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宏,1983年3月生,山西平定人,清华大学副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编委。2005年获北京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学位,2008年获北京科技大学岩土工程硕士学位,2011年获瑞典皇家工学院水土资源工程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裂隙岩体力学与地下工程多场耦合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部委和其它工程科研项目10余项。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等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1篇(第一作者16篇),H-index=12,参编专著1部(Elsevier出版)。曾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2015),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地下工程与隧道方向,2014)。
2018年5月17日,在首场清华名师教学讲坛上,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宣布: 将在2018级新生中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程,计划到2020年,该课程将覆盖所有本科生,并力争面向研究生提供课程和指导。总体来看,写作和沟通能力不足,不仅是本科生培养中有待加强之处,也是很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短板。国外著名大学[如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等]通常都为研究生开设类似的课程,名称一般为Writing in the Sciences或Scientific Writing,而且这些课程在国外大学都是研究生的必修课。作者在瑞典皇家工学院(Kungliga Tekniska Hgskolan,KTH)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也曾学习了必修课程Writing Scientific Papers。近年来,学术英语已成为各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新热点,比如清华大学各院系开设的关于科技论文写作的研究生课程就有20多门。关于科技论文写作的相关教材也很多,既有专门从事语言教学的教师编写的通用英语写作教材,也有从事一线科研工作的学者编写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论文写作与交流指导用书。但是,还没有专门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学术写作与交流的教材。
学术写作与交流能力已成为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关键一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于2014年秋开设科技论文写作与交流研究生公共课,并得到清华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土水学院科技论文写作与交流课程建设的支持,本书基于过去6年的教学实践编写而成。本书不讨论如何做好的研究,关注的是如何写出好的论文,故本书所介绍的内容都是基于读者已经做出了漂亮的研究成果。
本书的主要特点: ①写作与沟通并重,主要内容不仅涉及论文写作、投稿、修改等各个环节,还包括参加学术会议时幻灯片与海报的制作、演讲方法等交流环节;②既包含学术论文写作与交流的一般性原则与技巧,还通过大量示例提供了操作指南;③本书主要面向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书中示例多是作者自己或作者的同事、学生亲身经历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需要说明的是,本书阐述的学术论文写作与交流的一般原则也适用于其他工程学科。
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战玉华老师自2018年起为科技论文写作与交流课程讲授文献检索与管理利用文献管理软件使用方法等内容。本书的第8章和第15章由战老师独立撰写完成,作者由衷地感谢战老师在科技论文写作与交流课程建设和本书编写出版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作者参考了国内外众多科技论文写作与交流方面的教材和著作,比如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第7版)(Robert A. Day和 Barbara Gastel)、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第3版)(John M. Swales 和 Christine B. Feak)、《新学者融入世界科坛》(何毓琦)等,这些著作在确定本书的结构、内容、风格等方面使作者受益良多,受篇幅所限,不能一一提及。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的支持与资助。作者课题组的博士后和研究生刘桂宏、陈跃都、尚德磊、彭欢、郭铁成、窦子豪、徐浩然、陈思聪、林涛、王佳铖等参与了第9~16章的撰写与图表绘制。作者还要感谢过去6年选修 科技论文写作与交流课程的208名研究生,他们通过教学评估、当面交流等形式为课程也为本书提出了很多建议。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作者力求在内容上兼顾土木工程及其他相近学科,所选案例贴近低年级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写作需求,但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与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及专家批评指正。
作者2020年5月13日
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