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指南针和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一起,并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的发明及演化的历史,是人类社会文明史的重要部分。
本书通过罕见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展现了在历史的长河中,伟大的学者们是如何研究指南针的历史这一件展现智慧的工作。在求真的道路上,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取得创新,从中我们也可以获得不少启发和反思。
有了指南针,才有郑和下西洋,才有欧洲人16、17世纪的海上大探险:达·伽马发现从欧洲到印度的新航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及麦哲伦海上环球航行。自此西方国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获取资源、开拓市场,使得资本主义迅速兴起。世界各国各民族间的交流也更加频繁。历史上,很多著名人物对指南针的贡献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热情赞扬。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传播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助力科学文化建设与科技创新,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家软实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牢筑全民科学素养之基尽微薄之力。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 冯立昇教授
本书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中国古代重大科技发明的历史线索、发展现状,有利于激励公众新的创造灵感,引发新的科学思维,开拓新的技术成
|
內容簡介: |
中国古代除了“四大发明”还有哪些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背后,有哪些科学原理和历史故事?本书带你不仅关注自然科学,还研究科学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趣的知识点,可以跟随古代的科学家一起做指南针实验,有趣又新奇。
|
關於作者: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是中国的多学科和综合性的科技史专门研究机构,是世界上重要的中国科技史研究基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认的理学“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学位授予点。自然科学史所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基于科学技术史的文化遗产认知、科技哲学、科技与社会、科技战略等交叉或应用方向的研究。获得多项国家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多项部委科技成果奖以及中国图书奖。
黄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古代指南针史、古代冶铁史、古代机械史、技术史仿真研究。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