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的编写旨在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弥补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资源的不足,为切实提高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建筑构造知识和建筑识图能力作出积极的努力。本书分为9章,内容包括房屋建筑的组成和分类、基础和地下室、墙体、楼地层、楼梯、屋顶、门窗、变形缝和建筑施工图识图。面对中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要求,为化解建筑构造与识图教学中内容枯燥繁多、学生识图能力不足等常见的教学矛盾,本书把建筑构造要点与建筑图样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形象具体的识图学习中加深领会抽象的建筑构造理论,为训练、提高学生的建筑识图能力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土建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人员培训或自学的参考用书。
|
目錄:
|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房屋建筑的组成和分类1
第2章基础和地下室4
第3章墙体13
31墙体类型和砖墙基本构造13
32砖墙的细部构造17
33隔墙26
34墙面做法32
第4章楼地层37
41楼板37
42地坪层和楼地面做法42
43顶棚、阳台与雨篷48
第5章楼梯54
第6章屋顶66
61平屋顶66
62坡屋顶74
第7章门窗82
71门82
72窗87
第8章变形缝94
第9章建筑施工图识图99
参考文献121
|
內容試閱:
|
前言
随着建筑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的不断推进,中职教学也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建筑识图和绘图能力作为土建类专业学生未来岗位的基本素养尤为重要,但这仍然是土建类专业理实一体教学的难点。本着坚持为土建类专业教学实践助力,为一线师生教学实践切实给予引导和帮助,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内容整合,章节细分
本书把第1版11章内容整合为9章,其中非承重墙、建筑面层做法、建筑防水保温构造三章的内容与其他章的内容交叉不利于知识系统化,整合后并入主要章节。同时对墙体、楼地层、屋顶和门窗等内容繁复的章节进行了内容和目录的细分,使得分块分层教学更加灵活,难度循序渐进,更好地体现了本书最初编写设计的特点。
二、完善优化绘图,覆盖典型图样
本书保留了第1版的教室平面和剖面图、基础埋深示意图、隔墙详图、教室楼层剖面详图、楼梯详图、屋面详图、门窗详图等绘图内容,同时增加了地下室防水详图、墙体石板干挂法详图、阳台和雨篷详图,并把墙脚详图优化为整体墙身详图,包含砖墙的更多细部构造。通过完善优化绘图,在第1版八大重要建筑构造图样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覆盖了相关知识点,使得本书每个章节细分都有典型图样相配套。
三、增编巧设识图,提升综合素养
首先,在内容整合和章节细分的总体框架下,本书增加了90道识图题,内容篇幅比第1版多了50%,不仅扩充了原有知识点的题量,而且增加了桩基础、地下室、阳台和雨篷、电梯、台阶和坡道、坡屋顶等有关构造的识图题。其次,本书对第1版保留的识图题按照章节细分进行有序编排,使得学生通过识图巩固形成的理论体系更加全面。第三,本书对识图题重新设计,摒弃简单的三选一单选题型,更多采用“一拖四”的单选题型,即每道题提供的四个参考图样都有识图知识点需要学生识读分析。这种题型设计难度适中,学生不能仅停留在了解基本知识的层面上,还需加强比较分析、融会贯通等综合学习能力,做到“知其所以然”。
本次修订由福州建筑职业中专学校林枫老师完成。第1版自发行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编者积极收集总结读者们的宝贵建议,力求经过这次修订让本书更加符合师生们的专业教学实践。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如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共同商榷,改进完善,在此深表感谢!联系邮箱:lflinfeng@163.com。
编者第1版前言
本书抓住中等职业学校土建类专业学生从学校到施工工地理论联系实际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以训练、提高学生的建筑构造识图和建筑施工图识图能力为中心,充分联系现行建筑行业专业图集和规范,可与常见的建筑构造与识图相关教材配套使用。
本书在编写设计上主要有以下特点:内容难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分块设计,使用灵活,组合方便;可形成不断完善扩展的系列习题集。因此,本书必将为土建类的不同专业教学或不同学生的分层教学提供实用可行的辅助,也必将促进专业教师间对不同学科教学衔接的深入研究。
本书同时也是福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建筑教研中心组申报的福州市职业教育2013—2014年度研究课题“中职土建专业学生有效提升识图能力的方案研究”的课题成果之一。
本书由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林枫编著。编者毕业于厦门大学建筑学专业,具有丰富的建筑设计工作实践经验,在土建专业建筑制图、建筑构造与识图等专业课程教学上有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并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国家建筑专业绘图技能大赛,取得良好成绩。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同仁和读者批评指正,共同商榷,改进完善,在此深表感谢!联系邮箱:lflinfeng@163.com。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