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雄里,复旦大学教授,脑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辞海》副主编。1963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19801982 年在日本国立生理学研究所进修期间,获日本学术博士学位。19851987年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和贝勒医学院工作。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6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神经科学研究,特别是视网膜神经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若干重要成果,曾获中科院、教育部、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被评为上海市科技精英。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生理学报》主编、Progress in Retinal and Eye Research等国际学术杂志编委等。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神经科学科研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等)。
肖晓,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认知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民建上海市委人工智能专委会副主任,上海青年科技启明星。200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12年获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耶鲁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及工作。2018年作为引进人才回国后,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美国心脏学会FDA项目等多项研究资助。近年来,应用多学科手段,对情感障碍和认知缺陷的环路和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在神经科学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现任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等3种国际学术杂志编委。
內容試閱: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邀请我为科学家之梦丛书撰稿,这给了我一个机会,使我有可能将
近年来对脑科学的若干问题的思索,作为一家之言,与学界同仁进行交流。我自1963年懵懂进入这个新开垦的学术领域,不离不弃,迤逦而行, 凡 50 余载,在见证了这个领域的成就和辉煌的同时,也不免有所思考。起初多半是为了具体实验的顺利推进,或是为了不使自己的研究陷于泥淖。而随着马齿渐增,更多的是考虑这门学科及其各分支的总体发展趋势,特别是2015年春参与了中国脑计划的部分筹备工作,要求我对几个主要分支的研究进展情况有较为全面的把握,为此,我广泛阅读了一些文献和专著。几十年养成的专业习惯,使我在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中,也不时捎带了一点批评的眼光,还信手留下了一些笔记。所积累的这些材料使我对脑科学的现状略知一二,而笔记本中的书面记录,正好成为点评的素材。于是,按照这套丛书的出版目的:让公众更多地了解科学家们正在做什么,在研究什么问题,以及公众最想知道什么,本书以介绍脑科学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为起始篇,之后就感知、记忆、意识、脑疾患、人类智能 vs 人工智能,乃至心灵感应(脑机接口)等若干分支,围绕几个重要问题,以近年的研究进展为铺垫,夹叙夹议,最后则以自己在脑科学的发展历程中的感悟和思考收篇。这类文稿,为作者提供在某个学科分支驰骋思维、彰显思考张力的舞台,当然也是对作者驾驭该领域发展的一种考察。
我邀请了年轻的同事肖晓参加了本书的撰写。她在脑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方面具有很强的学术能力,思路清晰,文笔流畅。她主笔第6章和第7章,与我合作撰写了第5章,对其他各章也多有贡献。为了确定全书的框架,并保持写作风格的统一,我们在撰写之前就共同商定了提纲,在撰写过程中多次进行细致的讨论,在定稿时,由肖晓负责提供名词解释,而我本人则对全书内容认真进行了订正,对通篇文字加以润色。
在脑科学这样一个发展得极其迅速的终极的疆域,许多问题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在本书中,我们在充分展现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对不同的观点作了尽可能公允的评述。我们无意臧否他人,但是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确实需要经过热烈而又理性的讨论,在某种程度上达
成更接近真理和客观现实的共识,这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不可能作全面的评述,这超出了我们的能力,篇幅也不容许,但是我们选择的几个分支以及讨论的问题既有学术意义深远的,又有大众感兴趣的,可以说有一定的代表性。另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叙述科学内容时一般不涉及具体的实验细节,而是更多着眼于相关科学问题的讨论。这种讨论不仅要求参与者(包括作者和读者)熟谙科学内容,而且对问题有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