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NT$
398.0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NT$
857.0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NT$
602.0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NT$
332.0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NT$
454.0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NT$
556.0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編輯推薦:
《非洲现代史》(第三版)是2014年出版的《现代非洲史》(第二版)的蕞新修订版。新版根据非洲近年的政治、社会、军事发展情况,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和调整。作者从欧洲人进入非洲之前,非洲大陆各个社会的原始状况讲起,揭开被乡愁和浪漫主义的面纱,将欧、非两个大洲的漫长相遇和冲突的过程娓娓道来。
作者反对传统的殖民史观,认为要理解非洲的今天,就必须了解非洲的19世纪,提出历史的深层动因是今人解读世界局势的一把钥匙。同时,不应将西方国家对非洲的殖民统治简单地视作一种单方面施与,而应该强调非洲的主体性、关注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互动关系,同时也要观察到非洲社会内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本书打通古今、面面俱到、视角新颖,章后注释和书末扩展阅读又为读者进一步研究、学习提供了指导。可以说,此书不仅有益与对非洲史感兴趣的社会读者,而且对于大学历史专业师生、世界史学者而言,也是一本理想的研究指南。
內容簡介:
本书探讨了非洲大陆两个多世纪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以详尽易懂的笔调叙述了现代非洲的塑造过程,有助于读者理解关键概念,认识重大主题。本书共分六个部分,分别是:非洲19世纪的独特与暴力;19世纪的复兴与变革;非洲与欧洲;至1920年前后的商业、冲突与合作;殖民主义;帝国的解体;遗赠、新的开始和未结束之事。设计奴隶贸易、殖民地与革命、政府与瓜分等重大历史课题。作者强调从19世纪以及更久远的历史解释当下非洲大陆现状,强调非洲历史中的环境因素、非洲能动性,在当代背景下探索了19世纪和殖民时期的遗产,相较于传统的历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關於作者:
理查德雷德(Richard J. Reid),牛津大学圣十字学院教授,长期研究非洲的政治文化、历史意识、战争和军国主义。已出版专著有:非洲现代史(A History of Modern Africa)、《现代乌干达史》(A History of Modern Uganda)、《非洲战争史》(Warfare in African History)等。曾任权威期刊《非洲史杂志》(The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编辑。
王毅,湖南湘潭人,198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译注《植物的欲望》2009年入选中国出版集团评选的新中国60年蕞具影响力的600本书,《纳粹医生:医学屠杀与种族灭绝心理学》2016年入选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新浪年度十大好书。
目錄 :
译者序
第一章 导言:对非洲历史概况的理解
第一部分 政体、社会和经济:非洲19世纪的独特性与暴力
第二章 西部转变:大西洋非洲的奴隶贸易与合法商业
第三章 东部闯入:东非的奴隶与象牙
第四章 南部边疆:南部非洲的殖民地与革命
第二部分 非洲与伊斯兰教:19世纪的复兴与变革
第五章 复兴与应对:北非伊斯兰教
第六章 穆斯林圣战:西非的革命
第七章 东方新月:东非的伊斯兰教边疆
第三部分 非洲与欧洲:至1920年前后的商业、冲突与合作
第八章 罗盘与十字架
第九章 不管发生什么:走向抢夺
第十章 非洲适应:政府与瓜分
第四部分 殖民主义
第十一章 和平殖民?土地与服务的帝国
第十二章 艰难时世:抗议、认同与沮丧
第十三章 内部与外部的战争:(又一次)全球战争中的非洲
第五部分 帝国的解体
第十四章 搁浅之鲸:战后世界的殖民战略
第十五章 国家的构想与产生
第十六章 妥协的冲突:独立之路
第六部分 遗赠、新的开始与未结束之事
第十七章 不稳固的基础:独立后的挑战
第十八章 暴力与政治文化的军事化
第十九章 校正、赎回与现实:当代非洲的主题与趋势
扩展阅读
索引
內容試閱 :
《现代非洲史》第2版中文译本出版之际,巧遇非洲大陆上震荡世界的一件大事。2013年12月6日,95岁的纳尔逊曼德拉逝世,91个国家元首和组织代表出席了南非举国上下的一场世纪葬礼。在庆祝新南非成立时,曼德拉曾充满希望并富有诗意地期待这个非洲国家成为彩虹之国。事实上,整个非洲大陆又何尝不是一片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彩虹大陆?然而,它的历史基调和现实状况却多为沉重的黑色。不同色彩彩虹般的美妙协调,仍然是一个有待实现的梦想。言说19和20世纪非洲200年历史、并延至21世纪的这本史著,就展示着这种复杂性、冲突性、它们的深层原因以及人们在仿佛一种历史宿命中的努力跋涉。
如作者所言,非洲史作为一门学科是相对年轻的。迟至20世纪60年代早期,一位牛津学者还有无视这个大陆历史的名言,称之为一些野蛮部族的循环,研究没有回报。但另一方面,在有了关于非洲的历史叙述之后,它就一直被使用甚至是滥用被殖民者、反抗者、政治领袖和各式各样的潜在国家创建者所用。
面对非洲这片辽阔区域内不计其数的民族和族群的这段历史旅程,作者诚恳表示要公正地对待非洲和非洲人民,在立场上坚决反对欧洲文明优越论,在视角上摆脱非洲被外部世界主观化,警惕从外部世界来评判或测量非洲,于是,他就得以超越一般人谈到非洲时习惯性的非白既黑,突破了由那种简单肤浅而来的剪裁式述史和论史。
从目录就可以看出作者撰写此书的逻辑起点及思维框架,感知其视野的开阔和思考的深入。全书六大部分,或是这片大陆因东西南北独特空间特征而展开的时间进程,或是它作为一个整体在贸易、宗教和殖民等不同层面上的内外碰撞:部落、种族、环境、生产与生活方式、暴力、战争、军事、政治、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创建,尤其是经济,作者客观还原而又透彻阐释非洲大陆二百年走来的这些基本因素,写出了一部因深入了解而深刻思考又发人深省的史著。试举几例。
20世纪后半叶之前,非洲大陆一直人口稀少,因此,许多国家和族群始终关注增加人口,对人的控制比对土地的控制更为重要。无数地方族群、村庄的组合构成了被称作卡夫(kafu)微型国家,卡夫系统体现着非洲政治的地方主义。一些较大帝国的建造者们既要围绕它们来建造自己的政体,又要通过军事力量和对财富的控制来支配它们。对于本土的统治者而言,一个重大挑战就是建构持久的统治体系,从而控制更多的人口。人口稀少区域会频繁地出现政体的不稳定,这些地区潜在的国家建造者难于让他们的控制超越人口和地理造成的自然界限。在人口稀少地区,不满的民众可能反抗现存秩序,组织起一种武装边缘,朝中心进发,或者是消灭它;不过,他们也很容易移居至现存秩序触及不到的地方,而这样做也常会导致现存秩序的衰败。暴力分裂和暴力融合的持续循环导致非洲的众多政治和社会变化。有着从目前族群范围进一步扩张之雄心的区域国家,必须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确保更大范围内的忠诚,怎样创造辽阔疆域内的认同。
这就是非洲内部一种基本的社会政治动力。基于这样一种寻找问题症结的思路,作者在本书中就格外关注时间过程中出现的地方认同、区域认同,甚至是大陆认同,以及与这些认同形成相关的动态情况。书中这方面的翔实梳理,材料很多。
谈到非洲,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殖民主义,人们对此极为强调而且似乎相当熟悉。然而,作者从非洲自身的内在状态和历史逻辑分析,指出这其实仅仅是时间中的片刻,对非洲大陆的影响是一种变量,更要注重的是非洲的常态。在作者看来,殖民统治只是从奴隶贸易到合法贸易的西方化贸易体系的最终显示,殖民统治的离开方式也对非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从内部政治发展来看,它在许多方面都融入了持续的非洲变革进程。而且,殖民统治既是欧洲人的也是非洲人的,事实上并不能作为某种巨大的单边强迫接受来理解。在外国统治时期,非洲人塑造着自己的社会,这远比任何殖民地官员或欧洲政府所能做到的要有效得多,哪怕这是面对以及在很大程度上回应一种侵略性榨取的外部经济体系。
所以,研究19世纪和20世纪的非洲,一个核心主题是这个大陆与世界其他部分的联系,尤其是与欧洲的联系。这包括与非洲发生的种种贸易,传入非洲的各种宗教,外来各种人种的定居。然而这些并非单边的强迫接受,相反,它们是一些复杂的、多面性的互动,涉及到相互的借取和适应。作者提醒我们,如果过分强调外部,就不仅有把历史性互动过程过分简单化的风险,也有忽略内部动力这个关键因素的危险。这些内部动力包括民众力量的强力、社会形成的进程、经济上的独创与革新、文化和政治上的创造性、革命的爆发。作者甚至还扼要论述了欧洲本身也因它与非洲的联系而在经济、文化,或许还包括政治方面有了根本性改变。这恐怕是许多思考非洲问题的人未必认真想过的。
一般认为,19世纪前往非洲的传教士与探险家是欧洲殖民主义的代理者。作者认为有些人的确如此,但实质更在于这种背景中的欧洲人,尤其是传教士,大部分都涉及到至少是间接地传播欧洲文明的本质优势。他们对于自己看到的非洲文化、宗教和社会的绝大部分都加以谴责,将之视为邪恶之事,至少是野蛮异教的产物,所以他们的到来就意味着向非洲人展示其本质上的劣等,这无疑是欧洲殖民统治的基石之一。不过,作者又从史实上说明,所有这些并不应导致夸大19世纪最后20年之前欧洲人在非洲的实际影响。在此之前传教只限于一些小小的孤立群体之中,非洲统治者容忍传教士是相信或许有些好处。探险家有时会遭遇敌意或几分轻蔑,无疑也会受到好奇的欢迎,很少被视为一种威胁,也被用来获取贸易或其他方面的好处。在大约1880年之前,非洲内陆的欧洲人是一些易受攻击的、不重要的个体,穿越非洲社会时发挥的影响极小。
随之而来就是欧洲国家对非洲的抢夺。作者认为这必须放在一些长期主题中来理解:对非洲大陆萌生的科学兴趣,反对奴隶贸易的斗争,随之而来的对非洲进行经济和政治现代化的谈论,因基督教良心而来的福音派传教和干预主张,以及对非洲政体、社会和文化之性质的越来越种族主义的解说。这比欧洲中心论的帝国主义的政治解说,甚至比从欧洲经济发展的背景来解说都更为透彻到位。比如人们习惯性强调的经济掠夺,作者认为,与19世纪最后三十年欧洲海外抢夺相关的出口贸易,非洲在其中只占了很小的比例。比如,英国生产者就在欧洲内部,以及白人支配的疆域如印度、美国和拉丁美洲寻求市场,这都优先于非洲。所以,我们不能高估这一点,这种观点没有把非洲放在与世界其他地方进行比较的背景中来看,而是只考虑了一些欧洲卷入非洲的特殊情况。
举一些人所共知的例子,用贴标签的方式来证明和解说殖民主义对非洲的侵略和抢夺,这其实是浅薄而容易的;但作者是以非洲与欧洲关系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透彻地说明真正的帝国主义是什么。实际上,所说的爬行的帝国主义,是逐渐的、常常很犹豫的政治卷入,以便建立军事安全和经济生存能力。1870年代之前,针对非洲并没有系统的帝国主义,也没有一届政府到下一届政府的策略连续性英国、法国或葡萄牙都没有。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于非洲在经济上和文化上是什么,需要变成什么,欧洲人有着一种相同的普遍感觉,对于怎样实现这种变化,有着一种含糊界定的战略。
作者引用了获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吉卜林的一首诗《白人的重担》,他讲的是美国对菲律宾人的征服,但也广泛地适用于欧洲的帝国使命。这位帝国诗人号召年轻人去打为了和平的野蛮战争,这个责任实在是白人的重担。你们这些刚被捕获的阴沉民族半是魔鬼半是孩童,一种狂妄的种族和文化优越心态,实际利益需求又与这种优越感和责任感相伴,于是需要一种被强加的和平,一种用暴力带来的文明秩序,19世纪后期欧洲关于非洲的想法,其核心是这种观念。
翻译过程中,我常常感慨于作者这种求实、辩证而又深入的问题分析。疾病曾是(直到今天也仍然是)谈论非洲的一个关键词,而这也是作者高质量分析的一例。
在19世纪中期之前,非洲大片地区至少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由于气候和疾病环境,欧洲人难以接近。比如,西非海岸很长时间来就被称作白人坟墓,因为疟疾,长期居住此地的欧洲人生存率一直极低。医药的进步显著改变了这种情况,尤其是奎宁预防药物的开发,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大大延长了欧洲人在热带区域的居住时间和旅行距离,增加了他们能够从事的活动种类,而这就扩大和强化了他们对非洲的影响。到了殖民统治时期,药物甚至起到了更大的作用,非常典型地体现出帝国使命的多重意味。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那些支持欧洲殖民主义的论证中,一些历史学家们为帝国归纳正负两个方面的资产负债表,正面之一就是它为欧洲以外世界的大片地区带来了极大的健康改善,医疗保健成为殖民体系一个不掺假的积极面。依据这种解说,殖民主义根除了一些疾病,带来了较好的公共卫生与健康,尤其是在城镇,修建了诊所和医院,基本药物惠及全民。但是,作者指出,事情并非这种观点暗示的那样一目了然。殖民主义也带来了传染病、被改变的生态(在许多地方是破坏性的)、易感性和免疫性的模式被改变,还有人口被迫从健康的环境迁往不健康的环境,而最重要的是,在治疗疾病上,殖民当局对自己手上的医疗技术是有选择地使用。医药变成了欧洲支配和内在优越的一种有力显示,能够得到医药成为一件显示着被奖励和被保护之事。非洲民族可以用作医学试验和更广义科学研究的受体,也就成为一种强加于非洲人的控制形式,而这在欧洲自身已经做不到了。
医药就是力量。医药的广泛效用使得殖民主义论证了它看起来的仁爱以及优越。传教士医生是殖民统治早期岁月最普遍的行医者,将治愈疾病作为获取灵魂的一种手段。欧洲人可以将他们的知识与本地医生的魔法进行对比,这样既强调了所说的西方文明的内在优越,又论证了欧洲的权威。本地医术逐渐被赶入地下,或者被边缘化。如同更广范围的经济体系一样,医学知识无疑也成了文化霸权和政治霸权的一种有力工具。这一点在为清除某种疾病而发起的大规模运动中显示得最为清楚,例如英国人在乌干达对昏睡症的清除。这些运动常常的确很成功,但与它们同来的还有严峻的立法,以及众多的政府干预和社会运作。医学意味着殖民政府对健康和它臣民的身体拥有了空前的权利。
早期的殖民地医疗主要关注殖民士兵和官员的健康,但逐渐也关注起非洲人的身体,尤其是那些与欧洲人接触的非洲人,或者是那些殖民政府依赖的人,如政府雇员、矿工、劳工、妓女等。与此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公共卫生,这需要社会管理上的解决方案。疾病和非洲人中的高死亡率被归咎于不健康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过分拥挤、食物低劣,采取了一些行动来清洁城镇这些方面的环境。细菌理论则导致在许多城市设立了白人与土著人的分别居住区,在那些有着强烈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地区,这样做更是顺理成章,比如种族隔离主义者和种族隔离的南非,或者是1930年代意大利治下的厄立特里亚。
这是一个累积危机的过程,它展现了殖民统治的多重意味。殖民统治的蚕食和最终的全球资本主义,无疑恶化了环境风险和疾病的引入,尽管殖民政体后来靠着商品农业、开垦丛林、控制野兽、赶退舌蝇在某种程度上逆转了这个趋势。
再来看非洲的另一个关键词饥荒。作者分析,非洲饥荒的原因,基本面有三种大的解释。首先,气候显然很重要。干旱、洪灾或其他形式的反季节天气全都会影响到粮食的供应。第二方面的解释就关注人口过多。它在一些环境圈中仍有重要性。环境学家们认为,一个给定的区域,如果人太多的话,就会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比如1970年代和1980年代萨赫勒地区的饥荒就是因为这里的人类社群超过了脆弱土地的承载能力。第三种解释更倾向于政治。它认为在粮食分配、价格和市场控制上的政治决策,是导致饥荒发生的因素,对饥荒的剧烈程度有重大影响。此外,在过去的30年中,地方或地区性的战争既是饥荒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另外,缺乏足够的运输和通讯基础设施,只依赖经济作物以换取外汇,于是忽略了粮食作物,这二者至少可以部分作为殖民地的遗赠来理解。然而,在殖民地时代,饥荒会引起当局的关注,因为饥荒形成了社会动荡的威胁,饥荒也对殖民地政府的人道主义方面提出了道德拷问,饥荒也是要花钱的。所有这些都是要避免饥荒的很好理由,所以殖民地当局在亚洲在非洲都是这样,要通过严格的中央计划和控制来管理经济,要管制粮食的流动,鼓励种植耐旱的放心作物。所有这些,再加上当局愿意也有能力在可能出现粮食短缺时进行干预以达到平衡,殖民地世界出现饥荒的概率就远低于它可能会有的。
另一方面,后殖民地时代非洲的饥荒也与其他因素有关。比如,在最近几十年中,人们的流动数量巨大。因长期冲突而导致的人们被迫迁移,极大地削弱了许多地方的农业基础,而迫害和暴力导致了苏丹、埃塞俄比亚、刚果和莫桑比克民众的大批流动。大得惊人的难民营散布在那些不平静地区,它们中有一些已经变成永久性的了,这又给这些地区的经济恢复留下了麻烦。由于同样的原因,出现了人们从遭受蹂躏的乡村地区逃往城镇中心的恶性循环,城镇因移民而肿胀,而这些人离开自己的家园又进一步加剧了乡村的衰退。
读到本书第10章的长矛与神水:暴力抵抗一节,看到著名的马吉马吉反抗(Maji Maji rebellion),中国读者或许会自然地联想到1900年前后的义和团( Boxer Rebellion)
坦噶尼喀的马吉马吉反抗于1905年7月爆发,此地民众因殖民地当局要种棉花以供出口而被激怒。农民们被迫放弃自己的耕种,并且常常是在农事的关键时期,而生产出来的棉花也看不到多少利润。反抗在广阔地区迅速蔓延,它并没有事先计划,纯然自发,也没有指挥中心,没有引导这场起义的指挥系统。然而,由这一区域神职人员所代表的宗教意识形态,提供了行动上的一致,促进了团结,鼓励人们相信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可以战胜欧洲人的武器。马吉一词意指一种神水,将它撒在身上就可以抵挡住德国人的子弹。对神灵世界的信奉带来了空前的团结,让起义者有成功的信心。然而,在开始阶段取得一些快速收获之后德国人完全没有意料到这次起义,殖民地当局的军事优势就显示出来,人们对神水力量的信任快速瓦解。1906年,内部分裂和德国人的焦土战术削弱了这次起义,它最终在第二年年初被镇压。无论多么短暂,这次起义显示出一个广阔地区内多种族反殖民抵抗的潜力,马吉马吉成为了下一代坦噶尼喀民族主义者的一种激励。此后,德国人也谨慎地不去激发再一次起义,将较多的资源用于发展,尤其是传教士学校和诊所,起义地区的许多农民也开始自愿种植棉花。可见,暴力并非保护棉花种植本身,而是保护由它所显示的强迫。
作者感慨,写作一部通史尤其是一部延伸至当下的通史,实在难做到完美,但他也越来越相信,在一个持续变化的世界中,撰写一部通史大有必要。从中文第2版面世至今,又是六年过去了。非洲的情况当然有新的变化。比如,非洲崛起(Africa Rising)的讲述替代了非洲复兴(African Renaissance),非洲一些地方前所未有的GDP增长率似乎在展示它,西方的发展议程也因此而变得复杂了。第3版在补充和分析这些新情况、新动态时,仍然强调不要因快速的经济增长倾向,而陷入在理解现代非洲上一种与历史无关的现代主义框架。
历史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呈现不同的特点和风格。里查德雷德的这本《现代非洲史》,展示着史家处理丰富而复杂的历史时那种最为需要的基本史实爬梳、重大问题理清和复杂原因说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