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法国汉学家戴遂良于1887年来华,1933年在河北献县逝世。他在华生活的近半个世纪,这期间,他翻译了大量的中华经典,其汉学著述达80余部。他对先秦经典译介的*成就就是他对道家经典《道德经》、《列子》和《庄子》的译介。他在译文中对道家哲学进行了跨文化的翻译与诠释,他的诠释风格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译介性阐释。他的译本是中法异质文化间跨文化翻译的经典,在道家经典研究史和中法跨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回顾了本课题的中外学术研究现状,试图以阐释学作为主体理论视域,考察戴遂良对道家经典的译介与诠释。论文的主体内容将从六个方面展开:*章介绍了戴遂良的个人生平、他对道家经典译介概况、目的、体例、依据与策略。第二章探讨了道家经典的阐释传统与戴遂良对道家经典的阐释维度。第三章讨论了戴遂良对道家哲学世界观的核心词道、德与阴阳的翻译。第四章论述了戴遂良对道家生命哲学的翻译,分别包括他对道家的贵己乐生、人生伦理与生死观的阐释。第五章是戴遂良对道家治世哲学的翻译,包括戴遂良对道家的无为而治、圣人、圣人之治与老死不相往来的阐释。第六章横向研究了戴遂良时代的法国汉学,纵向考察了戴氏译本的流传、戴氏译本在道典复译风潮中的影响与道家经典的法译史,*后总结戴遂良对法国汉学界道学研究的贡献。结语部分归纳总结全文,文化交互性知识结构是戴遂良译介道家经典的首要条件,他尊重道典的源语文化,依据传统的道典注本文献进行阐释,使道典的译介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他的译本综合了中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对法国后世的道学研究具有宝贵的开拓价值、诠释价值与文献价值,推动了法语世界对道家典籍的复译风潮,在道家典籍法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的道典译本及其在道教方面的著述是后世的西方学者研究道家经典、《道藏》与道教史的重要参考文献。法国汉学家戴遂良于1887年来华,1933年在河北献县逝世。他在华生活的近半个世纪,这期间,他翻译了大量的中华经典,其汉学著述达80余部。他对先秦经典译介的*成就就是他对道家经典《道德经》、《列子》和《庄子》的译介。他在译文中对道家哲学进行了跨文化的翻译与诠释,他的诠释风格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译介性阐释。他的译本是中法异质文化间跨文化翻译的经典,在道家经典研究史和中法跨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回顾了本课题的中外学术研究现状,试图以阐释学作为主体理论视域,考察戴遂良对道家经典的译介与诠释。论文的主体内容将从六个方面展开:*章介绍了戴遂良的个人生平、他对道家经典译介概况、目的、体例、依据与策略。第二章探讨了道家经典的阐释传统与戴遂良对道家经典的阐释维度。第三章讨论了戴遂良对道家哲学世界观的核心词道、德与阴阳的翻译。第四章论述了戴遂良对道家生命哲学的翻译,分别包括他对道家的贵己乐生、人生伦理与生死观的阐释。第五章是戴遂良对道家治世哲学的翻译,包括戴遂良对道家的无为而治、圣人、圣人之治与老死不相往来的阐释。第六章横向研究了戴遂良时代的法国汉学,纵向考察了戴氏译本的流传、戴氏译本在道典复译风潮中的影响与道家经典的法译史,*后总结戴遂良对法国汉学界道学研究的贡献。结语部分归纳总结全文,文化交互性知识结构是戴遂良译介道家经典的首要条件,他尊重道典的源语文化,依据传统的道典注本文献进行阐释,使道典的译介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他的译本综合了中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对法国后世的道学研究具有宝贵的开拓价值、诠释价值与文献价值,推动了法语世界对道家典籍的复译风潮,在道家典籍法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的道典译本及其在道教方面的著述是后世的西方学者研究道家经典、《道藏》与道教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