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习题集主要为适应信息时代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工程图学教育改革,贯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目标而编写。
本习题集与中国农业大学吴红丹、李丽主编的《工程制图与三维设计(3D版)》教材配套使用,习题内容编排与教材相适应。突出了三维建模能力的培养和利用三维模型辅助读、画图能力的培养。
本习题集主要内容包括:三维实体造型软件基础、制图基本知识、投影基础、组合体的构形及表达、图样画法、轴测图、零件图与零件的建模、常用零部件表达、装配体三维建模与装配图和电气制图。
本习题集可供高等学校本科近机械类、非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在学习“工程制图”相关课程时使用,也可供函授大学、电视大学、成人教育相关专业的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目錄: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三维实体造型软件基础1
第二章制图基本知识4
第三章投影基础20
第四章组合体的构形及表达45
第五章图样画法62
第六章轴测图86
第七章零件图与零件的建模88
第八章常用零部件表达104
第九章装配体三维建模与装配图108
第十章电气制图118
参考文献119前言为满足“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工程制图”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势在必行。当前,以参数化三维实体设计为标志的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本书编者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对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国家最新标准及规范,结合参编人员多年的课程教学和教改经验,采纳多位专家的合理建议,编写了本习题集。本习题集与配套的中国农业大学吴红丹、李丽主编的《工程制图与三维设计(3D版)》教材同步出版,并配有全套习题集的电子资源。
本习题集主要特点包括:①精简传统的点、线、面和体的投影,以及截交、相贯和组合体等内容,改进了构形设计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工程素质;②与“立体”相关的大部分习题均给出三维实体造型或轴测图,便于将“体”与“投影”对照,降低二维传统内容的学习难度;③加强对计算机三维建模技能的练习,利用三维设计软件的直观建模功能,将其既作为教学内容又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掌握立体与其投影相互转换过程的对应关系、尺寸标注与三维建模的关系,使传统内容与现代技术有机融合;④突破传统内容,创新性地以三维设计为主线,配套题目设计也较为新颖;⑤部分习题给出了作业指导或提示,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各章要领;⑥与配套教材紧密配合,确保学生在课后进行恰当的练习和足够的训练,以巩固教学内容。为满足“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工程制图”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势在必行。当前,以参数化三维实体设计为标志的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本书编者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对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国家最新标准及规范,结合参编人员多年的课程教学和教改经验,采纳多位专家的合理建议,编写了本习题集。本习题集与配套的中国农业大学吴红丹、李丽主编的《工程制图与三维设计(3D版)》教材同步出版,并配有全套习题集的电子资源。
本习题集主要特点包括:①精简传统的点、线、面和体的投影,以及截交、相贯和组合体等内容,改进了构形设计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工程素质;②与“立体”相关的大部分习题均给出三维实体造型或轴测图,便于将“体”与“投影”对照,降低二维传统内容的学习难度;③加强对计算机三维建模技能的练习,利用三维设计软件的直观建模功能,将其既作为教学内容又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掌握立体与其投影相互转换过程的对应关系、尺寸标注与三维建模的关系,使传统内容与现代技术有机融合;④突破传统内容,创新性地以三维设计为主线,配套题目设计也较为新颖;⑤部分习题给出了作业指导或提示,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各章要领;⑥与配套教材紧密配合,确保学生在课后进行恰当的练习和足够的训练,以巩固教学内容。
本习题集由王海华、刘韶军任主编,吴红丹、梅树立任副主编。各章编写人员为:中国农业大学王海华(第一章、第七章、第十章)、张彦娥(第二章)、李丽(第三章)、刘韶军(第四章、第九章)、吴红丹(第五章)、梅树立(第六章),以及北京联合大学刘自萍(第八章)。此外,在编写过程中刘迎春、潘白桦、杨小平、乌云塔娜、戴飞等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本习题集的编写基于中国农业大学计算机图学研究室广大教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在此向相关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习题集由焦永和教授审阅,焦教授对本习题集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新一轮基于三维数字化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正在进行中,许多问题仍处于探索阶段,我们愿为这一轮的教学改革做些尝试。限于我们的水平,本习题集难免存在错漏和欠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
內容試閱:
|
为满足“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工程制图”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势在必行。当前,以参数化三维实体设计为标志的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本书编者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对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国家最新标准及规范,结合参编人员多年的课程教学和教改经验,采纳多位专家的合理建议,编写了本习题集。本习题集与配套的中国农业大学吴红丹、李丽主编的《工程制图与三维设计(3D版)》教材同步出版,并配有全套习题集的电子资源。
本习题集主要特点包括:①精简传统的点、线、面和体的投影,以及截交、相贯和组合体等内容,改进了构形设计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工程素质;②与“立体”相关的大部分习题均给出三维实体造型或轴测图,便于将“体”与“投影”对照,降低二维传统内容的学习难度;③加强对计算机三维建模技能的练习,利用三维设计软件的直观建模功能,将其既作为教学内容又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掌握立体与其投影相互转换过程的对应关系、尺寸标注与三维建模的关系,使传统内容与现代技术有机融合;④突破传统内容,创新性地以三维设计为主线,配套题目设计也较为新颖;⑤部分习题给出了作业指导或提示,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各章要领;⑥与配套教材紧密配合,确保学生在课后进行恰当的练习和足够的训练,以巩固教学内容。
本习题集由王海华、刘韶军任主编,吴红丹、梅树立任副主编。各章编写人员为:中国农业大学王海华(第一章、第七章、第十章)、张彦娥(第二章)、李丽(第三章)、刘韶军(第四章、第九章)、吴红丹(第五章)、梅树立(第六章),以及北京联合大学刘自萍(第八章)。此外,在编写过程中刘迎春、潘白桦、杨小平、乌云塔娜、戴飞等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本习题集的编写基于中国农业大学计算机图学研究室广大教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在此向相关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习题集由焦永和教授审阅,焦教授对本习题集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新一轮基于三维数字化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正在进行中,许多问题仍处于探索阶段,我们愿为这一轮的教学改革做些尝试。限于我们的水平,本习题集难免存在错漏和欠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