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修订版) 象征丛书](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71119393.jpg)
《
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修订版) 象征丛书
》
售價:NT$
1428.0
![自助·助人——朋辈辅导论](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307238466.jpg)
《
自助·助人——朋辈辅导论
》
售價:NT$
453.0
![海洋全书:国家地理新探索](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71347079.jpg)
《
海洋全书:国家地理新探索
》
售價:NT$
1010.0
![Node.js全栈开发从入门到项目实战+Vue.js 3+TypeScript从入门到项目实践(套装共2册)](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9/9000302002970.jpg)
《
Node.js全栈开发从入门到项目实战+Vue.js 3+TypeScript从入门到项目实践(套装共2册)
》
售價:NT$
1014.0
![《巴塞尔协议》体系中的比例原则研究](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208191549.jpg)
《
《巴塞尔协议》体系中的比例原则研究
》
售價:NT$
398.0
![中国早期国家(增订版)](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73214195.jpg)
《
中国早期国家(增订版)
》
售價:NT$
704.0
![成长的心智——重新思考时代与心灵](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9/9787121491610.jpg)
《
成长的心智——重新思考时代与心灵
》
售價:NT$
500.0
![海洋科学研究的国际法规制](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208190856.jpg)
《
海洋科学研究的国际法规制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学术论文集。收入作者2003年以来发表的10篇论文及1篇访谈录。全书以对中国哲学方法论的探讨为核心,以如何治中国哲学,特别是如何从事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工作,作为贯穿全书的基本问题意识。在书中,作者深刻地指出文献基础西学素养国际视野是研究中国哲学乃至确立中国哲学主体意识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本书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推荐,是一部有着很高学术价值的理论著作。彭国翔教授是著名学者陈来先生的弟子,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的研究,其学术路向可以说是继承了陈来先生学兼中西、援西入中、融合中西的研究方式,在充分认识和运用西方哲学及思想的基础上,强调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特殊性,同时将中国哲学置于世界哲学的大背景下,梳理和确立中国哲学的主体性。本书反复论述的主题就是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因而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
關於作者: |
彭国翔,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中西比较哲学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著有《良知学的展开》《儒家传统》等。
|
目錄:
|
导言
第一章 合法性、视域与主体性——当前中国哲学研究的反省与前瞻
一、“合法性”的合法性
二、视域:西方哲学与海外中国哲学研究的必需
三、中国哲学主体性的保障:文献的功夫
第二章 中国哲学研究的三个自觉——以《有无之境》为例
一、引言
二、文献基础
三、西学素养
四、 视野
五、典范意义
第三章 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的再反思——“援西入中”及其两种模式
一、背景与问题
二、“援西入中”: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基本模式
三、“援西入中”的两种模式:正面和负面、积极和消极
四、结语
第四章 中国哲学方法论的再思考——温故而知新
一、引言
二、回顾与总结
三、几个问题的分析与检讨
(一)作为“比较哲学”的中国哲学
(二)如何理解“文献基础”中的“文献”
(三)诠释/建构、哲学史/哲学、人物/问题
(四)方法论背后的“哲学”观
四、结语
第五章 重思“Metaphysics”
——中国哲学的视角
一、引言
二、“Metaphysics”VS“形而上学”:对比与分析
三、“形而上学”对“Metaphysics”的回应
现代“中国哲学”的建构
四、世界哲学的共生共成:中西哲学发展的前提与
前景
第六章 唐君毅的哲学观
——以《哲学概论》为中心
一、引言
二、对中文“哲学”与西文“Philosophy”的自觉区分
三、“哲学”的范围与内容:涵摄性哲学观的建立
四、分析与评价
第七章 唐君毅与印度哲学
——以《哲学概论》为中心/14
一、引言
二、唐君毅透过哪些文献了解印度哲学
三、唐君毅讨论了印度哲学的哪些内容
四、唐君毅是如何讨论印度哲学的
五、唐君毅的印度哲学研究及其方法的意义
第八章 典范与方法
——侯外庐与“中国哲学史”研究
一、引言
二、在“中国哲学史”这一现代学科的语脉中讨论侯
外庐是否切题?
三、侯外庐建立并提倡的典范和方法是什么
四、政治的抑或学术的:侯外庐的研究典范与方法是
如何得以流行的
五、“随风而逝”抑或“余韵犹存”:如何评价侯外庐的
方法论
六、结语
第九章 “思想”与“历史”之间的“中国思想史”
一、与“文化史”和“社会史”不同的“思想史”
二、“哲学史”、“观念史”与“文化史”、“社会史”之间的
“思想史”
三、“中国思想史”的特征与前景
附录一 Contemporary Chinese Philosophy in the Chinese-Spea
king World:An Overview
附录二 在世界学术的整体中推进中国的人文学——彭国翔
教授访谈
后记
|
|