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对鲁迅及其文学世界进行了现代阐释,共分为现代教育与鲁迅现代小说的发生、鲁迅新文学教育的现代阐释、现代教育与鲁迅文学世界的建构、文学史书写中的鲁迅影像建构等几个部分。*章主要从精神导师的维度阐释鲁迅现代思想的生成与五四文学发生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是对鲁迅新文学教育的现代阐释。第三章是现代教育与鲁迅文学世界的建构,主要围绕《藤野先生》《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五猖会》《补天》等具体文本的解读。第四章是对文学史书写中的鲁迅影像建构的梳理与解读。对1981年版《鲁迅全集》注释体例的演变及其文学史意义进行了探讨,从历史的维度揭示了鲁迅的文人影像在民国教育体制内到底是怎样确立起来的,并就如何辩证地看待鲁迅的斗士影像作出了深度解读。
|
關於作者: |
李宗刚,山东惠民人,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主编,获得山东师范大学首届“东岳学者拔尖人才”称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省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出版《民国教育体制与中国现代文学》《父权缺失与五四文学的发生》《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史论》《中国当代文学史论》《行走于文学边缘》《跨界的文学对话》等著作7部;在《文学评论》《文史哲》《清华大学学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光明日报》等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文学年鉴》以及“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的论文30余篇次;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泰山文艺评论奖(文学创作奖)1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4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等3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