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NT$
367.0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NT$
500.0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NT$
765.0
|
編輯推薦: |
1.作者历史背景专业,家学渊源深厚
叶嘉莹先生侄子,家学渊源深厚,亦曾师从许倬云先生学习。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即研究南北朝史,在工作退休后,重新捡起研究兴趣,攻读并获得台湾大学博士学位。
2.解析乱世魅力,还原真实的南北朝
南北朝是一个大分裂的乱世,也是一个政治大分裂、文化大碰撞与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作者凭依扎实的历史考据,提纲挈领,去粗取精,赋予本书丰富的历史知识,厘清乱世脉络,澄清史实真相,带读者走出对这段历史的认识误区。
3.文学化写作手法书写的历史普及读物
南北朝这一段历史未得众多史家青睐,相关历史研究和普及读物都比较少,历史课上也是三言两语一带而过,但却是《琅琊榜》《兰陵王》《楚乔传》等作品的灵感源泉,渐渐得到一些关注度。作者依据史实,不汲汲于对一人、一物细节的描述,以文学化的语言为读者传述南北朝的宏观历史,通俗易懂,阅读起来极富趣味性。其中穿插当时的文学作品以及作者自己的诗文,补充相关知识的同时丰富了阅读体验。
|
內容簡介: |
汉人大世族崔浩的悲剧有什么偶然和必然?力推汉化的孝文帝有哪些遗泽与遗祸?班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府兵制对隋唐有什么影响?《洛阳伽蓝记》除了记录佛寺,还记录了哪些精彩?粗犷平实的北朝文化,除了《木兰辞》还留下了什么? 魏晋南北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分裂时代,这是一个价值重整与制度重建的时代,也是文化大碰撞与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北朝,从439年北魏统一北方说起,到581年杨坚篡北周,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共143年。鲜卑族自东北的大森林中发迹,入主中原,其兴起、强盛与衰落有何独到之处?仅仅活了33岁的北魏孝文帝,为什么不顾一切也要推动汉化、迁都洛阳、南征,进行一场场没有退路的政治豪赌?对应于南朝的君王,北朝的皇帝又有哪些特色?游牧民族如何影响北朝文化越是天下大乱的时候,就越需要理出一个头绪来,这本书将呈现历史上真实的北朝。
|
關於作者: |
叶言都
1949年生于澎湖,祖籍北京,父系为满族叶赫那拉氏,叶嘉莹先生侄子。台湾大学历史系博士,曾师从许倬云先生。曾任《英文汉声杂志》研究员、世新大学兼任讲师、时报旅行社顾问、古迹台北故事馆咨询顾问等,现任东吴大学历史系暨创意人文课程兼任助理教授、洪建全基金会敏隆讲堂讲师、台北市长官邸艺文沙龙讲师、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代表作:《我爱温诺娜》,获第8届时报文学奖科幻小说首奖;《1649》,获第11届时报文学奖推理小说首奖,并改编为电影《游戏规则》。其他作品还包括:科幻小说集《绿猴劫》;谈中国历史作品《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南朝的遗产》《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北朝的遗产》。
|
目錄:
|
导读 看北朝天下如何起风云
自序
楔子
北朝风貌概述
第一章 今朝跃马中原者,当日嘎仙洞里人北魏前期
来自中国东北的力量
鲜卑拓跋氏之崛起
北魏皇室特色
北魏前期的胡汉关系
汉人世族与北魏政权的恩怨情仇
北魏前期的宗教激荡:太武帝灭佛
北魏与其他胡族
第二章 一场用国家民族下注的豪赌北魏孝文帝的汉化运动
北魏前期的汉化
深入北魏孝文帝的内心
迁都洛阳
孝文帝的南征与逝世
孝文帝汉化的意义与影响
第三章 绮丽对质朴,文野起冲突北魏的分裂与内乱
凉风起天末:孝文帝的家务问题
南迁、汉化与北魏衰落
孝文帝的遗泽与遗祸
北魏后期诸帝
六镇之变
河北民变
河阴之变与尔朱氏专权
高欢崛起与北魏结束
第四章 种麦炙猪存要术,搴裙纵马饮酪浆北朝生活面面观
理解北朝生活的几个角度与脉络
洛阳市的社区分化与分工
南朝投降高层人士的洛阳生活
北魏官员的待遇与福利
北朝基层人民生活
第五章 净土禅宗石窟寺,水经家训木兰辞粗犷平实的北朝文化
北朝文化
北朝宗教
北朝文学
北朝书法与魏碑
石窟寺艺术
北朝历史文献
第六章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北朝终篇
晋阳已陷休回顾,疯狂残暴几君王:狂乱皇朝北齐
终于等到胡、汉融合:西魏、北周关陇集团的形成与兴起
西风压倒东风,北风压倒南风:南北朝终局
后记
附录一 参考资料
附录二 南北朝历史大事年表
|
內容試閱:
|
导读 看北朝天下如何起风云
陈识仁 台湾辅仁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魏晋南北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分裂时代,人们对其印象多半与战乱、落后、黑暗、野蛮胡族等负面评价有关。也因为如此,一般人对它的了解,除了三国那一段之外,往往不如汉唐盛世或明清帝国深刻,并且也没有多大的兴趣。 这是一个价值重整与制度重建的时代。当时的人们,不论帝王或世族,总在步履蹒跚中摸索着未来可行的道路。魏晋,历经的是儒家道德失序后社会核心价值重整的时代,随后的南北朝,则因为北方游牧民族带来的强大动力与活力,为瓦解后的汉帝国重构了各种制度以因应局势的需求。由此可见,在这乱世之中,处处充满着引爆各种可能性的巨大力量。现在,摆在读者眼前,由叶言都老师畅谈南北朝的这两册普及读物里,他要说的,正是这个时代的后半段。他将带领读者,当个穿越时空的旅人,俯瞰那个令人惊心、惊异又惊艳的时代。我相信在叶老师渊博的知识与说书人般的生动口吻下,一定能为读者带来一场精彩的南北朝飨宴。只是,在启程之前,且容我权充领队,先以这篇导读向读者们介绍北朝的重要大势。
始与终
公元420年,出身北府军团将领的刘裕,结束南方的东晋国祚,创立国号为宋的新王朝。大约二十年后(439 年),鲜卑拓跋族人所建立的魏国,在拓跋焘的领导下,结束了长达百余年的十六国乱局,统一北方。南北双方在相当接近的时间里,各自终结旧时代,成立新王朝,并揭开对峙竞争的局面,此即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灭陈,天下再度统一为止。
拓跋崛起
鲜卑,是一个很广泛的民族称呼,它主要在今日的辽东以北到大兴安岭一带活动。若依照活动的地域区分,最先出现在汉人文献记载里的是东部鲜卑,他们与一支被称为乌桓的民族都曾被强大的匈奴役使,称为东胡。后来历史上常见的段部、宇文部、慕容部,即属东胡后裔。匈奴势衰之后,草原上的民族发生过大规模的移动,据说慕容部有兄弟争吵,哥哥忿而率众离开旧居地,远徙到今日青海东部一带,即吐谷浑。另外,十六国当中,建立西秦的乞弗部以及南凉的秃发部,分别在今天的甘肃榆中、青海西宁附近活动,这是西部鲜卑。至于原本居住在大兴安岭一带,历经数代人迁徙,最后活跃于今日内蒙古与山西交界一带,先后建立代国与北魏王朝的拓跋部,可称为北部鲜卑。拓跋人在史籍中出现的时间最晚,但成就最大,甚至奠定了日后隋唐帝国的制度基础。有日本学者从中亚、北亚的角度出发,将北魏、北齐、北周、隋、唐这一系列王朝称为拓跋国家。它们在历史上的影响极为深远,说明拓跋部确实是后起之秀。
孝文汉化
北魏的汉化并不始于孝文帝,但孝文帝确实在中国历史上以推动全盘汉化而知名。如果要形容北魏一个半世纪(386534年)以来的文化选择究竟要保持本族文化,还是学习汉文化这一路走来,真可说是跌跌撞撞,不怎么顺利。好不容易,孝文帝以过人的意志力推动全面汉化,不仅当时就遇上像元丕父子这样的公开反对者,甚至还牵扯到太子元恂的谋反事件。也有人认为,孝文帝全面汉化后不到半个世纪即分裂的历史事实,说明对拓跋人而言,抛弃本族文化是一段煎熬的历程,其汉化也就不能简单地定调为一场成功的改革。其实,早在拓跋珪的时代实施离散诸部时,就反映出拓跋族人必须在十字路口做出抉择要继续当松散的草原部落联盟领袖,还是要建立一个皇权集中、能号令天下的国家?此间的取舍,恐怕是历史上所有非汉民族进驻中原地区后都要面临的问题。
东西之争
孝文帝汉化与迁都洛阳的行动,导致南方以洛阳为中心的汉化(文)集团与北方以六镇为代表的胡化(武)集团的对立,形成一个北魏,两个世界。六镇之乱最终还是在内部的矛盾激化下揭开了,日后尔朱荣集团虽然暂时平定了动乱,但他显然没有能力解决问题,权力分别落在已经胡化的高欢与汉化的宇文泰手中,帝国从此一分为二。东、西魏分裂之初,不论国土、军事、经济或人才,东魏的高欢所掌握的资源,都远远超过西魏的宇文泰。如果摊开当时的国际形势图,你会发现国力寡弱的西魏,被东魏、突厥、吐谷浑、南梁等几大政治势力包夹,当时的人说齐(指东魏)谓兼并有余,周(指西魏)则自守不足,西魏真可谓在风雨飘摇之中。然则,历史的结局,却是不被看好的北周并灭了北齐,仿佛今日观赏球赛时所说的大逆转。乍看之下,似乎比小说更加富有戏剧性,但若静心探究,则不难体察出其中的发展轨迹。高欢从尔朱集团手中接收了绝大部分的北镇军人,这群仇视汉人的武人,同时也是一股反汉化的势力。高欢并非不知道国内存在严重的胡汉矛盾问题,他曾请人分别向鲜卑人及汉人说明双方互补的必要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试图缓解彼此矛盾,但从事后的发展来看,显然成效不彰。
现代启示
周一良先生用大鲜卑主义形容弥漫在东魏朝野的时代气氛,代魏建齐的高洋及其继任者,不但无法化解矛盾,皇室的动荡与政治的黑暗,甚至使局势更加恶化。反观西魏,最初只靠三股势力支撑:随宇文泰进入关中的北镇军人、关陇河东地区的土著豪族、随孝武帝西奔入关的魏帝残余势力。但人数都不多,力量寡少,加上前述极为险峻的国际形势,领导人宇文泰势必得设法壮大自己。他不像高欢用上浪费唇舌的温情攻势,而是采取建立制度的方法,弭平彼此间的差异性,进而强化认同感。例如,以府兵制度为中心,外层裹以政治号召与文化政策,后续通过几次改良修正,把三股势力不分胡汉地结合成一个关系紧密、认同关陇本地的军事指挥与政治统治集团。陈寅恪称此为关中本位政策,形成的政治集团势力即为关陇集团,其影响直到隋唐时代。随着南北朝走入历史的尾声,北方有西魏、北周通过制度抟聚认同,不断壮大自我力量;南方则可看到平流进取的门阀子弟,欠缺磨炼而快速腐化。这两者之间可有共通之处?竞争压力的有无与改革动力的强弱,可否作为我们神游南北朝历史归来后的现代启示呢?北朝的大势既如上述,其间的细节与故事又是怎样的呢? 这就要请叶老师用其生动的笔法,带领各位来一趟深度的北朝历史之旅了。
自 序
这部书的内容是对中国南北朝历史的普及性叙述,著作目的是提供普及性的南北朝历史给社会大众,并推广历史书写的普及化,构想是效法观光事业,将了解南北朝历史视为一次专题旅游。我愿借这部书将自己过去接触这段历史的经验与感想提供出来,尝试以导游的身份,陪同诸位读者回到将近一千六百年以前,走一趟南北朝的历史之旅。
我们生活在四度空间中,时间是第四度空间。有了时间这个维度,我们可以从现在向前方眺望,想象以后的状况,想出的就是科幻;我们也可以从现在向后方眺望,观察从前的状况,看到的就是历史。
人在实质的旅游中,身体会移动到不同的地理位置,亦即在三度空间中向他方转移,去接触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人的心智也可以在第四度空间中向后方转移,移动到以往的某个时间位置,去接触自己感兴趣的历史。这种心智的活动,其探访的意义等同实质的旅游,可以称为历史旅游。这部书就是以历史旅游观点写出的南北朝历史书,若称为南北朝历史旅游导览亦无不可。
写这部书以来,我一直努力把握它的内容与风格,希望采用较为宽广的角度,放大对南北朝历史的视野,在宏观历史的概念下,不汲汲于对一人、一物细节的描述,而是为社会大众提供对那段时期的整体概念性理解。我认为这是中国目前缺乏的,其他中文地区也类似。南北朝史事纷纭,这部书并不追求全面性的涵盖,仅愿先提供必要的记载原文,作为资料来源的见证,然后从宏观视角考察,以普及历史的笔法发挥,就事论事,对当时影响重大的关键深入分析,为有志进一步探索南北朝史的人提供一条入门途径。
任何后代人写的历史书,必然受到作者背景与先入为主观 念的影响;然而也就因为如此,历史才能一再被重新诠释,重新发现。太史公司马迁因此以成一家之言为职志,著作《史记》;意大利史家克罗齐(Benedetto Croce,18661952)也因 此有一切真历史皆当代史的名言。我热爱历史,也热爱文学,曾习作中国古典诗词,写作这部书时,为追求历史的厚度,会引用古代诗家词人的相关作品,都注明作者;然而如此一段时间深深浸沉于南北朝历史的情境下,写作之际,有时竟会有某些符合古典诗词章法的只句片语突然在我脑海中浮现,当即记下,再加以连缀完整,就是各章最前面的诗词。于是这部书的各个段落,成为以我习作的诗词开篇,居然有些古典说书的风格,也算历代史家先贤著述的各种南北朝史书之外的另一种叙述方式吧。
时间是延续的,历史是延续的,面对这种不断延续的特性,接触历史时不妨先进行宏观的历史探访,再深入研究符合自己志趣的各个历史单元。然而值此网络文化涵盖一切的时代,普及历史的叙述呈现碎片化,以致社会大众视接触历史为猎奇,得到的碎片知识就以为谈资,还不见得是真实的,这是历史教育与历史传播的危机,也是历史的危机,应该得到重视,史学界也有义务提供解决的方法。
中国南北朝的历史特色鲜明,意义重大,值得进行普及式的历史旅游,更不应被碎片化、猎奇化、谈资化,我因此敢于不揣简陋,抱着提供南北朝历史旅游基本资讯的心愿,将这部兼具宏观性与重点性的南北朝历史书以现有的面貌,呈现于诸位读者面前。
叶言都
2019年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