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书以严谨详实的资料为基础,通过风趣易懂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画面,呈现了近年来国内城市实施垃圾分类以来的成果,帮助读者认识和了解垃圾分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书中每一章节均附有思考操作题,填一填,连一连,圈一圈,让读者在阅读后能结合生活实践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思考和实践,也便于学校或相关教育机构编排相关内容的课程。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少年儿童为主要阅读对象,以上海市和北京市的垃圾分类条例和措施为主要参考内容,分为“垃圾,地球之灾”“垃圾大不同”“垃圾去哪儿了”三章,介绍了垃圾产生的原因和历史,从生活场景和后续处理等方面来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垃圾的分类方式及缘由,将垃圾分类与生态文明概念相结合,争取使小读者认识到垃圾分类虽然是—个人的小行为,累计起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
關於作者: |
王吉良,博士,副研究员,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独立或参与编写《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海洋卷)、《深海探秘》、《史前霸王》等科普丛书,先后为报纸杂志撰写科普文章五十余篇。
|
目錄:
|
章 垃圾,地球之灾
一、与日俱增的垃圾
二、垃圾围城
三、垃圾成灾
第二章 垃圾大不同
一、垃圾从哪里来
二、垃圾分一分
三、“分不清”的垃圾
四、当垃圾分类遇上人工智能
第三章 垃圾去哪儿了
一、可回收垃圾,城市矿藏
二、有害垃圾,未来资源
三、湿垃圾,师法自然
四、干垃圾,转化热能
后记
附表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