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系统考察了自1832 年以来英国大诗人弥尔顿 在中国的接受情况,指出 了弥尔顿对于中国文学、 思想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 义,并提供了弥尔顿研究 的例证。全书除绪言、结 论外,主体部分分上、下 两篇。上篇弥尔顿在中国 的跨文化之旅共四章,以 扎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 揭示了中国弥尔顿这一文 化现象的复杂成因。下篇 弥尔顿研究举隅包括五篇 特色论文,这些论文以中 文或英文形式在中国、美 国,以及欧洲的主要学术 期刊发表时,引发了积极 的反响。
作为 外有关这一论 题的首部专著,本书颇具 开拓性。 弥尔顿专家 John Rumrich教授和沈弘 教授作序 。鉴定专家 认为,本成果具有开拓性 意义和较高的创新性分 析深入细致到位,论证严 谨,观点合理,体现出研 究者对弥尔顿和中国文化 文学知识的深入了解及其 所具备的全面的中西文化 素养。本项成果的学术价 值高,在研究思路上具有 较好的拓展,对于弥尔顿 研究和西方文学的中国接 受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目錄:
|
绪言:中国的弥尔顿1832-2019
上篇弥尔顿在中国的跨文化之旅
章晚清中国对弥尔顿的接受1832-1911
节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说起
第二节中国士大夫阅读西方传教士
第三节其他传教士对弥尔顿的译介
第四节梁启超对弥尔顿的接受
第五节变革时代中的弥尔顿
第二章弥尔顿在中国的多面形象1912-2019
节文化名人、基督徒
第二节革命者及其撒旦形象
第三节诗人和作家附弥尔顿的作品
第四节教育家和思想家
第三章弥尔顿阅读和翻译
节辜鸿铭与弥尔顿
第二节吴宓与弥尔顿
第三节弥尔顿抒情诗的翻译
第四节《失乐园》的翻译
第四章弥尔顿教学和专题研究
节 时期的弥尔顿教学
第二节新中国的弥尔顿教学
第三节弥尔顿与中国
下篇弥尔顿研究举隅
第五章弥尔顿的王权观及其与儒家思想比较研究
节弥尔顿的王权观
第二节弥尔顿的王权观与儒家思想的比较
第三节结语
第六章弥尔顿《咏失明》及其早期中国因缘
节《咏失明》细读
第二节《咏失明》在中国的早期因缘
第三节结语
第七章《失乐园》《弗兰肯斯坦》和《机械姬》中的科学普罗米修斯主义
节艾娃出走以后怎么办
第二节弥尔顿的普罗米修斯主义和科学普罗米修斯主义
第三节结语
第八章弥尔顿札记书的重要性:札记式阅读和札记式写作
第九章1720年版《弥尔顿诗集》的排版、插图和导字
结论
引用文献
附录:弥尔顿作品中译书目1854-2019
人名索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