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NT$
330.0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NT$
539.0
《
早点知道会幸福的那些事
》
售價:NT$
295.0
《
迈尔斯普通心理学
》
售價:NT$
760.0
|
編輯推薦: |
《双轮马车谜案》的出版和巨大成功启迪了柯南道尔的写作,最终其出版了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
作者采用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叙事手法,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增强了故事的可信度和真实感。
小说的情节线索相互交叉曲折,进一步增强了扑朔迷离的氛围,引人入胜。
作者制造悬念的手法尤其高明,使读者充分享受到一种欲罢不能的阅读快感。
|
內容簡介: |
深夜的街道,怀特在马车中离奇死亡。他的情敌菲兹杰拉德当晚和死者见过面,却对自己的行踪闭口不言。律师卡尔顿和侦探基尔斯普多方调查,层层深入,发现菲兹杰拉德在案发当夜接到一封信后去了贫民窟。菲兹杰拉德为什么要去贫民窟,凶手是不是他?本书会给您*后的答案。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费格斯休姆(1859-1932),出生在英国,后定居澳大利亚。其侦探小说《双轮马车谜案》在全球引起轰动,开创了侦探小说新的创作模式,启发影响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等一大批侦探小说作家,为现代侦探小说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
目錄:
|
第一章 《阿格斯报》的报道
第二章 审讯中的证词
第三章 悬赏一百英镑
第四章 戈比先生初显身手
第五章 哈勃尔顿夫人敞开心扉
第六章 戈比先生的进一步发现
第七章 羊毛大王
第八章 布莱恩的夜间历险
第九章 戈比先生满意而归
第十章 以女王的名义
第十一章 阶下囚的律师
第十二章 她是一个真正的女人
第十三章 玛奇的发现
第十四章 意想不到的对手
第十五章 贫民窟里的女人
第十六章 失踪
第十七章 庭审
第十八章 萨尔罗林斯知无不言
第十九章 法官的宣判
第二十章 《阿格斯报》的观点
第二十一章 三个月后
第二十二章 夏娃的女儿
第二十三章 饭桌上的闲聊
第二十四章 布莱恩收到一封信
第二十五章 钦斯顿医生的话
第二十六章 基尔斯普的推理
第二十七章 流浪儿妈妈归西了
第二十八章 马克福瑞特波利的访客
第二十九章 卡尔顿先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第三十章 复仇女神
第三十一章 封口费
第三十二章 对于死者唯有称美
第三十三章 忏悔书
第三十四章 正义之手
第三十五章 唯爱永存
|
內容試閱:
|
吴宝康
《双轮马车谜案》的故事系英国作家费格斯休姆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市旅居期间写作的第一部侦探推理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虽然该谜案纯属虚构,却因休姆对墨尔本市的地理了如指掌,尤其他对贫民区小伯克街的生动描述,使故事读来极具真实感。而他在小说中对破案过程的描写,呈现出一种严谨细致,环环相扣的推理分析,但又不失谜案的神秘性:作者几度让读者通过书中对人物貌似合理的推理,误导读者和书中人物一样作出错误的判断,最终揭开谜底,才让读者恍然大悟谁是真正的凶手。休姆采用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叙事手法,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增强了故事的可信度和真实感。而小说的情节线索相互交叉曲折,进一步增强了扑朔迷离的氛围,引人入胜。同时,休姆制造悬念的手法高明,吸引着读者兴趣盎然地随着故事情节而进入推理探案过程,使读者充分享受到一种阅读的快感。
费格斯休姆出生于1859年,卒于1932年,是一位多产的英国作家,在澳大利亚文学史上却占有通俗文学的一席之地。休姆出生于英国,三岁时随全家移居新西兰,从奥塔戈男子高中毕业,随后进入奥塔戈大学攻读法律,并于1885年获得在新西兰从事法律事务的资格。但大学毕业后不久,他却去了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并在一家律师事务所获得一份职员工作。他曾写过剧本,但均未被墨尔本各剧院接受,遂改写小说。
如作者自叙,《双轮马车谜案》的写作纯属偶然。当时,法国侦探小说作家埃米尔加博里奥的作品在墨尔本十分畅销,休姆仔细阅读这些作品之后,深为这些作品的写作风格所吸引,也决定一试身手,写一部相同类型的小说。于是休姆动笔写出了《双轮马车谜案》,该小说以墨尔本为背景,描写了一桩虚构的蹊跷奇案,书中既有谜案、凶手,还有墨尔本贫民区的生活写照。小说由休姆于1886年自费出版,不意立刻成为维多利亚时期畅销的推理侦探谜案小说,休姆由此一举成名。此后,此书在英国出版,亦获巨大成功,当时英国的知名评论家克莱门特斯科特对此书推崇备至,大力推荐。英国知名学者和专栏作家约翰萨瑟兰在1990年仍盛赞该小说为19世纪最为轰动的犯罪探案通俗小说。而在出版于1988年、由劳里赫勤汉德主编的《新澳大利亚文学史》中,伊丽莎白韦比指出该通俗小说已成为国际畅销小说。在2009年由彼德皮尔斯主编的《剑桥澳大利亚文学史》里,坦亚达尔齐尔认为该小说的出版是个杰出的成功,而彼德莫顿则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数字来说明这部小说的巨大成功:仅最初的两版就在澳洲市场销售了100万册,伦敦的出版商则印了超过50万册。据说,此书的出版和巨大成功启迪了柯南道尔的写作,最终其出版了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但是,虽然《双轮马车谜案》的出版给出版商带来非常可观的收益,作为作者的休姆仅从英美出版商处获得50英镑!
在费格斯休姆的第一本小说和第二本小说《布兰凯尔教授的隐秘》获得成功后,休姆于1888年返回英国。他在伦敦居住了几年之后,迁居埃塞克斯乡村地区,在桑德斯雷生活了30年。最终出版了100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他在完成了最后一部作品《最后的稻草》之后不久,于1932年7月12日在桑德斯雷逝世。
《双轮马车谜案》里这桩虚构的凶杀谜案发生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市,说的是在某日凌晨1时,马车夫马尔科姆罗伊斯顿驾着马车途径伯克和威尔斯的纪念碑时,有位身穿浅色轻薄短外套的先生招呼用车,他正扶着一位醉汉。他让马车夫把醉汉送回家去,本来已经走了,后来又返回,说要送醉汉回家。但在圣基尔达路附近,此人要下车,他告诉马车夫醉汉会告诉他确切地址。马车夫赶了一段路回头再向醉汉问路,发现醉汉嘴上盖了一条手帕,已经死去。由于浅色轻薄短外套当时在墨尔本十分流行,穿者甚众,所以确定凶手身份决非易事。一桩谜案由此展开。
《双轮马车谜案》虽属休姆一时兴发,心血来潮的处女之作,却也构思严谨,人物刻画比较生动。其中塞缪尔戈比,布莱恩菲茨杰拉德,马克福瑞特波利,玛奇福瑞特波利,邓肯卡尔顿等人尤为令人印象深刻。
塞缪尔戈比是个侦探,他接手这桩棘手的案子后倒是非常的尽心尽责。经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借助勘察现场,排查疑点,分析推理等手段,并通过蒙在死者嘴上的白色丝绢手帕上的英文姓氏首字母找到了死者的房东太太,成功地确定了他的身份。
布莱恩菲茨杰拉德确有绅士风度,他虽然身陷囹圄,但甘冒被判死刑的风险,对案发那夜扶起醉醺醺的奥利弗怀特之后的去向守口如瓶。而事实上,那夜的去向事关一位女士的秘密,而这秘密又涉及到另一个更为重要人物的声誉。菲茨杰拉德发誓保守秘密,所以宁死也不说,即使命悬一线也不改初衷,搞得前来想救他性命的朋友邓肯卡尔顿律师也毫无办法,只能另想他策。由此,布莱恩菲茨杰拉德先生的诚信和人品可见一斑。此外,他对于爱情始终忠贞如一,出于真心地爱着大富豪马克福瑞特波利先生的女儿玛奇福瑞特波利小姐,并尽一切努力来捍卫自己的爱情。在这一点上,他与奥利弗怀特有着本质的不同。怀特追求玛奇是靠着一封要挟信件,迫使福瑞特波利先生同意把女儿嫁给他,他不仅是垂涎玛奇的美貌,更是觊觎福瑞特波利先生的财富。当然,菲茨杰拉德为保守秘密内心始终不平静,既愧对玛奇的真情,又深感良心不安,甚至产生了强烈的负罪感。作者传神地刻画出菲茨杰拉德的心理起伏状态,轻而易举地使读者误认为菲茨杰拉德是在为其凶杀犯罪行为而害怕慌张,叙事手法甚是高明。
马克福瑞特波利是墨尔本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富豪,为人正直,夫人已离世,膝下尚有一女玛奇福瑞特波利。福瑞特波利先生对女儿视如掌上明珠,希望女儿能嫁个如意郎君。他对菲茨杰拉德的人品十分赏识,心里早就期待着女儿玛奇能与之喜结连理。但是,福瑞特波利先生性格软弱,喜好面子。所以,当奥利弗怀特持信恐吓威胁时,他不敢声张,违心地同意让怀特娶玛奇。第二次,怀特的狐朋狗友罗杰莫兰手持一份文件前来敲诈,因虑及名声,福瑞特波利先生又一次忍气吞声地让其阴谋得逞。事后,他的良知让他深感必须道出实情,把自己一生的得失如实告诉女儿。他在自杀前手书一份文件,把涉及他的一切事情详细说明。他不惜用生命的代价来维护家族的荣誉和女儿的幸福,并不加隐瞒地说清自己的过错之处,确实令人敬佩。
玛奇福瑞特波利小姐虽然出身富贵之家,却无门户之见。她爱慕菲茨杰拉德,并对其人品确信不疑。在菲茨杰拉德被指控为凶杀疑犯时,她坚信他绝不可能犯下凶杀大罪。为此,她积极奔走,极尽所能洗刷他的冤屈。她还很有主见和勇气。当父亲受到怀特的讹诈,被迫同意将女儿嫁给怀特时,玛奇立刻奋起反抗,为维护纯真的爱情而行动。此外,玛奇为人善良,真诚待人。萨拉罗尔斯被送到她身边当侍女时,玛奇与其相处宛如亲姐妹一般,丝毫没有因为萨拉来自贫民区而鄙视她。由此可见,玛奇具有高贵的品德。
当然,故事中最为重要的人物可以说是邓肯卡尔顿律师。卡尔顿是当时墨尔本地区大名鼎鼎的律师,又是福瑞特波利先生和菲茨杰拉德的朋友,但更重要的是,他为人诚实,认真负责,对待案子悉心处理,反复斟酌,凡有疑点必定打破砂锅问到底。他极其聪明,擅长推理分析,并且仔细耐心,头脑冷静,勤于勘察,不放过任何一处疑点,他勘探细致到找出关键证人来证明菲茨杰拉德房东太太的钟是否准确。在侦探基尔斯普的协助下,几度深入贫民区,找到了关键证人,为案件的侦破打下了基础。当公众逐渐忘却这件凶杀案之时,卡尔顿仍然给予关注,以找到真凶为己任。其维护法律公平和法律尊严的精神令人敬佩。
行文至此,读者可能急于知道,真凶究竟是谁呢?仔细品读一下这个充满了曲折谜团的破案故事,一探究竟,享受一下推理破案的乐趣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