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人活在地球上,存在宇宙中。时间佐证。
时间在悄无声息地流淌,从伴我而行,到送我而去。
一切都发生过,贫苦,勤学,有成;
一切又会消失,有形,无形,自身。
唯有文字凝固人生、回放心灵,让理念与时间共存。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普通人写自己、自己写、写给自家人的书。
作者通过写自己、看世事、悟正道,将包括个人理念在内的文化积累整理出来,编印成册,作为一件心物,传给家人,留作后世参看,意在启示亲人:珍惜逝者如斯夫的时间,在各个年龄段做出应有的努力,以知识、能力和智慧贡献家庭、团队与社会;并注意读书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坚持活动健体,享有上苍赋予的天年。
作者在本书中披露了自己从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历中领悟出的些许处世之道。比如:
做人,有点追求,珍重生命时段,勤奋学习,积累能量,孕育智慧,创造个人从事复杂劳动的条件。
做事,有点才学,调整自己,适应环境,方能东方不亮西方亮,放在哪里都发光。
做官,有点头脑,动心忍性,保住现有的,争取更好的,才能有机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效力。
这些,或许能够引发读者思考。
|
關於作者: |
高庆华,安徽省萧县人。生于1945年11月。197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曾任空军航空兵部队战斗机机械师,团政治处干事,机务大队副政治委员,飞行大队政治委员,部队宣传科长,空军机关副处长,航空学校副政委,飞行试验训练中心政治部主任,空军政治学院教员,空军机关政治工作研究员,飞行学院政治委员,空军文化部部长,空军报社社长。退役后参加编写《空军军官手册》《空军飞行人员手册》和解放军《军官手册》。个人编著《大国领导人的接力》。
|
目錄:
|
目录
第一部分 把时间都用上
站在贫苦的起点(2)
饥饿岁月书在手(34)
布衣行出山海关(46)
风吹雨打大学堂(57)
东方不亮西方亮(80)
三进两出北京城(103)
保住现有求更好(140)
退役依旧天地宽(152)
夕阳那还是太阳(169)
第二部分 交予时间评判
时间远近影响对历史的认识(182)
狭义的与广义的中国封建社会(185)
1912年后的半民主半专制催生再革命(189)
社会转型300年属于正常(194)
中国民主有自己的方式(197)
民主的效果比形象更重要(201)
依法治国辅以以德昭人(204)
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就很好(205)
人民军队向前向前(208)
第三部分 读书时不我待
天下第一等好事(213)
读书 思考 笔记(224)
历史笔记(226)
文学笔记(245)
世界笔记(260)
第四部分 演讲时间效果
需要可以产生勇气(284)
吸引人在于信息量(286)
自己的语言更感人(288)
用时长短需要讲究(295)
幕后准备事半功倍(296)
第五部分 珍重生命时段
相信天年(300)
作息有序(303)
吃得平衡(307)
走得健壮(316)
睡得良药(321)
性缓气和(324)
过好今天(327)
后 记
附录 随时随地吟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