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对于幼时学钢琴的我来说,弹巴赫也许是*痛苦的事情了。谱面看似短小、简单,但复杂交织的声部线条总是让我心生退意。好不容易弹完巴赫《小前奏曲与赋格》后,老师又递来一本巴赫《创意曲集(二声部与三声部)》,可想而知我当时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创意曲其实是一种短小而且自由的复调器乐作品形式,大多采用对位和模仿的写作方法进行创作,各声部都呈现着自己的主题,每个声部的旋律线条常常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形态及性格特点,在和声的效果上充满着和谐与交融。老师们经常说,弹奏《创意曲集》时要正确把握巴赫作品的音乐表现与风格,熟悉每个声部的旋律、认真研究作品的结构段落、作品中的声部层次,只有真正的理解巴赫的创作,才能弹好这些作品。
慢慢的,我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分句、分声部,学习将每个声部的旋律都独立出来。当原本干净的谱面充满了记号时,我也逐渐成长起来,继续接触《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平均律钢琴曲集》。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巴赫的作品从练熟,到旋律形成线条,声部逐渐突出,其中的意思才会一层一层显现出来,就像是拼拼图,一直都在无望地拼着什么都看不出来的小局部,积累到一定程度,突然一次远观打量,就隐约看到了由无数
|
內容簡介: |
创意曲其实是一种短小而且自由的复调器乐作品形式,大多采用对位和模仿的写作方法进行创作,各声部都呈现着自己的主题,每个声部的旋律线条常常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形态及性格特点,在和声的效果上充满着和谐与交融。弹奏《创意曲集》时要正确把握巴赫作品的音乐表现与风格,熟悉每个声部的旋律、认真研究作品的结构段落、作品中的声部层次,只有真正的理解巴赫的创作,才能弹好这些作品。
|
關於作者: |
江晨,著名钢琴家,上海音乐学院钢琴教授,硕士生导师,钢琴系主任。出生于上海一个音乐世家,先后师从郑曙星、杨晏如、王建中、巴斯卡尔德瓦用、多米尼克梅尔莱等中外著名钢琴教授。1992年,她以各科全优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并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先后获得钢琴、室内乐、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四个硕士学位。1998年在日内瓦高等音乐学院获得相当于博士的最高级演奏家文凭。她被认为是国内全能型演奏家之一。回国十余年来,她积极投身到钢琴教学中,她的学生中已有20多人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得大奖。同时也因为出色的教学成绩,细致入微的教学态度,深受业内专家与学生的喜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