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NT$
316.0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NT$
286.0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NT$
500.0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NT$
296.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NT$
230.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NT$
281.0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NT$
203.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面向普通高等院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编写的电工电子技术教材,全书包括与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控制,Multisim软件概述等相关的11章内容。本书的主要知识点和例题用Multisim进行了仿真,尽可能地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起到了强化作用。本书部分章节还增加了电器实物的图形展示,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章后所配习题既适合书面计算,又适合仿真练习。本书适合50~80学时,既适用于高等院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的学生,又可以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本书配有免费电子课件和习题答案,欢迎选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发邮件到jinacmp@163.com索取,或登录www.cmpedu.com注册下载。
|
目錄:
|
前言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以及基本分析方法
1.1电路、电路模型及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1.1.1电路及其作用
1.1.2电路模型
1.1.3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1.4电路中基本物理量的参考方向
1.2电阻元件及欧姆定律
1.2.1电阻元件
1.2.2欧姆定律
1.3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1.3.1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
1.3.2理想受控电源
1.3.3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1.4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1.4.1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1.4.2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1.5基尔霍夫定律
1.5.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1.5.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5.3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1.6电路中的电位
1.7叠加定理
1.7.1叠加定理的描述
1.7.2叠加定理的应用
1.8等效电源定理
1.8.1戴维南定理
1.8.2诺顿定理
1.8.3等效电阻的求解方法
习题
第2章电路的瞬态分析
2.1动态元件
2.1.1电感元件
2.1.2电容元件
2.1.3动态元件的特点
2.2瞬态发生的原因与换路定则
2.2.1电路发生瞬态的原因
2.2.2换路定则
2.2.3初始值和稳态值的确定
2.3一阶电路的瞬态分析
2.3.1RC电路的瞬态分析
2.3.2一阶线性电路瞬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2.3.3RL电路的瞬态分析
2.4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
2.4.1微分电路
2.4.2积分电路
习题
第3章正弦交流电路
3.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3.1.1瞬时值、幅值与有效值
3.1.2周期、频率与角频率
3.1.3相位、初相位与相位差
3.2正弦量的相量计算法
3.2.1复数的表示形式
3.2.2复数的基本运算
3.2.3相量和相量图
3.3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形式
3.3.1线性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
3.3.2线性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
3.3.3线性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
3.4正弦交流电路稳态值的分析与计算
3.4.1RLC串联电路
3.4.2正弦交流电路中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3.4.3功率因数的提高
3.5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
3.5.1串联谐振
3.5.2并联谐振
3.6三相交流电路
3.6.1三相交流电源
3.6.2负载的星形联结
3.6.3负载的三角形联结
3.6.4三相电路的功率
3.6.5安全用电
习题
第4章半导体二极管及晶体管
4.1PN结和半导体二极管
4.1.1半导体基本知识
4.1.2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4.1.3二极管及其应用
4.1.4特殊二极管
4.2直流稳压电源
4.2.1整流电路
4.2.2滤波电路
4.2.3稳压电路
4.3晶体管
4.3.1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和电流放大作用
4.3.2晶体管的特性曲线
4.4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4.4.1固定偏置放大电路
4.4.2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4.5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4.6放大电路的级间耦合与差分放大电路
4.6.1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4.6.2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4.6.3差分放大电路
4.7功率放大电路
4.7.1功率放大电路的类型
4.7.2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4.8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
4.8.1N沟道增强型MOS管
4.8.2CMOS管简介
习题
第5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5.1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5.1.1集成运放的结构与符号
5.1.2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
5.1.3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与理想化模型
5.2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5.2.1反馈的基本概念
5.2.2反馈的基本类型及判断方法
5.2.3负反馈的四种组态
5.2.4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5.3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
5.3.1比例运算电路
5.3.2加法与减法运算电路
5.3.3积分与微分运算电路
5.4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
5.4.1电压比较器
5.4.2方波发生器
5.5正弦波发生器
5.5.1自激振荡
5.5.2文氏电桥振荡器
5.6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正确使用
习题
第6章数字电路基础
6.1数制和编码
6.1.1几种常用的进位计数制
6.1.2常用数制间的转换
6.1.3编码
6.2逻辑代数基础
6.2.1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
6.2.2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规则
6.2.3逻辑函数的化简
6.3分立元件门电路
6.3.1基本逻辑门电路
6.3.2复合逻辑门电路
6.4TTL集成逻辑门电路
6.4.1TTL非门
6.4.2TTL三态输出门
6.4.3TTL集电极开路门
6.5*CMOS逻辑门电路
习题
第7章组合逻辑电路
7.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7.1.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7.1.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7.2编码器
7.2.1普通编码器
7.2.210线4线优先编码器74147
7.2.38线3线优先编码器74148
7.3译码器
7.3.1二进制译码器
7.3.2二十进制译码器
7.3.3显示译码器
7.4数据选择器
7.4.1数据选择器的定义和功能
7.4.2用数据选择器实现逻辑函数
7.5加法器
7.5.1半加器
7.5.2全加器
7.5.3先行进位加法器
习题
第8章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
8.1触发器
8.1.1基本RS触发器
8.1.2门控触发器
8.1.3边沿触发器
8.2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8.2.1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
8.2.2异步时序电路的分析
8.3计数器
8.3.1二进制计数器
8.3.2十进制计数器
8.3.3任意进制计数器的设计
8.4寄存器
8.4.1数码寄存器
8.4.2移位寄存器
8.5555定时器
8.5.1555定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8.5.2用555定时电路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8.5.3单稳态触发器
8.5.4多谐振荡器
8.6数模和模数转换技术
8.6.1数模转换技术
8.6.2模数转换技术
习题
第9章磁路与变压器
9.1磁路分析基础
9.1.1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9.1.2铁磁材料的磁性质
9.1.3磁路和磁路欧姆定律
|
內容試閱:
|
本书为普通高等院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配套教材。该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涉及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以及控制工程等基本知识,涵盖电能利用和电信号处理这两个电气与电子技术领域的核心内容。本书的特点在于知识面宽,实践性强,内容与时俱进,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的特色,可以为非电类各专业学生提供必要的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以及控制工程的基本知识,培养其解决电气信息类技术问题的能力,帮助其拓宽视野、建立工程意识、了解学科交叉融合。
Multisim原是加拿大IIT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公司推出的EWB(Electronics Workbench)中的一个组件名。美国NI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并购IIT公司后,从2006年起推出的版本都称NI Multisim,它将Multisim、Ultiboard、MultiMCU等组件打包到一起,以功能全面、界面友好、仿真操作临场感强的特点,受到广大电子技术人员的青睐。它可以采用图形方式创建电路,具有界面形象、直观、友好,操作简单方便,虚拟电子元器件和设备齐全,分析工具多而强等优点,可以在计算机上虚拟实验,非常适合电子课程的辅助教学。通过电路仿真实验,既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还解决了有些高校因经费不足、设备有限,部分实验难以进行的问题。针对目前理论教材实践性不够,仿真实验教材理论内容欠缺的问题,本着“适用、先进、精练、通俗”的编写原则,我们对现有授课教材进行了改写、补充。由于各专业学科各具特点,对“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要求不尽相同,为了适应少学时的专业,本书加入了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使仿真内容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体系结合得更加紧密。全书包括与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控制、Multisim软件概述等相关的五方面内容。在每章中,基本上都将本章的主要内容和例题用Multisim进行了仿真,尽可能地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巩固所学知识起到强化作用。部分章节还增加了电器实物的图形展示,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本书尽量选择一些既适合书面计算,又适合仿真的习题作为章后习题,做到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又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方便读者对照阅读和理解,本书仿真图中的图形符号均保留书中所用仿真软件Multisim所生成的图形。
本书由太原理工大学电工基础教学部组织编写,陶晋宜、李凤霞、任鸿秋担任本书的主编,由陶晋宜负责对全书进行统稿。具体分工为:吴申编写第1章,高妍编写第2章,陶晋宜编写第3章,任鸿秋编写第4章,陈惠英编写第5章,乔记平编写第6章,王跃龙编写第7章,李凤霞编写第8章,白伟编写第9章,申红燕编写第10章,田慕琴编写第11章,李媛媛编写附录。太原理工大学电工基础教学部未参与本书编写的授课教师针对目前教材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不足,对本书提出了很多修改建议,在此深表谢意。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参考了一些优秀教材,在此向这些教材的作者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者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以便今后进一步改进提高。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