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編輯推薦: |
★ 十余年叛逆心灵史展示了80后独生子从出生到初三辍学,乃至最终考上大学的人生历程,以及走出狂躁与叛逆的艰辛心路历程。
★多视角呈现为采访者与主人公的对答及其父母、妻子的记录、访谈,以展示其整个家庭的心路历程。每一节都附有采访人札记,予以共情入理的剖析。
★客观采访采用对答形式,以主人公真实的陈述和记忆为主,未作改写或修饰,尽量保留原貌。内容上涉及主人公在不同时期心态的变化,涉及对师长的腹诽,对异性的感触,对社会问题的质疑在陈述言语上保留个人言语习惯,留存了主人公言语的真实信息。
★镜鉴与警世本书从另一角度讲,也是一部当代父母的实录与镜鉴。从主人公的叙述中我们不仅读到了他的心路、大段独白,更看到了父母师长乃至整个社会对他从不好好学习到叛逆的态度和方式,看到了父亲从打骂到陪伴的转变,看到了母亲的默默呵护,看到了采访者的反思自责如果读者能通过此书得到触动,也就播下了代际沟通的良好种子。
★致敬主人公及其父母正如采访者所言:无论如何,我都要感谢主人公及其父母!讲述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对有类似经历的个人和家庭或许有帮助,但对主人公及其父母而言则不啻重入地狱、再受煎熬,更何况还有家丑外扬
|
內容簡介: |
这本书以口述史采访的形式,细致挖掘主人公从出生到辍学、历经煎熬考上大学的个人成长历程。该书主体为采访者与主人公的对答,间及其父母,时时插入其父亲的日记,以展示其整个家庭的心路历程。每一节都附有采访人札记,以事件亲历者和旁观者角度出发,用充满同理心的人文关怀和通俗易懂的解析点评,讲述青少年从出生到最终走出低谷的不同心理面向,为代际沟通提供了非常好的镜鉴,希望每一位父母都拥有良好的沟通与和谐的亲子关系。
该书按时间顺序分为五部分:奇幻的人之初、恐怖的幼儿园、懵懂的小学时光、 辗转的中学经历、辍学生考大学。本书主人公作为饱受宠爱的独生子,在幼儿园生活留下的是恐怖记忆。小学时因为上课习惯性走神而成绩时好时坏,与同龄人的差异却不很明显。在初中时大脑经常断电,厌学情绪严重,逆反心理渐增,用三年半时间才上到初三上学期,终出现身心故障,无法升入高中。休学期间,无明火起时掀桌子摔碗,发躁发狂时砸门砸墙,郁闷时作困兽之嚎,愤慨时差点要了妈妈的命。孩子的苦难即父母的灾难,父母苦痛可想而知,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小心守望呵护,直到孩子逐渐自愈,四年半后以初中辍学生身份考上大学。
|
關於作者: |
陈墨,中国电影资料馆暨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陈墨评金庸系列13册,《刘心武论》《张艺谋电影论》《陈凯歌电影论》《成人的寓言:黄建新的电影世界》《流莺悲歌:费穆电影论稿》《刀光侠影蒙太奇:中国武侠电影论》《中国武侠电影史》《百年中国电影闪回》《影坛旧踪》《中国电影十导演》《半间斋影话》《小西天影话》,《口述历史门径》《口述史学研究:多学科视野》《口述历史与心灵考古》《口述历史杂谈》《陈骏涛口述历史》,主编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丛书及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系列等。
|
目錄:
|
前记 1
第一章 奇幻的人之初
1 最早的记忆 3
2 青山湖小区 9
3 玩具、游戏与电视 13
4 描红、挨打与规训 19
第二章 恐怖的幼儿园
5 恐怖的地方 29
6 幻象与真相 32
7 兄弟与玩伴 40
8 旅游不好玩 45
9 电影诗童话 51
10 妈妈下岗 57
11 爸爸的同事 60
12 外公去世 64
第三章 懵懂的小学时光
13 稀里糊涂上小学 73
14 天才班 77
15 课堂神游 82
16 挨妈妈打 90
17 和妈妈对抗 94
18 小卡夫卡? 101
19 断电与胡子 107
20 父母的分歧 113
21 受伤与生病 121
22 音乐与理想 129
23 厌学 135
24 电路暂通 138
25 性幻想 144
26 胸口压了块石头 148
第四章 辗转的中学经历
27 初中开学第一天 155
28 再次受挫 158
29 电路时通时不通 163
30 不要早恋 169
31 把家教气哭了 173
32 漫画瘾 178
33 语文林老师 185
34 兴趣与兴趣班 189
35 老爸要转学 196
36 小叛逆 201
37 不得不转学 206
38 樟中第一天 212
39 适应樟中 217
40 数学罗老师 223
41 班主任姚老师 228
42 樟中同学 235
43 骨折 243
44 转学远中 252
45 数学小组 260
46 行为壮举 264
47 感与思 269
48 重回附中 274
49 伤逝 283
50 胸闷与心懑 288
51 遮蔽性记忆 296
52 身心故障 302
第五章 辍学生考大学
53 到底是什么病? 315
54 疏解郁结 322
55 妈妈被刺 330
56 狂躁 337
57 父母:离开与坚持 344
58 康复契机 350
59 确立目标 362
60 艺考培训班 365
61 艺考与高考 374
62 疑似初恋 383
63 北上求助 390
64 回家读书 397
65 第二次艺考 407
66 两个人的沙龙 414
67 魔鬼天使人 423
68 亦师亦友 431
69 黎明前的黑暗 438
70 第三次艺考 445
71 迟到的成人礼 453
72 父母的感悟 456
附录:对主人公妻子的采访 463
后记 471
|
內容試閱:
|
本书是一个青年人的口述历史,内容是从人之初说到上大学。
书名《成长之难》的难,可解为困难的难,也可解为苦难的难,抑或灾难的难。本书主人公与众不同,作为饱受宠爱的独生子,幼儿园生活留下的是恐怖记忆。小学时因为上课经常走神,因而成绩时好时坏,与同龄人的差异却不很明显。在初中时大脑经常断电,厌学情绪严重,逆反心理渐增,用三年半时间才上到初三上学期,终于出现身心故障,当然无法上高中。休学期间,无明火起时掀桌子摔碗,发躁发狂时砸门砸墙,郁闷时作困兽之嚎,愤慨时差点要了妈妈的命。孩子的苦难即父母的灾难,父母苦痛可想而知,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小心守望呵护,直到孩子逐渐自愈,四年半后以初中辍学生身份考上大学。
本想以《问题少年口述历史》或《问题少年的心灵史》为副题这样的副标题可能更吸引人眼球斟酌再三,最终决定不用问题少年这个标签。虽然他在成长中的确遭遇了各式各样的问题,他的身心也曾出现各种奇异症状,是否可以把这个少年定义为问题少年?实无法确定。这少年虽曾逃学离家,终不过是在家居所在的小院附近转悠了半个晚上;虽曾想杀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中学老师、自己的妈妈和奶奶,也终不过是一个少年无助无望时有口无心的幼稚想象。这少年固然有问题,或不过是因不适学校教育而产生的身心症候,总不能把一个生病的孩子称为问题少年吧?更何况,少年问题的起源,很可能还与他的父母、幼儿园老师、中小学老师有关,既然不把父母称为问题父母,老师称为问题老师,为什么要把受害生病的少年称为问题少年?恰当办法,是对故事中的所有人都作同情和理解,即便出错,那不过是因为无知。
该少年从小喜欢独自幻想神游,以至于听不到、听不懂老师的声音,在这一意义上说,该说他是神游少年。他经常做噩梦,也确实喜欢梦想,这又像是追梦少年。他感受世界的方式非常独特,想法和经历也与众不同,更像是奇葩少年。如此搞法,这少年的头上的标签堆积得越来越多,势必会掩盖其真实面目。所以决定不用任何标签,将他的记忆口述定名为《一个少年的心灵史》。说它是心理病历也可,说它是励志之书也行,作为一个少年成长的记忆实录,我说它是孩子的心灵史,其中有大量尚待破译的人性与文化秘密。
我与少年的父亲相识,见证了少年成长的最后一段坎坷。那是他休学的后期,想要考大学时,他父亲陪他来我家,他和我颇为投缘。此后,他和我或是对面交谈,或是电话沟通,一直保持联系(书中讲述了这一段)。我见证了他考上大学,见证了他不断自愈康复,见证他终于成长为身心健康的阳光青年。
后来某一天,我对主人公说,何不把你经历和记忆以口述历史方式记录下来?主人公说:赞同。我说你的故事不能由你一人说了算,我还要采访你的父亲、母亲。他说,他去征求父母意见。他父亲先同意了,后来他母亲也同意了。
本来还计划去采访主人公的其他亲戚,以及幼儿园老师和同学、小学老师和同学、中学老师和同学,后因采访团队成员抽不出时间出差,只得作罢。这个项目的主题,也就只能从一个少年的生命史(这需作生命编年考据,尽量做到客观真实),修订为一个少年的心灵史,亦即发掘他的个人记忆(当然偏于主观),加上采访人的解读和评说。我把这一发掘记忆和解读记忆的工作,称为心灵考古。有关这方面的具体因由和细节,我会在《后记》中说。
采访结束后遇到了新问题:主人公的母亲不同意公开出版。对此我能理解,因为口述历史中不仅包含主人公个人及其家庭隐私,且涉及主人公成长期对他人的观感和评价。经主人公父子劝说,孩子母亲同意公开出版,但必须匿名。这是合情合理的要求。匿名出版口述历史,在国内外都有先例,不妨照此办理。
无论如何,我都要感谢主人公及其父母!讲述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对有类似经历的个人和家庭或许有帮助,但对主人公及其父母而言则不啻重入地狱、再受煎熬,更何况还有家丑外扬之忧?这家人面对真实的勇气,济世助人的情怀,我十分钦佩,并且由衷感激!假如这本书的价值得到认同,真的能帮助到一些仍处于青春黑洞中的少年及其家人,首功当在本书主人公及其父母。
下面交代,我为什么要采访主人公及其父母,并推出这部口述历史书?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也是一个父亲,准确说是个自以为合格而实际上未必合格的父亲。主人公父母曾有的不恰当心态、言语和行为,我几乎全都犯过。
还有一个原因,是2010年7月8日《南方周末》第6版有一篇特稿,标题是《父母皆祸害?》,报道网络上的一个名为anti-parents(反父母)的讨论小组,成员在其中倾诉小时候如何受到父母的压抑和戕害。父母皆祸害之说,当然不无偏激,世上肯定有很多父母是子女的良师益友;即使有些父母无意中伤害了子女,想必多半不是主观故意,也不能说皆祸害。不过,这是数千青年的呼声,纵使不是主流也同样值得倾听,值得深思和讨论。由此想到鲁迅先生于1919年发表的文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说:开宗第一,便是理解。往昔的欧洲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展。鲁迅先生的教言,想必有很多人看懂并受益,但也显然还有不少人没有看懂甚或没有看到。
我知道人间父母都以为自己爱孩子,实际也可能是。然而有时候
正是爱花人的手,把花儿从枝头摘下,
供在花瓶里,
于是花儿枯萎。
我当年读这几句诗产生强烈共鸣,是苦于父母不理解我;而在我成为父亲之后,我的孩子很可能也有我少年时同样的苦闷。文化行为会自动复制。
父母当真了解、理解自己的孩子吗?
如果问我,我可能会张口结舌,暗自冷汗淋漓。
这也正是我要做这部口述历史的原因。我还希望,有更多人做这样的口述历史,若能因此而形成庞大的数据库,以便专业科学家做数据挖掘和分析,在科学的层面上了解和理解孩子。这样,或许能避免父母想当然。
最后要说明,本书主人公回忆和陈述的内容,可能会让一些读者不适。但这是主人公真实的陈述和记忆,我不能作任何改写或修饰。我们会看到,主人公的陈述言语中,有很多不符合语法规范的现象,这是言语的真实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流与合乎规范的文章往往天差地远我也尽量保留原貌。保留的原因,是言为心声,留存主人公言语的真实信息,以便语言心理学家或心理语言学家得到原始样本,予以科学的专业分析。为此,务请编辑和审稿人高抬贵手。
闲话少说,且让我们倾听这个少年的奇异心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