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NT$
367.0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花城年选中的一种,选辑2020年度中国最好的散文,全都发表于公开出版的报刊或其他传媒上。知名散文家韩小蕙主编花城版散文年选,可谓特色卓然。不仅视野开阔,*重要的是她能甚为准确地把握散文界的动态,这使得花城版2020年的散文选本既丰富多彩,又是那么的精粹与具有代表性,体现着本年度散文创作界的实绩与高度。
|
內容簡介: |
《2020中国散文年选》乃花城文学年选之一种。主编韩小蕙深切关注2020年度的散文创作及各大报刊和多种媒体上公开发表的散文佳作,还有一些图书出版物里的作品,几经思虑,终得四十余篇汇集而成今年的散文年选。
书稿分为今月深沉高天厚土世说新语心灵有约只眼中外等5个部分。
|
關於作者: |
韩小蕙
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光明日报社原领衔编辑。中国作协第七、八、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北京东城作协主席。出版《韩小蕙散文代表作》等30部作品集。主编出版《90年代散文选》及1998年以来历年《中国散文精选》等64部散文集。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创先争优红旗手,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荣获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奖,以及冰心散文理论奖和创作奖、老舍散文奖、北京文学奖、上海文学奖等。1994年入选伦敦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世界杰出人物大辞典》。2003年应美国国会图书馆邀请,成为新中国首位在该馆演讲的作家和编辑,并获美国国会图书馆奖、美国国会参议员奖、旧金山市政府和市长奖等。
|
目錄:
|
读稿笔记|韩小蕙
今夜深沉
圣贤之忍节选 |鲍鹏山
我与文学(六则) |贾平凹
聚集:有关的生活及价值观 |韩少功
一根由神奇到神圣的棍子 |穆涛
别 |彭程
失眠之书(删节) |蒋蓝
五种孤独 |吴佳骏
身在何处,为何读书(外一篇)在晋城某读书会上的演讲 |聂尔
纸上的疾病(节选) |詹文格
咖啡的颜色 |王樽
此痛绵绵无绝期《音乐会》第三版絮语 |朱秀海
高天厚土
良渚文化:发现的历程 |徐刚
石问 |王剑冰
春天花会开 |李元胜
黄龙山:风土深处(节选) |徐风
蛇之殇 |孔见
森林的面容 |傅菲
崖子寺 |甫跃辉
舌尖上的江南 |袁敏
眺望灯火 |徐晓华(土家族)
麻花辫子的牛皮绳 |习习
荤乡愁(节选) |林渊液
世说新语
花城看花 |陈世旭
如鹤(节选) |陆春祥
流逝永恒,此刻亦永在 |潘向黎
七月芙蓉生翠水 |刘琼
世事微尘(节选) |王兆胜
寻访苏东坡: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韦力
绥德之丘 |阿莹
康有为的洛阳行 |张瑞田
《击壤歌》:初民的悲欢 |聂作平
心灵有约
大医与大爱 |韩小蕙
与你的名字相遇 |李舫
远方的高手 |任芙康
与天下共明月摇曳在金风玉露里的中秋 |卓然
为什么步履迈得那么艰难 |唐朝晖
沉酣 |朱以撒
我与焦墨 |王兆军
当时只道是寻常 |王本道
只眼中外
黄金海岸与奴隶城堡 |晴朗(Bright Nkrumah (加纳)
在英国隔离的日子 |舟卉
中国文学在苏俄 |萨沙(俄)
非洲赎人记 |刘齐
陕西散记 |崔源俊(韩国)
西北的香炉寺和老爷庙 |伍秀玉(印度尼西亚)
墙外的世界|甲氏咏(越南)
在美丽上海找到回家的路|叶周(美)
|
內容試閱:
|
读 稿 笔 记
韩小蕙
我到现在都还在犹豫,要不要对2020年的散文创作放宽一些尺度?因为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庚子年里,中国、世界各国,乃至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生灵,动物、植物、风、云、雨、雷、电、雪所有的、所有的一切,都遭受到了百年来最严重的伤害!这情景,怎能让一位位作家和写作者,闭上双眼,捂住耳朵,一心一意地关在房子里写散文、搞纯文学创作呢?所以,2020年的散文,认真地清点下来,真没有像2019年的《走进敕勒川》那样直击我心的大作品。
1
但是,我当然一点儿也不否定大家都在顽韧地努力。不仅如此,还非常感动于作家们(包括新闻记者们)的勇敢奉献精神,大疫面前,生死考验面前,他们紧跟在医务人员的队伍后面,奔赴第一线。没有人命令他们,很多人都是自觉自愿下去的,原因无他,只是他们觉得对社会有着这份责任,应该去为医学天使和战斗在疫区的人民群众鼓劲,并为这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记录下这悲壮的一笔笔多年的练就,已使中国作家们形成了一个光荣的传统,凡有重大社会和历史事件发生,比如地震、洪水、瘟疫、局部战争哪怕是泰山崩于前,他们也都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最危险的前线。这种责任感已经溶化在他们的血液中。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2020年的抗疫作品中,出现了一批既很及时又很正能量,同时还很文学的散文作品,这似乎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进步。这些作品不仅快速地描写出全中国抗击新冠病毒的波澜壮阔的景象,上至各级医院、方舱医院,中至医生、护士、清洁工、司机、快递小哥下至组织起来的全体中国人民,在遍布城市、乡村乃至少数民族居住的偏远山区,都显示出了世所无有的凝聚力;也细微地表达出中国人民在这场大战役中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从最初的茫然、恐惧、紧张、害怕、悲观到勇气、智慧、团结、乐观、互相鼓励、必胜信心;有些具有深度的作品,还深入到理性思考的领域,重读中外关于瘟疫和灾难的作品,反思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思考世界发展格局中的国家关系和人类今后的路应该怎么走?
因为单篇作品太多,此处恕不一一列举,但我还是想点赞几本刊物:一是《美文》,贾平凹主编亲自策划和组织了共同战役专刊,贾平凹、肖云儒、熊召政、迟子建、冯艺、邵丽、关仁山、刘汉俊这些著名作家都写来了文章,《美文》以相当于每期三倍的超厚篇幅,表达出了中国文学界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二是《天涯》推出了后疫情时代的生活文学特刊,韩少功、刘大先、王威廉、泮伟江等四位作家学者,对聚集、安全性焦虑、数字社会、生存结构、偶然偏离状态等疫情期间产生的新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其文章既有温度,也有问题意识,并提供了应对新问题的新思路,别开生面,开人眼界。三是《民族文学》杂志,从第3期至第11期,连续9期推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辑,刊登了徐晓华等土家族、苗族、白族、仡佬族、满族、维吾尔族等各族作家的抗疫散文和纪实文学,让我们通过这些带着各族体温的文字,看到了全国各地、遍布城乡的各族人民,在大疫面前团结起来,共同守护家园的努力,除了令人感动,还是感动!
2
也许是大疫当前,危难当前,使人们更加重视起了亲情的可贵,今年写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至爱亲朋的散文骤然增多。本来实在说,写父母的散文是最不好写的,因为天下的父母虽多,然共性太明显,尤其是中国的父母,一般都是父亲寡言、威严,是家里的顶梁柱,父爱如山:母亲则是每家的活雷锋,干活儿最多,吃得最差,最为吃苦耐劳,为全家人而把自己压榨到最后一分力气由于太多共性,也就太多雷同,而且当然都是真情实感,所以做编辑时我就最怕这类题材,把它与旅游散文一起放入基本不发的行列。不过今年或许因为疫情下严峻的隔离状态,或许因为我自己的感情变得脆弱了,还或许因为亲情散文既多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我被其中多篇燃烧心灵,久久不能自已。尤其是一些熟悉的文友或认识的名字,当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情节、细节呈现出我从未能想象出来的面貌时,那种震撼和感动是加倍的强烈生活匆匆,生命匆匆,我们往往看惯了春花秋月四时更迭,而变得迟钝又漫不经心,轻慢了大量本来应该珍视的瑰宝,对我们的父母是如此,对亲人、对朋友、对邻居乃至我们身边的保洁员大姐、维修工大哥、保安兄弟、快递小哥都是如此。在一个明朗而健康的社会里,人应该是第一位的,人的高贵心灵、人的美好品质、人的每一个微笑,包括我们自身的每一次振作、每一次祛魅、每一次战胜阴郁迎来光明,都是为生命增色的壮举,都是为世界增福的善缘,都应该善待又善待,喝彩又喝彩,鼓励又鼓励,坚持又坚持!
3
古代有深夜秉烛好读书,2020年则有锁身在家深思考。往年的开会、聚谈、采风、上班、社交、娱乐,变成了独思、阅读和写作,喧哗的热闹被静穆的慎独所取代,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于是我发现,很多作家不约而同地思考并追问了起来:徐刚的《良渚文化:发现的历史》,以寻找和挖掘良渚文化,去追问江南人脉和江南文化的形成。王剑冰的《石问》,从题目上就摆明了追问的姿态,他问的是东北营口的大石棚,在4000多年前,在没有电能和机械的原始时代,仅仅靠着人的自然力,是怎样以命相搏搭建起来的?徐风的《黄龙山》在讲述了做壶大师顾景舟的轶事之后,在诉说了一把壶背后的文化底蕴、手艺史、饮茶史、风俗史的支撑之后,问的是在长达600年的时光里,宜兴凭什么把紫砂艺术做到了世界的极致?孔见的《蛇之殇》以毒蛇喻恶人,追问蛇为什么会有毒?然后回答出他自己的独思:就人而言,生命内部积淀的仇恨太深,又得不到及时必需的抒泄,就会化为毒素沉积下来,储藏在脏腑里。当毒素郁积到一定数量,他就没有了选择的余地,要么伤害自己,患一场恶病走人;要么伤害别人,干出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情来。仇恨源自于伤害,受到伤害又没有能力报复伸冤,也无从化解,仇恨就结下来了,存入增值的银行里,生出毒的利息来。一旦社会变故,革命的暴风骤雨来临,这些蛰伏的蛇人,就能获得喷洒毒素的狂欢的机会。吴佳骏的《五种孤独》分别以风、烟、光等章节,写出留守老人和儿童们逼仄的生活状况,追问为什么非得把农村老家抛在时代列车的后面?唐朝晖的《为什么步履迈得那么艰难》,记述了藏族女作家央珍的心路历程和写作之旅,这句话本是央珍在一篇文章中的询问,唐文原封不动拿来做了标题,可以看出他的感同身受有多深。还远远不止这些,差不多所有的作家和作品都在思考与追问。其实都是在追问我们人类的终极原点: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每个人应该怎样走过自己的一生?
4
本书中写古典的数篇,溯流求源,抚昔思今,都是既有书卷气,又具当代性的锦绣文章。最神奇的是穆涛的《一根由神奇到神圣的棍子》,这根棍子原来是表,也就是后来的日晷,是我们中国最原始的计时工具。时间由它开始了,然后又有了日、月、季、年,又有了春、夏、秋、冬和天、地,又有了二十四节气;再然后,时间的概念一一完成,这根棍子又由正时变成正事,尧帝把它竖立在政府办公地前的广场上,命名为诽谤木,其作用由仰观天象转到向天问政、替天行道,进而俯察世道人心光阴一寸一寸过去,炎黄子孙所创建的中华文明一寸一寸升高,由神奇升华而为神圣我们内心的崇高感也在一寸一寸地升高。 沪上才女潘向黎的《流逝永恒,此刻亦永在》,从古诗词入手,歌吟当年千古名句留下的永恒,但也表明了对今天的信心,在怀古伤心的同时,蕴含着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人生代谢但异代同心,因此情怀不灭。京城才女刘琼的《七月芙蓉生翠水》,亦是以传统诗词为媒介,纵写历代文人对荷花的吟咏,盛着多少故事和载动、载不动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陆春祥的《如鹤》写的是袁枚,这位清代大才子33岁上就辞官归隐,蛰居在他的随园里,为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随园诗话》、《随园食单》、《子不语》等鸿篇巨著,如仙鹤一样的人生,至今尚传来几声清咧的鹤鸣。此外,聂作平《击壤歌》中初民们的生死悲欢,阿莹《绥德之丘》对一代枭雄蒙括的追悟,韦力《寻找苏东坡》的心路历程,张瑞田对《康有为的洛阳行》的往事钩沉等篇,均有内容,值得细读。
5
我曾问过张中行老先生,对于文学(散文)创作来说,什么最重要?行公毫不犹豫地回答了五个字:思想最重要。
这是这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穷其一生的所悟,真正是至理名言。对于我们很多50年代、60年代的作家来说,秉持的也正是这种文学观,所以今年最好的散文作品,我认为还是思想、胸襟、境界、学识、学术、艺术合而为一的作品。
鲍鹏山的《圣贤之忍》又是一篇振聋发聩的大文,不仅把忍字所包含的忍受、容忍、残忍、刻忍讲透了,而且也把君子与小人的关系讲透了: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尽管如此,一辈子穷困潦倒、忍饥挨饿、受气被挤压,那君子们也得守住底线,不能堕落,变成小人。而坏人最大的危害不是伤害了好人,而是让好人变得跟他一样坏,鲍先生的这句话更是警钟,还揭示出了一个重要的真理:对于追求世界文明高度的人类来说,必须不断保持和增加好人的数量,压制和减少坏人的数量,否则社会大环境就会变得越来越惨。
贾平凹的《我与文学》太有启迪性了,一组都不长的小文章,篇篇都是他平时在生活和文学写作中切肤切心的体悟,以平实得让人感到亲近的语言讲述出来,不装、不作、不摆大师架势,春风化雨,丝丝入心。比如:自感新添了一种本事,能在人里认出哪一个是狼变的,哪一个是鬼托生,但不去说破。又如:如果没有现代性就不要写了,尽力地去吸取一切超现实主义的元素,器量大了怎么着都从容。再如:写过那么多小说,总要一部和一部不同。风格不是重复,支撑的只有风骨试着来做撑篙跳,能跳高一厘米就一厘米。
韩少功的《聚集:有关的生活及价值观》,借助于对人类在新冠疫情面前的表现,直接批判了当代生活中的随波逐流者,整日里对高消费的追逐,对虚荣生活的追逐,对假奢华和准奢华的追逐,以及对炫酷、时尚、高端、热闹、多动症的装与作是的,这么多年的光怪陆离中,全世界、全社会的价值观确实出了问题,人类文明积累的许多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传承的许多优秀传统,都被遗忘、被取代、被抛弃得太残酷了,人生之路千回百转,确实该是回过头来好好思考一下的时刻了,正如韩少功所说:虚荣终究虚,华而不炫和惠而不奢的传统生活观,总会在历史的坎坷途中不时苏醒。当生命、安全、智慧、自由、公平正义等更多价值选项摆在面前,一旦与虚荣发生冲突,很多人未必不会去寻找一种新的价值平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疫情终会过去,但疫情来过了,留下了伤痕和记忆,事情同以前就不再一样。地球人永远面临新的故事。
7
站在新的故事即将到来的天际线上,回顾2020,犹有惊心动魄之感。这个灾难重重的庚子年,注定是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国家生命中的一根极难忘的棍子,分分秒秒的轨迹中,苦难多于欢乐,有数千万人在病痛中挣扎,有数百万人永远闭上了眼睛,还有更多的人在战争、地震、台风、水灾、大火、蝗虫、饥饿、骚乱中受着煎熬!在这至暗时刻,请再读一下本书中李元胜的《春天花会开》,让我们像他一样,保持乐观,保持坚强,保持顽韧,保持强大,精神抖擞地装备好自己,去大自然中迎接春天,在文学原野上寻花觅蝶,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发!
2020.12.21,庚子冬至日于北京燕草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