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补晓岚师徒行医秘方录

書城自編碼: 361281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醫學临床医学理论
作者: 徐飞
國際書號(ISBN): 9787507761375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3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花外集斠箋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有兽焉.8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NT$ 330.0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NT$ 539.0
早点知道会幸福的那些事
《 早点知道会幸福的那些事 》

售價:NT$ 295.0
迈尔斯普通心理学
《 迈尔斯普通心理学 》

售價:NT$ 760.0

內容簡介:
本书内容为火神派代表人物补晓岚及其弟子的著作合集,包括《成方验方选》《积聚漫谈》《湿病论》《补晓岚经验方》《唐世丞论伤寒方》和《葛根汤 小柴胡汤合方 加减治愈一例肺脓疡的体会》。《成方验方选》原是油印本,分为上下两集,原文上集是成方,按照内外妇儿骨科及痔漏眼科序列编排。其中有些方剂有着明显火神派特点如大剂量乌头生半夏治疗风湿骨关节病症的寻骨酒,也有灵活应用虫类药诸如全蝎、蜈蚣、乌梢蛇治疗皮炎的痒症丸,更有用马钱子治疗骨痹的骨科活络丸。该稿*特色即是其详细的煎熬制作方法,其法对有毒副作用药物起到减毒增效的机制。《积聚漫谈》《湿病论》《补晓岚经验方》《唐世丞论伤寒方》和《葛根汤 小柴胡汤合方 加减治愈一例肺脓疡的体会》手稿写于20世纪70年代。写作地点为四川成渝两地,用药俱反应了川渝两地的病理特征即气津两伤及湿热两蓄。四川盆地尤其重庆山城,冬暖、春早、夏热、秋短,霜雪少见,四季有雾,四季湿度大;特别具有夏季高温、高湿度、温差小、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有火炉雾都之称。同时,重庆人喜食火锅、凉菜冷饮,交相杂合,构成显著的致病特点即寒热错杂。山城冬暖收藏不足,并火锅盛世,食辛热者多,燥热从口入,伏热于内,津液内伤,且灵则气泄,阳气泄越,形成气津两伤:春早升发,伏热升腾,气津更伤,夏热壮火食气,气散气衰,津伤液耗更甚;终年湿度大,夏秋湿热郁蒸,并冷凉食湿入口,为暑湿或寒湿气困气伤为患;盛夏火锅本可燥湿温中助运,但稍有不宜者,则津伤化燥或湿热蕴结,内蓄难解,气津大损;深秋凉燥,但秋短肃降运化困乏,蓄湿蓄火未尽,气津亦难复;至冬收藏不足,火锅盛市又起如此内外火与湿相因互果,循环往复,铸成显著的气津两伤、湿热两蓄的病理特点,最终导致湿热伤阴终成淤血积聚,所以用药时针对阳气耗散外泄则用乌附桂芪以助阳固表,针对痰饮水蓄症瘕则用麻黄大黄巴豆甘遂芫花等以散表逐饮,针对淤血则用氓虫水蛭等虫类药,有着明显的用药特点。书中重点介绍巴豆、甘遂、芫花等虎狼药的使用思路也是其他火神派用药未曾介绍,读者可以从中领略经方的博大精深。

本书内容为火神派代表人物补晓岚及其弟子的著作合集,包括《成方验方选》《积聚漫谈》《湿病论》《补晓岚经验方》《唐世丞论伤寒方》和《葛根汤 小柴胡汤合方 加减治愈一例肺脓疡的体会》。《成方验方选》原是油印本,分为上下两集,原文上集是成方,按照内外妇儿骨科及痔漏眼科序列编排。其中有些方剂有着明显火神派特点如大剂量乌头生半夏治疗风湿骨关节病症的寻骨酒,也有灵活应用虫类药诸如全蝎、蜈蚣、乌梢蛇治疗皮炎的痒症丸,更有用马钱子治疗骨痹的骨科活络丸。该稿*特色即是其详细的煎熬制作方法,其法对有毒副作用药物起到减毒增效的机制。《积聚漫谈》《湿病论》《补晓岚经验方》《唐世丞论伤寒方》和《葛根汤 小柴胡汤合方 加减治愈一例肺脓疡的体会》手稿写于20世纪70年代。写作地点为四川成渝两地,用药俱反应了川渝两地的病理特征即气津两伤及湿热两蓄。四川盆地尤其重庆山城,冬暖、春早、夏热、秋短,霜雪少见,四季有雾,四季湿度大;特别具有夏季高温、高湿度、温差小、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有火炉雾都之称。同时,重庆人喜食火锅、凉菜冷饮,交相杂合,构成显著的致病特点即寒热错杂。山城冬暖收藏不足,并火锅盛世,食辛热者多,燥热从口入,伏热于内,津液内伤,且灵则气泄,阳气泄越,形成气津两伤:春早升发,伏热升腾,气津更伤,夏热壮火食气,气散气衰,津伤液耗更甚;终年湿度大,夏秋湿热郁蒸,并冷凉食湿入口,为暑湿或寒湿气困气伤为患;盛夏火锅本可燥湿温中助运,但稍有不宜者,则津伤化燥或湿热蕴结,内蓄难解,气津大损;深秋凉燥,但秋短肃降运化困乏,蓄湿蓄火未尽,气津亦难复;至冬收藏不足,火锅盛市又起如此内外火与湿相因互果,循环往复,铸成显著的气津两伤、湿热两蓄的病理特点,最终导致湿热伤阴终成淤血积聚,所以用药时针对阳气耗散外泄则用乌附桂芪以助阳固表,针对痰饮水蓄症瘕则用麻黄大黄巴豆甘遂芫花等以散表逐饮,针对淤血则用氓虫水蛭等虫类药,有着明显的用药特点。书中重点介绍巴豆、甘遂、芫花等虎狼药的使用思路也是其他火神派用药未曾介绍,读者可以从中领略经方的博大精深。
關於作者:
补晓岚1859-1950,四川遂宁人。他毕生从事中医药事业,遍访名师高手,亲入深山采药,学兼中西,医无贵贱,所到之处,病家利赖,定居重庆,誉满山城。他发展前人经验,研制成的补一大药方,尤为引人注目。
唐守国(1943-2015),重庆人,个体医师。出身中医世家,祖父唐年海系清代名医。父亲后世丞(1902-1988年)青年留学法国、比利时,专攻物理、化学,归国后转学中医,与留法友人曾毅博士等创办重庆科学针灸研所,首创电外学,后遍访名师,受业于驰名中外的中医温补派大国手补晓岚先生。
自幼从父学医,耳闻目染,家学渊源,尽得衣钵。在系统学习中医药典著作基础上,潜心钻研祖父、补老及父亲医学思想及医术专长,推崇辨证论治与祖传秘法相结合,灵活贯通,以疗效第一为宗旨。继承发扬祖辈治学严谨、济世活人遗风,对贫困者施医施药,对危重病人耐心释以疑难,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治愈眼科病患者数千名,疑难病患者数百名,受到群众好评。论文《线过近视、远视的原因、后果及治疗》在世界中医药学研究会1998年香港召开的年会上,获促进海内外中医药事业发展最高荣誉奖--梅花金奖。论文《糖尿病的治疗》编入《中华名医专家创新大典》(医学精英与优秀人才学术成果专卷)初评获科技贡献等级奖。曾获全国治疗眼科疾病明星单位证书。《重庆日报》《重庆晨报》《人民卫生报》《重庆政协报》、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等先后作专题报道。医术档案收入《中国跨世纪专科名医大典》。

补晓岚1859-1950,四川遂宁人。他毕生从事中医药事业,遍访名师高手,亲入深山采药,学兼中西,医无贵贱,所到之处,病家利赖,定居重庆,誉满山城。他发展前人经验,研制成的补一大药方,尤为引人注目。
唐守国(1943-2015),重庆人,个体医师。出身中医世家,祖父唐年海系清代名医。父亲后世丞(1902-1988年)青年留学法国、比利时,专攻物理、化学,归国后转学中医,与留法友人曾毅博士等创办重庆科学针灸研所,首创电外学,后遍访名师,受业于驰名中外的中医温补派大国手补晓岚先生。
自幼从父学医,耳闻目染,家学渊源,尽得衣钵。在系统学习中医药典著作基础上,潜心钻研祖父、补老及父亲医学思想及医术专长,推崇辨证论治与祖传秘法相结合,灵活贯通,以疗效第一为宗旨。继承发扬祖辈治学严谨、济世活人遗风,对贫困者施医施药,对危重病人耐心释以疑难,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治愈眼科病患者数千名,疑难病患者数百名,受到群众好评。论文《线过近视、远视的原因、后果及治疗》在世界中医药学研究会1998年香港召开的年会上,获促进海内外中医药事业发展最高荣誉奖--梅花金奖。论文《糖尿病的治疗》编入《中华名医专家创新大典》(医学精英与优秀人才学术成果专卷)初评获科技贡献等级奖。曾获全国治疗眼科疾病明星单位证书。《重庆日报》《重庆晨报》《人民卫生报》《重庆政协报》、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等先后作专题报道。医术档案收入《中国跨世纪专科名医大典》。
徐飞,男,1983年生,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现供职于内蒙包头肿瘤医院。其导师雷正荣生前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是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工作中史方奇继承人,曾任重庆市中医院副院长。2010年在重庆学习期间有幸从导师家中获得本书所收诸书的底本。
王晓磊,男,硕士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专业,现就职于重庆市中医院。
陈中沛,男,主治医师,1977年生,中共党员,2002年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张西俭老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人,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
目錄
前言补晓岚先生(18561950)是当年名震巴蜀地区的中医,也是早期学贯中西的大师,业内有人称北有张锡纯,南有补晓岚。他善用麻附姜辛和马钱子、生半夏、雪上一枝蒿等有毒药物治疗痨病、痔疮、臌胀等病,有些用法和用量简直令人瞠目结舌。补老治病之要,约有四端:由博返约,执简驭繁;抓根本;因人而异,辨证论治;百家并用,择善而从。其认为人体阳胜于阴,主张治病重在扶阳,固守正气,立方用药以温补脾肾为主,善用姜桂附等温热之药。他开办的补一药房,自制以补一为品牌的丸药出售是一大特色。所售均系补氏精心研制,独家制售,疗效卓著的中成药,在重庆颇有口碑,乃至补一药房停办多年后,仍有许多人在寻购和怀念补一丸药。其中影响最大者当属补一大药,又称补一大药汤。其方来源于前人医案中的八味大发散,一般仅作为除风散寒、发汗解表等之用,补老加入川芎、茯苓、法半夏、酒军、泽泻、干姜、肉桂、附片八味共成十六味,使之成为补老的温补主轴方剂一大方,具有温中补火、扶正祛邪、开通经络、活动气血、补肾益脾、消除痰湿的作用。补老一生用药,除以中药中的姜桂附为主体外,还提出了治无常法,法无死方的见解,他用药灵活多样,不论毒药、猛药、僻药、虫鸟矿物药,都能恰到好处,用其特长。然而补老留下医著不多,后人对其学术思想难以做更多探讨。补晓岚先生(18561950)是当年名震巴蜀地区的中医,也是早期学贯中西的大师,业内有人称北有张锡纯,南有补晓岚。他善用麻附姜辛和马钱子、生半夏、雪上一枝蒿等有毒药物治疗痨病、痔疮、臌胀等病,有些用法和用量简直令人瞠目结舌。补老治病之要,约有四端:由博返约,执简驭繁;抓根本;因人而异,辨证论治;百家并用,择善而从。其认为人体阳胜于阴,主张治病重在扶阳,固守正气,立方用药以温补脾肾为主,善用姜桂附等温热之药。他开办的补一药房,自制以补一为品牌的丸药出售是一大特色。所售均系补氏精心研制,独家制售,疗效卓著的中成药,在重庆颇有口碑,乃至补一药房停办多年后,仍有许多人在寻购和怀念补一丸药。其中影响最大者当属补一大药,又称补一大药汤。其方来源于前人医案中的八味大发散,一般仅作为除风散寒、发汗解表等之用,补老加入川芎、茯苓、法半夏、酒军、泽泻、干姜、肉桂、附片八味共成十六味,使之成为补老的温补主轴方剂一大方,具有温中补火、扶正祛邪、开通经络、活动气血、补肾益脾、消除痰湿的作用。补老一生用药,除以中药中的姜桂附为主体外,还提出了治无常法,法无死方的见解,他用药灵活多样,不论毒药、猛药、僻药、虫鸟矿物药,都能恰到好处,用其特长。然而补老留下医著不多,后人对其学术思想难以做更多探讨。
唐世丞先生(19021988)是补晓岚先生晚年所收弟子,其父唐年海系清代名医。唐世丞先生青年时留学法国、比利时,专攻物理、化学,归国后转学中医。他与留法友人曾毅博士等创办重庆科学针灸研究所,首创电针学,后遍访名师,终成一代名医。
唐守国先生(19432014),唐世丞先生之子,在系统学习中医药典著作基础上,潜心钻研祖父、补老及其父亲的医学思想及医术专长,推崇辨证论治与祖传秘法相结合,灵活贯通,以疗效第一为宗旨。他晚年因病在重庆市中医院住院,其间,常有病人慕名来求诊。本书主编之一王晓磊供职于重庆市中医院,因此有幸结识了唐守国先生。王晓磊备受唐守国先生夫妇喜爱,被其收为关门弟子。唐守国先生临终之际将《补晓岚秘方录》《补晓岚论经方》等手稿交付给王晓磊。
本书中《补晓岚秘方录》《补晓岚临证四十方》《补晓岚论经方》等部分是唐世丞先生晚年回忆总结补晓岚先生的治病经验集,由唐守国先生执笔。《湿病论》《积聚漫谈》为唐世丞先生和唐守国先生父子所著。
由于补晓岚先生生前并未留下医论,其方药理论体系多由唐氏父子阐述,这也是我们整理补老遗方所遭遇的难题。尽管我们最大限度地通过补一方药认识补晓岚先生的医论体系,但其思想究竟怎样,或许会成为一个历史谜团。
因为师徒三位生活在西南川渝两地,所以我们首先从川渝两地的气候特点、地理性质,尤其是重庆山城人们的生活习惯为切入点来了解发病特点、病因病机,以此作为打开补一方药的方便之门,也通过补一方药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历史上川渝两地中医的证治体系。
我读硕士时的导师雷正荣先生特别强调因地制宜。所谓因地制宜,即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差异,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中国山川地理差异巨大,不同地域之人生活习俗有异,虽然病因病机上有五方高卑致病的区别,但过于粗略,并未形成体系;临床因地论治分散零碎,往往缺乏地理性指标和规范。许多科研成果在推广运用中疗效降低、重复可靠性下降等,原因之一即是忽视了这些成果的地理特性。这也是造成教学上中医技能手脑分离、人才成长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院校学生毕业后,对所到之处因地论治,从零开始,须要摸索若干年,才能较好掌握当地因地论治规律,呈现大器晚成的现象。相比之下,传统师带徒所承理法方药,多为其师几十年乃至几代所传,融有因地论治整套经验的内容,因而学生常能较快掌握当地疾病因地论治特点。从历史上看,中医积累了丰富的因地论治经验,但由于古代经济、科技、交通、通讯落后而未能系统研究、形成体系,也由于小生产方式的限制,形成了家派之异。
陈中沛先生在撰写渝州方剂之时,曾阐述渝州地区气候天阴多雾,终年多雨潮湿,尤以周边广袤的高寒山区更是阴冷湿润,造成渝州人民喜食辛辣厚味以逐寒湿的特点。表现在中医学临床治疗方面,则医家擅长运用姜桂附等温阳逐寒药物。巴人体质禀赋多壮实厚重,感受寒湿病邪较多,形成渝州中医方剂流派特有的擅长辛温发散重剂的特点,如补晓岚先生的补一大药。此药既温中补火,扶正祛邪,又开通经络,活动气血,使内邪不能藏身,外邪无法侵入,好人可饮,病家宜服,取得有病治病、无病预防的效果。一般人饮之,可以舒经络、活气血、消外惑、减疲劳、提精神、壮体力,对于每日劳动的人,见效尤其显著。实际上历代医家中不乏善用桂附治疗急危重症的人,现在的火神派医生也有这个特点,如四川卢崇汉、上海祝味菊、山西李可等。
除地理因素外,补晓岚先生善用补益药及虎狼药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其所处的社会历史年代战乱频频,动荡不安,人们生活朝不保夕,生病常由饥饿颠簸所致,所以常用补益方剂,而善用虎狼药则是传承于《伤寒杂病论》的缘故。可为何后世中医逐渐不用虎狼之药?仝小林先生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历史原因,经方在汉朝创立,之后由于社会动荡而逐渐使经方中的剂量标准丢失;其次是由于社会发展,人们健康水平提高,大量使用药材而导致药源不足,到宋朝时人们开始使用煮散来代替整体煎熬,使得剂量逐渐变小;最重要的是医药分家,使得医不识药,药不懂医,尤其是到宋朝时专门药物炮制产业链条的形成,使得药物的炮制方法逐渐脱离医家之手,一味向无毒害方向发展,背离了大毒治病的原则,如半夏的炮制就是在宋朝时有了加入石灰的记载。当然也有后世玄学、佛学、儒家思想进入中医学体系中,使得医家逐渐重视理论空谈而慢慢脱离生产实践,并且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先秦百家中重视生产生活实践学问的如墨家、道家、农学等逐渐衰落,而重视人治的儒家走上历史舞台,并且渗透到中医学领域中。直到现在,医药分开仍阻碍着中医进步,医不识药者比比皆是,很多中医临床工作者都只看医学文献而鲜看药学文献。故陈中沛先生请全国首批名中医王辉武题词,曰敢向大病遣虎狼,传承补一永流芳,希望我辈继承发挥补老等巴渝医家遣方用药的融、猛、准、捷等特色,更上一层楼!
《积聚漫谈》《湿病论》是唐氏父子针对山城重庆的地域特点,从经方的角度,以气津两伤、湿热两蓄立论写的一部因地论治的医论。前者着重讨论内湿而后者重点讨论外湿,书中对于内湿瘕痈等病理现象有独特见解,认为西医之炎性渗出物停留于体腔内即为饮,浸润于组织中即为湿,日久进展成为水肿。他们认为三焦即是西医的淋巴系统,内湿是由于三焦闭塞不通,即淋巴循环障碍,不能转输代谢产物阻碍三焦运行,最终导致三焦决渎行水之责失职而成为内湿。唐氏认为内湿所产生的痰饮、水肿、黄疸、下利是常,而癥瘕积聚等肿瘤病变是其变。肿瘤积聚产生的内因是:炎性分泌物阻碍气血流通后产生瘀血,使得病变部位不能得其营养而代谢产物不能排出,形成癥瘕,炎性分泌物与坏死的组织分泌物混合而形成痈。他们认为《伤寒杂病论》所载的热实结胸及寒实结胸的代表方如甘遂半夏汤、十枣汤及外台走马方俱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剂。对于甘遂半夏汤治疗留饮停于心下的部位问题,倾向于《皇汉医学》所述,即肝脏左叶肿大而连及心下所致,而十枣汤所针对水饮瘀浊与邪热互结部位是淋巴系之胸导管。
通过对补晓岚师徒行医的学术思想进行归纳整理、汇总病案,结合翻阅各种虎狼药药理文献,将《补晓岚秘方集》《积聚漫谈》《湿病论》等补老口述、唐氏父子所写医论,并唐守国先生生前收集的以成药、验方、丸药为特点的《成方验方选》汇集,一并收入本书中,还将我们所查阅的虎狼药安全炮制及煎熬解毒方法文献集中附录于后,希望从现代药理学角度解释用虎狼药治疗疑难杂症的机理。我和王晓磊并不是学药理出身,虽然翻阅了不少药理学相关著作,仍然不可避免有不妥之处。书中方剂请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切莫自行使用。
由于原书稿是20世纪60到70年代写成,书写用字介于繁体与简体之间,许多字难以辨认,所以非常感谢我的几位挚友帮忙辨识录入,他们分别是乔艺杰、赵瑢、崔璇和陈俊豪,更感谢陈中沛先生对此书的资助,感谢学苑出版社陈辉社长的鼓励。没有他们的帮助,这本书无论如何都无法完成,在此向几位良师挚友表示感谢!
2020年2月13日
徐飞于包头家中
內容試閱
补晓岚先生(18561950)是当年名震巴蜀地区的中医,也是早期学贯中西的大师,业内有人称北有张锡纯,南有补晓岚。他善用麻附姜辛和马钱子、生半夏、雪上一枝蒿等有毒药物治疗痨病、痔疮、臌胀等病,有些用法和用量简直令人瞠目结舌。补老治病之要,约有四端:由博返约,执简驭繁;抓根本;因人而异,辨证论治;百家并用,择善而从。其认为人体阳胜于阴,主张治病重在扶阳,固守正气,立方用药以温补脾肾为主,善用姜桂附等温热之药。他开办的补一药房,自制以补一为品牌的丸药出售是一大特色。所售均系补氏精心研制,独家制售,疗效卓著的中成药,在重庆颇有口碑,乃至补一药房停办多年后,仍有许多人在寻购和怀念补一丸药。其中影响最大者当属补一大药,又称补一大药汤。其方来源于前人医案中的八味大发散,一般仅作为除风散寒、发汗解表等之用,补老加入川芎、茯苓、法半夏、酒军、泽泻、干姜、肉桂、附片八味共成十六味,使之成为补老的温补主轴方剂一大方,具有温中补火、扶正祛邪、开通经络、活动气血、补肾益脾、消除痰湿的作用。补老一生用药,除以中药中的姜桂附为主体外,还提出了治无常法,法无死方的见解,他用药灵活多样,不论毒药、猛药、僻药、虫鸟矿物药,都能恰到好处,用其特长。然而补老留下医著不多,后人对其学术思想难以做更多探讨。
唐世丞先生(19021988)是补晓岚先生晚年所收弟子,其父唐年海系清代名医。唐世丞先生青年时留学法国、比利时,专攻物理、化学,归国后转学中医。他与留法友人曾毅博士等创办重庆科学针灸研究所,首创电针学,后遍访名师,终成一代名医。
唐守国先生(19432014),唐世丞先生之子,在系统学习中医药典著作基础上,潜心钻研祖父、补老及其父亲的医学思想及医术专长,推崇辨证论治与祖传秘法相结合,灵活贯通,以疗效第一为宗旨。他晚年因病在重庆市中医院住院,其间,常有病人慕名来求诊。本书主编之一王晓磊供职于重庆市中医院,因此有幸结识了唐守国先生。王晓磊备受唐守国先生夫妇喜爱,被其收为关门弟子。唐守国先生临终之际将《补晓岚秘方录》《补晓岚论经方》等手稿交付给王晓磊。
本书中《补晓岚秘方录》《补晓岚临证四十方》《补晓岚论经方》等部分是唐世丞先生晚年回忆总结补晓岚先生的治病经验集,由唐守国先生执笔。《湿病论》《积聚漫谈》为唐世丞先生和唐守国先生父子所著。
由于补晓岚先生生前并未留下医论,其方药理论体系多由唐氏父子阐述,这也是我们整理补老遗方所遭遇的难题。尽管我们最大限度地通过补一方药认识补晓岚先生的医论体系,但其思想究竟怎样,或许会成为一个历史谜团。
因为师徒三位生活在西南川渝两地,所以我们首先从川渝两地的气候特点、地理性质,尤其是重庆山城人们的生活习惯为切入点来了解发病特点、病因病机,以此作为打开补一方药的方便之门,也通过补一方药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历史上川渝两地中医的证治体系。
我读硕士时的导师雷正荣先生特别强调因地制宜。所谓因地制宜,即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差异,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中国山川地理差异巨大,不同地域之人生活习俗有异,虽然病因病机上有五方高卑致病的区别,但过于粗略,并未形成体系;临床因地论治分散零碎,往往缺乏地理性指标和规范。许多科研成果在推广运用中疗效降低、重复可靠性下降等,原因之一即是忽视了这些成果的地理特性。这也是造成教学上中医技能手脑分离、人才成长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院校学生毕业后,对所到之处因地论治,从零开始,须要摸索若干年,才能较好掌握当地因地论治规律,呈现大器晚成的现象。相比之下,传统师带徒所承理法方药,多为其师几十年乃至几代所传,融有因地论治整套经验的内容,因而学生常能较快掌握当地疾病因地论治特点。从历史上看,中医积累了丰富的因地论治经验,但由于古代经济、科技、交通、通讯落后而未能系统研究、形成体系,也由于小生产方式的限制,形成了家派之异。
陈中沛先生在撰写渝州方剂之时,曾阐述渝州地区气候天阴多雾,终年多雨潮湿,尤以周边广袤的高寒山区更是阴冷湿润,造成渝州人民喜食辛辣厚味以逐寒湿的特点。表现在中医学临床治疗方面,则医家擅长运用姜桂附等温阳逐寒药物。巴人体质禀赋多壮实厚重,感受寒湿病邪较多,形成渝州中医方剂流派特有的擅长辛温发散重剂的特点,如补晓岚先生的补一大药。此药既温中补火,扶正祛邪,又开通经络,活动气血,使内邪不能藏身,外邪无法侵入,好人可饮,病家宜服,取得有病治病、无病预防的效果。一般人饮之,可以舒经络、活气血、消外惑、减疲劳、提精神、壮体力,对于每日劳动的人,见效尤其显著。实际上历代医家中不乏善用桂附治疗急危重症的人,现在的火神派医生也有这个特点,如四川卢崇汉、上海祝味菊、山西李可等。
除地理因素外,补晓岚先生善用补益药及虎狼药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其所处的社会历史年代战乱频频,动荡不安,人们生活朝不保夕,生病常由饥饿颠簸所致,所以常用补益方剂,而善用虎狼药则是传承于《伤寒杂病论》的缘故。可为何后世中医逐渐不用虎狼之药?仝小林先生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历史原因,经方在汉朝创立,之后由于社会动荡而逐渐使经方中的剂量标准丢失;其次是由于社会发展,人们健康水平提高,大量使用药材而导致药源不足,到宋朝时人们开始使用煮散来代替整体煎熬,使得剂量逐渐变小;最重要的是医药分家,使得医不识药,药不懂医,尤其是到宋朝时专门药物炮制产业链条的形成,使得药物的炮制方法逐渐脱离医家之手,一味向无毒害方向发展,背离了大毒治病的原则,如半夏的炮制就是在宋朝时有了加入石灰的记载。当然也有后世玄学、佛学、儒家思想进入中医学体系中,使得医家逐渐重视理论空谈而慢慢脱离生产实践,并且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先秦百家中重视生产生活实践学问的如墨家、道家、农学等逐渐衰落,而重视人治的儒家走上历史舞台,并且渗透到中医学领域中。直到现在,医药分开仍阻碍着中医进步,医不识药者比比皆是,很多中医临床工作者都只看医学文献而鲜看药学文献。故陈中沛先生请全国首批名中医王辉武题词,曰敢向大病遣虎狼,传承补一永流芳,希望我辈继承发挥补老等巴渝医家遣方用药的融、猛、准、捷等特色,更上一层楼!
《积聚漫谈》《湿病论》是唐氏父子针对山城重庆的地域特点,从经方的角度,以气津两伤、湿热两蓄立论写的一部因地论治的医论。前者着重讨论内湿而后者重点讨论外湿,书中对于内湿瘕痈等病理现象有独特见解,认为西医之炎性渗出物停留于体腔内即为饮,浸润于组织中即为湿,日久进展成为水肿。他们认为三焦即是西医的淋巴系统,内湿是由于三焦闭塞不通,即淋巴循环障碍,不能转输代谢产物阻碍三焦运行,最终导致三焦决渎行水之责失职而成为内湿。唐氏认为内湿所产生的痰饮、水肿、黄疸、下利是常,而癥瘕积聚等肿瘤病变是其变。肿瘤积聚产生的内因是:炎性分泌物阻碍气血流通后产生瘀血,使得病变部位不能得其营养而代谢产物不能排出,形成癥瘕,炎性分泌物与坏死的组织分泌物混合而形成痈。他们认为《伤寒杂病论》所载的热实结胸及寒实结胸的代表方如甘遂半夏汤、十枣汤及外台走马方俱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剂。对于甘遂半夏汤治疗留饮停于心下的部位问题,倾向于《皇汉医学》所述,即肝脏左叶肿大而连及心下所致,而十枣汤所针对水饮瘀浊与邪热互结部位是淋巴系之胸导管。
通过对补晓岚师徒行医的学术思想进行归纳整理、汇总病案,结合翻阅各种虎狼药药理文献,将《补晓岚秘方集》《积聚漫谈》《湿病论》等补老口述、唐氏父子所写医论,并唐守国先生生前收集的以成药、验方、丸药为特点的《成方验方选》汇集,一并收入本书中,还将我们所查阅的虎狼药安全炮制及煎熬解毒方法文献集中附录于后,希望从现代药理学角度解释用虎狼药治疗疑难杂症的机理。我和王晓磊并不是学药理出身,虽然翻阅了不少药理学相关著作,仍然不可避免有不妥之处。书中方剂请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切莫自行使用。
由于原书稿是20世纪60到70年代写成,书写用字介于繁体与简体之间,许多字难以辨认,所以非常感谢我的几位挚友帮忙辨识录入,他们分别是乔艺杰、赵瑢、崔璇和陈俊豪,更感谢陈中沛先生对此书的资助,感谢学苑出版社陈辉社长的鼓励。没有他们的帮助,这本书无论如何都无法完成,在此向几位良师挚友表示感谢!
2020年2月13日
徐飞于包头家中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