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马上天下》的故事很简单,我写了战术专家陈秋石和战斗英雄陈三川父子,在不同的战争阶段不同的战争生活里迥异的战争观念和悬殊的战术水平,我想达到的目的是,通过这对父子的生离死别,对于战争与和平、勇敢与怯懦、忠诚与背叛等对立关系以新的视角进行诠释。
战争小说,不能不写战术专家;战争文学,不能不追求战争境界。中国是一个兵法大国,关于战争,老祖宗早有警言:兵者,国之利器,不可不察也。孙子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我在《马上天下》里营造了这一境界,我让我的主人公陈秋石说,三流的指挥员被敌人消灭,二流的指挥员消灭敌人,一流的指挥员既不是消灭敌人,更不是被敌人消灭,而是让他投降滚蛋。作为声名显赫的战术专家,陈秋石还老老实实地说过一句话:我就是因为不想打仗,才学会了打仗。这两句话,可以看成是《马上天下》的核心价值。
徐贵祥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徐贵祥长篇军事小说。乡绅子弟陈秋石为逃避包办婚姻,离家出走,被动参加红军,成为一代战术专家。其子陈三川因家庭变故,同其母流落他乡,改名换姓,参加游击队,成为少年英雄。抗战后期,部队合并,陈秋石运筹帷幄,陈三川死打硬拼,以不同的方式成为抗战名将。解放战争中,陈秋石先后任旅长和纵队司令员,因用兵谨慎一度受贬,陈三川则以不惜一切代价的作战风格受到赏识,二人地位发生变化,因对战争理解和指挥风格差异,矛盾不断出现。渡江战役中,陈三川首次运用战术成功,被提升为副师长,经袁春梅斡旋,父子相认。其后,两人联手在战场上谱写出一部感人的战场传奇。小说通过一个家庭生离死别、一对父子殊途同归、一组师生分道扬镳,和一群人物悲欢离合的故事,直逼军事文学的核心问题:为什么要进行战争,怎样进行战争,战争文学*应该表现的是什么?
|
關於作者: |
徐贵祥,皖西人,1959年12月出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军事文学委员会主任。著有长篇小说《仰角》《历史的天空》《高地》《八月桂花遍地开》《明天战争》《特务连》《马上天下》《四面八方》等。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第七、八、九、十届全军文艺奖,中宣部第四、八、十、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