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给社交恐惧者的人格画像与深度剖析
被禁锢的心灵,被内卷的疲惫
超越内心的冲突与挣扎
才能破茧而出,获得新生与成长
越来越多的人在感受繁华都市生活喧嚣与落寞的同时,开始对社会生活产生心理排斥。
一个人生活太孤单,在人群中又对人类过敏,一社交,就焦虑。能用文字信息解决的事,绝不打电话或当面沟通,尽量减少面对面社交的机会。
这究竟是天生性格使然,还是被内卷的疲惫带来的逃避表现?
自责、自罪、自暴、自弃,甚至决心与自我分裂,造就了与真实自我之间持久的矛盾,让人陷入自我战争的深渊,与焦虑相伴。
因为恐惧而选择安全,以逃避应对,这看似是合理的选择,但社交恐惧者却因此失去了在痛苦中觉察自我、了解自我、实现心灵成长的机会。
如何摆脱内心的冲突与挣扎,找回真我?
蜕变之路,也是成长之路。
本书以认知行为疗法为切入点,结合作者多年来的一线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由浅入深,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社交恐惧症的发生发展规律、自测判断标准、认知障碍、深层心理问题以及改变的方法,相信本书可以帮助你认识自己,并最终成为你自己。
|
內容簡介: |
视恐惧、余光恐惧、赤面恐惧、表情恐惧、手抖恐惧、口吃恐惧
你有社交恐惧症吗?
关于社交恐惧症的诊断
对社交场合或表现自己的情境具有显著且持续不断的恐惧,担心自己会做出丢脸或令人尴尬的事来,或表现出焦虑的症状。不一定真的会做出丢人或令人尴尬的事,仅仅是担心自己会这么做,有时甚至只是感到可能会有尴尬的事发生,就会感到害怕和焦虑。 一旦处在令自己感到恐惧的社交场合中,就会产生焦虑。所害怕的东西可能在他人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在电话中交谈、促膝长谈、进入一个满是人的屋子,或是在一群人面前讲话。但这些对自己来说,真的太难了。 能够认识到恐惧和担心是多余的、毫无道理的。明明知道让自己焦虑的情境也许并不可怕,但就是无法停止焦虑,也无法让自己放松下来。 避免处在让自己感到恐惧的社交场合或表现自己的情境中,如不能避免,会非常焦虑和痛苦地忍受这一切。 社交恐惧影响自己的生活,引起较大程度的痛苦,并至少持续6个月。
|
關於作者: |
王宇
南京森知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兼任江苏卫视、《金陵晚报》《东方卫报》等媒体心理专家。咨询案例近3000例,治疗时长超15 000小时。擅长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等各类神经症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已出版畅销图书《走出抑郁症: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
|
目錄:
|
推荐序 与自我的战争
前言 被禁锢的心灵
网友点评
第一部分 对社交恐惧的初步治疗
第一章 了解社交恐惧 2
第二章 社交恐惧的认知行为治疗 18
第三章 森田之道 40
第二部分 对社交恐惧的深入分析
第四章 透过现象看本质 60
第五章 理想中的自我 66
第六章 应该之暴行 76
第七章 自负:天生我才 94
第八章 自卑与自恨 104
第九章 爱的缺失:内心最深的伤痕 116
第十章 对金钱、权力、地位的执着 144
第十一章 被爱救赎 152
第十二章 所谓爱情 168
第十三章 迷失自我 179
第三部分 真正的治疗:找回自我
第十四章 方法与态度 192
第十五章 治不好了 204
第十六章 所谓上进心 219
第十七章 症状存在与人格扭曲 229
第十八章 禁闭岛:幻想与现实 235
第十九章 勇气:唯一的答案 244
第二十章 自由:真正活一回 253
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意义 260
第二十二章 我是谁:病人还是凡人 267
第二十三章 认识你自己 273
第二十四章 顿悟:有深度的觉察 287
第二十五章 治愈:成为你自己 294
附录 社交恐惧症日记 310
后记 孩子五岁了 334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
与自我的战争
我很高兴成为本书的第一位读者。王宇老师多年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对社交恐惧症有如此深刻的研究,并撰写成书,帮助更多有此痛苦的人,对此我深感欣慰,也颇有敬意。我在长达几十年的心理咨询专业生涯中,见过很多患有社交恐惧症的来访者。虽然有的人可以勉强坚持工作和学习,但其痛苦难以忍受,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是我们心理工作者的责任。
社交恐惧症和其他的神经症一样,有一定人格的基础,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社交恐惧的形成与早期环境和家庭因素,尤其是父母自身的人格特质及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我的经历告诉我,正是父母培育出来的诸如胆小、退缩、敏感、焦虑、刻板、追求完美等人格特质,常常成为父母责备孩子、苛求孩子的理由。而当孩子完整地内化了父母的对待模式以后,孩子的心灵便更习惯于自责、自罪、自暴、自弃,甚至决心与自我分裂,这自然造就了他们与真实自我的持久矛盾,让他们陷入自我战争的深渊,以及与焦虑相伴的苦难生活。
许多人都知道要与敌人进行殊死战斗,当敌人变成自己的时候也会如此,所以很多人主张战胜自己,甚至告诫人们战胜自己是最重要的事,也是最难的事。确实有不少人战胜了自己他们放弃了生命。更多的人选择进行持久战,让自己处在生不如死的痛苦境遇之中。
与自己这个敌人战斗还是接纳它,是极为关键的问题。顺其自然,悦纳自己,帮助自己适应生活,帮助自己快乐成长,这说起来容易,要真正做到还挺难。顺其自然是与当前主流文化相悖的文化,对很多人而言,也常常是与自己的文化相悖的。每当人们身处战斗之中的时刻,焦虑自然无从避免。由于无法接纳本来的自己,人们投入和自己的战斗中,自我矛盾自然导致无尽的焦虑和烦恼,并最终导致了真我与假我之争。
一个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最终导致了症状的形成,而症状又强化了心理冲突他对自己更加敌视了。对自己的敌视导致了自卑与自恨,为了逃避自恨,他就需要更大的成功和荣誉,他幻想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最后,消除症状成了他的希望所在,但对此的执着只会越发加深他与自己之间的裂痕。
如何化解与自我的战争是心理治疗中的重点问题是接纳你自己,还是战胜你自己,这是你必须要做的抉择。在这个过程中,你必然要经历很多痛苦,也要经历很多挫折,但只有在痛苦中求索,才能加深你对自己与生活的认识,并促使你最终与自我和解。
蜕变之路虽然艰苦,但也是来访者必须经历的成长之路,这关乎人性的成长与解放。真正的幸福与治愈来自悦纳自己,相信本书可以帮助你认识你自己,并最终成为你自己。
周正猷
南京都市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原副主任、主任医师,南医大教授
前言
被禁锢的心灵
心灵被禁锢想必是世上最残酷的责罚。当一个人的内心被束缚,不能活出真实、本来的自我时,就算他表面上活得精彩,也不过是一个囚徒而已。活在看不见的围栏之中,有时会比真正的囚徒还要痛苦,他就像一个会动的木偶。他想做人生的主宰,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傀儡。
他虽然早已迷失自己,却对这一切毫无觉知;虽然人生早已被扭曲,他却不自知。他只在乎看得见的症状,却没有看见被扭曲的自我与人生。
带着原罪而来的他,今生只是一直在寻求救赎。不管外在是否光鲜,他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受伤的小孩。内在的伤痕可能来自童年,也许他从来没被真正地爱过,也许他一直被束缚、要求和逼迫,在成长中难以找到价值感与归属感,因此他内心充满焦虑。这样的焦虑就好像一个无底的黑洞,需要他不断用那些可以给他带来价值的东西金钱、成就、被爱或者完美的形象来填补。不是他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是他不得不成为一个更优秀甚至完美的人他必须成为神,才能摆脱作为人的卑微。
就像同魔鬼签订协议一般,他出卖了灵魂,以换取财富、地位和荣誉那些可以让他不自卑的东西。
他无法面对本来的自己,于是就在内心建构了一个理想化的自我与世界,因为在这里他是安全的。就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他把幻想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渐渐地,他甚至忘记了自己和生活原本的样子。如果能一直活在梦中,想必他就什么病都没有了,他的自信完全建立在流沙之上。当风暴来临,一切将原形毕露他想隐藏的、他想逃避的、他无法直视的,终将把他淹没。
他的解决方法注定失败,因为他没有努力地成为他自己,而是试图成为一个并不是他的人。对于被恐惧驱使的人来说,只要可以减轻恐惧,他愿意用任何东西来交换,甚至是灵魂。而这一切必将成为他的枷锁越是躲在更好的自己当中,就越不敢面对本来的自己。他应该是的人,已经凌驾于他本来是的人之上。虽然这给了他暂时的安全,但就好像是给他套了一个壳、穿了一件紧身衣,让他不能随心而活。
他为想象中的自己而骄傲,也为现实中的自己而自卑,总是找不到真正的自信。就算他的内心充满冲突与挣扎,他也会为了维系虚假的形象而不断掩饰。在别人眼中,他总是那么正常,这并不能说明他真的好,只能说明他演得好,于是没有人了解真正的他。他和别人保持着安全的距离,他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别人的肯定是他的价值来源。他渴望自由,却也害怕自由,害怕伪装掩饰的面具被识破,因此他宁愿活在安全和熟悉的环境中。
就算他活在苦心经营的乌托邦之中,清算日总归会到来,他必将为自我的迷失付出代价。他会把一切愤怒与痛苦都归咎于某个人、某件事或某种症状,唯独不会认真审视自己。他幻想问题解决就可以找回自我,找回失落的荣光,在彻底绝望之前,他会执念于方法,而懒得审视自己以及走过的人生。
认识自己是一切疗法的核心。心理治疗的重点不在于症状的解决,而在于帮助人实现人性的成长。治愈也不旨在让人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而是要助人找回真实的自己。这个自己也许不优秀,却是你内心最真实、最渴望成长的部分。
找回自我并非易事,它必将是一场赤裸裸的战争现实对抗幻想,真我对抗假我,成长对抗禁锢。虽然这很难,但最终找回自我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正如歌德在《浮士德》中所说:
不屈不挠追求的人,
就不是不可救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