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反操纵心理学:夺回人生主导权 拒绝被操纵
》
售價:NT$
249.0
《
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修订版)(师承钱锺书先生,比较文学入门,体量小但内容丰,案例文笔皆精彩)
》
售價:NT$
199.0
《
牛津立法研究手册
》
售價:NT$
1630.0
《
制度为什么重要: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人文社科悦读坊)
》
售價:NT$
290.0
《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售價:NT$
340.0
《
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290.0
《
部分识别入门——计量经济学的创新性方法
》
售價:NT$
345.0
《
东野圭吾:变身(来一场真正的烧脑 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子,那是否还是我自己)
》
售價:NT$
295.0
|
編輯推薦: |
零售业渐变之下,企业如何破圈,再战新零售下半场?
新关系、新角色、新连接、新业态、新融合五大升级样态,构建未来零售商业新模式
|
內容簡介: |
新零售概念提出至今,各家零售企业已触发了一系列迭代动作,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给整个新零售行业按下了快进键,特殊环境下,需求侧被改变、线上订单量暴增,使得线上线下的边界又一次被打破。
由此看来,中国零售企业应当自觉放慢脚步,步入反思之年。过去绕了哪些弯路?未来的方向又在哪里?如何寻找更合适的商业模式?
本书聚焦中国零售行业的变革节点,立足零售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从价值链、供应链、零售场景、下沉市场、零售模式、组织变革和未来新样态7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丰富的新零售企业案例,内容包含各企业或成功或失败的变革尝试,旨在为读者提供实际、可落地的破局之策,帮助从业者回归新零售本质,助力零售业打造未来新样态。
|
關於作者: |
殷晖
经济学硕士,曾供职于国内一线移动设备制造企业和头部互联网电商企业。有10年的用户研究工作经验,7年的互联网产品产品经理工作经验。是新零售理论的探索者,是电商零售能力输出的实践者,是早期具有代表性的零售能力输出产品品加的创始人。主导了品加产品的规划、商业模式设计、业务需求分析、功能规划和具体实施交付。
乔培臻
金融学硕士,苏宁易购科技集团CTO办公室高级业务架构师。负责并主导苏宁零售能力输出的业务架构,规划和设计苏宁零售核心战略,作为核心规划团队参与家乐福融合、苏宁小店、小店加盟、星河云、品加等多个苏宁核心项目。对线上平台和线下门店的业务逻辑、系统架构和数据交互较了解,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俞书琪殷晖
经济学硕士,曾供职于国内一线移动设备制造企业和头部互联网电商企业。有10年的用户研究工作经验,7年的互联网产品产品经理工作经验。是新零售理论的探索者,是电商零售能力输出的实践者,是早期具有代表性的零售能力输出产品品加的创始人。主导了品加产品的规划、商业模式设计、业务需求分析、功能规划和具体实施交付。
乔培臻
金融学硕士,苏宁易购科技集团CTO办公室高级业务架构师。负责并主导苏宁零售能力输出的业务架构,规划和设计苏宁零售核心战略,作为核心规划团队参与家乐福融合、苏宁小店、小店加盟、星河云、品加等多个苏宁核心项目。对线上平台和线下门店的业务逻辑、系统架构和数据交互较了解,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俞书琪
南京大学出版硕士,媒体编辑、作家。先后在新华社、阅文集团、苏宁集团从事品牌传播工作,曾担任多个新媒体大号主编,在报刊、杂志、新媒体平台发表过数百篇作品。
|
目錄:
|
第一章 群雄逐鹿新零售
第一节 盒马鲜生来了 015
第二节 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背后的逻辑 023
第三节 拼多多的后起神话 030
第四节 天猫与考拉海购牵手:流量平台的扩张 039
第二章 价值链整合
第一节 小米高坪效、多爆款背后的秘密 049
第二节 直播带货的下半场 057
第三节 玉子屋:重服务渠道的价值体现 064
第三章 提高供应链效率
第一节 从卫生纸一窥电商和Costco的模式优劣 075
第二节 从京东的发展看供应链整合 083
第三节 C2M的谎言与真相 091
第四章 合建场景与渠道
第一节 小红书的困境 103
第二节 网红书店为什么红 111
第三节 Hygge店,零售新基建的启示 117
第五章 把握近邻渠道
第一节 商超业态改造的方向 129
第二节 罗森:商区便利店的经营思考 135
第三节 苏宁小店:苏宁价值链离消费者最近的场景 142
第六章 线下零售智能化
第一节 线下门店智能化的必要性 153
第二节 线下零售智能化路径 159
第七章 新零售的未来
第一节 新关系:服务变革 175
第二节 新角色:场景革命 183
第三节 新连接:算法革命 194
第四节 新业态:体验革命 209
第五节 新融合:价值变革 216
总结 231
后记一 232
后记二 235
致谢 238
|
內容試閱:
|
崭新的零售时代
当你初见这本书的书名,肯定以为我们无非是新瓶装旧酒,又要再讲一遍新零售的陈词滥调。
确实,自新零售概念提出之日起,各路人马的解读、定义便层出不穷,然而大家又各执一词,缺乏对问题本质的客观认知和深层次的剖析,反而让人越看越迷糊。
这正是我们写这本书的初衷一句话将新零售是什么说清楚。
新零售概念之辩
先来看一个源自商务部的官方定义:新零售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以行业降本增效为目的,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要素全面更新的零售。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说法,听起来太过狭隘,况且到底是指哪些行业,难道仅仅是指零售行业吗?在笔者看来,新零售需要多产业要素的整合和协同,以实现降本增效,推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几大主流电商渠道,阿里、苏宁、京东也各执一词。
虽然新零售一词源于阿里,但即便是其内部人士,在不同体系、不同时段也会做出不同的表述。马云应该知道通盘全貌,但马云也没给大家完整地上过这堂课。
苏宁近年来一直追求的智慧门店、智慧零售,将新零售理解为: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深度结合,实现感知消费者需求、预测消费趋势,从而引导生产制造,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但如若仅仅谈论技术,未免太过小气。
引导生产制造的出发点是什么?是渠道(零售商)还是消费者?这一点如果未能理清,恐怕又要重蹈传统零售的覆辙。要知道,渠道从自身利益出发误导生产制造,正是传统零售内在结构性矛盾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所以,新零售必须强调以消费者为导向。
京东对新零售的定义是:第四次零售革命下,基础设置变得可塑化、智能化、协同化,实现成本、效率和体验的升级。即使是京东这样极具狼性的创新企业,目光也仍局限在零售行业自身的发展上。但是,新零售涉及多产业协同,绝不仅仅是零售行业自身的事。
另外,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的小米,其构建的生态系统非常具有场景价值。但小米认为,新零售的本质是改善效率,通过产品升级,释放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实际上,小米的定义存在本末倒置的嫌疑,应该是通过释放用户需求,来带动产品升级。
笔者无意批判各大巨头的新零售布局来哗众取宠,只是希望抛
开五花八门的技术,跳出具体商业结构和模式的限制,从商业本质出发,告诉用户,新零售究竟是什么。
而在谈论新零售之前,我们得先从传统零售开始谈起。毕竟,只有明确了矛盾,才能明确被变革的对象和革命的受益者。
曾经的增长传奇
中国人一直爱用沧海桑田来描述世事的巨大变化,只不过,这样的演化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光阴。
改革开放以来,一切更迭得更快,大众更习惯用另一个形容词日新月异 去感叹以日为单位不断刷新纪录的中国速度。特别是中国经济,上演了令世界瞩目的增长传奇,一改积贫积弱的面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将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他认为以服务为基础的后工业社会,最重要的发展因素将不是体力劳动或能源,而是信息。
中国经济在短短 40 多年内,便经历了从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时代,到零售业崛起的后工业时代(消费时代)两个高速发展阶段的转型。
中国工业时代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与此同时,西方也进入新一轮的创新周期。依托西方创新技术与国内进步生产力的结合,中国制造业得以飞速发展,成为 GDP 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此阶段,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主要由海外市场需求驱动,因为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成本与国外相比具有明显的低价优势,国内低端产品和国外高端产品形成互补,从而很大一部分 GDP 依靠出口外贸来拉动增长。但步入 21 世纪之后,特别是经过 2008 年经济危机,国际和国内贸易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作为经济增长动力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受阻,外国经济形势普遍低迷,开始抵制中国出口。此外,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全球制造业逐渐向成本更低廉的东南亚国家转移。
另外,此前国内零售市场做得并不好,随着内需的持续扩大,国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也面临着升级,中国开始扩建零售基础,经济步入了第二个飞速发展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