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
真需求
》
售價:NT$
505.0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
如见你
》
售價:NT$
234.0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NT$
305.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5.0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286.0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
編輯推薦: |
扬州中学是江苏省重点中学,办学历史悠久,成绩卓著,涌出近现代大量历史名人,国内同类中学中*的,具有一定教育史价值。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扬州中学校史资料长编之下编第七至九册,扬州中学是江苏省重点中学,办学历史悠久,成绩卓著,涌出近现代大量历史名人,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本书为该校历史资料汇集整理项目,此前出版取得良好社会效益。是国内同类中学中*的,具有一定教育史价值。下编中,第七册收录19792006年期间学校教学工作的总结和论文。第八册收录了扬州中学高中语文实验教学的试教汇报,活动纪实以及教学指导选篇。第九册收录学校系统开展学科思维教学的资料。
|
關於作者: |
本书成立编委会,扬州中学组织了一批具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参与整理,其中成员多为中学高级教师,具有丰富的语文教学和研究经验。
|
目錄:
|
目录
学校教学工作总结、论文(19792006)
(一) 教学改革实验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扬州中学实验小组计划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实验情况汇报
八一年度实验工作情况汇报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值得一试刘钟静
对实验教材的看法和意见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教学小结胡明健
一项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实验
韩文龙陆丕文张乃达许均
我对执行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的初步认识附文10篇胡兰芬
六年制重点中学初中语文课本三年教学实验总结唐丽珍
让学生会读能说唐丽珍
语文自读课文教法改革初探唐丽珍
关于《阅读》《写作》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写)试验情况的
报告(部分)胡兰芬唐丽珍
给学生以解剖刀蒋念祖
我校开设人口教育课的情况汇报
扬州中学人口教育工作的探索李公白
(二) 教学总结、论文
略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鲍家驹
谈谈数学教学中的双基教学黄久征
改进物理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李启馨
关于气态方程的推导李启馨
在课外科技活动中物理教学的渗透陈家
我们是怎样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
改革中的思考与实践金学文
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张家骞
我在初一数学教学中是如何注意严谨性的王晓明
数学思维与数学教学(研究综述)张乃达
谈谈高三英语总复习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问题钱永涛
对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些想法陆明
浅谈试卷评讲杨幼鹤
浅谈启发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生建国
分析物理问题要有整体观点方学成
开展课外物理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才能许白虹
在体育课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潘志明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初探张忆育
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力求全面掌握历史课本熊鹏
美术课系列创造性教学的探索曹植洪
阶梯训练重锤敲打高潮
作文训练中的计划性与趣味性朱瑞源
语文教学必须加强读的训练黄正瑶
给学生以解剖刀(二)蒋念祖
师生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基础唐丽珍
高三语文复习的反思张贞忠
中学语文课逻辑知识短文存废刍议张贞忠
关于作文教学的实用性问题张家骞
文学鉴赏二题张铨
语文教学随笔三则郑万钟
旧日的足迹郑万钟
讲与练郑万钟
储水倒水汲水郑万钟
独木不成林郑万钟
对学生的要求要一个一个地提郑万钟
主导与配合郑万钟
中学历史课教育中的几个问题吴和钧
语文教学与能力培养郑万钟
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郑万钟
校园新风
扬州中学学生学习为何轻松
教师上好课学生负担轻
不能立足于奖郑万钟
扬州中学教师注意教好每一堂课
说碎语郑万钟
我对备好数学课的一些看法黄久征
一堂化学习题课
浓硫酸性质的教学薛鹭颖朱兴生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生物教学陆振声
化学课外活动数例朱兴生薛鹭颖
在小学基础上提高要求胡兰芬
要逐步加强探索性实验教学李启馨
演示扫描的一个简单方法方学成
阅读与发现张乃达
实验探索法教学的一次尝试沈怡文
正确理解出活题,考能力万庆炎胡明健
对思维过程进行分析的能力是数学教学能力的核心张乃达
I与NO-3能在强酸性环境中共存吗?王槐沈怡文
文源文思文才张铨
注重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性田如衡
从一次方程组的教学谈化归观念的突破徐扬
圆周角定理的教学设计胡蓉
教学研究从问题开始
知识成就理想徐扬
概念要清楚思路要灵活方学成
小水珠为什么晶莹透亮?方学成
日光灯下的一个有趣现象方学成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一书简介
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环节张发祥
问题: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张发祥
形成学习人格:贯穿教学全程的主线张发祥
发掘文化底蕴: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张发祥
日本课堂教学考察札记(四则)
嬗变中的教学理念张发祥
开放的课堂张发祥
课堂教学目标:创造力生成张发祥
日本特色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张发祥
寻求教育大智慧张发祥
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沈怡文
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为核心,系统开展学科思维教育沈怡文
构建基于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心理教育张发祥
|
內容試閱:
|
例言
一、 本书是江苏省扬州中学校史资料的总汇。历史是人类的良师和益友,我校作为百年名校,既有其别处难以复制的独特性,也有其基础教育方面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本校校史工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始,筚路蓝缕,黾勉从事。工作中深感历史资料的可贵与难得,尤其原始资料,劫后孑遗,吉光片羽,每一实录都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启示。无奈由于种种原因,资料又容易散失。虽然编有一些纪念册和校史书籍,但是这些只是校史中的小部分。又虑及改革开放以来,本校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理念领先,成果丰硕,日后不致再生斯文不幸之叹。于是就有扬州中学校史资料长编(以下简称长编)的编辑,广泛收集,不遗余力,现将业已收集到的校史材料汇编成册,出版发行,公诸于世。
二、 本书意欲尽最大可能囊括历年来本校的独特办学风格和教育教学成果。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扬州仪董学堂创立,风气初开,中西并重,系颇具现代意义的中学,是为本校源头。两淮中学堂、扬州府中学堂、淮扬合一中学、江苏省立第八中学和尊古学堂、两淮师范学堂、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均为本校前身。1927年合并五师八中建立的江苏省立扬州中学,承先人余烈,自主办学,推进革新,科学陶冶,人格感化,开始了扬州中学最辉煌的时期。抗战八年,辗转办学,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特别是办在大后方四川的国立二中,培养了大批人才。1949年后的江苏省扬州中学,实验性与示范性突出,系省内四大名旦之一(其他为南师附中、苏州中学、常州中学)。新时期的扬州中学,秉持科学人文相融合的理念,继往开来,生机蓬勃。综观百年扬中,积淀丰厚,人才辈出,青春常在。长编希望能为本校师生进一步光大优良传统,创造世纪辉煌,乃至为研究中国基础教育者,提供相当的帮助与便利。面向未来,与时俱进,继承、吸收、创新,人类只能在历史提供的条件下自由创造,不断发展。
三、 本书资料来源。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广泛联系各地校友,跑上海图书馆徐汇藏书楼、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师范学院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清凉山古籍部等处,抢救第一手校史资料。九十周年校庆和百周年校庆补充一些资料。近几年来,又重跑各地图书馆,访问校友,甚至逛旧书摊,并通过扬州大学图书馆、华师大友人网上联络等多种渠道,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扬州市图书馆、扬州市档案馆等处,复制了一批材料。新收集到一些珍贵资料,如《仪董学堂章程》、《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校友会杂志第一期》(原件)及第二第三合期、《一年来之扬中》(原件)、《三周纪念刊》(原件)和三十几本《扬中校刊》(原件和复印品)等等。有的辗转购自北京、上海,有的从收藏者手中购得;值得一说的是《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校友会杂志第一期》和《一年来之扬中》,前者是张镇安校友在地摊上高价购得,无偿赠给母校,后者系校友胡宇锋的大学同学汪立耕同志在北京潘家园地摊上购得,无偿转赠,非常感人。
周厚枢校长生平资料,包括他的八中毕业证书、校长任命书和蒋中正写的亲笔幛,由周校长的后辈从台北跨海捐赠,连同原先黄泰老师家藏本《十周纪念刊》和朱白吾老师家藏的珍贵资料如《五周纪念》特刊等,也由其哲嗣捐赠给学校,十分宝贵。本校在职和退休教职员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征集论文论著的工作,充实了校史资料。
四、 本书的资料内容与编排。主要内容是目前所能搜寻到的本校相关档案材料,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邮政挂号公开出版发行的本校校刊、纪念册、校友会杂志和本校老师编撰的部分教材,以及各个时期本校教育教学的相关文稿等等,少量早期校友的回忆文章因其难觅也编入其中。不薄今人爱古人,长江后浪推前浪。新时期以来,本校老师的著述、教育教学和科研的资料,入选的也相当可观,或编专集或节选或存目。大量后期校友的回忆文章拟另行编入《扬中往事》。
长编分三编,前编、上编、下编。
前编,按年代先后编录学校各个时期的概貌、概况性质的图表和文字,也可以说是比较感性直观的扬州中学简史,以较多相对集中的图文区别于上编、下编。
上编(19021949)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
下编(1950)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
编排体例采取开放结构,随着时日推移,资料的增添,以及旧资料的新发现,可接着续编。
排版采用横排简化字排印,除适应横排基本规则外,具体版式大致参照原样,不强求统一,文字上一般不作改动,漫漶之处,以方框代替,尽可能保存资料原貌。校对时,本校青年教师对原来未曾断句的文章给予继句或标点,有些文章的标点符号也作了必要的改动,更符合当代习惯,其勤奋精神可嘉。众擎易举,共襄其成。
五、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然而真理并不是现成的自明的恒常存在,如果没有人参与激活传统,真理便无缘生成和呈现,文本的内在意义也就无法得到传承和延续。至于有些具体文章,总会打上一定的时代印记,作者也有他特定的写作环境,读者明鉴,当会区分根本精神和时局附加的派生条件,历史地公允地正确对待,这一点毋庸编者赘言。
本书共三编。目前,数百万字的前编(1册)、上编(7册),终能先期编就出版问世,是与各方人士的亲切关怀、热情鼓励和鼎力帮助分不开的,这种强烈的文化意识和高度社会责任感,令人感佩,我们于此深致谢忱。限于编者水平,见闻不广,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疏漏失当之处,诚恳地期待着读者批评指教。
《扬州中学校史资料长编》编委会
2012.9
为迎接115周年校庆,《扬州中学校史资料长编》,继业已出版的8册之后,今年又续编4册,即上编第八册和下编的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拟明年再出版4册,以期学校在不断继承创新中永葆青春。
《扬州中学校史资料长编》编委会
2016.10
《扬州中学校史资料长编》(前上下),业已出版12册。今年又续编6册,即上编第九册和下编的第四册、第五册、第六册、第七册、第八册。开放的体例不变,以期学校在新时代不断继承创新中砥砺前行。
《扬州中学校史资料长编》编委会
2018.10
今年续出上编第十册和下编第九册,连同上次未及印出的第七、八册,共4册。到目前为止,校史资料长编,已经编成二十册,包括前编1册、上编10册、下编9册。
《扬州中学校史资料长编》编委会
2020.6.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