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前言
去体验地狱或是如天使般翱翔,只要服用少许致幻剂就可以实现。
1956年3月30日,Humphry Osmond写给Aldous Huxley的一封信中如此写道。
十余年以来,人们对致幻药物的科学兴趣成指数性增加。就在最近几年,对那些焦虑、抑郁和药物滥用的患者进行小规模的临床试验表明,采用赛洛西宾(psilocybin)辅助治疗可获得积极的治疗效果(Grob et al.2011;Bogenschutz et al.2015;CarhartHarris et al.2016a;Griffiths et al.2017;Johnson et al.2017;Ross et al.2016)。近年来也有采用麦角酸二乙酰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LSD)进行人体研究的报道(Gasser et al.2014,2015;Carhart-Harris et al.2016b;Liechti et al.2017;Kraehenmann et al.2017)。因此,我们相信,致幻药物研究主题作为Springer出版的享有盛誉的《现代行为神经科学》(Current Topic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s,CTBN)丛书的一部分,现在已经到了出版该卷的合适时机了。该卷的目的是总结致幻药物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为编者,我们将这一快速发展的、在广度和深度上似乎不可能完全覆盖当今致幻药物研究进展的成果浓缩到一卷中,实际上很难缩小到合理范围。我们选择了范围较为广泛的主题,包括:在分子水平上发生的药理相互作用,信号转导途径的变化,对单个神经元和神经网络的影响,直至整个大脑水平和意识的变化。我们相信,本书选择的14个综述性章节可以提供关于致幻药物的药理学、神经生物学效应、主观经验和治疗效果方面最新的研究进展。
这本书的编者代表了在致幻剂研究领域工作的三代科学家。我们中的第一位主编David E.Nichols从1969年开始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当时包括LSD、赛洛西宾等所有致幻剂相关的研究都受到质疑,研究项目受到了严格的法律限制,大部分资金来源枯竭,研究这些物质似乎成为了耻辱。Dave于1993成立了哈夫特研究所(Heffter Research Institute),以促进对致幻剂的合法的科学研究,赛洛西宾在人体临床试验中再次被广泛研究的可能性似乎还是很遥远。然而,在当时,出现了几项令人鼓舞的进展。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Rick Strassman博士得到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许可,可以进行静脉注射N,N-二甲基色胺(N,N-dimethyltryptamine,DMT)的研究工作,这使人体应用致幻药物再次成为可能。关于DMT的研究成果于1994年发表(Strassman and Qualls 1994;Strassman et al.1994)。
本书的第二位主编Franz X.Vollenweider是获得哈夫特研究所基金资助的早期科学家之一。当时,Franz是一位在人体从事致幻剂基础研究的非常有前途的精神病学家。在哈夫特基金的支持下,Franz于1999年在苏黎世大学精神病医院创建了苏黎世哈夫特研究中心,使得他能够使用最新的神经生理学和成像技术研究致幻剂的作用和效果。他的开创性工作证明,致幻剂作为揭示大脑功能和意识的工具具有极高的价值(Geyer and Vollenweider 2008;Vollenweider and Kometer 2010)。
本书的第三位主编Adam L.Halberstadt是在21世纪初进入致幻剂研究领域的新一代成员,正赶上这一领域走向科学主流的时期。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UCSD)由Mark Geyer博士领导的转化行为神经科学研究小组中,Adam完成了其博士后工作,作为哈夫特研究中心的另一个创始成员,Adam拥有来自国家发展管理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NIDA)的独立科研经费,目前正在运行自己的实验室。
我们非常感谢所有的通讯作者及其合著者,他们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和专业知识,这卷书是不可能完成的。也要感谢Springer出版公司的员工们,感谢他们的耐心以及对本书出版过程的指导。我们还要感谢Mark Geyer、Bart Ellenbroek、Charles Marsden和Thomas Barnes同意在CTBN丛书中放入这一卷。
最后,我们对本卷标题中使用的致幻剂(psychedelic)这个术语做出说明。尽管最近这一领域出现快速发展,但是用于描述LSD、麦司卡林(mescaline)、赛洛西宾和相关物质的术语名称仍然存在争议。过去多年来,已经提出了许多名称描述这类物质,包括妄想剂(delusinogenic)、宗教致幻剂(entheogen)、迷幻剂(hallucinogen)、错觉原(illusinogenic)、错觉剂(misperceptionogen)、神秘物质(mysticomimetic)、梦幻物质(oneirogen)、幻象剂(phanerothyme)、幻想剂(phantasticant)、致幻剂(psychedelic)、拟精神病剂(psychodysleptic)、心理分析剂(psycholytic)、心理障碍药(psychotaraxic)、精神障碍药(psychoticant)、拟精神病药(psychotomimetic)、精神毒素(psychotoxin)和精神分裂物质(schizogen)等。令人沮丧的是,这些术语大多数都过度强调对药物体验的一个方面,是反映对这些物质感知效应的非中性术语。拟精神病药(psychotomimetic)这个术语,由Gerard于1956年提出,是一个强调这些物质具有诱发精神病样状态作用的贬义词。然而,这些物质的作用仅仅类似于精神分裂症的某些症状。同样,1979年由几个著名的植物学家(Ruck et al.1979)提出宗教致幻剂(entheogen),这个术语也是一种局限于宗教内涵的狭隘术语,侧重于关注这些物质所具有的神秘性或宗教性效应。在科学文献中最广泛应用的术语是迷幻剂(hallucinogen),并且在许多国家都应用该术语来定义这类物质,然而,这也是一个误称。因为这些化合物很少引起真正的幻觉,通常不会影响现实测试。此外,广泛的精神活性物质,包括大麻素、解离麻醉剂、抗胆碱药和放心药(entactogen),诸如3,4-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dioxymethamphetamine,MDMA),也可以产生致幻剂效应。因此,LSD样物质通常被称为经典致幻剂或5-羟色胺能致幻剂,以将它们与其他药物类别区分开来。
在1957年的纽约科学院(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会议上(Osmond 1957),精神病学专家Humphrey Osmond首次提出致幻剂(psychedelic)一词。Osmond创造了这个术语(意思是心智显化),以强调这些物质通过暴露潜在的精神状态来促进心灵探索的功效。致幻剂一词是为了避免带负面含义而提出的,例如,许多医学专业人士采用的拟精神病药(psychotomimetic)就具有负面含义。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由于致幻剂这个术语可能反映出与反主流文化相关的贬义,因而这一叫法在当时并不被许多研究者认同。尽管致幻剂一词在大众文化中已广泛使用了半个世纪以上,但是科学文献中不再使用该名称已经几十年了。然而,这种状况也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最近,随着将致幻剂一词重新引入科学词汇中,有关这些物质的研究又相继开展起来。在过去的两年中,一些权威科学期刊的论文中出现了有关致幻剂的研究,例如,《柳叶刀精神病学》(Lancet Psychiatry)、《神经精神药理学》(Neuropsychopharmacology)、《药理学评论》(Pharmacological Reviews)和《精神药理学杂志》(Journal of Psychopharmacology)(CarhartHarris et al.2016a;Griffiths et al.2017;Ross et al.2016;Carhart-Harris and Goodwin 2017;Nichols 2016)。最近,在乌索纳研究所(Usona Institute)组织的会议上,很多著名的研究人员聚集在一起讨论赛洛西宾的治疗效果,人们提出应建立一个专门研究这些物质的专业性学会。与会者同意成立一个学会,一致决定将其命名为国际致幻剂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Psychedelics)。总之,这一领域的研究人员已经达成共识,这些物质应该被称为致幻药物(psychedelic drugs),本卷由此而得名。
Adam L.Halberstadt(La Jolla,CA,USA)
David E.Nichols(Chapel Hill,NC,USA)
Franz X.Vollenweider(Zurich,Switzerland)
(李丽琴 翻译 刘敏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