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海昏侯墓出土的大批简牍,对于中国古代典籍及古代文化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海昏简牍初论》是海昏简牍的首次大规模发布,为研究者提供了相当数量的新材料,其内容涉及儒家文化的核心。同时,本书还发布了现存*早的孔子画像,以及孔子及弟子们的生平传记资料。这些资料详细记录了孔子的生平、姓氏等关键性的问题,是研究孔子的*手材料。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朱凤瀚先生等联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这批重要材料做了全面整理及初步研究,为学界提供了系统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
|
內容簡介: |
  2015年7月在南昌西汉废帝刘贺墓出土了5200余枚竹简和170余版木牍。这批简牍出土后即被媒体报道并受到学界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经初步判断,竹简基本属于古代书籍;木牍内容除书牍外,尚见有奏牍与诏书;另有孔子衣镜与木?H计109枚。所出西汉简本《诗》《春秋》《论语》及《礼记》类、《孝经》类等儒家文献,是出土典籍类文献的一次重大发现,墓中所出《诗》《论语》亦有较明确之师承来源,对于研究儒家学说及其经典文本的传布、演变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历代学者争论不绝的一些疑难问题由此可望得到新的启示,同时也为了解汉代社会上层的教育、文学、修养以及思想信仰等提供了新的信息。以往出土简帛中有关西汉时期王、侯一级官方文书与私家文书均较为罕见,这批简牍中涉及昌邑王、海昏侯的有关文献特别是其家内举行祭祀礼的资料,为研究西汉诸王、列侯制度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海昏简牍初论》将为学界提供这批重要资料的初步整理及研究成果,书中的多数竹简、木牍及孔子衣镜等材料均为首次发布。
|
關於作者: |
朱凤瀚,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代表作有《商周家族形态研究》《中国青铜器综论》等。柯中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
目錄:
|
目録
上編海昏侯劉賀墓的考古發掘與出土簡牘綜述
第一章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
第二章海昏侯墓考古發掘的價值和意義
第三章出土簡牘的現場及室内清理保護
第四章海昏侯墓出土簡牘概述
中編海昏竹書初論
第五章海昏竹書《詩》初讀
第六章海昏竹書《保傅》初探
第七章海昏竹書儀類文獻初論
第八章海昏竹書《春秋》初讀
第九章海昏竹書《論語》初論
第十章海昏竹書《孝經》説解簡初論
第十一章海昏竹書《悼亡賦》初論
第十二章海昏竹書《六博》初識
第十三章海昏竹書《易占》初釋
第十四章海昏竹書《卜姓》《去邑》初釋
第十五章海昏竹書祠祝簡初論
第十六章海昏竹書房中書初識
下編海昏木牘與孔子衣鏡初論
第十七章《海昏侯國除詔書》初探
第十八章海昏奏牘初讀
第十九章海昏木楬初論
第二十章孔子衣鏡初讀
參考文獻
後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