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296.0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
編輯推薦: |
20世纪,理论大行其道,然而近几十年来,有人认为文学批评理论已经进入了所谓的后理论时代,关于理论之后后理论的讨论持续不断。本书作者则认为,21世纪,理论的复兴已然开始,并且呈现出典型的后现代形式,门类众多且混杂。作者大胆断言,理论的前景一片光明,行情看涨:在文学和文化批评的今天,不论好坏,理论都无处不在。作为《诺顿文学理论与批评选集》的主编,本书作者文森特B. 里奇可谓是理论的亲历者和贡献者,他在此书中为我们呈现了一幅21世纪批评理论的清晰图景,为各种后理论的喧闹送上了一剂极好的清醒剂。
★关于文学理论的探讨多囿于20世纪的相关理论,本书是比较少见的关于21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论著,紧扣当下,处于学术前沿
★本书作者著述颇丰,是著名的《诺顿文学理论与批评选集》的主编,其论述深入浅出,精彩纷呈,具有较强的理论说服力
★扫描封底二维码,可获取作者对中国读者的寄语(语音资料)
|
內容簡介: |
过去十几年有人认为文学批评理论进入了所谓的后理论时代,本书则指出,批评理论正在进入百花齐放的时期,理论的复兴正在到来,在今日的人文学科中继续显示出其重要性。本书涉及以下论题:批评理论在学术机构中的发展历史;20世纪70年代至今所谓的反理论思潮;批判性阅读、批评理论以及当今的世界;现当代批评理论的关键著述;批评理论的*表现以及未来的发展。本书作者亲历批评理论,语言朴实,把深奥的批评理论表述得深入浅出,维护了批评理论的地位,并认为它在21世纪将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
關於作者: |
关于著者
文森特?B. 里奇Vincent B. Leitch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英语系乔治?林恩?克劳斯研究教授,保罗与卡罗尔?多伯?萨顿讲座教授,著述有《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美国文学批评》(2010,第二版)、《诺顿文学理论与批评选集》(主编,2010,第二版)等。
关于译者
朱刚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批评理论、英美文学、翻译学教学与研究。
洪丽娜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硕士
葛飞云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硕士
|
目錄:
|
目录
ⅰ 前言
1 第一章 我的信仰和缘由
14 第二章 反理论
38 第三章 批判性阅读的任务
58 第四章 理论的今天与明天
75 第五章 理论的十字路口
100 第六章 法国理论的再生
116 第七章 雅克德里达的勃勃生机
134 第八章 再探后现代主义
146 第九章 21世纪理论收藏
167 第十章 理论的未来
175 参考文献
191 索引
|
內容試閱:
|
前 言
本书开篇,我首先要对以下四点做个说明。第一,尽管围绕后理论和理论之后的探讨已经持续了好几十年,理论的复兴却已经开始。诚然,这个复兴乍一看确实不容易看出来。第二,正如前页的理论复兴图所示,21世纪的理论虽然是可知的,却无法全部掌握(见图1)。这张图包含了12个主题,围绕这些主题有94个学科分支和领域(让人联想到行星和其卫星的关系),它们的运行轨道可以不断变化,也可以组合成新的集合体。第三,21世纪理论复兴采取了典型的后现代形式,也就是众多学科分支、领域和主题的无序或混杂。世界上有6800支共同基金,《葡萄酒观察家》每年品评20000款葡萄酒,有数不清的运动鞋可供人们挑选在这些神秘的领域中,都有针对傻瓜的指南,给予我们帮助因此扩散和分裂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第四,大约15个早就闻名遐迩的20世纪理论学派和思潮,从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形式主义理论到后殖民主义理论、新历史主义和酷儿理论,严格来说都是20世纪的现象。前几个世纪没有出现过的批评理论学派和思潮,21世纪也不会出现。然而如今,它们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来源和资源,不仅用于文学批评实践,也用于理论的课堂教学。经过简化,我制作出理论清单的106个项目,可以将其视作进一步分解的文化研究派别。从我一开始提出的四个观点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文学和文化批评的今天,不论好坏,理论都无处不在。
关于这一点,我想有人会提出好几个问题。最近的这一变革是否是继20世纪80年代理论取得完胜后的又一次胜利?究竟为何要把这种复杂的扩散称为理论?针对第一个问题,我既不愿将正在进行中的理论传播和齐头并进描绘成一次胜利,也不愿将其描绘成一场灾难,它应该是喜忧参半的事情。理论现在扮演的是寻常之举的角色,而不是令人震惊、造成分裂的先锋。在世纪之交的文化战争期间,批评界围绕理论表现出高度兴奋和充沛精力,这个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再看一眼理论复兴态势图(图1),尽管开始会有些迷惑,但你会发现,大多数现在的理论实践提出的都是一些根本性的、非常具有针对性的批评问题。理论像过去一样,继续推进并确保富有成效的批评研究和成果发表,而且主题和领域在进一步扩大。但是,理论的碎片化意味着在这个领域中,专职从事理论者几乎已经绝迹。如今,理论起到的是附属作用,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在历史悠久的文学文化研究领域中,理论发挥的作用虽然是辅助性的,却是不可或缺的。
为什么仍然将这种扩散称为理论?一言以蔽之:谱系。图上所有的项目都直接源于清晰可辨的当代理论流派和思潮。除此之外,没人提出可替换理论的术语而且获得成功。我想不出来谁这么做过。文化研究可能有些竞争力,却不适合。这个定名太过含糊,与理论相比,缺少历史基础和精准性。相比较而言,理论是中性词,而文化研究的意味则隐约与社会科学有一定关联。图2进行了一些阐释。在这里,21世纪的理论包括许多与众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文化研究就是其中一项。
叙事诗学
新现象学
社会符号学
新形式主义
批评途径
历史主义
文化研究
伦理转向
认知理论
定量分析
机构分析
浅读与细读
自下而上的复数历史
批评方法
文化批评
个人批评
民族志
口述历史
图2
尽管文化研究和理论有重叠的部分,但是理论包含的一些内容一般并不受文化研究的欢迎,比如,现今正在复兴的形式主义、现象学和叙事诗学。尽管理论存在大量的融合,但它如今仍然保持着其独立的传统。说到这里,我并不反对(我个人还相当支持)时下理论与文化研究正在进行的互相联结。
这本书章节安排的思路是:先陈述个人的信念,然后转向对关键争议的探讨,之后讨论近些年对法国理论的顶礼膜拜,最后是对理论未来做些展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