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曾国藩人生修炼日课

書城自編碼: 359578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传统文化
作者: 郦波
國際書號(ISBN): 9787548616122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软精装

售價:NT$ 37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NT$ 704.0
双城史
《 双城史 》

售價:NT$ 505.0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NT$ 254.0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NT$ 230.0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NT$ 403.0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NT$ 2234.0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NT$ 500.0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編輯推薦:
曾国藩,晚清中兴*名臣,是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他外能领军做实业,内能修身齐家,与至圣先师孔夫子、王阳明并称中国历史上三大完人。曾国藩传奇的一生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得研究他的书层出不穷。郦波老师独辟蹊径,不讲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将其对曾国藩修身之法的研究,用平实中有趣味、严正处有亲切、浅显而能精警的话语讲解出来,不仅是解读完人曾国藩的成功法则,更有郦波老师个人的修身之道。以期读者可以从曾国藩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寻找深刻的价值,创造出更伟大的智慧。
內容簡介:
五百年来两大完人,前有王阳明,后有曾国藩。*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但曾国藩却是一个出了名的笨人。他不够聪明,三十岁之前,还好色、好烟、懒惰不进取。这样一个人怎么会成为后来彪炳史册的曾国藩的呢?翻天覆地的变化,都从曾国藩的修身之法《日课十二条》开始。
围绕《日课十二条》,郦波逐一分析曾国藩修身的诸多心得,通过主敬静坐早起精读读史日记月无忘所能谨言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12个关键词,解读《日课十二条》缘何成为曾国藩改头换面、脱胎换骨、每日修身、终生精进的不二法门。
關於作者:
郦波,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国内首位文牍学研究方向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民阅读形象大使,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文化嘉宾,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著有《五百年来王阳明》《人生自有境界》《诗酒趁年华》《最是人间留不住》《道是无情却有情》《唐诗简史》《宋词简史》《是为彼此 来此人世郦波品读千古唯美情诗》等。其中,《五百年来王阳明》获评2017年度中国好书,《唐诗简史》入选2018年度中国好书60强。
目錄
一 主敬背后的玄机001
二 静坐的奥妙023
三 早起为何如此重要035
四 精读是读书的不二法门053
五 读史的重要性077
六 用日记面对自我内心093
七 永远不要丢掉看家本领111
八 谨言益处多129
九 气何其重要143
十 爱惜自己请从保身开始157
十一 为什么要作字171
十二 夜不出门是良性循环的开始185
前言躬身入局,不做命运的旁观者
(代序)

我们知道,曾国藩是楹联大师。他曾经写过两副楹联。
一副是: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之光阴。
另一副是: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第二副我尤其喜欢。它是说人要有敬畏心,因为乐极易生悲,得意易忘形,所以一定要有所敬畏,要对生活的坎坷与磨难有所准备。
曾国藩曾对儿子说: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苶然自馁也。人生经历大磨难、大挫折的关头,正是人生境界向前迈步的机会,这个时候一定要咬牙挺住,发奋崛起,切不可沮丧颓然。所以磨难挫折是个好东西,没有磨难的人生才是危险的人生。躬身入局,不做命运的旁观者
(代序)

我们知道,曾国藩是楹联大师。他曾经写过两副楹联。
一副是: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之光阴。
另一副是: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第二副我尤其喜欢。它是说人要有敬畏心,因为乐极易生悲,得意易忘形,所以一定要有所敬畏,要对生活的坎坷与磨难有所准备。
曾国藩曾对儿子说: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苶然自馁也。人生经历大磨难、大挫折的关头,正是人生境界向前迈步的机会,这个时候一定要咬牙挺住,发奋崛起,切不可沮丧颓然。所以磨难挫折是个好东西,没有磨难的人生才是危险的人生。
曾国藩去世多年后,有一次他的孙女婿吴永向李鸿章打听说:文正公当年说有《挺经》,是不是有这么回事?李鸿章是这么回答的:老师的秘传心法《挺经》有十八条。这真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宝诀。我且试讲一条给你听这说明曾国藩确有《挺经》,当时可能是口头作品,没有成书,只在弟子中流传。可惜现在已佚,流传的版本大都依据后人想象而编。
那一日,李鸿章没讲理论,而是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有一个老农,有天家里来了贵客,要请人家留下来吃午饭。临近正午,他让儿子到集市上去买菜,自己则陪着客人闲聊。
过了很久,算算时间儿子该回来了,可还是不见人。这可不是待客之道,老农于是赶紧跑出去找儿子。跑到村口一看,儿子正挑着菜担站在田塍之上田塍是江南水乡水田中间的那道窄长的田垄,一般只容一人通行对面有个货郎,也挑了一个货担,两人互不相让。
老农心急如焚,赶过去对货郎说:我家来了贵客,等着这菜,你个子高,站到水田里头让一下,我儿子不就过来了吗?大家不用耗在这里。货郎一听就不高兴了:你儿子不过是挑着蔬菜,湿了还可以用;我挑着南北干货,湿了我怎么卖?为什么不让你儿子下去?
这是一个比较平常的生活场景,但解决起来也是门学问。
李鸿章问吴永该怎么办,吴永眉头一皱,答不上来。
李鸿章一笑道:老师说,当时这个老农一听,便脱了鞋袜既然年轻人你不肯,老朽我下水田,你把货担顶在我头上,你侧身绕过,让我儿子过去,这样总可以了吧?那个年轻人一看,老伯年岁已大,怎可如此。算了吧,还是我让你吧。
吴永一听,这个故事,就叫《挺经》?
李鸿章再笑道:这个老农,他只挺了一挺,一场争竞就此消解,缘何不挺呢?又说:这便是《挺经》中开宗明义的第一条!后来,吴永再三琢磨,又琢磨出了一条,见于《庚子西狩丛谈》:大抵谓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所谓躬自入局,一些书中也写作躬身入局,意思是一样的。汉语有一个常用词是自身,在这里,自和身是同义语。也就是说,遇到困难,不要退让,不做旁观者,而要把自己摆进去,亲自入局去解决。
欧阳兆熊在《水窗春呓》里说曾国藩尝自称欲著《挺经》,这句话的后面还有非常关键的四个字,叫言其刚也。这样一来,全句表述就变成了:(曾国藩)尝自称欲著《挺经》,言其刚也。刚这个字倒也不是曾国藩首先提出的,而是他祖上的遗训。曾国藩曾在家书里说: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不过,曾家祖父之刚,更多的是指一种性格;而刚字在曾国藩这里,又有了进一步的生发。
首先,这个刚不是性格上的刚硬与刚烈,而是一种临事之刚,也就是吴永总结的躬身入局之刚。
一般谈到刚,都是指性格上很刚强、很刚烈。事实上,曾国藩自己也有这个缺点,他原来的性格就有刚烈的一面。但躬身入局,就不是简单的性格刚烈,而是一种临事的大勇气、大担当。这种大勇气也是一种大智慧。这种大智慧就是碰到事情,知道难,甚至已经预见一个悲剧的结果,仍然不怕担当,直接面对,不逃避。这叫什么?这就叫躬身入局!这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一个关键,也是人生的第一条智慧。
其次,这个刚不是刚愎自用的自用之刚,而是强毅自胜的自胜之刚。
曾国藩曾说:强毅与刚愎有别。古语云自胜之谓强。以客气胜人,是刚愎而已矣。曾国藩这里所说的强毅其实就是刚毅。所谓刚毅者,刚即强,曾国藩常用强字来指代《挺经》中要说的刚。之所以要用强毅来代替刚毅,是因为怕子弟在学习刚毅时走向刚愎自用的误区,所以特别强调强毅与刚愎的不同。
当我们碰到事情的时候,最先产生的是直觉,是本能反应,然后凭直觉、习惯与本能反应对事情做出想当然的判断,再根据这样的直觉判断去行动,并固执地认为事情就是这样。这就叫刚愎自用。曾国藩认为这样行事是最危险的。因为它放纵了本能,也就放纵了自我认知中的缺陷。当一个人用本能中的缺陷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时,就已经失败一大半了。只有克服自我的本能和缺陷,克服临事时的直觉判断,才能获得判断力、行动力与执行力上的智慧。而这种克服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就体现出一种真正的刚,一种自胜的刚、强毅的刚。
再次,这种刚不是一种克人之刚,而是一种克难、克惰之刚。
回到前面李鸿章那个解读《挺经》开宗明义第一条的故事里,他称赞老翁说:他只挺了一挺,一场争竞就此消解。请注意李鸿章并没有说这个老翁挺了一挺就使货郎折服,而是说老翁挺了一挺就消解了一场争竞。若老翁最后使货郎折服,其结果不过是胜人。这也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追求的一种结果,即胜过或超过其他竞争对手,从而获得胜利。这在曾国藩看来叫在胜人处求强,并不是其《挺经》明强的原意。
最后的结果看上去当然是老翁使货郎折服,但这只是结果的一种表象,并不是曾国藩《挺经》求刚的出发点,更不是其《挺经》哲学的落脚点。既然说挺了一挺,一场争竞就此消解,说明出发点与落脚点都不在人,而在事。争竞即纷争,所谓的躬身入局之刚,不是面对对手,而是面对事情、面对矛盾的处事技巧与智慧。能够克服盯住对手的竞争心理,着眼于事情本身寻找解决矛盾的思路,这也就是今天我们所推崇的行动力与执行力的智慧了。
一个人要成大事,就要有强大的气场,气场
源于担当。曾国藩说:于毁誉祸福置之度外,此是根本第一层功夫。此处有定力,到处皆坦途矣。成大事者需有大气象,要有担当,要不怕非议,哪怕面对的是几百年的栽赃,甚至是更长时间的抹黑。他主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因为大抵任事之人,断不能有誉而无毁,有恩而无怨,故而自修者但求大闲不逾,不可因讥议而馁沉毅之气。做大事的人,不能只想要好名声,怕担坏名声;要想修炼自己,就不要因为别人的讥讽嘲笑而丧失坚毅果敢。
如何做到躬身入局?曾国藩在家训里说:神明则如日之升,身体则如鼎之镇,此二语可守者也。意思是,人生既要挺身而出,又要能坚守,守的是两点:一是神明,一是身体。
神明就是精神,这是强调,所有志士仁人,能于非常之境,成就非常之事,关键靠精神强大。精神强,则有规模,有气象,也就有了今天人们所说的气场,就像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他们的辉煌成就,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其精神力量,源于担当,源于气象。
身体也很重要。身体则如鼎之镇,意思是说,要成非常之事,不光精神要强,身体还要健康。孔子活到七十三岁,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实属不易。他周游列国,实可谓是流浪。古代的车没有减震系统,轱辘都是木制的,加上道路泥泞,不要说坐一天,两个时辰下来估计身子骨就该被颠簸散架了。孔子却越颠越健康,说明孔子体质好。
除了强调人生既要挺身而出又要能坚守,强调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的五到之法,曾国藩还特别主张,而立之年到来前一定要立大志,否则一生难以勇猛精进。而立就是三十,三十岁前一定要有大志向。因为不立大志就容易畏惧,怕世人非议,怕坎坷,怕陷阱,就做不到躬身入局,更享受不到躬身入局的虽逆境亦畅天怀的豪迈,享受不到我辈办事,成败听之于天,毁誉听之于人。因此,对我们而言,欲成大事就要学会早立规模,早立气象,而且应该从现在起,只争朝夕。
我在二十八岁的时候,才静下心来,细读曾国藩;三十二岁那年,才追本溯源,深读王阳明!后来常常感慨:从公已觉十年迟!若是能再早些,以文正公、以阳明先生为师法,或者可以另起炉灶,重开天地!不过,曾国藩也是从二十八岁的日课十二条开始,才彻底脱胎换骨、重开天地。
青年时代的曾国藩不仅愚笨,智商被碾压,甚至心胸不够开阔,习性也不够好。他曾在日记里坦言,自己年轻时好色、好烟、好奇,戒也戒不掉。整日不务正业,不仅让人不喜,也让自己不喜。这样一个智商原来不高、心胸不够开阔,又有很多生活恶习的曾国藩,后来为何能躬身入局、彪炳史册,成为无数英雄豪杰的心灵导师呢?
翻天覆地的变化,都从一个夜晚开始。那晚,曾国藩终于戒掉了十多年来屡戒不断的烟瘾,并提笔写下了一篇著名的文章。那篇文章既不是戒烟檄文,也不是戒烟志,而是《日课十二条》,也就是此后曾国藩每天必须要做到的十二件事。
在这本书中,我们将围绕《日课十二条》,逐一分析曾国藩修身的诸多心得,充分体会曾国藩一再强调的主敬静坐早起精读读史日记月无忘所能谨言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这十二个关键词,明了它缘何成为曾国藩从此改头换面、脱胎换骨、每日修身、终生精进的不二法门。
努力请从今日始。躬身入局,不要做自己命运的旁观者。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只要我们努力,什么时候起步都不算晚。
2020年元旦
于金陵水云居
內容試閱
躬身入局,不做命运的旁观者
(代序)

我们知道,曾国藩是楹联大师。他曾经写过两副楹联。
一副是: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之光阴。
另一副是: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第二副我尤其喜欢。它是说人要有敬畏心,因为乐极易生悲,得意易忘形,所以一定要有所敬畏,要对生活的坎坷与磨难有所准备。
曾国藩曾对儿子说: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苶然自馁也。人生经历大磨难、大挫折的关头,正是人生境界向前迈步的机会,这个时候一定要咬牙挺住,发奋崛起,切不可沮丧颓然。所以磨难挫折是个好东西,没有磨难的人生才是危险的人生。
曾国藩去世多年后,有一次他的孙女婿吴永向李鸿章打听说:文正公当年说有《挺经》,是不是有这么回事?李鸿章是这么回答的:老师的秘传心法《挺经》有十八条。这真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宝诀。我且试讲一条给你听这说明曾国藩确有《挺经》,当时可能是口头作品,没有成书,只在弟子中流传。可惜现在已佚,流传的版本大都依据后人想象而编。
那一日,李鸿章没讲理论,而是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有一个老农,有天家里来了贵客,要请人家留下来吃午饭。临近正午,他让儿子到集市上去买菜,自己则陪着客人闲聊。
过了很久,算算时间儿子该回来了,可还是不见人。这可不是待客之道,老农于是赶紧跑出去找儿子。跑到村口一看,儿子正挑着菜担站在田塍之上田塍是江南水乡水田中间的那道窄长的田垄,一般只容一人通行对面有个货郎,也挑了一个货担,两人互不相让。
老农心急如焚,赶过去对货郎说:我家来了贵客,等着这菜,你个子高,站到水田里头让一下,我儿子不就过来了吗?大家不用耗在这里。货郎一听就不高兴了:你儿子不过是挑着蔬菜,湿了还可以用;我挑着南北干货,湿了我怎么卖?为什么不让你儿子下去?
这是一个比较平常的生活场景,但解决起来也是门学问。
李鸿章问吴永该怎么办,吴永眉头一皱,答不上来。
李鸿章一笑道:老师说,当时这个老农一听,便脱了鞋袜既然年轻人你不肯,老朽我下水田,你把货担顶在我头上,你侧身绕过,让我儿子过去,这样总可以了吧?那个年轻人一看,老伯年岁已大,怎可如此。算了吧,还是我让你吧。
吴永一听,这个故事,就叫《挺经》?
李鸿章再笑道:这个老农,他只挺了一挺,一场争竞就此消解,缘何不挺呢?又说:这便是《挺经》中开宗明义的第一条!后来,吴永再三琢磨,又琢磨出了一条,见于《庚子西狩丛谈》:大抵谓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所谓躬自入局,一些书中也写作躬身入局,意思是一样的。汉语有一个常用词是自身,在这里,自和身是同义语。也就是说,遇到困难,不要退让,不做旁观者,而要把自己摆进去,亲自入局去解决。
欧阳兆熊在《水窗春呓》里说曾国藩尝自称欲著《挺经》,这句话的后面还有非常关键的四个字,叫言其刚也。这样一来,全句表述就变成了:(曾国藩)尝自称欲著《挺经》,言其刚也。刚这个字倒也不是曾国藩首先提出的,而是他祖上的遗训。曾国藩曾在家书里说: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不过,曾家祖父之刚,更多的是指一种性格;而刚字在曾国藩这里,又有了进一步的生发。
首先,这个刚不是性格上的刚硬与刚烈,而是一种临事之刚,也就是吴永总结的躬身入局之刚。
一般谈到刚,都是指性格上很刚强、很刚烈。事实上,曾国藩自己也有这个缺点,他原来的性格就有刚烈的一面。但躬身入局,就不是简单的性格刚烈,而是一种临事的大勇气、大担当。这种大勇气也是一种大智慧。这种大智慧就是碰到事情,知道难,甚至已经预见一个悲剧的结果,仍然不怕担当,直接面对,不逃避。这叫什么?这就叫躬身入局!这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一个关键,也是人生的第一条智慧。
其次,这个刚不是刚愎自用的自用之刚,而是强毅自胜的自胜之刚。
曾国藩曾说:强毅与刚愎有别。古语云自胜之谓强。以客气胜人,是刚愎而已矣。曾国藩这里所说的强毅其实就是刚毅。所谓刚毅者,刚即强,曾国藩常用强字来指代《挺经》中要说的刚。之所以要用强毅来代替刚毅,是因为怕子弟在学习刚毅时走向刚愎自用的误区,所以特别强调强毅与刚愎的不同。
当我们碰到事情的时候,最先产生的是直觉,是本能反应,然后凭直觉、习惯与本能反应对事情做出想当然的判断,再根据这样的直觉判断去行动,并固执地认为事情就是这样。这就叫刚愎自用。曾国藩认为这样行事是最危险的。因为它放纵了本能,也就放纵了自我认知中的缺陷。当一个人用本能中的缺陷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时,就已经失败一大半了。只有克服自我的本能和缺陷,克服临事时的直觉判断,才能获得判断力、行动力与执行力上的智慧。而这种克服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就体现出一种真正的刚,一种自胜的刚、强毅的刚。
再次,这种刚不是一种克人之刚,而是一种克难、克惰之刚。
回到前面李鸿章那个解读《挺经》开宗明义第一条的故事里,他称赞老翁说:他只挺了一挺,一场争竞就此消解。请注意李鸿章并没有说这个老翁挺了一挺就使货郎折服,而是说老翁挺了一挺就消解了一场争竞。若老翁最后使货郎折服,其结果不过是胜人。这也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追求的一种结果,即胜过或超过其他竞争对手,从而获得胜利。这在曾国藩看来叫在胜人处求强,并不是其《挺经》明强的原意。
最后的结果看上去当然是老翁使货郎折服,但这只是结果的一种表象,并不是曾国藩《挺经》求刚的出发点,更不是其《挺经》哲学的落脚点。既然说挺了一挺,一场争竞就此消解,说明出发点与落脚点都不在人,而在事。争竞即纷争,所谓的躬身入局之刚,不是面对对手,而是面对事情、面对矛盾的处事技巧与智慧。能够克服盯住对手的竞争心理,着眼于事情本身寻找解决矛盾的思路,这也就是今天我们所推崇的行动力与执行力的智慧了。
一个人要成大事,就要有强大的气场,气场
源于担当。曾国藩说:于毁誉祸福置之度外,此是根本第一层功夫。此处有定力,到处皆坦途矣。成大事者需有大气象,要有担当,要不怕非议,哪怕面对的是几百年的栽赃,甚至是更长时间的抹黑。他主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因为大抵任事之人,断不能有誉而无毁,有恩而无怨,故而自修者但求大闲不逾,不可因讥议而馁沉毅之气。做大事的人,不能只想要好名声,怕担坏名声;要想修炼自己,就不要因为别人的讥讽嘲笑而丧失坚毅果敢。
如何做到躬身入局?曾国藩在家训里说:神明则如日之升,身体则如鼎之镇,此二语可守者也。意思是,人生既要挺身而出,又要能坚守,守的是两点:一是神明,一是身体。
神明就是精神,这是强调,所有志士仁人,能于非常之境,成就非常之事,关键靠精神强大。精神强,则有规模,有气象,也就有了今天人们所说的气场,就像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他们的辉煌成就,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其精神力量,源于担当,源于气象。
身体也很重要。身体则如鼎之镇,意思是说,要成非常之事,不光精神要强,身体还要健康。孔子活到七十三岁,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实属不易。他周游列国,实可谓是流浪。古代的车没有减震系统,轱辘都是木制的,加上道路泥泞,不要说坐一天,两个时辰下来估计身子骨就该被颠簸散架了。孔子却越颠越健康,说明孔子体质好。
除了强调人生既要挺身而出又要能坚守,强调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的五到之法,曾国藩还特别主张,而立之年到来前一定要立大志,否则一生难以勇猛精进。而立就是三十,三十岁前一定要有大志向。因为不立大志就容易畏惧,怕世人非议,怕坎坷,怕陷阱,就做不到躬身入局,更享受不到躬身入局的虽逆境亦畅天怀的豪迈,享受不到我辈办事,成败听之于天,毁誉听之于人。因此,对我们而言,欲成大事就要学会早立规模,早立气象,而且应该从现在起,只争朝夕。
我在二十八岁的时候,才静下心来,细读曾国藩;三十二岁那年,才追本溯源,深读王阳明!后来常常感慨:从公已觉十年迟!若是能再早些,以文正公、以阳明先生为师法,或者可以另起炉灶,重开天地!不过,曾国藩也是从二十八岁的日课十二条开始,才彻底脱胎换骨、重开天地。
青年时代的曾国藩不仅愚笨,智商被碾压,甚至心胸不够开阔,习性也不够好。他曾在日记里坦言,自己年轻时好色、好烟、好奇,戒也戒不掉。整日不务正业,不仅让人不喜,也让自己不喜。这样一个智商原来不高、心胸不够开阔,又有很多生活恶习的曾国藩,后来为何能躬身入局、彪炳史册,成为无数英雄豪杰的心灵导师呢?
翻天覆地的变化,都从一个夜晚开始。那晚,曾国藩终于戒掉了十多年来屡戒不断的烟瘾,并提笔写下了一篇著名的文章。那篇文章既不是戒烟檄文,也不是戒烟志,而是《日课十二条》,也就是此后曾国藩每天必须要做到的十二件事。
在这本书中,我们将围绕《日课十二条》,逐一分析曾国藩修身的诸多心得,充分体会曾国藩一再强调的主敬静坐早起精读读史日记月无忘所能谨言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这十二个关键词,明了它缘何成为曾国藩从此改头换面、脱胎换骨、每日修身、终生精进的不二法门。
努力请从今日始。躬身入局,不要做自己命运的旁观者。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只要我们努力,什么时候起步都不算晚。
2020年元旦
于金陵水云居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