育“伟大之器”… 170
《商鞅徙木立信论》/“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 由徙木立信到崇尚法制 / 文 章千古事 /“他对我帮助很大,是一位教育家”
四、胡汝霖:“借给我一部《御批通鉴辑览》”… 175
“授内阁中书”的历史教员 / 借阅《御批通鉴辑览》/ 一生痴迷《资治通鉴》/ 出 人意料的“后果”/ 定王台上好读书 /“让我们来一个读书比赛”/“世界原来有这么大!”/“一墙古籍半床书”/ 生前后一次读书 / 师生“一师”再聚散 /“一生淡泊, 难能可贵啊!”
第七章? 和他的师范老师?…?185
一、杨昌济:“欲栽大木拄长天”… 187
“君子所泽,源远而流长”/ 学友“蹈海”奋“怀翁”/ 师生一同转“一师”/“资 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达化斋的法门”/“杨先生之涵宏盛大”/ 船山学社 / 不死、 求己、猛进、坚忍 / 李氏芋园与板仓杨寓 / 二十八画生 / 野蛮其体魄 /《体育之研 究》/ 新民学会的“精神导师”
二、徐特立:一代师表启后昆… 200
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 / 师生同道“战犹酣”/ 绅士 战士 /“二十年内,非 一战不足以图存”/ 不动笔墨不看书 /“徐二叫化”之“默化”/ 健学会、留法生、 革命者 /“真是疾风知劲草、岁寒知松柏啊!”/“知我者,先生也!”/ 童偕到老 /“徐老不老,老当益壮啊!”/ 辞世前的隐忧
三、袁吉六:“挽天下于危亡者,必斯人也!”… 213
“袁大胡子”/“横扫千军笔一支”/ 不“打”不相识 /“四多”箴言 /“韩愈文集, 厥功伟哉”/《文选》烂,秀才半 /《风赋》与三峡 /《读史方舆纪要》/“孔融笔意”“昌 黎手法”/ 习字教员授书法 / 题写碑文念师恩
四、黎锦熙:创建中国现代新语文人 … 225
黎氏八骏 /“邵西先生阁下”/“闻黎君邵西好学,乃往询之”/ 切望“急归无恋”/ 首次赴京喜相逢 /“驱张”请愿团团长 /“持久战”与“大众语”/ 30 年后再聚京 城 /“纲目法”与“图示法”/ 新中国文字改革引路人 / 中国注音字母之父 /“六札”等稀世藏本 / 夕阳红
五、罗元鲲:“二十四史”润英才 … 239
“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罗对毛极为器重,师生情谊甚笃”/“竹筒罩灯光, 夜读廿四史”/ 通读、选读、精读、悦读 /《贺新郎·读史》/《评点二十四史》/ 湖南教育界老人 /“我的老师,你们要喊太老师”/“人民领袖,功高于天”
六、方维夏:先生、先锋、先烈 … 246
博物、农业教员 / 三次修学旅行 / 走遍天下路 / 骑马考察计划 /“人物互选”冠军 / 师生执掌学友会 / 治军、入党、起义、留苏 /“方先生是我的好老师、好同志啊!”
七、孔昭绶:民主教育之先驱 … 255
挽留“退学”生 /“他是一位教育改革家”/ 学生志愿军 / 上士、文书、连长 / “毛奇”统“三军”/ 警备队长 / 故人的秘藏 /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两份“百年原始 档案”/ 恰同学少年 /“到橘子洲头看看”
第八章? 和他的北大老师?…?268
一、李大钊教授——“他是我真正的好老师”… 269
“钊,远也”/ 微言如闪首传真 / 北大红楼两伟人 / 从神交到相处 / 首次进京的人生影响 / 二次进京的坚定信仰 /“我们要组织一个游俄队”/ 京湘师生的后续交往 /“先驱好肝胆,松柏耐岁寒”
二、陈独秀教授——“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 283
一大至五大的中共领导人 / 一晤陈独秀 /《新青年》的忠实读者 / 毛 泽东二晤陈独秀 / 三晤陈独秀 / 建立湖南党团组织 / 中共一大代表 / 秘书与 委员长 /“同盟军”引发的分歧 /“农民运动的王”与中共五大 / 分道扬镳 /“伟人” 的亲疏演变 /“他创造了党,有功劳”/“陈独秀后人生活有困难,可以照顾嘛 !”/莫须有的冤案
三、蔡元培教授——“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312
“蔡夫子大人”/ 蔡元培有启于 / 蔡元培有助于 / 蔡元培有益于毛 泽东 / 蔡元培有恩于 / 蔡孑民讲,记 /“其诸可以为各省新设大学之 模范者与!”/ 黄庞流血事件 /“先生将何以处此耶?”/ 还我河山旧标语 /“你的父亲真是好人!”
四、邵飘萍教授——“对我帮助很大!”… 336
“飘萍一支笔,胜抵十万军!”/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特别是邵飘萍,对我 帮助很大”/“铁肩辣手”的传承者 / 一支笔杆子吓退十万枪杆子 /“新华社首席记者”/ 确认邵飘萍为革命烈士
五、杨昌济教授——“对我有很深的影响”… 343
首次进京居杨寓 / 恩师引荐谋工作 /“在这里,我遇见而且爱上了杨开慧”/ 博 学、深思、力行 / 老夫子“抱病举贤”/“先生固将以嗜学终其身”/ 孝敬师母和岳 母向振熙 /“算人间知己吾和汝”/“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开慧之死,百身 莫赎”/“红霞万朵百重衣”
第九章? 和他的英语老师?…?356
一、萧克琳 : 高小时期的英语老师 … 357
留学日本的“假洋鬼子”/ 退学的小秘密 / 中学英语老师之谜
二、谭戒甫 :“一师”时期的英语老师 … 358
“我学着写英文”/“外国语真是一张门户”/ 新中国成立后的师生交往 / 生前的 遗憾
三、余光生:延安时期的英语老师 … 362
“我的老师来了 !”/ 从“余宰扬”到“余光生”/ 骑一匹枣红马的英语老师 / 互 为师生 / 笑谈“paper tiger”/“paper tiger”花絮 /“纸老虎,对了,那是指我们”
四、林克:20 世纪 50 年代的英语老师 … 366
“你做我的老师,教我英语”/ 随时随地学英语 / 他学英文的目的 / 爽爽朗朗地 大声念 / 热学英语的高涨期 /“英语 nation,为什么国家和民族通用?”/“我已能阅 读《纽约时报》了”/ How are you ?
五、章含之:20 世纪 60 年代的英语老师 … 374
章含之二进中南海 /“章老师,你愿不愿当我的英语老师啊?”/ 1964 年元旦后 个星期日 /“这个英语还蛮科学的”/ 两次“通天”的上书 /“中国外交界五朵金花”之一 /“我的章老师,今天我要批评你”
第十章? 的教书岁月?…?380
一、“教学实习”首登讲台 … 381
《国文教授案》/“四步骤”教学法 /“毛君态度、教法、言语均臻完善”
二、工人夜学亦师亦友 … 383
请缨主办工人夜学 / 三次改写招生广告 / 讲授历史常识课 / 填写《夜学日志》/ 举办二期工人夜学 / 工人夜学影响深远
三、修业学校初露锋芒 … 388
修德敬业 / 教书育人 / 抗议解散一师附小 / 主编《湘江评论》/ 领导“驱张”运动 / 创办《小学生》半月刊 / 成立湘潭教育促进会 / 创建文化书社 / 为小学教师鼓与呼
四、一师附小彰显风采 … 396
改革小学招生制度 / 开办成人失学补习班 / 革新教学内容与方法 / 推行教劳结合 / 重视学生体育锻炼 / 朝会演讲与读报要求 / 成立湖南俄罗斯研究会 / 有情人终成 眷属
五、师范教员弘文励教 … 406
课堂讲授别开生面 / 教学内容古今交融 / 新型的师生关系 / 组织学生社团 / 文以载道 /“易先生是个好人啊!”
六、大学校长大展宏图 … 411
创办湖南自修大学 / 创办中央党校 / 创办中华苏维埃大学 / 创办中国抗日军政大学 / 创办各类高等院校 / 一个新发明的大学制度
七、干部教员高超授课 … 419
只争朝夕 / 讲习所任教 / 大学授课 / 启发式教学 /“活”的考试 / 隐而不露,真是艺术高手 / 育人晓理之巧喻 / 发言要精,要生动 / 使读者感觉有些春意
参考书目?…?433
后?记?…?441
|
內容試閱:
|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017 年 10 月 31 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 习近平总书记就率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集体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 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 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和伟大复兴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因为这里是我们党的根基和血脉。只有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使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也唯有如此,方可告慰 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强调,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从电视上看到此情此景,使我们更加深切怀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缔造了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共一大代表同志。
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 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令人高山仰止。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闪耀着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书法 家、诗人等诸多璀璨光环的世界巨人,却一直对“教师”情有独钟。他一生对教师职业的念念不忘和孜孜向往,以及浓郁的教师情结、师生情谊和教育情怀,已成为其波澜壮阔的伟大人生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震古烁今,感人至深!
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一级巡视员韩延明同志,正是从这一独特视角入手,满怀对人民领袖和民族英雄同志的崇敬之情,在寻根探脉、广辑细核、深入考证并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精心撰著了《的教师情愫》 一书。经作者授权,笔者有幸先读为快。读后总的感觉是,该书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选题新颖。该书构思巧妙、视角独到,既高屋建瓴又紧接地气,既具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它将党史与教育、伟人与教师、社会与学校、历史与现实、点与线、线与面等有机结合,熔铸古今、贯通中外,追本溯源、 抱朴守真,既深化了党史专题研究,又发挥了作者教育学家的优长,其中不乏切身体验和真知灼见,开辟了新时代研究的新路径和新向度。在全党广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该书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
二是站位高远。全书具有较高的政治站位和较远的史学眼光,充分体现了党史研究“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根本遵循,实际上是通过同志的求学经历和教书岁月(学与教)这条基本线索,由点到面地展现了 同志青少年时代,以及后来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敬老爱幼、尊师崇教、扶弱济困、感恩图报、积极进取、投身革命的优良品德和博大情怀,折射了中 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艰辛历程,讴歌了同志献身民族独立、国家富 强、人民幸福的丰功伟绩,令人刻骨铭心、回暖初心。掩卷深思,总有一种深远的教育意义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融会其中,总有一种风骨、神思、情采、 悟性贯通其内,使读者在颔首莞尔之间心领神会。同时,该书注重梳理、挖 掘和弘扬红色文化,“三观”端正,使我们在阅读与感悟中深受启迪和教益。
三是史实准确。本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广泛搜集史料、善于捕捉细节、探寻历史真实,而且坚持实事求是,用可靠、可信的史实和例证说话。同时,在掌握确凿史料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史实分门别类地予以盘点核查、去芜存菁,慎重地对某些长期以来以讹传讹的不准确、不正确的“记载”“口述”,以及与“历史真实”有出入的“解说”“推演”甚或历史虚无主义论调等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澄清、考证和纠正,其中不乏去伪存真、发人深省之处。
四是内容丰富。本书历史跨度大、延展时间长、涉及人物多,面广量大,犹如一部异彩纷呈的舞台大剧,内蕴丰厚,人物生动,情节细腻,事迹 感人,而且条理清晰、梳之有序,既各具特色又融为一体。一本书能够写成这样是很不容易的。这既需要作者阅读大量有关同志及研究同志的历史文献,又要参阅许多相关的书籍、年谱、传记、文集、讲话、报告、 信函、电报、题词、批注、批示等,还要注意参考吸纳的有关文献和新发现或查证的有关史实。
更可贵的是,作者态度严实、治学严谨、考据严格,注重追本溯源、寻根究底,不仅采用的是正规的、权威的、新近的参考文献,而且还到韶山、 长沙、井冈山、瑞金、延安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寻访伟人足迹,核查有关史料。本书随文注释有近千处,参考书有几百本,时间跨越数十年,涉及主要人物几十个,可谓史料性强、参考书多、涉及面广、信息量大。
五是语言流畅。本书著者系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在高校任教三十余年,一直笔耕不辍、著述丰硕,具有深厚的哲学和文学功底,语言流畅、优美、凝练、隽永,鲜活生动,情理交融。有时如绵绵细雨,有时似行云流水,有时又汪洋恣肆、豪情四溢。即使引经据典,亦宛若浑然天成,深入浅出,巧譬善喻,往往是珠玑之语一气呵成,在谈笑风生中娓娓道来,在不知不觉中引人入胜,如一溪甘美清冽的潺潺流水,缓缓流入读者的心田,既有哲理性又有趣味性,既有说理性又有可读性,寓意深刻,富含妙谛,使 读者倍感自然、亲切、快乐,如饮醇醪。
当然,该书仍有进一步提高、补充、完善的空间,但瑕不掩瑜。韩延明 同志到我们党史研究部门工作只有几年时间,能够在正常工作之余写出这样一部内容充盈、情理交融、史论结合、引人入胜的党史研究著作,实属不易。因工作关系,我和他见过几面,聊得甚为投机,颇有一见如故之感。因为我们同是 20 世纪 50 年代末出生,都属憨厚型、书生型、勤奋型之人,又都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的早一批大学生,而且他又曾是我家乡的大学校长和老师, 所以我们有许多共同感兴趣的谈资和话题,特别是共同的党史研究工作使命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交流和友谊。
“是书香能致远。”清心悦读,韵味悠长。延明同志郑重地将其书稿发给我,嘱我“斧正”。盛情难却,认真细读,在当代中国出版社即将付梓之际,聊发感慨,是为序。
张树军草于北京
2017 年 11 月 16 日
二、陈独秀教授——“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
与陈独秀的革命交往,经历了一段由尊崇、紧密到质疑、疏离直至分道扬镳的演变过程。与陈独秀的三次晤谈以及李大钊的影响,在“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确立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批判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但从不否定他作为“新文化运动主将” “五四运动总司令”和“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伟大历史功绩。
赞誉陈独秀为“思想界的明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特别是中国 共产党早期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自称是陈独秀、李大钊“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是自己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引路人。1945 年 4 月 21 日,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的报告中说:“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
我们那个时候学习作白话文,听他说什么文章要加标点符号,这是一大发明,又听他说世界上有马克思主义。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
(一)一大至五大的中共领导人
陈独秀(1879—1942),原名陈乾生,谱名庆同,字仲甫,号实庵,笔 名有三爱、只眼、独秀、实、撒翁、顽石等,安徽怀宁(今安庆)人。1896 年中秀才,1901 年东渡日本留学。1904 年在安庆创办《安徽俗话报》,1905 年 建立反清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1912年 6月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4月任安徽高等学堂校长。1913 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再赴日本。1914 年在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同年6月回国。同年 9 月在上海 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翌年改为《新青年》)。1917 年 1 月被蔡元培聘任为 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教授。1918 年 12 月与李大钊等人创办《每周评论》,该杂志与《新青年》相映生辉。1920 年 12 月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陈独秀历任届中央局书记、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等职务,是这段时期党的领导人,至党的八七会议止。他 1929 年 11 月被开除党籍;1931年 5月担任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被国民党逮捕入狱,1937年8月获释;1942年 5 月 27 日在江津病逝,享年63岁。其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陈 独秀思想论稿》、《陈独秀著作选编》(五卷本)、《陈独秀文集》(四卷本)等。
(二)一晤陈独秀
与陈独秀的次晤面交谈,是在作为赴法勤工俭学青年领队次进京期间。经李大钊介绍,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偶像陈独秀。
“1918 年 9 月的一天,秋阳艳丽,金风送爽,正致力于北大文科改革的陈独秀,来到北大图书馆,找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商讨有关文科各门设阅览室,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一事。他一走进李大钊办公室,就看见一位身材伟岸、 浓眉大眼、目光犀利的年轻人,站在李大钊一旁。”接着,李大钊便向陈独秀介绍说:“仲甫,站在你面前的这位年轻人,就是‘二十八画生’,湖南一师学生,名叫,字润之。”又转身对说:“润之,这位就是发表你的《体育之研究》的《新青年》主编陈独秀教授,还是我们北大的文科学长。”这就是与陈独秀的初次见面,是一次从师生关系开始的礼节性交往。
首次晤面所谈,非常短促,其内容不外乎是新民学会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的有关发展情况。但就是这样一次短暂的谈话,却让兴奋不已。 陈独秀长十四岁,他深厚的国学底蕴和高层次的文化品位,他对社会 问题的精辟见解和批判精神,他的革命激情和理想信念,深刻地影响着青年 。他来到恩师杨昌济寓所高兴地对杨开慧说:“我今天见到陈独秀了。 陈先生见解精湛,敢做敢为,正是国家所需要的栋梁之材。这几天,我在北 京接触了不少人,他给我的影响恐怕是的了。” 十八年后,回想起和陈独秀的次交往,在延安对斯诺说:“我次同他见面是在北京, 那时我在国立北京大学。他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
关于当时陈独秀在青年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可从张昆弟 1917 年 9 月 23 日日记中与蔡和森的一次谈话窥见一斑。说:“前之谭嗣同,今之陈独秀,其人者,魄力颇雄大,诚非今日俗学所可比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